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西医治疗卵巢癌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
DOI: 10.12677/tcm.2024.1310394, PDF, HTML, XML,   
作者: 刘馨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刘松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关键词: 卵巢癌癥瘕中西医妇科疾病Ovarian Cancer Targeted Illness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Gynecological Diseases
摘要: 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死亡率居妇女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在原发性卵巢肿瘤中,上皮性卵巢癌(EOC)发病率高达85%~95%。卵巢的位置较深,早期表现不明显,不易被察觉,其早期检出率只有15%左右,大多是在进入晚期时才被诊断。根据目前的数据,卵巢上皮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仅有40%。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多数卵巢癌被确诊时已是中、晚期,现有的常规治疗措施疗效不佳,死亡率极高。目前,早期卵巢癌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以手术 + 放化疗为主。化学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随着治疗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化疗药物的副作用以及人体产生的耐药性也越来越突出。本文就现代中西医治疗卵巢癌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为此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Abstract: Ovarian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with the highest incidence rate. Its mortality rate ranks first among women’s malignancies, which seriously endangers women’s health. Among primary ovarian tumors, the incidence rate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EOC) is as high as 85%~95%. The position of the ovary is relatively deep, and its early manifestations are not obvious and difficult to detect. Its early detection rate is only about 15%, and it is mostly diagnosed in the late stage. According to current data,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for ovarian epithelial cancer patients is only 40%. Due to the lack of effective early diagnostic methods, most ovarian cancers are diagnosed in the middle or late stages, and existing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easures have poor efficacy and extremely high mortality rates. At present, surgery is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for early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supplemented by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therapy after surgery. At present, the main treatment for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in clinical practice is surgery +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Chemotherapy is currently the most important treatment method in clinical practice, bu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reatment, the sid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drug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rug resistance in the human body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文章引用:刘馨月, 刘松江. 现代中西医治疗卵巢癌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中医学, 2024, 13(10): 2646-2651. https://doi.org/10.12677/tcm.2024.1310394

1. 引言

卵巢癌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为2.4%~5.5%,在妇科肿瘤中发病率为23% [1]。尽管其发病率居世界第三,但其死亡率却是世界第一。因为卵巢癌很可能会引起腹水,特别是进展期的病人,会加重腹部脏器的压力,导致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的症状。同时,大量的腹水还会影响到手术的可行性和效果,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降低病人的生存质量。卵巢癌是女性肿瘤中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统计,2012年全球报告了23,900多个新发病例,导致了14万多人的死亡。上皮性卵巢癌是发达国家妇科癌症致死的第四位病因,也是女性恶性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卵巢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由于卵巢癌发病隐匿,而卵巢癌起于卵巢时,一般无明显的征兆。目前,卵巢癌治疗主要以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相互结合的联合治疗模式为主[2]。化疗药不仅不能完全清除癌细胞,同时也会引起大量的正常组织细胞凋亡,轻者出现副作用,重则损伤机体,延误治疗。卵巢癌对放疗不敏感,其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尚未成为主要的手段。生物疗法和免疫疗法才开始起步,其效果的确认性和广泛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有的辨证论治、三因制宜、整体观念,在卵巢癌的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药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减少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同时还能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从而提高病人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放化疗后的生存质量。本文就现代中西医治疗卵巢癌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论述,现综述如下。

2. 卵巢癌的西医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类物理化学产物、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增大、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缺乏体育活动和锻炼等均可能导致卵巢癌的发生。此外,持续的排卵会引起卵巢上皮细胞的损伤和修复,从而诱发卵巢癌[3]。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卵巢癌的高危因素为未产、不孕,长期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同时还可以通过多次妊娠哺乳、口服避孕药、输卵管结扎和子宫切除等方式来保护患者[3]

3. 卵巢癌的西医治疗

对于确诊为卵巢癌的患者,常选用手术来进行治疗,术后化疗常为首选的治疗方式。卵巢癌患者对手术及化疗较为敏感,60%~80%的患者经一线治疗可达到缩短病程的目的。卵巢癌行手术治疗,可达到明确的诊断和分期,尽可能的清除肿瘤,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卡铂是一种烷化剂,当进入癌细胞后,会与DNA形成Pt-DNA加合物,阻断DNA的合成,从而抑制DNA的复制,使癌细胞发生程序性坏死或凋亡[4]。尽管卡铂等抗癌药物具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但是它们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因为人的骨髓细胞分化较少,增殖活跃,因此对化学治疗比较敏感。当化疗药进入人体后,会对骨髓内的细胞进行损伤,从而影响到骨髓中的HSCs的染色体,从而影响HSCs的复制。这会让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进程受到干扰,让细胞的代谢出现了问题,造成了骨髓细胞的数量下降,对身体的造血能力产生影响,最后就会出现骨髓抑制。

3.1.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是一种利用腹腔镜观察腹腔内的状况,然后配合其它专用的手术仪器,将肿瘤完全切除,这样做既能避免与患处的直接接触,又能减少损伤,提高预后,非常适合于改善早期卵巢癌病人的病情和症状。腹腔镜手术通过腹壁上的小切口(小于1厘米)插入腹腔镜镜头和手术器械,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的大切口,从而显著减少了手术创伤。这种微创特性使得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腹腔镜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手术方法,但由于术中创伤、出血等因素,对病人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

3.2. 靶向治疗

分子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使靶向治疗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抗肿瘤手段。靶向药物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靶点;还可以通过放疗和化疗杀伤耐药的细胞,从根本上抑制或消灭肿瘤细胞,达到个性化治疗;部分靶向药物还具有免疫调节及细胞稳定的作用;与传统的化疗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精确度、更好的依从性、更低的耐药性,并且具有高效、低毒、药效持久等优点[5]。血管生成抑制剂和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 i)是目前临床上研究的热点。

3.3. 细胞过继疗法

细胞过继疗法,又被称为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或过继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或他人的免疫细胞来治疗疾病的方法[6]。该疗法在现代医学中,尤其是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细胞过继疗法是利用自体或异体肿瘤细胞诱导肿瘤回缩的一种免疫治疗技术。体外分离自体淋巴细胞,评估其对肿瘤的识别能力,并将其培养到肿瘤患者体内。化疗前的淋巴耗尽疗法既可清除肿瘤细胞中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又可在体内增强肿瘤特异性细胞的存活和增殖。早在1788年,ACT就已经在治疗黑色素瘤中显示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它在其他类型的肿瘤如卵巢癌中的作用尚不清楚。随着肿瘤免疫学、肿瘤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细胞过继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未来,通过优化细胞的培养、增强免疫细胞功能、改善免疫抑制微环境以及联合其他治疗方法,优势逐渐凸显出来。

3.4. 放疗

卵巢癌对放疗不敏感,对放疗指征的要求更高,副作用更大,放疗时,由于辐射较大,需要覆盖其它脏器,所以在临床上很少使用。对于进展期或复发的卵巢癌,放疗是目前最常用的疗法。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新兴设备的出现,放疗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卵巢癌的治疗中。

4. 卵巢癌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

我国古代医家对卵巢癌认识就有较早的记载,在古籍中就有关于卵巢癌的名称和症状的描述,其中不仅有对其发病机制的论述,也有对卵巢癌的治疗、调理等方面的论述。针对卵巢癌的临床特点,祖国中医将其命名为“癥瘕”,属于“肠覃”,“积聚”一类。中医药对卵巢癌的认识历史悠久,其本质属“本虚标实”,病机不一,多由内外因素共同影响,致气血亏虚、冲任失调、胞宫不通而致癌毒[7]。中医认为,化疗后患者的脾、肾受损,先天元气受损,后天代谢紊乱,造成气血、精血不足,表现为骨髓抑制。化疗后,气血不畅,胃气上涌,呕吐不止,脾脏受损,小肠不能泌别清浊,大肠传导失常,故有消化道的症状。

4.1. 中药内服法

4.1.1. 复方苦参注射液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注射剂,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均有较好的疗效。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恶性肿瘤的诊疗指南中有益气活血、消癥散结的功效,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缓解疼痛,符合卵巢癌的基本病机,可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是一种现代中药制剂,主要由苦参碱、苦参素等生物碱构成,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8]。苦参生物碱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起到抗癌的作用。与单独使用紫杉醇相比,复方苦参注射液与紫杉醇联用,可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减少化疗的副作用。

4.1.2. 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主要由桂、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五味药组成。桂枝茯苓丸可通过调节HIF-1α、VEGF等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先前的研究表明,桂枝茯苓丸能有效抑制肌瘤的生长,并能有效地抑制卵巢癌的生长,并能有效地降低卵巢癌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如CA125、HE4等),从而增加对卵巢癌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卵巢癌的治疗效果。前期研究发现,桂枝茯苓丸具有抗肿瘤、抑制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周期和逆转耐药等作用,该方可以通过多个途径来调节免疫系统,对病人的免疫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调节病人的免疫功能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9]

4.1.3. 薯蓣丸

薯蓣丸是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的著作《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剂,是一种具有补泻同调功效的中药,由薯蓣、当归、人参、川芎、芍药、白术、桂枝、干地黄、豆黄卷、甘草、麦冬、茯苓、阿胶、干姜、白蔹、杏仁、柴胡、桔梗、防风、大枣共二十一味中药组成。薯蓣丸是张仲景治疗虚劳诸症的经典名方,具有扶正祛邪,调补气血之功效[10]。现代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循证医学研究表明,薯蓣丸在抗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以薯蓣丸联合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和肺癌的研究较多,但其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4.1.4. 紫杉醇

紫杉醇(PTX),又称太平洋紫杉醇,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天然抗癌药物,是一种从裸子植物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提纯的天然次生代谢产物。紫杉醇在临床上已经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和部分头颈癌、肺癌的治疗,是20世纪下半叶备受瞩目的抗癌明星和研究重点。紫杉醇作为一类新型抗癌药物,可与微管蛋白相互作用,使其无法正常重组,从而阻断有丝分裂,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11]

4.2. 中医外治法

4.2.1. 针灸

针灸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特殊治疗法,有针灸、艾灸之分,在临床中可经常联合使用。针灸的治疗范围较广,与化学药物相比,副作用小,费用低廉,操作简便[12]。因为长期的虚弱,药物的毒性会损伤阳气,导致体内的阳气不足,导致四肢无力,无法给四肢提供温暖,所以才会出现四肢麻木,四肢无力的症状,所以才会出现四肢麻木、无力的症状。若采用化学治疗,则因肾气亏虚,开阖失常,清阳不能升,浊阴不下,湿毒阻滞于三焦,故可出现腹水、消瘦、血尿等肾毒性症状。针灸不仅可以疏通经络、气血,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减轻疼痛和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是治疗肿瘤、放疗、化疗等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的一种方法,针灸在治疗肿瘤、放疗、化疗等疾病时,已经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4.2.2. 泥灸

中药泥灸是一种在人体皮肤表面上特定部位,通过药泥的温热、熨烫来达到防病治病的外治方,同时具有温热疗、药物治疗和穴位刺激等多种功效[13]。泥灸主要用中药、火山泥、蜂蜡等成分混合而成,利用中药的药力,火山泥的渗透作用,通过皮肤的吸收,加热后涂在患处,起到缓解症状、治疗疾病的目的。中药泥灸是在我国传统的蜡疗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蜡疗是将石蜡加热成液态,在石蜡的温热和机械压力的作用下,将热量传递到病变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卵巢癌患者而言,最常用于术后出现疼痛,有着较好的效果。

5. 小结

目前,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之一就是癌症,其发病率居高不下。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已经成了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对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对于防治卵巢癌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卵巢癌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中医治疗方法多以中药内服法和中医外治法居多,本文就上述方法进行论述,为此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依据。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王铭远, 汤小晗, 卢美松.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中自噬的研究进展[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7, 44(1): 5-8.
[2] 邹文燕, 钱志红, 徐惠民. 树突状细胞与卵巢癌的免疫治疗[J].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3, 30(1): 50-53
[3] 杨林林, 柏明珠, 吴煜, 等. 促排卵药物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 18(2): 377-380.
[4] 崔昌浩, 邓营营, 王黎, 等. 一种细胞分裂素通过抑制DNA聚合酶活性抑制细胞增殖的方法[P]. 中国专利, CN201811213728.7. 2024-09-13.
[5] 赵燕, 赵莹, 王绪成. 靶向给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 8(1): 8-11.
[6] M∙马塔, Y∙比利亚尔, M∙卡拉. 病毒载体及其在细胞过继疗法中的用途[P]. 中国专利, CN202080039116.X. 2024-09-13.
[7] 占义平, 叶丽红. 卵巢癌中医药研究近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2): 218-220.
[8] 付艳, 王晓京, 肖文华, 等. 复方苦参注射液用于化疗的观察[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 8(5): 384-385.
[9] 周小祝, 莫志贤. 桂枝茯苓丸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 2006, 25(2): 142-143.
[10] 唐朝朗. 薯蓣丸浅析与临床运用[J]. 医药与保健, 2016, 24(5): 82-83.
[11] 赵惠. 紫杉醇为主的化疗药学监护[J]. 河北医药, 2013, 35(10): 1565-1566.
[12] 郑耀庭. 山东省针灸教育与临床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
[13] 张傲. 中药泥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卵巢癌腹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