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毕业学员开展教学质量跟踪反馈工作是军队院校实现教学育人与部队岗位需求精准对接的重要举措。论文借鉴PDCA管理模式,在统筹考虑学员履职周期各阶段任职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围绕军政素养、任职能力、指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军事战略素养等方面开展跟踪反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结论:对于高质量开展跟踪反馈工作,循序渐进完善军队院校育人目标、优化育人机制、丰富育人方法手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Abstract: Carrying out teaching quality tracking and feedback work for graduating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military colleges to achieve precise alignment between teaching and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military positions. The paper draws on the PDCA management model and,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job competency needs of students at each stage of their performance cycle, constructs a tracking and feedbac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round military and political literacy, job competency, command and management capability,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military strategic literacy. Conclusion: It has a positive promoting effect on carrying out high-quality tracking and feedback work, gradually improving the educational goals, optimizing the educational mechanism, and enriching the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means of military academies.
1. 引言
人才培养质量跟踪反馈工作是高等教育院校终身教育理念下闭环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1]。面向毕业学员开展跟踪反馈工作是军队院校围绕学员的任职能力、职业状况和发展潜力做出的全面调查和分析,以此对照查找院校教学实践活动的缺陷和不足,实现教学育人与部队作战训练精准对接的重要举措[2]。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跟踪反馈评价指标体系,有效运行跟踪反馈活动,准确掌握毕业学员的岗位能力需求和履职状态,以及对院校教学育人工作的意见建议,可以促进军队院校及时修正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育人各环节与部队岗位需求的契合度,确保持续、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 军官能力生成过程分析
军官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主要集中在院校学习和岗位履职两个阶段,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军官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与技能、指挥管理能力等方面。
2.1. 院校期间培养模式与能力生成分析
院校期间的培养对于学员的军事职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军队院校通常参照高等教育模式,以达成学员军事职业生涯发展能力素质需求为目标,通过采取学历教育加岗位任职教育融合培养的模式组织实施人才培养工作[3]。在组织形式上,主要以课程体系为载体构筑政治理论、军事基础、科学文化、任职能力等各类别知识体系,用以提升学员政治、军事和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岗位任职能力。实施过程突出素质养成和能力生成,综合运用理论授课、任务想定、部队实践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学育人质效[4]。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实践,学员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既具备了优异的任职基础和能力,又具备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发展潜力。
2.2. 任职期间发展轨迹与能力需求分析
从院校的角度来讲,任职期间是毕业学员践行院校学习成效的验证阶段,同时也是自身能力不断提升、完善的阶段。军队院校毕业学员成长路径较为稳定,主要通过不同级别岗位的履职得到逐级晋升,同时军事素养、专业能力、教育训练、实践经验、管理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素质经过岗位实践得到丰富和提升。在此期间,思想政治和心理素质是毕业学员胜任岗位的潜在基础、左右个人行为和影响工作绩效的首要因素;军事基础和军事专业素质是胜任岗位工作的基本保证,在职业发展初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学习创新素质,包括学习力、思维力、创新力、领导力等高阶能力,是决定工作水平高低和职业发展上限的内隐性核心素养[5]。
3. 基于PDCA模式的毕业学员跟踪反馈
3.1. PDCA循环管理模式
PDC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项目质量管理领域的循环管理模式。通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查摆问题、处理整改四个阶段,不断循环迭代,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以达到提升效率、减少错误、提高质量的目标[6]。
其中,制定计划阶段是PDCA管理模式的起点和基础,主要包括制定目标、分析现状,明确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执行计划阶段是将计划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需要按照任务分配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工作活动,记录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查摆问题阶段是对执行阶段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的过程,需要将实际完成的工作成果与计划目标进行对照,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衡量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处理整改阶段是模式运行的关键环节,需要根据查摆的问题,对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和反思,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将制定的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纳入下一轮循环的计划中,确保问题得到持续改进和优化。
3.2. 基于PDCA模式的毕业学员跟踪反馈过程
在构建军队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跟踪反馈工作模式时,可以基于PDCA思想进行跟踪反馈模式的顶层设计,核心工作是把对毕业学员履职状态的跟踪调查与对学院教学育人的反馈建议纳入到提高军队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运行体系的大闭环中[7]。如图1所示,首先在制定计划阶段,由院校组织制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执行计划阶段,由每个教学和学员管理单位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实施教学育人的各个环节;在跟踪反馈阶段,针对毕业学员进行教育质量跟踪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发现的倾向性问题,在院校人才培养组织实施的相应环节进行及时的预警提示和更正完善。通过动态运行跟踪反馈机制,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育人各实施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可行、动态闭环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过程[8]。
Figure 1. Quality tracking feedback mode for graduates based on PDCA
图1. 基于PDCA的毕业学员质量跟踪反馈模式
4. 毕业学员跟踪反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人才培养质量跟踪反馈是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多方面评判的过程,院校应围绕毕业学员和用人单位,建立科学、合理地构建跟踪反馈评价指标体系,尤其是要准确对应院校教学育人与部队任职岗位的内在联系,明确具体的跟踪反馈对象、评价内容和内涵标准。
4.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PDCA管理模式中制定计划的重要步骤,是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跟踪反馈工作的系统性设计环节,直接决定后续的执行计划和查摆问题,需要遵循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价值性等原则,同时要精准对接院校教学育人过程与部队任职岗位能力需求[9]。首先,跟踪反馈对象的选取应该具有明确的代表性和普遍性,确保采集到的反馈信息能够真实反映毕业学员的情况和意见;其次,指标体系的搭建应围绕学员任职能力的真实需求,并对照院校人才培养各环节来进行科学设定;最后,评价内容应该围绕军队院校课程体系、教学质量、育人环境,以及专业能力生成、军政素养培树、个性培养等多方面进行设计,同时还要结合自身使命定位,充分考虑办学特色等个性化指标,使面向毕业学员开展的跟踪反馈评价指标更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
在设定跟踪反馈对象时,需要统筹考虑毕业学员首次任职,以及后续成长、进步的各个阶段,确保跟踪范围的广泛性和反馈信息的代表性,通过不同视角审视教学育人各环节,促使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既兼顾学员短期任职效果,又着眼长期发展潜能[10]。对于能力素质评价对象的选取,主要基于军官的综合素质和岗位实践能力,确保评价的主体内容紧紧围绕部队岗位需求。对于评价内容的设定,主要围绕学员各方面能力素质生成的效果,确保跟踪追溯的内容更具适用性,信息收集与反馈更具针对性。
综上所述,搭建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跟踪反馈对象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职务毕业学员;按照指挥军官能力需求,设定包括军政素质、岗位任职能力、指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军事战略素养五方面能力素质评价剖面。根据岗位能力需求进一步细化明确评价指标45项,以此构建跟踪反馈评价主体指标体系[11]。
Table 1.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table
表1. 评价指标体系表
调查对象 |
军政素质 |
岗位任职能力 |
指挥管理能力 |
创新能力 |
军事战略素养 |
初级职务 |
政治素养 服从意识 军事基础 |
装备执掌能力 专业学习能力 岗位业务能力 |
沟通协调能力 组织训练能力 岗位指挥意识 |
动手能力 合作意识 科学思维 |
战略理解能力 战略分析能力 国际政治军事视野 |
中级职务 |
政治意识 心理素质 工作态度 |
装备运用能力 应急处置能力 科技运用能力 |
部门管理能力 部门指挥能力 协同合作意识 |
科学思维 组训创新 装备创新 |
战略沟通协作 战略判断执行 信息化作战素养 |
高级职务 |
政治觉悟 带头作用 服务意识 |
作战运用能力 组织领导能力 资源统筹能力 |
领导能力 综合管理能力 跨单位协同能力 |
创新思维 管理创新 战法创新 |
战略规划 战略决策 联合作战素养 |
同时,评价指标应该具有明确的内涵要义,并且要紧密关联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内容,范围涵盖毕业学员各阶段的履职能力需求和用人单位关心的关键问题。其中,以岗位任职能力指标为例,评价指标及基本内涵如表2所示,其他指标受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Table 2. Connotation table of job capability evaluation indicators
表2. 岗位任职能力评价指标内涵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内涵 |
对象 |
指标 |
岗位 任职 能力 |
初级职务 |
装备执掌能力 |
装备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 |
初级职务 |
专业学习能力 |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
初级职务 |
岗位业务能力 |
胜任本职岗位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 |
中级职务 |
装备运用能力 |
对执掌装备的原理掌握和操作运用 |
中级职务 |
应急处置能力 |
通过专业所学对紧急事态的处理能力 |
中级职务 |
科技运用能力 |
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合理、灵活运用 |
高级职务 |
作战运用能力 |
兵力指挥与运用,战斗指挥与决策、信息技术运用等 |
高级职务 |
人员管理能力 |
人员选拔培养、团队建设、沟通与协调、激励与认可 |
高级职务 |
资源统筹能力 |
资源识别与评估、整合与调配、协调与调度 |
5. 结束语
基于PDCA模式开展军队院校毕业学员跟踪反馈工作,在统筹考虑毕业学员履职周期内各级岗位人员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围绕意识、思维和能力等指标,设计构建涵盖内容全面的跟踪反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确保跟踪反馈工作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真正形成院校教学育人与部队岗位任职需求的精准对接,起到促进人才培养工作形成有效闭环,动态提升的最终目的。
基金项目
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宽口径、厚基础”的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编号:M2023159。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