家风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研究——以池州家风馆为例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Family Tradition Culture in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Taking Chizhou Family Tradition Museum as an Example
摘要: 文章聚焦于家风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并以池州家风馆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池州家风馆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家风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生成逻辑,以此来分析池州家风文化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文化传承功能、教育引导意义。池州家风馆作为家风文化的传播平台,通过展览、教育活动等形式,有效地将家风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为化解基层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给出了颇具价值的思路与方法。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家风文化就在当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中给予我们一些现实启示。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ole of family tradition culture in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and takes Chizhou Family Tradition Museum as the specific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Chizhou Family Tradition Museum, it expounds the generation logic of family tradition culture in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value leading role, cultural inheritance function, and educational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Chizhou Family Tradition Museum in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As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of family tradition culture, Chizhou Family Tradition Museum effectively integrates family tradition culture into the practice of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through forms such as exhibitions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providing useful ideas and methods for solving grassroots social problems and creating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soci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family tradition culture has given us some practical inspiration in the current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references and lessons for further exerting the positive role of family tradition culture in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tradition culture museums.
文章引用:施雯. 家风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研究——以池州家风馆为例[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10): 19-24.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10889

1. 引言

在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域中,家风文化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精神文化引领作用。它不仅是家庭内部传承的精神财富,更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逻辑紧密相连为构建和谐、稳定、文明的社会基础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到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1]。这也标志着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应当找准方向,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融入家风文化,充分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治理水平。

2. 家风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逻辑生成

家风文化是指一个家庭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它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对基层的社会治理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从价值引领看,其传承的道德规范与社会责任意识,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正确导向。行为示范方面,家庭的言传身教塑造出良好行为模式和社会交往规范,成为基层社会的榜样。而在文化传承上,家风承载历史积淀,增强居民文化认同,同时不断创新适应现代需求,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活力,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基层社会环境。

1) 价值引领逻辑

良好的家风蕴含正确的价值观,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价值引领。在道德规范方面,家风中传承的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劳善良等道德品质,在基层社会中起到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人们在家庭中所接受的来自家庭成员的道德教育,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其在社会中的行为表现。例如,在家庭中尽职尽责、安分守己的人,在社会中大体也能表现出同样的素养[2]。同样在家庭中养成尊敬长辈习惯的人,在社区中也更有可能尊重老人,为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贡献力量。这些道德规范有助于减少矛盾纠纷,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大家都遵循共同的道德准则时,冲突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基层社会治理的难度也相应减小。

在社会责任意识上,许多家庭更强调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家庭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员,他们会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关心社区事务,为改善社区环境、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而努力。这种社会责任意识的传承,使得基层社会治理不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而是每个社会成员共同的使命,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良好局面。

2) 行为示范逻辑

在家庭中,长辈们对于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能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行为示范。父母的行为方式、处世态度会被子女模仿和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她们。如果家庭中注重文明礼貌、团结互助,子女在社会中也会表现出类似的行为。这种家庭行为模式的传承,为社会治理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如一个家庭经常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受到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不仅如此,在社会交往中,家风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内部,还深刻地影响着家庭成员的社会交往规范。一个注重礼仪、处处尊重他人的家庭,会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些优秀的品质传递给每一位成员。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在社会交往中也必然会遵循这些规范。他们以礼待人,尊重不同的观点和选择,从而能够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种良好的社会交往规范具有重大意义,它有助于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和谐相处。当大家都秉持着尊重和礼仪进行交往时,矛盾和冲突会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理解与包容。这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使社区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同时,也为基层社会治理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 池州家风文化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池州市家风资源像一部厚重的史书,卷帙浩繁,记录着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精神内涵,充满着生机勃勃的文化气息。其中,家风文化馆作为家风资源的载体,承担着多种功能。池州市目前家风文化教育场馆有数十个,囊括了池州学院池州家风文化馆、东至周氏家风馆、乌沙纪氏家风馆、茅坦杜氏家风馆、南山刘氏家风馆、峡川柯氏家风馆、灌口胡氏家风馆、老田吴氏家风馆、观前包氏家风馆、青阳杨田镇家风馆等[3]。众多的家风文化馆为池州市的社会治理探索了新的治理思路,不仅有助于我们探索家风文化更深层次的价值引领作用,也让我们通过家风文化馆保护和传承了地方文化,更有利于在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中找到新的突破口。

1) 价值引领作用

良好的家风家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4]。家风文化馆作为家风文化的介质,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平台。通过展示丰富的家族故事、家训家规以及优秀家庭的范例,为探索家风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提供思路。如东至县周氏家风馆,挖掘并展示了周氏家族百年的家族传承脉络和家风家训,周氏家族自周馥开始的家族历代杰出人物,19世纪初从蓬门小户发展为文商并举大家族,连续六代人才辈出。且一直以“崇儒尚德、培心正业、清慎开明、勤俭乐济”作为家族的教育理念。周世家族的后人在时代变迁中仍然坚守家族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模式。

不仅如此,家风文化馆中所展现的家风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相互融合。如池州的刘街刘氏家风馆,该馆主要展示的是以刘瑞芬为代表的刘氏晚清官臣世家,自元末明初迁入刘街后,凭借良好的家风、家训,引领全族勤奋耕种读书、和睦邻里、兴旺商业,致使家族人才辈出。刘氏家风中主要强调的忠诚、孝顺、礼义、仁爱的品德修养以及要求族人在为官、从商或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不贪不占,正直为人的劝诫。这些都与新时代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理念不谋而合。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合理地借助当地家风文化馆的教化功能,这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深走实提供坚实基础,也强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两者相互交融,为基层社会治理打牢根基。

2) 文化传承功能

家风文化馆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风文化馆通过展示地方家族的发展脉络和传承故事,生动呈现了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如老田吴氏家风馆展示着吴氏家族中有“始祖栋材公的刚正不阿、一心为民,到用之公的高义济众、积德行善”等事迹。在现代老田吴氏家族中,仍有族人在生活中坚持正直做人,更有族人积极参与到社会慈善活动中,帮助贫困学生、行善积德,传承高义济众的品德。在池阳书社就读过的吴永晟受到先辈们以及老田吴氏家风的感染和熏陶,继续传递着善心,施惠于乡,造福邻里[5]。这种品德正是我们所要弘扬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

此外,作为一处以古徽派建筑风格为主的家风文化场馆——青阳杨田镇家风馆,其建筑布局采用传统的徽派建筑风格,如四合院或三进式院落,和徽派的标志性建筑特征——马头墙、天井等。这种布局体现了家族的团结和秩序,也与家风传承的理念相契合。馆内主要展示的是展示青阳施氏、下王王氏、梅溪陈氏等家族的家训和家风故事,鼓励人们主动学习身边优秀榜样。是一所集聚家风家训传承基地、廉政文化宣传基地、新时代家风展示基地等综合一体型文化场所。不仅充分借助了徽派的建筑风格,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而且让游客在欣赏建筑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总之,家风文化馆以其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对于推动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承以及挖掘家风文化的当代价值意义重大。它让地方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得以延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池州市的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

3) 教育引导意义

家风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传承,是家庭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总和。而家风文化馆则是将这种抽象的家风变成具象化、可视化的场所,这种场所为社会基层群众起到重要的教育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 。

作为池州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基地的池州学院家风文化馆,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和价值观塑造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家风馆除了接待校内师生,也向校外团体开放,如:政府部门、社区组织,以及社会公众。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有时会让人们忽略家庭的重要性,那么在参观家风文化馆会让更多人重新审视家庭的意义,明白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从而培养大家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比如,了解池州周氏、刘氏等家族成员之间相互扶持、关爱的故事,会让社会基层群众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同时,家风文化馆中的一个个实例能更加直观地向参观的群众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例如,看到古代贤士如何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家族成员,大家也会受到启发,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除此之外,馆内还陈列了如毛泽东、邓小平、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其家风浓缩着这些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品格风范,能够给予新时代青年“照镜子正衣冠”的教育示范,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仅如此,还对其他群体的个人成长、家庭风气、社会风气等改善提供多方位的引导。而且众多优秀的家风事迹能够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力量,带动整个社会形成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良好氛围。通过以上各方面形成的合力,共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发展进步。

4. 家风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现实启示

家风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家庭传承下来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的集合,体现了家族的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社会责任。进入新时代,家风文化的良好传承和发扬,不仅关乎个体家庭的发展,更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治理产生深远影响。

1) 加强家庭教育,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家庭是一定时代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家风总是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6]。而家风文化馆在其中发挥着关键的桥梁作用。家风文化馆作为集中展示优秀家风的重要场所,能让人们系统地了解不同时代的家风故事和价值理念。在这里,人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良好家风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的重要意义。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当家庭成员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长大,他们自然会将这些德行理念和行为方式带入社会,而家风文化馆可以进一步强化这种影响。通过组织参观、举办讲座等活动,家风文化馆能够加深人们对良好家风的理解和认同,促使更多的家庭重视家风建设。这种行为会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具有广泛共识和一致性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而有力地推动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显著提升。因此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应积极鼓励家庭参与社会教育,多多开展家风宣传教育活动,而家风文化馆可以成为这些活动的重要阵地,促进家庭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2) 构建和谐社区,增强社会凝聚力

良好的家风文化有助于促进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而家风文化馆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集中感受和学习优秀家风文化的平台。在这里,社区群众可以看到不同家庭的优良传统和感人故事,深刻体会到良好家风对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家庭的和谐与稳定能够带动社区的健康发展,反之,家庭矛盾也会影响社区的稳定。家风文化馆通过展示因拥有良好家风而幸福美满的家庭案例,以及因不良家风导致矛盾的反面教材,让居民们更加珍惜家庭和谐,自觉避免家庭矛盾。因此,基层治理应通过弘扬优秀的家风文化,例如利用家风文化馆组织社区活动开展家风文化交流等,来增强社区凝聚力。居民们在家风文化馆的活动中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和家风感悟,促进家庭之间的良性互动,进而增进邻里关怀,实现社区自治,构建和谐社会。

3) 推动法治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

家风文化强调诚信、责任和社会公德。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培养和增强居民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尤为重要。其中,家风文化馆可以作为展示家风文化与法治融合的重要阵地,通过陈列与诚信、责任相关的家风故事以及法治案例,让居民直观地感受到两者结合的力量。家风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可以与法治教育相结合,而家风文化馆正是实现这一结合的良好平台。在这里,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如邀请法律专家进行讲座,同时结合家风故事讲解法律对家庭和社会的保障作用,鼓励家庭成员遵守法律法规,增强自我管理意识。通过家风文化与法治教育在家风文化馆的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居民的法律意识,还有助于社会的自我监管。居民在参观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良好家风和法治精神的双重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基层社会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4) 利用家风文化资源,促进社会治理创新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家风文化可以成为创新治理模式的重要资源。通过挖掘本地优秀的家风文化,结合现代治理理念,创造出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治理模式。例如,可以结合家风文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以家带户”的良好局面。这样的结合不仅丰富了社会治理的手段,还提高了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家风文化可以成为创新治理模式的重要资源。家风文化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家风文化馆为挖掘本地优秀家风文化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和深入研究的平台。通过在馆内展示各个时期、各个家族的优秀家风事迹,可以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出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家风文化精髓。结合现代治理理念,家风文化馆可以成为创新治理模式的灵感源泉。例如,可以在馆内举办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和社区工作者共同探讨如何将家风文化与现代治理理念相结合,创造出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治理模式。同时,家风文化馆还可以作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基地,结合家风文化,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在这里,可以组织各种志愿服务培训和活动,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到家风文化的力量和社区治理的重要性,形成 “以家带户” 的良好局面。这样的结合不仅丰富了社会治理的手段,还提高了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家风文化馆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教育功能,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5. 结语

通过对池州家风馆的深入研究,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家风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家风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传承,更是一种社会治理的有效力量。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要充分发挥家风文化的作用,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应积极参与,家庭自身更要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家风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金项目

安徽省池州市社科联一般课题“家教家庭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2023YB36)。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 2019-11-06(01).
[2] 陈周旺. 家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奉贤家风建设模式研究[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2: 23.
[3] 谈邦紫葳, 谈家胜. 历史与现实: 池州家风文化馆研究[J]. 2022(4): 1-5.
[4] 杨悦, 胡映兰. 新时代家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2024(2): 130-136.
[5] 吴磊, 牛欣雨. 新时代老田吴氏重教兴学的家风渊源和时代意蕴[J]. 国学, 2024, 12(2): 303-307.
[6] 康凤云, 张丕术. 习近平关于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色[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3(1): 15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