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压力似乎越来越大,小学生产生厌学、漠视生命,对生命的不尊重,生命是如此脆弱,在自然面前不堪一击,在时间面前转瞬即逝。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世界因为有了生命才如此地生动精彩。而现在的大部分孩子,每天的时间大量的在学习,他们对生命、对未来似乎都不抱以期待和热爱,基于此,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效果不太理想,体现在生命意识水平不高,生存能力不足,但学生生命情感较好。究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第一增加生命教育师资力量,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的意识;第二积极开发与建设生命教育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第三完善生命教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生存技能;第四丰富生命教育教学形式,实现学生生命价值。希望在开展生命教育教学活动中帮助小学生树立健康的生命价值观,并能够为其它小学教师在开设生命教育教学活动时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students’ learning pressure seems to be getting greater and greate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tired of learning, indifferent to life, and disrespecting life. Life is so fragile, vulnerable to nature, and fleeting in time. People only have one life, and the world is so vivid and wonderful because of life. However, most children now spend a lot of time studying every day. They don’t seem to have expectations and love for life and the future. Based on this, the effect of life educ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s not ideal,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low level of life awareness and insufficient survival ability, but students have good life emotions. The reasons are investigated an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irst,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life education teacher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paying attention to life; second, actively develop and build life educ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love for life; third, improve the content of life education teach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survival skills; fourth, enrich the forms of life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alize the value of students’ life. We hope to help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establish healthy life values in the life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othe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when they open life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1. 引言
生命不仅是我们教育的起点,更是我们教育的终点。小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学生对生命漠视及在受到意外事故、突发情况、欺凌暴力事件时,非常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小学生的生命意识,激起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情感,引导小学生热爱自己的生命,同时要尊重、珍惜和热爱他人及自然界生物的生命,提高生存能力,提升生命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军备竞赛”的一系列课程让孩子们不得不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压弯了腰”课程则让他们承受更多的心理负担,甚至出现了极端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1] [2]。
2. 小学生漠视生命教育的原因
2.1. 自我原因
小学生的大脑的前额叶发育未完善,不可能像成人一样冷静思考判断。他们容易冲动。另外,抗压能力不强、个性偏执。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压力较大,学生通常会担心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担心自己的排名下降,担心被老师或家长责备等。他们长期沉浸于负面情绪和种种压力应激中,在一定时间内得不到调节,本来只是短暂的情绪变化经过长期积累,就很有可能导致脑功能持久性的变化。
2.2. 家庭原因
父母的行为和思想对孩子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家长期望值过高,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使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中,缺乏安全感,情绪容易激动,遇事容易走极端。有些小学生家庭环境较复杂,家庭关系恶化,家庭冲突激烈,亲子关系紧张是导致小学生自杀的首位原因。这些学生倍感孤独、无助、痛苦、迷茫。更为重要的是,当孩子心理产生问题时,家长应给予适时的谈心疏导,然而在某些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长却不会沟通,只会乱发脾气,不懂得如何运用语言等沟通艺术与孩子进行交流,从而错失了良好的教育时机。
2.3. 学习和社会原因
学校和社会环境也会对学生造成压力。学校方面,如班级人数过多、课程安排不合理等;多元价值观念冲突和碰撞令中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定位模糊。比如,缺乏动力目标意义的“空心病”在学生中流行,“空心病”虽然滋生于小学时期。另外,网络游戏和不良书籍的诱导及网络上某些消息言论的蛊惑,使得死亡在部分中小学生眼中成为无所谓的小事。
3. 轻视生命教育的现状
青少年以跳楼、自杀等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事件屡见不鲜,例如汉江夏区一名六年级一名男生因在教室玩扑克,被学校请家长,孩子母亲用力地扇孩子耳光,留下孩子孤独地站在那里,孩子靠墙站了两分钟,突然起身爬上窗户,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花一样的生命就此陨落。甚至有三年级的孩子因为和妈妈争吵说出“那我现在死给你看!”的言语,询问他“为什么要去死?”,孩子回答道“因为死了还可以复活啊”!在浙江杭州,一位女生站在窗边,想要跳下去,现场的情况十分的危险。还好消防人员及时赶到,挽救了女生的生命。据悉,是因为学习压力大导致孩子有了轻生的念头,从视频中看,女生的年纪十分的小,看上去也才上小学。为何这么小的学生,能有这样极端的想法呢?本该在学校中接受教育,却做出了如此危险的举动。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在学习中感到焦虑、紧张,沮丧等情绪,并且他们还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上课睡觉、厌学、逃学。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躯体化症状,一考试肌肉紧张、头晕胃疼。此类现象反映了青少年淡薄的生命意识、错位的生命价值观,生命教育缺失造成的恶果正向我们袭来。
4. 重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万事万物存在的前提是生命,生命是我们此时存在的基础,承载着对过去的延续,也是对未来行为的续航。生命教育存在于一个人生命的全过程中,教育帮助人成长并实现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是青少年的成长中至关重要的内容。然而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有多面的原因造成此类现象,但是生命教育的缺失是事实。在教育领域,各种形式的竞争,如培训班鄙视链、学区房排位赛等,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热门话题。教育似乎必须关注学生的成绩,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但是学习压力过大会磨灭生命孩子对于生命的热情,他们觉得生命是枯燥的、乏味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这些情况都展现出了我们现在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日常的教育无法促进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教师仅仅对孩子进行了知识上的传授。但教育既要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且获取的知识也应包括如何生存,也要充实学生的精神,使其拥有适应社会并且改造社会的能力。生命是每个个体必须应对的最重要的课题,开展生命教育既能让个体理解生命的力量和意义,也能让其更加热爱生活,遇见更好的自己。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也必须有生命,以帮助个体生命得以发展,应帮助学生先成人再成材。学校传统教育管理理念的相对制约。学校教育管理理念与教育指导行为步伐不一致。教育管理理念要求推进学生五育并举,齐头并进,但是现有的升学压力仍然使学校不得已将精力花费在学生的智育管理中,致使学校基于生命教育精神的课外活动安排时间无法得到保证。社会、学校、家长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依旧以升学率为标准,以此奠基教师的口碑。学生忙于完成每天的作业,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短缺。基于此,生命教育课外活动管理的研宄在学校教育管理中被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给课外活动的管理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性。家庭对生命教育课外活动的重视不足。随着竞争日益激烈,从学前教育开始,幼小衔接、中考高考已成为中国父母们自己生活的重心,乃至“内卷”“鸡娃”“牛蛙”此类网络用语,“小舍得”“虎妈猫爸”等题材的家庭生活剧体现出与现实一致的教育焦虑倾向,成才是每个家庭对孩了期盼。“学生精英教育”家庭模式将学生从“生物人”变成了“工具人”“理性人”和“社会人”,却唯独忘记了“生命人”的特质。人应该是幸福的、快乐的,有着追求幸福、快乐生活的愿望和能力。现在的小学生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6点都要在学校进行学习,在校时间长达10个小时,早上四节课,下午四节课。在学校吃饭和午休,似乎一整天都待在学校这个巨大的笼子里,上40分钟的课,休息10分钟,似乎孩子是不可以玩的,他们只能按照要求学习、完成作业、认真听讲。这对于一个6、7岁的孩子是一个多大的挑战,回到家里,有的家长再布置一些作业,孩子似乎在上学之后完全没有自己随意玩耍的时间,也很难和小朋友们在小区里玩,每天都有学习任务,每天都有作业,每周都有辅导班但是大部分的孩子生活一直是学习、考试、补课,周六周天都不需要休息,各种培训班,孩子似乎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而六年级的孩子更加辛苦,一天都是非常重要的课,自习做试卷,再讲评试卷,再改错,所有的一切都围绕学习这件事展开,孩子的学习任务和负担的加重影响了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让孩子变得只关心成绩分数,更大程度地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认知都会出现偏差。也容易让孩子陷入生命虚无主义[3]。
5. 提高学生生命教育的方法
5.1. 增强生命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我们应该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他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学校和家庭。通过绘本教育,孩子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探索未知的世界,并且发现自己未曾想象的机遇。丰富生活不仅仅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行动,它需要个体通过体验来发现当下的存在和生活的意义,让有限的时间变得更加宝贵,从而为有限的人生注入无穷的价值和意义。人本主义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生命意义,主张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热爱生命,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发展的目标,教育是为人的生命服务的,在教育的基础上唤醒人的创造力、幸福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学校应该配有专业的心理健康的教师,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可以和老师倾诉,沟通倾诉的过程中老师了解学生的教育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生命健康的教育。在学校的日常德育生活中,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大力开展德育工作,自觉树立正确的生命健康教育观念,积极参加各种生命健康相关的培训,丰富教师的生命知识,在班主任的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生命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生命意识的提高。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深刻领悟到生命的宝贵,还能够学会尊重自身、他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生命的意义。同时,体育运动对人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运动,可以让人更加健康、更加快乐。生命教育必须以身体健康为前提,所以,学校的体育教学是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我们以体育课为主,加上一定强度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生命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利用网上关于生命教育的相关资源,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观看生命教育的视频资料,发挥生命教育的隐形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会生命的伟大和重要。在德育活动中开展感恩教育,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拥抱自己、感恩自己、喜爱自己,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家人,帮助社会弱小的人,促进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个性,塑造尊重生命的品质。在社会实践等活动中,以班级为单位,发挥社会资源的力量:如科技馆、博物馆、地质馆、养老院、福利院等社区资源,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生命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以时间感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生命教育情感,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意义[4]。
5.2. 建设学校的生命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生命情感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心理健康教育书籍,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利用心理健康网站进行自学,参与在线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学会自我调适。组织学生观看心理健康讲座视频,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推荐学生使用心理健康应用程序,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或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心理健康知识,互相支持和帮助,提升整个班级的心理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讲座或心理咨询活动,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家长和教师应当把孩子当成一个发展中的人看待,他有着人的灵魂、人的智慧和人的大脑,而不应该把他当成学习的工具,每天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学习,更不应该用分数去衡量他的未来,评价他的人生[5]。
5.3. 丰富生命教育的形式,实现小学生生命价值
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要充分利用好各个生命教育专题教学,如心理健康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等,每月可设置相应月份的专题教育活动。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利用禁毒宣传日,引导学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在环保日活动中,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世界,尊重生命;在法制教育中,讲解法律知识,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开展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的生命教育专题活动,举行切实有效的主题班会,提高小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体会生命的宝贵。学科教学融合生命教育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科学、语文等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深入挖掘生命教育蕴含的思想,提高学生生命教育认知,分学段分层次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小学低段可以通过科学课让学生初步了解身体的组成部分以及人的出生过程,还可以通过照顾小动物或植物了解生命现象,感受生命的美好与神奇,激发学生的生命教育情感;通过道德与法治课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为人处世的能力;在体育课中掌握安全知识,提升生存技能。还可以在语文课中通过榜样人物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感,在美术和音乐课中通过图画和歌曲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
6. 结语
总之,学习压力、互联网等一些负面信息、单亲暴力家庭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传授给他们学科知识同样重要。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做好孩子的生命教育,需抓好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通过家庭与学校、社会合力开展好生命教育,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希望通过丰富和完善生命教育的相关资源,推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施,社会和家庭不能只关注分数的高低,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更要关注孩子的生命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课题名称:双减背景下西安市小学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SGH22Y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