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A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Financial Risk Analysis of A Coal Enterprise under the Dual Carbon Background
DOI: 10.12677/orf.2024.145472, PDF, HTML, XML,   
作者: 夏天妍: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双碳目标煤炭公司财务风险Dual Carbon Target Coal Companies Financial Risk
摘要: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国于2020年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将对煤炭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限制,甚至会影响煤炭企业产销情况,煤炭企业可能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本文分析A煤炭公司双碳背景下可能加剧的财务风险以及可能产生的新财务风险,对宏观环境变化下A煤炭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应对,以提升企业风险抵抗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nergy structure, China proposed the dual carbon goal in 2020, which aims to achieve carbon peak before 2030 and carbon neutrality before 2060. The proposal of the dual carbon target will limit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coal enterprises, and even affect their production and sales situation. Coal enterprises may face significant financial risk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inancial risks that A coal company may face under the dual carbon background, as well as the potential new financial risks that may arise. It identifies, evaluates, and responds to the financial risks of A coal company under macro environmental changes to enhance its risk resistance ability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夏天妍. 双碳背景下A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分析[J]. 运筹与模糊学, 2024, 14(5): 293-303. https://doi.org/10.12677/orf.2024.145472

1. 研究背景

煤炭是国家重要基础能源之一,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都占有主导地位。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习主席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未来国家能源消费将向清洁绿色低碳方向发展,通过控制煤炭、石油消费,增加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来实现低碳转型,这也是能源系统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

双碳目标是国家为加快绿色转型提出的重要目标,是实现能源系统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国家大力推进绿色矿业建设,关闭落后矿山,控制煤炭下游等重点行业碳排放量,推进低碳发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能源消费模式。煤炭行业以卖家为主导的市场不再存在,行业发展速度放缓,市场追求低污染环保型能源。对于煤炭公司而言,既是风险也是机遇,然而并非所有煤炭公司都可以抓到机遇,对于部分煤炭公司反而是风险大于机遇[1]

煤炭企业往往是国有出资,体量大,生产过程中不可控因素较多,因此行业本身便存在一定财务风险,不仅如此,受清洁能源冲击,煤炭行业低迷已久,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双碳目标提出的背景之下,煤炭企业发展更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何识别已存在财务风险?如何应对当前政策背景下的企业财务风险加剧?如何规避转型发展下可能存在的新财务风险?这些问题影响着每个煤炭公司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因此双碳目标的提出对煤炭行业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巨大,煤炭企业必须基于双碳目标提出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和管理。

2. 相关概念

2.1. 双碳目标

“双碳”目标,是指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目标,其中碳达峰是指一个国家通过节能减排等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区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最高值,在达到最高值后短期内出现上下波动,但最终平稳下降;碳中和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通过植树造林等传统手段或碳捕集、封存等新技术手段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与该期间内自身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最终达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先实现碳达峰,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前提和条件,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难度和时长受碳达峰峰值的影响,而碳中和则是碳达峰目标实现后的进一步要求。从“双碳”目标的起源来看,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布,确定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共同责任,提出了将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危险水平下的共同目标[2]。此后,全球对温室气体排放逐步重视,西方各国相继提出各自的低碳发展目标,并在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上取得巨大成功。我国2020年9月22日正式提出“双碳”目标,承诺在未来10年内实现碳达峰,未来30年内实现碳中和,并在之后相继发布各项文件,将绿色低碳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受此影响,碳达峰和碳中和也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共同奋斗的目标[3]

2.2. 煤炭企业

煤炭企业是指主营业务为煤炭、煤化工等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从商业模式来讲,煤炭企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以煤炭生产为重点,生产环节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他环节如采购、销售等都围绕生产展开的产运销模式,该模式是煤炭企业传统的商业模式;第二种是注重客户需求,以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为中心,通过伴生矿产发展新业务、发展采矿设备制造产业等方式,走差异化和多元发展道路的差异多元化模式;第三种是充分利用煤炭深加工(如煤炭清洗、清洁、炼焦、炼油等)延伸产业链,通过煤电联营、煤焦联营、煤钢联营等方式发展纵向一体化,实现企业一体化运营的一体化模式。“双碳”目标的提出及相关文件和政策的颁布,对煤炭企业提出了严格限制和要求,使建设智能化矿井和智慧煤矿、发展现代煤化工和煤炭物流储运等相关产业成为未来煤炭企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模式[4]

2.3. 财务风险

风险的原始含义就是事物发展的不可预测。现如今,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学术界将其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

从广义上而言,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共同作用导致的,造成问题的复杂性及难以预料性,导致企业实际的财务计划结果与预期想要达到的财务结果出现偏离。这产生的后果极有可能就是不能实现企业原本的经济目标甚至造成损失。就狭义而言,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必然会向外部举债获得资金,从而很可能引发所有者权益收益变动及丧失偿债能力。这种狭义的财务风险往往就和筹资活动中的债务筹资有关,相较于广义来讲,狭义的概念过于片面,并没有从企业的整个资金运动考虑。因此本文选择使用广义的财务风险概念来考虑,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控财务风险[5]

3. 传统煤炭行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从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各环节来看,由于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如采掘、加工、运输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金,其现金流量较其他企业波动性和季节性更大,同时还存在大量的贷款还款、利息支出等,导致其在投资及筹资环节面临较大的风险。此外,煤炭市场的供需关系常常发生变化,价格波动较大,这对煤炭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市场需求下降、煤价下跌等都会导致煤炭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并且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企业需要承担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成本也与日俱增,导致其经营环节面临较大的风险。基于此,本文认为目前在煤炭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风险类型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以及经营风险3种。

3.1. 筹资风险

传统的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银行为规避风险,近年来除规模较大,发展较有前景的企业外,通常不会获得资金贷款支持。同时,传统煤炭行业景气度持续下降,社会对煤炭项目的投资逐渐减少,只进行资金提取而不进行资金注入,导致煤炭企业的资金变得更加短缺,资金链也面临严重问题。传统煤炭行业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模式,难以被现代高质量经济发展环境所接受,导致传统煤矿行业股价下跌,许多股民赔钱,只好将股票出售,传统煤炭行业失去股民的信任,资金流断裂,煤炭行业的筹资风险进一步加大。受市场需求变化影响,煤炭行业应收账款快速增长,承兑汇票占比不断提高。在部分煤炭企业货款回收中,银行承兑汇票比例超过70%。随着时间推移煤炭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各大银行纷纷下调煤矿信用等级,煤炭企业融资难度加大。银行有时会削减贷款也使得债券发行难度变大,这些问题都导致传统煤炭行业融资困难[6]

3.2. 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因不确定因素提高而未能达到预期结果而形成的风险。其主要分为对内投资风险和对外投资风险。对外投资是企业将资金用于横向、纵向或混合并购,以期强强联合,实现并购协同效应,增强企业行业话语权,形成独特竞争优势,或用于投资不相关行业,以期实现自身业务多元化,促进企业转型发展以及获取超额投资收益;而对内投资则是将企业资金用于新建厂房、产线、生产和研发基地等,对内投资可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7]。在企业投资过程中,由于行业内外部具有不确定性,投入资金可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也可能出现亏损、造成严重损失,这种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投资风险的产生。在煤炭企业中,投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投资前景、投资成本、投资结构以及投资选择等方面。

3.3. 经营风险

经营活动是企业运行和发展的核心环节,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国家宏观环境和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前景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在制定战略目标和具体运营策略时可能存在局限性,导致主营业务亏损、现金流断裂甚至破产倒闭等情况的产生,这种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发生亏损或经营失败的风险即为经营风险。首先,煤炭行业常常面临宏观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如国家制定和发布限制煤炭等高碳行业的政策,煤炭企业的主营业务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其次,煤炭市场需求和价格具有较大波动性,如果煤炭市场需求疲软,产品价格下降,煤炭企业的主营业务盈利就会受到不利影响;最后,受近年国家政策导向影响,大部分煤炭企业都在着力实施多元化战略,加快自身业务转型,从而增大了自身资金需求,导致企业经营现金流紧张。以上几个方面都会对企业日常经营产生影响,导致煤炭企业经营风险的出现。

此外,传统煤炭行业属于高污染行业,为实现碳排放的有效减少,煤炭企业不仅要利用新型技术进行改造,还要对传统生产环节进行更新换代。我国在新型技术研发和旧环节改造的进程中耗费的资金数目是庞大的,不仅如此,传统的煤炭行业人员可能不需要有着强大的知识背景作为支撑,人员准入门槛较低,而新技术的运用,则会导致人员的培训成本增加,需要进行继续教育去保障新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仅如此,原有的工作模式及管理模式也会随之改变,转型中的诸多因素给传统煤炭行业造成较大的财务压力,从而引发财务风险[8]

4. 双碳背景下A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及成因分析

4.1. A煤炭公司简介

A煤炭公司成立于1997年,1998年在上交所上市。A煤炭公司注册资本最初为30,000万元,经过25年的发展,如今其注册资本已达到121841.20万元,约最初注册资本的四倍。如今A煤炭公司拥有13处分支机构,参股控股的公司有32家。A煤炭公司设有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主要负责公司重要事务,属于公司治理层。在党委、董事会、监事会下又各设有分属部门共10个。董事会选聘经理层,并在经理层下设有负责各项工作的十一个职能部门。A煤炭公司共有数十个部门及管理层、治理层一起共同协调工作,处理公司内部各项业务。截止2022年,A煤炭公司在职员工有13,099人,其中生产人员10,663人,占总员工比81.40%,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按学历划分来看,A煤炭公司最高学历为研究生硕士学历,占总人数比率不到1%,绝大部分员工学历为高中或中专及以下人员。

A煤炭公司以煤炭开采及销售为主要经营业务,同时经营铁路货物运输、货物装卸、矿山施工工程等业务,其中煤炭销售收入约占总营业收入的85%以上,是构成公司收入来源的最主要部分。公司拥有丰富的煤炭开采经验,成熟稳定的团队及技术。同时公司坐拥先天的交通便利与区位优势,利于公司各项业务产业资源配置,也为公司转型升级提供了空间上的便捷。

4.2. A煤炭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4.2.1. 筹资风险分析

资金为公司正常运行之本。公司各种业务活动都离不开资金,无论是采购材料或人员差旅还是研发技术或更新设备,都不可离开资金支持。筹资风险指公司为满足业务活动需求筹集足够资金,但到期还款期限时不能如期归还本付息的可能性,或无法筹集到所需的资金,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筹资金额不当、筹资渠道不适、资本结构不合理等都会导致公司引发筹资风险。

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政策对公司的现金造成潜在压力是明显的。双碳目标提出以后,A煤炭企业需要加快步伐,快速从传统煤炭行业向绿色转型升级,由此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增加。与此同时,煤炭行业不再受到金融机构宠爱,金融机构对煤炭企业风险评价发生变化,甚至出现闻碳色变的现象,增加了A煤炭公司融资的难度。

根据表1表明,A煤炭公司近五年来资产负债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公司主要以外部资金为主,通过以流动负债为主外部筹资方式获取大量资金。煤炭行业资产负债率稳定在51%~58%之间,远小于A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也体现出A煤炭企业资本结构与行业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两年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80%,A煤炭公司存在巨大现金压力。

Table 1. Assets and liabilities of coal enterprise A from 2018 to 2022

1. 2018~2022年A煤炭企业资产负债情况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流动负债合计(万元)

787,825

899,130

1,149,665

1,020,428

1,393,162

非流动负债合计(万元)

47,928

62,882

38,920

78,393

76123.30

资产负债率(%)

65.38

71.57

82.24

81.31

80.18

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

51.55

52.09

58.25

54.77

55.02

数据来源:A煤炭企业财务年报。

由于A煤炭公司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对其偿债能力造成了较大影响。A煤炭企业2018年至2022年间的速动比例均高于3.5,一般来说,流动比率为2较为适宜,而A煤炭企业的流动比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根据表2中福建金森2018年到2022年的速动比率来看,2021年和2022年的水平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2018到2020年速动比率均低于行业均值,这是由于存货、短期借款大幅度增加,使得速动比率水平较低。之所以2021年速动比率水平得到提高,原因是其流动资产较2020年上涨了增加了近14700万元,但是其中有87.68%是通过贷款得来的,而非企业经营获利才使公司资产增加,使公司未来面临较大的还款压力。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福建金森的偿债能力较弱。

Table 2. A coal enterprise’s debt repayment capacity from 2018 to 2022

2. A煤炭企业2018~2022年偿债能力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流动比率

3.82

3.51

4.43

3.98

4.53

行业平均值

2.64

3.09

2.18

2.21

2.22

速动比率

0.58

0.48

0.53

0.80

0.73

行业平均值

0.82

0.87

0.67

0.73

0.63

数据来源:A煤炭企业财务年报。

4.2.2. 投资风险分析

投资活动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营活动的一部分,在投资时需要面对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在企业投入相应的资金无法获得对应足额回报,导致投资亏损甚至本金损失,这会给企业带来相应的投资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投资金额的确定以及投资行业的前景等这些都是企业在面对投资应当仔细思考的问题。

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可以表现出企业投资的获益能力从2018年开始大幅度减弱。由表3可以看出,A煤炭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从2019~2022年表现很不稳定,2022年这两项指标的数值均出现了较大下降,说明A煤炭企业2022年的盈利能力降低,股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存在盈利风险。

Table 3. Changes in net asset return rate and total asset return rate of coal enterprise A from 2018 to 2022

3. 2018~2022年A煤炭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变化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净资产收益率(%)

4.23

0.58

4.15

3.70

1.33

行业平均值(%)

1.02

1.34

3.37

2.32

0.52

总资产报酬率ROA (%)

2.80

0.25

0.50

0.70

0.53

行业平均值(%)

−0.10

0.06

0.34

0.23

0.06

数据来源:A煤炭企业财务年报。

与同行业相比,A煤炭企业的投资收益均高于行业均值,近几年的投资收益表现良好。但由于国家政策提倡低碳转型,许多相关政策文件对煤炭行业特别提出要大力推进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国家也强调未来要不断降低煤炭的消费比重,煤炭企业在之后几年的投资活动过程中会面临很大的风险。与其他行业不同,煤炭行业在投资获得回报的周期较长,面对不断发展的转型局势,如果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可能会面临无法收回投资成本的风险,投资风险大大增加。

4.2.3. 经营风险分析

经营风险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由于供产销各环节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企业资金紧张乃至破产的风险。经营风险来源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经营活动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活动,易受内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导致经营风险的产生。“双碳”目标下,通过分析A煤炭企业近年自身经营状况以及外部市场、政策环境,可以识别出A煤炭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风险。

表4表明,A煤炭企业营业毛利率不理想,起伏波动较大,下降趋势明显。公司的利润水平的高低受收入和成本的影响,2022年A煤炭企业收入下降,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是企业能够盈利的最后保障。2018年之后A煤炭企业营业利润率大幅降低,2019年开始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反映出公司财务情况较差。

Table 4. Changes in operating gross profit margin and operating net profit margin of Fujian Jinsen Company from 2018 to 2022

4. 2018~2022年福建金森公司营业毛利率和营业净利率变化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营业毛利率(%)

64.69

61.25

59.73

50.09

53.41

行业平均值

30.83

33.06

40.18

51.29

40.63

营业净利率(%)

28.16

3.37

5.88

6.81

5.84

行业平均值

21.59

4.14

−24.61

12.4

7.64

数据来源:A煤炭企业财务年报。

4.3.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A煤炭企业财务风险评价

财务风险评分计算

1) 功效系数法基本步骤

首先,本文参考国资委发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将评分标准细分为优秀、良好、平均、较低、较差五个档次。具体而言,如果实际值处于优秀档,则对应的功效系数为1;如果实际值低于较差档,则功效系数为0。

第一步,确定福建金森的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和标准系数;

第二步,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出的权重计算上档基础分和本档基础分;

=

=

第三步,根据以上确定的上档标准值和本档标准值计算福建金森指标的功效系数和调整分,其中如果实际值为优秀档,则其功效系数取值为1;

= ( )/ ( )

=×( )

第四步,根据以下公式得出福建金森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的得分;

=+

=

=

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首先根据A煤炭企业的投资风险、筹资风险、经营风险选取8个财务指标。

再根据以上的步骤借助SPSS软件分别计算出A煤炭企业各个财务指标的熵值、差异系数和权重,结果如表5所示。

Table 5. Entropy value, variance coefficient, and weight of financial indicators for coal enterprise A

5. A煤炭企业财务指标熵值、差异系数、权重

熵值法计算权重结果汇总

指标

信息熵值e

差异系数g

权重系数w

资产负债率

0.8195

0.1812

5.46%

速动比率

0.7497

0.2401

7.57%

净资产收益率

0.6378

0.3622

10.96%

营业净利率

0.5615

0.4385

13.27%

总资产报酬率

0.6116

0.3884

11.75%

营业收入增长率

0.8076

0.1914

5.79%

营业利润增长率

0.7955

0.2055

6.22%

总资产增长率

0.7534

0.2262

6.85%

3) 根据A煤炭企业2018~2022年财务指标的原始数据,参考A煤炭企业行业《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数据,利用公式,进行功效系数法计算,A煤炭企业近2022年财务风险评价结果如表6

Table 6. Score of classification indicators for coal enterprise A from 2018 to 2022

6. A煤炭企业2018~2022年分类指标得分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偿债风险指标

0.154

0.151

0.122

0.172

0.145

盈利风险指标

0.185

0.232

0.183

0.245

0.123

营运风险指标

0.141

0.021

0.032

0.032

0.044

发展风险指标

0.021

0.134

0.129

0.033

0.022

参考国务院国资委2022年发布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以0.85分、0.7分、0.5分、0.4分作为类型判定的分数线,对应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以及对财务指标档次划分。得出风险等级以及各个年度的指标得分如下表7所示。从评价企业筹资能力的财务指标来看,各项指标均有下降且近五年的指标等级处于较低水平的现象,财务风险等级由中度风险转向重度风险。

Table 7. A coal enterprise’s financial risk level from 2018 to 2022

7. A煤炭企业2018~2022年财务风险等级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财务风险综合得分

0.501

0.538

0.466

0.472

0.334

风险等级

中度风险

中度风险

重度风险

重度风险

重度风险

4.4. A煤炭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4.4.1. 煤炭行业筹资难,筹资贵

传统的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银行为规避风险,近年来除规模较大,发展较有前景的企业外,通常不会获得资金贷款支持。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各行各业在抓紧进行低碳转型,金融行业也是如此,对于金融行业而言,绿色金融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双碳”目标一方面让低碳和绿色金融投资达成社会共识,大量的投资用于绿色环保、支持清洁能源等领域,扩展出一个大的绿色金融市场;另一方面来讲,因为一些行业的低碳绿色转型,使得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加入绿色金融的行列,将绿色金融作为战略目标,推出一些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煤炭行业作为高碳排放行业,并不能从绿色金融的发展中获得优势,金融企业更倾向于投资低碳环保行业,煤炭行业的筹资渠道因此受限。“双碳”目标的提出促使煤炭行业也向着绿色发展的道路转型,转型时面临的巨大的资金需求由于筹资渠道受限无法得到满足,煤炭行业面临的筹资风险在不断加剧。

4.4.2. 投资成本增加,投资收益不确定

煤炭作为我国当前的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发挥着能源支柱作用,“双碳”目标的提出又意味着绿色发展刻不容缓,因此着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目前我国的工作重点。想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A煤炭企业需要加强技术投入与研发,对旧煤矿进行改造升级。但由于我国的控碳技术尚不成熟,无法确保在新技术研发投入和对旧煤矿升级改造之后煤炭企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在筹资难度增加的同时,不能保证投资收益,这会造成企业投资风险的扩大[9]

此外,近五年来,A煤炭公司逐步加大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升级改造,完成部分矿井的智能化工程,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及收购三家具有特色的子公司。长期投资这些项目或者工厂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还要求公司保持不间断地资金投入,但是这些所投资的项目或工程在短时期内并不能完成,在短时间内也无法为公司带来收益。A煤炭公司的营业收入不断下降,营业利润常年为负,筹资渠道受限,却仍要每年加大投资速度,增加投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与资金困境,更容易引发投资风险。

4.4.3. 企业经营成本增加,经营能力变差

近年来,国家对“两高”项目监管愈发严格,各项碳减排政策相继提出,促使各个煤炭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自身煤炭清洁化利用水平,同时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建设智慧煤矿,淘汰落后产能。在此影响下,近年来各煤炭企业短期经营成本均不断上升。

从长远来看,煤炭作为我国当前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发挥其能源支柱作用。因此,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我国未来数十年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唯一出路。在“双碳”目标相关政策和文件要求下,近年来各煤炭企业纷纷加强技术投入与研发,进行煤矿智能化改造,新建智慧煤矿,优化煤炭资源配置,控制企业碳排放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A煤炭企业近3年煤炭开采行业科研经费投入逐年上升,2022年较2018年增长41.2%,涨幅较大,反应了煤炭企业在煤炭清洁化和高效利用技术研发上的重视。相较于短期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的明显增长,技术投入转化成为企业实际收益需要更长时间,因此,由于近年来清洁低碳技术投入的不断增长,A煤炭企业的经营收益并不理想,导致企业短期内的经营风险增大。

4.4.4. 限制煤炭行业发展,企业主营业务发展受限

“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相继发布各项文件和政策,对煤炭等高碳行业提出了严格限制。其中对煤炭行业的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限制新增煤矿和煤炭产能扩张,推动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强能源消费管理,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推动向清洁低碳转型;三是严格控制煤炭开采和利用的环境污染,加大煤矿安全管理力度,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四是加大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和创新力度,加快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推进煤炭清洁化、绿色化发展。从上述政策可以看出,“双碳”目标下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发布,对煤炭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使煤炭企业的主营业务发展受到相应限制。“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在能源消费领域的前景几乎已经确定,2025年后,清洁能源将对煤炭在发电、工业燃烧、建筑和交通用能等领域形成较大规模替代,这将限制其行业发展,对包括A煤炭企业在内的煤炭企业的主营业务构成重大挑战,从而使企业的长期经营风险增加[10]

5. 双碳背景下A煤炭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5.1. 转变企业形象,吸引低碳融资

在绿色低碳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满足企业发展转型的巨额资金需求,A煤炭企业需要积极转变企业形象,摒弃煤炭为主的发展理念,布局低碳绿色和企业专精的相关产业,不断深耕自身已涉足的化工、建材、医药领域,积极探索新材料、新能源新赛道,将其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营造绿色高科技企业形象,赢得市场青睐。同时也要顺应国家政策和要求,持续探索煤炭清洁利用方法,增强煤矿智能化、数字化建设,不断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降低自身碳排放水平,树立安全高效和低碳发展的企业形象,吸引绿色金融支持。

因此A煤炭公司未来应根据“双碳”目标下的市场环境,制定合理的多元化投资战略,立足低碳经济,涉足低碳市场,加强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设备、节能与减排技术等领域的投资,提高自身煤炭业务绿色清洁水平的同时,着力发展企业新兴低碳业务,为企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企业投资回报和收益的提高,同时将企业投资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的绿色转型和长远发展并且树立绿色发展的企业形象。

5.2. 丰富业务,争取多元发展

双碳目标下,绿色能源快速发展、煤炭产能调整、下游产业煤炭需求支撑度偏弱等多重因素下,煤炭销量和煤炭价格存在下行趋势,将来绿色环保能源将替代化石能源成为能源消耗的主要动力。目前A煤炭企业主要通过销售原煤获利,营业务收入中煤炭销售收入占比越来越重,约为88.4%。与占比增加相反的,煤炭销量逐年减少,2022年全年煤炭销量相当于2018年全年煤炭销量的58%。不难看出,A煤炭企业始终如一的发展煤炭开采并不可取,双碳目标下,公司遵从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扩宽公司经营业务范围,遵循市场变化,追求公司稳健发展。

A煤炭企业位于国内枢纽地区,四通八达,交通网络丰富,有着绝佳的地理优势。利用此优势,发展物流业,铁路运输业,积极融入航空港区保税物流,提升运量,不仅能降低自身煤炭运输成本,还可以此增加效益,为公司实现双赢。A煤炭公司在2020年收购的灾害治理公司,其不仅可提供地质灾害治理服务及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还可以提供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借政策的顺风,灾害治理公司可以为绿色环保项目提供专业服务,专业队伍集中专业优势,打造品牌治理。灾害治理公司在治理公司自己矿山生态恢复工程同时,发展优势,扩大服务范围,有望扩展成公司盈利项目之一。

总之,A煤炭企业多项业务齐头发展,多元化经营,分散产品单一缺陷,公司不再局限于煤炭产品,丰富经营范围,降低双碳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多角度发展,改善目前财务状况,抵御财务风险。

5.3. 建立长远的投资战略,发展多元化投资策略

“双碳”政策的提出不仅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机遇。A煤炭企业可以在保证自身正常经营的同时,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立起企业长远的投资战略。A煤炭企业在投资的同时可以向新材料行业靠拢,采取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向其他新型行业拓展,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A煤炭企业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应当逐渐将投资领域拓宽到其他新兴行业,如加大对隆基股份的投资力度,同时向国家所支持的节能技术、生物与新医药等国家支持发展的新型行业进行投资,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双碳目标使煤炭行业逐渐丧失我国能源结构的主体地位,由支柱性能源向基础能源转变,陕西煤业应寻求多方面合作,投资市场多元化,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还能够使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得到提高。

5.4. 树立低碳经营理念

“双碳”背景下,A煤炭公司若想保证企业良好发展,要树立低碳经营理念,注意企业环保问题,避免因环保因素罚款的事件发生。加大绿色环保投入,加强智能开采模块。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是A煤炭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A煤炭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需求,以煤炭绿色智能化开采为主要攻关方向,增加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大低碳技术研发。A煤炭公司作为高消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企业,要积极主动的进行低碳转型和推出绿色发展战略,将碳排放量过高而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加量作为预计负债,通过事前改变工艺流程、报废或者变卖高污染设备、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等手段来防止事后治污成本过高。

5.5. 提升成本控制能力,提高经营效率

“双碳”政策使得A煤炭公司只能尽快低碳转型,企业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因此,A煤炭企业需要建立起全方面的碳管理体系,将环保控碳理念日常化,加强员工的低碳意识,提升A煤炭公司绿色转型效率。加强各个环节的环境成本管理,精细化控制企业经营成本,最大程度降低环境成本,推进企业绿色转型进程。

因此A煤炭公司需要增强控碳发展观念将碳管理进行日常化,将碳管理指标进行分解,对碳排放进行日常统计、分析,加强企业人员的控碳意识,建立起全方面的碳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碳排放成本管控,将生产经营活动中各个步骤的环境成本进行单独列账,对成本进行精细化管控,把控环境成本费用来源,设计节能减排方案,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过程中,实现环境成本最小化,环境污染最小化,最大限度降低运营成本,推动企业生产低碳化转型进程。

6. 结语

综上所述,碳达峰、碳中和,即“双碳”目标的提出给煤炭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给A煤炭企业带来了许多财务风险。本文通过对“双碳”背景下的晋控煤业进行财务风险分析,解释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并对财务风险提出防范措施,希望对相关煤炭企业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戎陆庆, 陈忆源. “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提高财务绩效的路径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 2024, 44(6): 101-109.
[2] 潘丹, 颜云翀. “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J]. 经营与管理, 2024(6): 138-143.
[3] 章耀方, 李谦. “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发展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7): 7-9.
[4] 张轶. “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应对[J]. 天津经济, 2023(12): 70-72.
[5] 李俊霖. “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应对[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3(20): 85-87.
[6] 韩博. 基于改进功效系数法的云南白药财务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J]. 中国农业会计, 2024, 34(13): 70-73.
[7] 高静慧. 双碳背景下GD电力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4.
[8] 高兴.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HS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保定: 河北大学, 2024.
[9] 郭巧凤. 鲁北化工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兰州财经大学, 2024.
[10] 牛菲菲. 煤矿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J]. 市场瞭望, 2024(12):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