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培育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Rural E-Commerce Tal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DOI: 10.12677/ecl.2024.1341194, PDF, HTML, XML,   
作者: 张光耀: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电商人才培育路径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E-Commerce Talent Path of Cultivation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我国乡村经济发展和民生稳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电商技术逐渐应用于乡村发展建设过程中,为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村电商是电子商务的重要领域,担负着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职责,而人才的缺失成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商人才培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体系构建、高校赋能、企业驱动、政策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农村电商人才培育的新路径,旨在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升农村经济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Abstract: Implementing the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Party to promote the work of “three rural areas”,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the stability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technology has been gradually applied to the process of rur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which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Rural e-commerce is an important field of e-commerce,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However, the lack of talents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e-commerce talent cultivation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path of rural e-commerce talent cultivation from four aspect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empowerment, enterprise driving and policy guarantee, aim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rural economy and help rural revitalization.
文章引用:张光耀.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培育路径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4): 629-634.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41194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通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网络全覆盖逐步形成,农村电商在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开发与培养。但是,当前我国农村电商人才的缺乏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一大掣肘[1]。据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我国农村地区网络销售额增长迅速,2022年就达到了2.17万亿元,同比增长3.6%。同时,据中国农业大学发布的《农村电商人才报告》可知,处于农产品上行的电商人群,其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与迅猛发展的农村电商并不匹配。因此,对当前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寻求有效的突破路径,从而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发展困境

2.1. 乡村地区人才留不住、引不进

与发达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乡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加剧,农村人口整体呈下降的趋势,大部分乡村青年人才更愿意进入城市发展,而外部人才奔赴农村发展的意愿不强,进而,造成了农村地区人才留不住和引不进的困难局面。

留不住主要是指农村留不住本土居民,一部分青年外出接受教育,他们毕业之后更愿意留在大城市工作,这直接造成乡村知识青年的缺乏。另一部分则是乡村青壮年工作者外出务工,加剧了乡村人才的外流。多数农户尤其是青年农户,在具备一定的就业竞争力之后,更倾向于去城市发展,这就导致了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农村电商人才引不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指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先进人才吸引力远远不够。二是指人才引进的资金不充足,在薪资待遇、住房保障和交通设施等方面不能够满足精英人才的需求。三是指相关政策不能满足引进人才的期待,尤其在创业扶持、安家补助和子女教育等方面,不能为乡村人才引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总之,乡村人才的流失严重直接导致乡村电商人才储备不足,同时也阻碍了农村电商行业的迅速发展。

2.2. 乡村地区村民思想观念普遍落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乡村电商发展也同样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智力支撑[2]。有文化水平且思想观念先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人才保障。因此,农村电商企业对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民需要不断改变自身的陈旧观念,积极学习新兴事物,既要学习农业和生产,还要熟悉掌握市场和电商的运作思维,及时接收、处理和发送相关信息,紧跟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在推动乡村产业尤其是电商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提高农民的电商知识水平和先进职业技术,进而提升农民的思维能力,促进农民落后思想观念的转变,将农民培育成有知识、有技术、有想法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当前部分农村地区电商人才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缺乏先进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无法适应电商市场的快速变化和发展需求,导致乡村地区电商发展较为缓慢。除此之外,大多数乡村地区由于受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致使乡村地区大部分劳动力保留了小农意识、思想保守,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部分农民对于市场经济规律的认知不足,仅仅依靠政府补贴或农业生产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此外,乡村地区环境闭塞,信息传播速度较慢,以及村民现有的文化水平导致对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了解甚少,不能深刻领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致使村民不能及时转变固有的思想观念。最后,村民思想观念落后还与农村人口以老年人居多有关,平均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不高且接受新生事物难度较大。

2.3. 乡村地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电商行业纷纷进入农村发展,但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电商企业的发展,也限制了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育。首先,大部分农村地区远离城市中心,其网络设备和技术还比较落后,网络的不稳定性较高,如遭遇恶劣天气,非常容易出现断网的现象,致使农村电商人才不能够持续了解电商市场信息变化与发展形势。其次,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存在道路状况较差等问题,影响当地特色农产品的输出及外地产品的输入,阻碍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弱化了当地居民发展电商的意识。最后,部分农村地区物流体系不成熟。农村电商的深入发展对农村物流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当前而言,乡村电商的发展仍然面临物流运输难的问题[3]。乡村电商网点分散于城镇周边地区,直接导致农村地区农产品的运输时间和成本增加,消磨了当地农民发展电商行业的积极主动性,不利于农村电商市场的拓展。

2.4. 高校人才培养滞后,与市场需求错位

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主阵地,担负着为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的专业型人才的重任。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农村电子商务的繁荣发展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农村经济也有了较为迅猛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对于农村而言电商还是一种新兴产业,农村电商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专业性电商人才严重匮乏。但是,作为人才输出地的高校与农村电商人才培育之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方面,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培育内容较为基础,其教学形式单一,难以适应乡村振兴背景下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且,大多高校与农村乡镇企业未能形成长期合作的互助平台,导致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农村的实际需求存在着错位。另一方面,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方式较为单调,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农村电商的具体实践往往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尽管大部分院校设置实践环节,但很多部分都是流于形式层面,以至于学生对电商实践的认同感降低,也难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与创新意识,进一步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与农村电商市场的需求错位。

3.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电商人才培育的关系探析

3.1.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提供依托平台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多次提到农村电商的发展及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育,并为此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政策支持等,逐步完善了乡村发展电商行业的相关基础设施,为建设文化水平高与思想观念先进的高素质电商人才队伍打造了良好的平台。依托乡村振兴的发展平台,农村电商人才能够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农村电商产业发展质量,做好当地农村市场与外部市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逐步提高乡村地区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激发乡村产业的强大活力和乡村农民的积极性,正向赋能乡村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这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4]。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农村电商人才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开展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等电商活动,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问题、增加收入,同时也为自己的事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此外,乡村振兴战略还推动了农村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政府和社会加大了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开发和培育力度,通过举办创业大赛等活动,提升了农村电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也吸引了一批有志于投身农村电商事业的人才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例如,河北省保定市为激活人才引擎,赋能乡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启动一系列电商人才培训项目,助力经济发展。因此,不难发现,乡村振兴战略这一良好平台可以为农村电商人才的发展和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3.2. 农村电商人才培育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持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5]。农村电商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更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因此,电商人才的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较大的相互关系。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乡村电商人才的培育,乡村电商人才振兴对于乡村发展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乡村电商人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要素资本,关系到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育一方面可以帮助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将产品出售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极大地拓宽了销售渠道,并且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降低了销售难度。

乡村地区商贸业的发展壮大在增强农村电商人才信心的同时,也增强了外部企业对农村电商企业投资的信心,有助于吸引更多外部资金的投入,来扩大自身产业规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缓解了信息不通、交通不便等问题,便利了买卖双方的交流,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农村电商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一是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电商人才具备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带动农产品销售与流通,促进农村数字经济的转型升级。二是激活农村市场潜能,农村电商人才通过电商平台,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和渠道,打破了地域限制,有效激活了农村市场的潜能。三是带动创业就业,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农村青年、返乡创业人员等提供了新的创业就业机会,吸引了更多人才回流乡村。因此,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人才,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也是提升乡村振兴质量的重要举措。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培育的优化路径

4.1. 体系构建:建立农村电商人才发展模式

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及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电商人才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首先,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政策体系。与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相比,乡村地区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应促使公共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不断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网络建设、教育质量,改善交通环境等,不断完善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本土和外部人才进入乡村发展,为乡村地区电商发展、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例如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通过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把“产业原地转型”作为重要抓手,引进和培养电商能人,成功建立了地区特色农村电商人才发展模式。其次,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发挥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等为主的激励性工具的作用,在吸引人才回流的同时,还可以激发乡村本土人才自主学习电商相关知识,加入农村电商行业。同时,要不断完善乡村电商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电商服务中心等相关平台为电商人才培育提供场域支持。此外,还应完善电商人才培训制度,通过线上教学与线下实践相结合培育人才。最后,制定乡村电商发展的人才奖励机制。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考核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落实相关的政策措施,带动电商产业的发展,吸引电商人才回流。

4.2. 高校赋能:搭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平台

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必然离不开高校,高校在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时,要不断优化教学培育内容、创新教学的新模式及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力量,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适配型精英人才。首先,就电子商务人才培育的内容而言,高校应根据乡村电商发展的实际情况,持续更新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确保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5G网络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电商专业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内容应与相关的科学知识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农村电商产业长足发展。此外,与农业企业、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其次,就电子商务人才培育的模式而言,理应打破传统的人才培育模式,采用产教融合等形式丰富的教学方式,融入思政教学,引进先进的电商教育资源,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就电子商务人才培育的师资力量而言,高校要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高校还应开展相关讲座,邀请相关专家、企业家讲授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增加教师对乡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了解,拓宽学生们的学习视野,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培育农村电商人才。

4.3. 企业驱动:深化农村电商人才实践合作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培育自身所需的专业型人才[6]。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逐渐成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的重要主体。首先,企业需明确自身在农村电商人才发展中的核心角色,不仅要作为市场的参与者,还要成为引领者和推动者。企业应积极把握农村电商的发展趋势,制定人才发展战略,为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路径,吸引乡村居民成为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储备人才。例如,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推出了“京东帮”服务,不仅提供电商平台,还设立专门的培训中心,帮助农民掌握电商运营技巧。其次,农村电商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和农村电商市场的特点,通过完善继续教育制度的方式培养人才,开发定制化的培训课程,使电商人才了解当下电商行业的发展情况,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提高电商人才的实践能力。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为学生提供真实、丰富的实践机会,确保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构建完善的农村电商人才发展计划。此外,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要适当引进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邀请具有丰富电商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讲师授课,有效地开展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训工作,着力提升电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最后,农村电商企业也应当创立自身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7]。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通过建立企业文化,达到培育人的目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4.4. 政策保障:优化农村电商人才发展环境

农村电商人才的缺少,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桎梏,因此,政府和学校应该共同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着力处理解决。第一,可以制订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定向培养计划,针对毕业后到农村地区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学生,可以参加这个定向培养计划,并为其制定相应的教育减免政策。第二,政府在投入力度上应对农村电子商务有所倾斜,为农村地区提供资金支持,缓解农村地区设施设备跟不上发展的问题,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工作环境。第三,留住人才与引进人才更加重要,政府应制定相关优待政策,为农村电商人才能够长期留在农村创造条件,持续为农村电商发展注入动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培育与利用显得尤为关键[8]。农村电商的发展逐渐成为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便成为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在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人才资源相对缺乏、村民思想观念普遍落后、乡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应紧密结合乡村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理应根据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农村电商人才培育的新模式,积极探寻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商人才培育的新路径,不断开创乡村经济发展的新视野、新领域和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侯旭芳. 乡村振兴战略下构建农村电商职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 山西农经, 2022(12): 159-161.
[2] 东秀萍, 陈涵, 陶仁亮.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电商人才发展对策探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5(6): 74-77+108.
[3] 贺芒, 范飞. 脱域与回归: 流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困境与路径[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2): 83-93.
[4] 谢治菊, 陈香凝. 政策工具与乡村振兴——基于建党100年以来扶贫政策变迁的文本分析[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1(5): 8-19.
[5] 杨柳.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J]. 新湘评论, 2022(6): 52-54.
[6] 员雯洁, 黄镕川.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培育路径探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23(24): 28-31.
[7] 杨孟莹.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 电子商务, 2020(2): 31-32.
[8] 邓旺.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策略[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 33(18): 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