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村电商发展的作用机理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 of New-Quality Productivity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摘要: 农村电商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但其发展面临新的瓶颈,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为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加效益带来新的契机。本文对农村电商发展效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同时也探讨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专业人才缺乏和产品质量不一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村电商发展的作用机制,从需求端、供给端、市场对接三个层面赋能农村电商发展,形成两者协同发展的发展机制。提出应加大对新技术研发的投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复合型人才,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制定农村电商服务标准等综合性措施,以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
Abstract: Rural e-commerce constitutes a crucial force for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however, its development is encountering novel bottleneck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to advance rural e-commerce, address existing issues, and enhance benefits present new opportuniti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benefits of rural e-commerce from three aspects: economic benefits, social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It also deliberates on a series of challenges confronted in its development, such as lagg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shortage of professionals, and product quality.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echanism of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with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enabl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the demand side, the supply side, and market docking, and establishing a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It is recommended that we increase investment in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rengthen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ultivate compound talents, guide farmers to adjust the planting structure, formulate rural e-commerce service standards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文章引用:叶青山.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村电商发展的作用机理[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4): 478-484.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41174

1. 引言

农村电商打破传统交易模式,依托商业模式创新和数字化平台建设,为农村地区商品和服务销售开辟了全新模式。农村电商的兴起推动农业农村快速发展,为农民致富增收开辟渠道,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可见搞好其发展有着意义重大。从数据来看,2023年我国农村电商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果,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17万亿元,农产品零售额达到5870.3亿元。农村电商的用户规模不断上涨,截至2023年,我国已有超过3亿的农村网民,多达1730.3万家农村网店[1]。可见农村电商发展迅速且效益巨大,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由此推动农村电商的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2],以及《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都充分体现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方向[3]。从2003年至2015年的探索阶段,到2016年至2020年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阶段,再到2021年以后的“数商兴农”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农村电商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升级。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农村电商的发展遭遇瓶颈,急需新的动力助推其迈向新阶段。“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概念创造性的提出,打开了新质生产力的时代阀门,为农村电商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了契机,因此探索出符合现实背景的农村电商发展道路亟待进行。对此,本文力求从新质生产力出发探索符合农村电商发展的现实可行的赋能路径[4],以期能够为农村电商的发展贡献力量。

2. 农村电商发展的价值探析

2.1. 农村电商的内涵

农村电商通过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现代技术,在农村地区构建起链接城乡市场的线上服务平台,突破农村地区交易信息不对称、产品流通困难等困境,促进农村地区的产品及服务交易活动,旨在助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农产品上行”拓展渠道,为“消费品下行”牵线搭桥,同时也带动新农业技术、金融服务、农村信息化服务等多元化服务内容进入农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村电商在当前环境下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即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其发展不仅限于经济层面的提升,还包括对乡村特色产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推动。通过电商平台,不仅可以销售农产品,还可以推广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形象,从而吸引更多城市居民下乡消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2.2. 农村电商的经济效益

一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中,搜寻交易信息、寻找买家、运送困难等多重因素导致农产品难以出售。农产品出售难题一直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农村电商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使得农产品交易信息更易获取、销售渠道拓宽,“农产品上行”有了流通渠道,成功解决了农产品难卖的难题,同时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农民收入得以增加[5]。二是推动农村产业优化调整。在电商的影响下,农业生产以市场需求、消费趋势为导向,逐步调整生产方向,初级农产品生产逐渐向深加工、高附加值、多元化产品转变,推动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同时农村电商还促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紧密结合,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三是创造就业机会。随着农村电商不断壮大、农村产业结构的完善和产业链的延长,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缓解农村地区的就业压力。

2.3. 农村电商的社会效益

农村电商的发展能够带来基础设施改善、促进社会稳定、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多方面的社会效益。城乡的差异化发展导致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而农村电商的发展需要健全的物流、交通、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因此农村电商不断带动资源向农村流动,推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信息通信水平,从而促进农村与城市的互联互通。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照进现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产值和附加值不断提升;农村消费市场逐渐丰富,农村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农村消费升级;农村公共服务向现代化发展,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迈向新台阶。

2.4. 农村电商的生态效益

农村电商在推广绿色农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污染、提升环保意识和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为实现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推广绿色农业方面,电商平台通过消除中间环节,实现了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直接对接,为绿色、有机及无公害农产品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市场的导向作用促使农民采纳环境友好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转向生物防治和有机肥料,以迎合市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农村电商推动了物流配送体系的完善,提升了运输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和能源消耗,同时减少了碳排放。电商平台的供需精准匹配机制降低了食品浪费,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在降低污染层面,农村电商减少了农业生产中对土壤和水源的化学污染,通过鼓励农民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促进了环境的整体健康。此外,电商平台还促进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如秸秆和畜禽粪便,进一步减少了环境污染。农村电商的发展还伴随着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升了他们的环保意识,促使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更为环保的措施。这种意识的提升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电商平台为生态农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激励农民采用轮作、间作等可持续农业技术,这些技术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土壤质量的提升,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

3. 农村电商的发展困境

作为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农村电商的发展十分迅速,但许多环节仍然不够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无法满足农村电商发展需要。农村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不完善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从农村电商的交易对象来看,农产品因其易腐易损的特性,需要及时的储藏和运输,这就要求农村地区必须具备良好的物流和储存设施,但这正是农村地区的痛点所在。不论是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还是物流仓储设施建设,在农村环节相对薄弱尤其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基础条件的不完善满足不了农产品物流运输的正常需要,这是限制农村电商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农村电商本身来看,其扮演的是一个“中间人”角色,着力将农产品转变成数字化信息面向消费者,因此要求农村地区具备满足电商需要的数字基础设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等。而在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不论是数字资源还是信息通讯资源均是难以获得的,这些资源在下沉的过程中存在重重困难,在5G网络建设过程中,农村5G的覆盖面不全且网络稳定性不强,极大的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发展[6]

专业人才的缺乏和低质制约农村电商发展。高质高量的人才供给是保障农村电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关键要素。农村电商发展需要一批熟悉农业生产技术、懂互联网技术、有管理经验、掌握物流知识等专业知识技术的人才,然而从《2020中国农村电商人才现状与发展报告》来看,预计在2025年农村电商的人才缺口将达到350万1,巨大的人才缺口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从现有的研究可见,农村地区存在“空心化”的问题,长期居住的人群以老、幼、妇为主,缺乏劳动力且劳动力素质不高,使得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面临巨大困境,加剧了农村电商对人才需求问题。而农村地区人才缺乏或将导致新兴的技术难以及时有效的利用到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推广营销、仓储运输、网站建设等各个环节中去,人才支撑不足不仅限制了农村电商的营运能力和创新活力,也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建设、维护和更新。

农村电商存在产品质量不一和售后服务不完善的问题。产品质量得以保证是农村电商品牌建设的关键因素,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是维系品牌运行的基础。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由于劳动力、技术、经营知识等条件限制,难以形成规模经营、统一生产,造成农产品质量不一。此外,同一农产品在不同地区因自然条件以及生产条件的差异,是导致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又一重要因素。现阶段农村电商的售后服务不完善,难以有效解决伴随农产品质量不一而产生的一系列售后问题。质量和售后问题共同构成农村电商品牌建设的巨大障碍,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

4.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村电商发展的作用机理

4.1.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突破了传统生产力的桎梏,是生产力从量的积累到的质改变,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力量,以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等新兴技术为着力点,为新阶段产业发展升级提供新力量,是具有高度包容性和更深层次的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在产业发展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着重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发展具有关键性、颠覆性、包容性的新技术,能够引领产业向新型生产模式、新的产业形态发展。本文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带来的技术革新、新的基础设施、新型人才为主要视角,分析新质生产力能够为农村电商发展所提供的动力。

4.2. 作用机理

结合新质生产力和农村电商的内涵特征,可见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村电商要以解决农村电商存在问题、增加效益为目标[7]。农村电商植根于农村,新质生产力助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要以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水平和供给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利,树立农村电商在城乡市场对接当中的“中间人”角色。具体来说,其一,新质生产力赋能需求端,扩大了有效需求。其二,新质生产力赋能供给端,提高了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其三,新质生产力赋能连接端,确保了供给的有效对接。其四,农村电商的产生的效益也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综上分析,新质生产力以技术革新为关键要素,以新型人才为核心驱动力量,以数字基础设施为硬件环境支撑,赋能的需求端、供给端、连接端,促进农村电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增长,最终实现农村电商的有效发展(见图1作用机理图)。

Figure 1. Diagram of illustrating the action mechanism

1. 作用机理图

一是新质生产力赋能需求端助推农村电商发展。农村电商的需求端面对的是市场以及消费者群体,新质生产力的出现为解决需求端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技术革新实现电商平台的创新和应用。在新技术下催生出的新型电商平台,如拼多多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创新“拼农货”体系,不仅帮助农产品成功“上行”,也解决了销售过程中的价格和质量问题。其次,新的基础设施能提高农村电商配送效率。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农村网络覆盖体系的完善和完备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为农村电商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可以优化物流配送路线,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为及时满足消费需求提供有力保障[8] [9]。最后,新型人才的培养为农村电商营销模式开新路。新型人才的培养,如数字农人、农村网红、高素质农民等,为农村电商的营销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二是新质生产力赋能供给端助推农村电商发展。农村电商的供给端依赖于农村产业的产出水平,新质生产力为农村产业生产提供新的条件,新质生产力支撑了农业产业生产、加工、物流现代化发展,实现了产品的高质高量供给,为农村电商提供了品质和供给保障。首先,技术革新可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新的技术运用到生产环节中,拉动了农业生产模式创新以及产业结构优化,使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高量生产。其次、新的基础设施可提高资源要素的利用。物联网传感器、数据模型、人工智能等现代农业数字基础设施被广泛运用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实现对土地、水、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最后,新型人才可带动农村地区的创新创业。具备互联网思维、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够推动农村电商和农村产业的多样化发展[10]

三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市场对接助推农村电商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交易信息的高效传递,突破城乡交易市场的时空壁垒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城乡交易市场的有效对接。在这个过程中,农产品交易频次增加和交易成本的降低助推农村电商的发展。同时,在城乡二元结构环境下,经常存在农产品滞销问题,那如何实现“大市场”与“小农户”之间的有效衔接是农村电商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技术革新有效缓解城乡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技术革新可以增强农村电商对市场供需的精准捕获能力,新技术的应用,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通过将农产品的种类、数量等信息数据化,实现市场供需之间的精准匹配[11]。其次,新的基础设施正在加速突破城乡二元格局。农产品质量溯源平台、农产品综合信息平台、数字物流平台等数字平台的构建,使得城乡之间的时空壁垒逐渐弱化,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四是农村电商发展反哺农村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农村电商得以高效发展,或将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农村电商作为一个城乡之间的交易平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新技术、新基建、新人才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在很大程度上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新质生产力与农村电商之间形成了一种协同发展机制。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村电商发展的作用机理”这一核心问题,经过对农村电商的深入探究发现,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时也发现其发展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和售后服务不足等问题。为解决其发展困境,激发其效益助推农村地区发展,本文提出以新质生产力从需求端、供给端、市场对接三个层面赋能农村电商发展的作用机制,形成两者协同发展的发展机制。

5.2. 研究建议

为了促进农村电商的持续健康发展,并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本文提出以下一系列综合性措施。一是应当加大对新技术研发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以提升农村电商的运营效率。二是需继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提高农村网络覆盖率,建立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三是应通过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等方式,培育一批既懂农业又懂电商的复合型人才,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农村电商注入新的活力。四是政府应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产品品质,并建立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确保产品质量,从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五是在服务体系方面,政府需要制定农村电商服务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并鼓励企业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同时,政府应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农村电商企业政策支持,降低运营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应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市电商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电商的融合发展。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或将有效地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成长,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的全面发展[12] [13]

NOTES

1《农村电商人才报告》:2025年人才缺口将达350万_农产品(https://www.sohu.com/)。

参考文献

[1] 2024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发布拼多多建立激励机制扶持“新农人” [EB/OL].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4/0321/c1004-40200402.html, 2024-03-21.
[2]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EB/OL].
https://www.12371.gov.cn, 2024-05-21.
[3] 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
https://www.gov.cn, 2024-06-11.
[4] 胡啟斌, 刘西诺. 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 决策与信息, 2024(7): 5-14.
[5] 张鹏, 王华生, 吴取芳.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的发展策略研究——以安徽省巢湖市为例[J]. 中国商论, 2024(12): 44-47.
[6] 孙玲. 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及出路[J]. 商场现代化, 2024(12): 56-58.
[7] 汤伟. 新质生产力赋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实践路径[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24, 40(3): 31-37.
[8] 薛冰欣, 谢泗薪, 樊舒琪, 张梦迪, 胡琬晶. 绿色供应链视角下农村电商冷链物流配送体系绿色创新研究[J]. 物流科技, 2024, 47(11): 152-154.
[9] 熊建勇, 陈典, 王立朋, 李一诺. 农村电商物流国内研究综述与展望[J]. 物流科技, 2024, 47(10): 106-111.
[10] 许志星, 郭茜. 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J]. 经济研究参考, 2024(4): 54-57.
[11] 陈婷.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的现实意义及对策分析[J]. 农业经济, 2021(2): 143-144.
[12] 王秀芬.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商发展路径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24(10): 56-58.
[13] 余晓红.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及对策[J]. 商业经济研究, 2020(24):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