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E-Commerce Empower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DOI: 10.12677/ecl.2024.1341190,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谭 颖: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电子商务新质生产力创新E-Commerc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novation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电子商务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联系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困境,进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策略。通过文献综述和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电子商务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电子商务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跨境电商的兴起促进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全球化发展。结论表明,电子商务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未来将继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erce and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dilemma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n provide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t.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e-commer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model innovation in promoting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The study finds that e-commerce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nd e-commerce has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 addition, the rise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has promoted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global resources and promoted the global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e-commerce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nd will continue to inject impetus into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文章引用:谭颖. 电子商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4): 595-601.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41190

1. 引言

在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活动模式,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2014年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的“电子商务:新的生产力研讨会”在京召开,指出我国电子商务仍处在起步期,正在向成型关键期迈进[1]。近年来,商务部解读《“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其中指出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线,聚焦电子商务连接线上线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和创新,还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电子商务正不断改变着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经济结构,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目前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社会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电子商务将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道路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 电子商务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联系研究

电子商务,作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不仅标志着生产力发展进入阶段,而且代表了信息时代生产力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商务不仅是新兴的生产力形态,也是信息时代生产力在经济生产力中的具体体现。电子商务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话题(如图1所示),它们之间的互动和融合正在塑造着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电子商务作为数字金融不仅改变了金融服务的提供模式,也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力在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上扮演了关键角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Figure 1. Diagra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mmerce and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1. 电子商务与新质生产力关系图

2.1. 电子商务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新质生产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指的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下,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产生的更高效率、更为先进的生产能力。它体现了生产方式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推动社会形态转变的决定性因素。

从内涵层面来看,电子商务和新质生产力均注重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并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二者之间存在着共性;它们都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平台将消费者和生产者直接联系起来,而新质生产力则通过全球生产网络将不同地区的生产要素整合在一起,实现了生产和交易的全球化。并且两者都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电子商务通过简化交易过程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新质生产力以绿色科技与循环经济的方式,对生态保护与环境的改善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它们都注重提供便利化、高质量的服务,还重视培养人才和提高创新能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从作用层面看,电子商务和新质生产力都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规模来促进经济增长,前者通过网络平台使得商品和服务的流通更加快速和广泛,而后者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一方面,两者都极大地影响着劳动力市场,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并通过提供更方便、更有效的服务来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另一方面,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平台打破了地理障碍,使得全球贸易更加便捷,而新质生产力则通过全球生产网络和供应链整合了全球资源,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它们在促进经济转型、社会进步和全球化进程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电子商务与新质生产力在信息化和网络化、创新驱动、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显著的共性,它们共同推动了生产力的更新换代,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电子商务不仅代表了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完美结合,更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新型的生产力形态,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塑造着未来经济的面貌,引领着全球商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迈进。

2.2. 电子商务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数据支持

电子商务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者,其提供的数据支持贡献不可忽视。如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各种平台收集、分析大量的用户数据,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实时收集用户的浏览、搜集和购买行为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经分析之后可以精准定位市场和产品规划,从而预测市场的最新趋势以及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同时还能分析用户的购物习惯和偏好,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满意度和忠诚度。电子商务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优化了物流配送、库存管理和供应链协调等,运营效率的提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力水平,是新质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电子商务打开市场渠道收集用户信息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跟进消费者的用户体验,收集反馈信息不断进行改进,增强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用户体验的持续改进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如此便形成一个闭环。然而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运营的风险无处不在,而在数据支持下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进行风险预测和管理,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保护合法权益。

电子商务可谓是当代的信息生产力。电子商务已经不再是简单关于商务活动的信息流、是一般的社会生产力的因素,而是新质态生产力(信息生产力)的一种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3]。电子商务具有突出的生产力特征,符合生产力实体要素标准,商务活动的开展需要依赖电子工具这个新型的“劳动力”;而劳动对象便是数字化的产品及其信息;最后电子工具的使用需要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的现代劳动者。电子商务是一种以信息技术和自动化为手段的商业交易流程,它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与规模,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数据信息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经营管理的重要资源。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与传统的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一样,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大数据的普及使生产变得更精确、更有效,企业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可以深刻地了解市场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与行为规律,进而进行更科学地决策。大数据支撑下的新质生产力提升了企业快速反应能力与市场适应能力,推动个性化服务与创新产品研发,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同时,大数据的运用也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例如智能化制造、精益管理等,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大数据支撑是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2.3. 电子商务推动新质生产力经济结构变革

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贸易形式之一,电子商务发展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4]。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产业层面逐渐现代化转型、社会文明的进步性、协调发展的逐步部署、创新驱动的发展及绿色低碳的转型等,从多维度、多层次对新质生产力经济结构的变革发力。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产业链,它与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的结合,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新兴产业转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数字化变革,从而带来了经济的数字化发展。新技术的应用扩充与延伸了支撑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形成了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为电子商务实现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双轮驱动创新提供了支撑[5],并且电子商务平台还与各种服务商进行了合作,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达到了资源共享、互惠共享的目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自然是技术发展进步的结果,推进了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其开放融合性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布局,构建优势互补的发展体系,注重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备性、先进性、安全性,电子商务的现有基础便于为其发展筑牢根基。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不断地推进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率,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能,推动了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不管是电子商务也好还是新质生产力也好都有绿色低碳性,都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此外,电子商务打破了地理限制、提高了市场效率、满足了多元需求,由此扩大了市场规模,更好地推动产品的国际化全球化,立足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的市场,更是刺激了经济的增长,其带来的方便快捷也促进了消费者的消费升级。其带动产业链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实现了可以通过开设网店或参与网购等方式的就业转移或就地就业。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也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但可以扩大市场规模,增加就业,减少营销费用,增加销售收入,还能促进地区平衡发展,增强公众利益,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从而使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能带动整个社会的整体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电子商务的兴起给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市场的日趋开放,其将会持续对经济的结构性改革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着经济结构向高效、绿色、智能、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3. 电子商务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困境

3.1. 技术快速迭代带来挑战

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要保持与最新技术的同步,需要不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意识,对于其有突破性的发展存在着挑战。同时,新兴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需要相应的专业人才支撑,但目前很多企业缺乏能够驾驭新技术的高级人才,且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往往需要巨额的先期投入,而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这给企业的资金链带来压力。随着技术的不断更迭,信息和信任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电商平台对入驻商家的审核和监管不足,导致市场上存在大量不合格商品和服务。在电商平台进行交易时,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容易遭受泄露,影响用户信任度,虚假广告和诈骗行为频发,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降低了整个电商行业的信誉。

3.2. 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

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的核心环节之一,但当前物流体系在效率和覆盖范围上仍有待提升。支付是电子商务的重要一环,支付安全问题频出,增加了消费者的疑虑,影响了用户体验和信任度,且目前电子商务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处理消费者问题的效率低下,影响了消费者的整体购物体验。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并未跟上其脚步。现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及时跟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新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虽然政府对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相较于行业的实际需求,这些支持仍显不足。

3.3. 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由于电商带来的红利较大,目前电商平台之间产品与服务的同质化严重,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导致激烈的价格战和市场竞争,进而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导致消费者忠诚度普遍较低,这对电商企业的长期发展构成挑战。而且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购物习惯和文化偏好,这对于电商平台的文化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互联网普及率提高,但仍然存在一部分群体不熟悉或无法访问数字平台,这限制了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渗透。大部分资本集中在头部电商平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多样性和创新能力。技术和市场资源向大型电商集中,小型及中型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以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电子商务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确实面临众多挑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技术和市场,还关联多个层面,面对这些困境,需要政府和相关企业心往一处落,劲往一处使,共同协作才能构造出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4. 电子商务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

4.1. 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生产力提升的核心驱动力。在电子商务领域,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不断进步的互联网技术上,还包括了对大数据分析的深入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这些前沿科技的融合与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电商平台的服务功能和用户体验。通过这些创新手段,电商企业能够更精准地把握消费者需求,优化运营流程,利用大数据对用户的消费行为及消费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实现产品的精确推送,大大提高交易成功率,同时还可以实现客服、物流等智能化的运营,节约了人力成本,但也应当按需配比一定的人力资源,综合考虑和提升使用体验。技术的革新不仅使得运营策略进行了根本性的优化和改进,还极大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它们如同催化剂一般,加速了商品流通的速度,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生产力的全面进步。

4.2. 管理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有效保障

管理创新不仅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更是确保新质生产力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它涉及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流程的彻底革新、对资源的科学管理等多个层次,这些方面共同作用才能推动企业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提高竞争力和响应能力。在当今快速变化、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理念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得以可持续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优化供应链管理,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零售模式,电商平台可以将上、下游的资源进行集成,让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协作,从而大大地缩短了从制造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减少了库存费用,增强了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另外,新零售模式下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突破了传统零售的地理局限,带给顾客更方便和个性化的购物体验。经过科学的管理,便能提升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生产力。

4.3. 模式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动力

模式创新就是要不断涌现新的思维模式和技术来提供解决方案,它不仅仅是简单要素的重新组合或者产品更新换代,而是深层次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催生出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从顶层设计入手。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它巧妙地运用互联网平台作为桥梁和纽带,将买家与卖家紧密相连,使得买卖双方能够跨越地理界限进行交易,有效减少了传统商业中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大幅降低了交易过程中的成本开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社交电商和直播电商等创新模式随之诞生,这些新形态的电商模式充分利用了社交网络强大的传播效应,通过直播这一互动性强、体验感好的传播方式,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其中。用户不仅能即时获得商品信息,还能通过观看主播的展示和讲解来提升购物决策的准确性,同时享受到了更加直观、便捷的购物体验。这种全新的消费体验,无疑极大地增强了消费者的参与感和购买欲望,推动了电商行业的持续繁荣发展,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4.4. 电子商务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全球化发展

电子商务这个新型商业模式打破了地理限制,实现了足不出户便能对接海内外消费者,这不仅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国际化,也加速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新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球性平台,支付、物流、保险等相关行业也开始走向国际化,并逐渐向全球延伸,使其能够更广泛、更深入参与国际竞争。作为数字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参与者,我国近年来积极抓抢机会窗口,加快推动数字技术进步和数字化变革,数字经济已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6]。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在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相互促进与融合,电子商务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极大地推动了新质生产力在全范围内的扩散和升级,电子商务也将继续扮演着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角色,引领经济社会向更高效、更智能、更绿色的方向发展。

5. 结语

通过对电子商务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研究发现,电子商务的出现,给传统的商务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经济格局的变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我国经济结构正经历一场深远的变革。这一变革不仅体现在产业层面的现代化进程上,实现了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华丽转型,还表现在功能层面的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上。数字政府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同发展已成为数字时代国家治理变革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命题,塑造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7]。这种全面而深入的转变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经济向着更高层次的高质量发展迈进,为社会创造更加繁荣的未来,并促进整个社会的整体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电子商务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济结构变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产业层面的现代化转型,也包括功能层面的生产能力提升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将会继续引导经济结构向高效、绿色、智能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新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电子商务将会持续地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提供更大的动力。

基金项目

《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贵州大学2022年“金课”(一流课程)暨课程思政专项《思想道德与法治》简称《德法》课程课堂学生作品展示实践YJJG2022002 (2022.10~2024.1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3RWZX033 (2023.2~2024.2);《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导向下的革命文物保护数字化基地建设研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31107086090146 (2023.11~2024.11)。

参考文献

[1] 本刊讯. “电子商务”: 新的生产力研讨会在京召开[J]. 财贸经济, 2014(3): 135-136.
[2] 张壹帆, 陆岷峰. 数字金融对金融新质生产力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J]. 河南社会科学, 2024, 32(5): 74-84.
[3] 周延云, 李琪. 生产力的新质态: 信息生产力[J]. 生产力研究, 2006(7): 90-92.
[4] 周健, 刘慧. 电子商务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创新发展研究[J]. 经济问题, 2024(6): 83-90.
[5] 欧阳日辉. 数字基础设施促进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机理与路径[J]. 广西社会科学, 2024(1): 1-11.
[6] 史丹, 聂新伟, 齐飞. 数字经济全球化: 技术竞争、规则博弈与中国选择[J]. 管理世界, 2023, 39(9): 1-15.
[7] 米加宁, 吴佳正, 李大宇, 等. 数字政府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协同发展的理论构建[J]. 电子政务, 2024(9):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