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门槛效应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研究
Research on the Position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o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shold Effect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的定位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和价值。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何根据时代和社会背景设定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要充分利用登门槛效应,以渐进式的目标为导向,注重个体差异性,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动机,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把大任务拆分成各个小任务,设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 goal positioning directly affects the effectiveness and value of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social develop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 How to set the goa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era and social background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The positioning of the goa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fully utilize The Threshold Effect, be guided by progressive goals, pay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stimulate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learners, and be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The major tasks should be broken down into smaller tasks, and the goa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set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文章引用:董悦冰. 登门槛效应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10): 112-117.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10686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导向,其设定不仅要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更要符合教育的根本要求。登门槛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细化,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而且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2. 登门槛效应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登门槛效应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先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当完成这个要求后,再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人们可接受的可能性会更大。在这种效应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能够依据人们的可承受能力和潜力进行定位,从而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2.1. 登门槛效应的定义

登门槛效应简要概括就是:先提出一个小要求让对方容易接受,再提出较高而且令人易于接受的效应[2]。当一个人在面对较难完成且比较繁琐的大任务时,通常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足,难以完成或需要较长时间完成任务,从而产生畏惧心理;但如果面对的是在一个人的能力范围之内或是稍加努力便可完成的任务,人们会倍增信心去达成目标,完成任务后,个体得到心灵上的激励,促使自己去完成下一个任务。因此,个体在面对庞杂的任务时,利用大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这样可以使心理上更易于接受,也更容易成功。

2.2. 登门槛效应的理论依据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类具有惯性和惧怕风险的心理。面对陌生的领域或不确定性,人们往往会产生抵触心理。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后认为:当人们态度诚恳且耐心地向对方提出一项微不足道的要求时,人们几乎是很难拒绝的。而一旦同意了这一小小的请求,就会在自觉、自我概念或态度上发生微妙的变化。这一现象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又叫“得寸进尺定律”[3]

3.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传统定位及其局限性

在全球化的进程和社会历史快速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受到全球化背景、社会背景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背景的深刻影响,因此,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需要密切关注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并且需要充分考虑当前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3.1. 传统定位的依据与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传统定位主要依据社会总体发展的要求以及社会成员的整体发展需求进行制定和推广。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其目的必须是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确定。在我国,党的奋斗目标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定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总任务,这为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突出体现为目标过于宏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根据教育教学安排以及群体的总体需求来制定,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难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导致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理解和认同度不高。

3.2. 传统定位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传播方式创新的挑战[4]。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与时俱进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未完全完善,积极的思想在网络上传播的力度不足。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受到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涌入国内,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且在各类思潮的碰撞中,我们有可能会放松了对于文化渗透的警惕,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标准。三是年轻人的价值观变化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思潮的传播方式更加灵活,影响范围更广,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传统定位造成了冲击。当代年轻人成长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的价值观与传统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更加注重个人权利、个体价值和多元化,对集体主义等传统价值观产生疏离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偏向强调集体主义等价值观念,忽视了个体的差异和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成长需求。四是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难以对教育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反馈,导致教育质量的提升受阻。

3.3. 传统定位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一是社会历史发展变化大。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社会历史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方式的创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期望是不同的。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偏差。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相互交融,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产生了影响。同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同时给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出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主体差异性较大。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要求[5]。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认知水平、情感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使得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也不同。

4. 登门槛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制定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登门槛效应作为一种心理学现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制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登门槛效应强调目标的逐步实现,通过分阶段设定目标,使对方在不断达成小目标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大目标。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长期坚持,而登门槛效应正是强调目标的逐步实现,有利于教育对象在长期坚持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和素质。最后是提高教育效果。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有利于教育者更好地把握教育进度,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5. 登门槛效应对于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施路径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利用登门槛效应来更好、更具合理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提供一个合理的标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5.1. 以渐进式目标为导向

从登门槛效应的视角来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要以教育的根本要求作为根本依据,采取以渐进式目标为导向的教育策略,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不同学段,对于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要具有阶段独特性和教育的连续性。首先,从小学阶段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使用目标分解法“依照循序渐进原则”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进行教育引导更见成效[6]。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行为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因此目标设定应更加具体且易于达成。对于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运用激励法,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在初中阶段,随着学科知识的增多和难度的提升,目标设定应更加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和综合应用。在不同的科目交叉学习期间,知识的活学活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体现,并且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深刻领会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人文情怀,塑造自身的品格。再次,在高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储备的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定应更加明确和具体,并且贴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群体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根据不同学生在爱好、个性、特长的不同,通过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升。最后进入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与个体的职业发展方向相结合,目标设定应更加注重专业性和前沿性,培养其自学能力,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5.2. 以个体差异与需求为指引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7]。这个理论强调了不同个体在不同层次上的需求差异。在运用登门槛效应时,注重个体差异和需求层次是至关重要的。首先,了解个体的需求层次有助于确定适当的“门槛”。对于处于较低需求层次的个体,如生理和安全需求,他们可能更关注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满足这些基本需求开始,逐步提升要求,以帮助他们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对于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的个体,他们可能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对他人的影响力。因此,对于这些个体,应从提供机会和资源开始,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抱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对待不同的个体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赋予他们不同的目标。其次,注重个体差异意味着要了解不同个体的独特需求和偏好。有些人可能更容易接受挑战和更高的目标,而另一些人可能更倾向于逐步攀升。因此,在运用登门槛效应时,要考虑到个体的个性、能力和动机等因素。最后,需求层次的满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运用登门槛效应时,要注意目标设定和要求的提出应与个体的需求层次相匹配。通过了解个体的需求层次和个性差异,以及渐进地提出要求和设定目标,可以帮助个体逐步成长和发展,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潜能的发挥。

5.3. 以受教育者的内在动机为取向

登门槛效应启示我们在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要注重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一是设定明确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为受教育者设定明确、具体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让他们感到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达成。这样的目标能够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促使他们积极追求进步。二是鼓励自主选择与参与。通过受教育者参与目标的制定和计划的安排,能够进一步深化受教育者对于目标设定的依据和目的,增强其内在动机,同时在达成目标后提高自我效能感。三是提供积极的反馈与强化。在教育过程中,及时给予受教育者积极的反馈和强化,建立一个积极、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使受教育者感到被接纳、被尊重,增强其自信心。在学习型环境中,他们更有可能发挥潜能,提高自我效能感。四是培养自我激励能力。教导受教育者自我激励的技巧,如设置奖励和惩罚机制、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等。这样可以帮助培养内在动机,提高学习的兴趣[8]。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奖励和惩罚作为激励手段。奖励可以不断增强内在学习动力,而惩罚则可以作为一种负强化的手段,确保受教育者纠正不良行为,鼓励受教育者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分析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5.4. 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

最近发展区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把登门槛效应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能够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在教育者的支持下,通过发展现有水平提高至潜力水平,才能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9]。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合适的教育目标和策略。而登门槛效应理论则指出,一旦人们接受了某个观点或行为,就会更容易接受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观点和行为。因此,将这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首先,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清晰的认识,以便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育目标。这样,教育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取得进步,在思想认识上不断取得突破。其次,登门槛效应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意味着教育者需要先引导学生接受一些基本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点和行为。在此基础上,教育者再逐步引导学生接受更为深入、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此外,结合最近发展区和登门槛效应理论,教育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还需注重学生的情感认同。教育者要善于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和党的认同感,使他们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同时,教育者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在实践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调整教育策略,以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意味着教育者在开展思政教育时,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同时,教育者还要关注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教育策略。因此,将最近发展区理论和登门槛效应理论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两大理论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6.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登门槛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制定中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通过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关注教育对象的成就感、调整教育策略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者可以充分发挥登门槛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促进教育对象逐步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只有把握住这个效应,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人民日报, 2022-10-26(001).
[2] 高丽红. 发挥门槛效应[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6(7): 23.
[3] 成大势. 登门槛效应[J]. 决策, 2015(1): 37.
[4] 董易莹.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 2013.
[5] 杨晓恝, 刘思悌. 根据不同对象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调查思考[J]. 政工学刊, 2017(11): 34-36.
[6] 高传智. 登门槛效应与目标分解法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 世界教育信息, 2005(7): 53.
[7] 荀萍, 张婷. 略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程的启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16): 46-48.
[8] 王飞.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益激励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9] 张平. 浅析“最近发展区”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1(9):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