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研究
Research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DOI: 10.12677/ces.2024.1210711,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刘瑞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数理与统计学院,上海
关键词: 产教融合数理统计课程思政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摘要: 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与全面发展的新工科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人才,文章以“数理统计”课程为例,通过优化升级教学内容、校企合作打造实训基地等举措,将思政教育与产教融合驱动的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探讨产教融合视域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多维度构建与实践。
Abstract: In order to cultivate new engineering data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 professionals with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n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course as an example, and through measures such as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building practical training bases through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organically integr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driven teaching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courses, and explores the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文章引用:刘瑞娟. 产教融合背景下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10): 295-299.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10711

1. 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那么这也为我们在新时代,为什么要办好这个课程思政,怎样办好课程思政提供了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知要求: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适应技术快速变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人才培养与供给是基础也是关键。但是,目前中国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3]。为了解决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存在的脱节问题,中央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4]”。

产教融合是开放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深化内涵建设的基本办学模式,它促进了产业企业和高等学校在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多要素的互融互通[5],意在构建教育与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实现产教协同育人。高校积极邀请企业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链中突出企业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产教融合驱动力对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6]

目前,各高校都在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课程中挖掘并融入思政教育的元素,这对培养政治素质高,专业素质强,职业素质优的时代新人至关重要。如何能够把课程思政如盐入水,有味无痕的融入到数理统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数理统计》是统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包括数理统计的基本理论和统计分析模型,并附有R统计分析软件。该课程突出案例教学,突出职业需求导向,提升职业能力,解决健康医疗、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商业管理、政府决策等中的实际问题,推动社会发展。将课程思政元素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融合是数理统计课程思政的主要方式。如刘洪玲等[7]结合纺织和数理统计两个学科的特点,基于纺织生产、检测和贸易等环节数据分布特征,揭示纺织加工制造、产品检验和贸易分析等各参数间关系,进行纺织品的抽样检验和新产品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结合具体教学实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论述纺织数理统计方法融入思政元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践证明,融入思政元素后,学生在熟练掌握纺织数理统计知识之余,还能受到有效的思政教育。如宋丽娟等[8]结合实际生活设计思政案例,深挖案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及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本文旨在探究新工科引领下数理统计课程思政重构的新思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将思政教育拓展到实训基地教学、将职业素养养成融入案例教学等措施,多维度构建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最近有很多新的名词,比如新质生产力,对统计类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思政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

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思政内容如果强硬的嵌入课程教学中,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使学生厌恶课堂。介绍统计原理和方法的时候,阐述其统计思想,提炼出其反应的人生规律;介绍统计数据和案例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切实感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在学生面对大量计算想退缩时,给与他们鼓励,陪同他们一起面对困难,耐心计算,坚持到底等等。总之,统计中自然的思政元素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形成“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

Table 1.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course syllabus

1. 课程教学大纲思政元素

第一章 概率论基础

了解概率统计发展过程中具有突出贡献的国内外学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领会教学 内容中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因素,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增强忧患 意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第二章 数理统计的 基本概念

在讲解数理统计相关概念时,引申出一切都应从实际出发,将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尊重和把握事物的普遍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从事物内在本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从感性 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三章 参数估计

讲解我国著名的统计学家许宝騄先生将其一生奉献给了统计学研究,为中国统计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此作为出发点教育学生也要像许宝騄先生一样,无论何时都不应放弃对科学真理的追求。

第四章 假设检验

通过假设检验的思想引导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避免思想上偏执一端;利用假设检验在经济、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让学生尝试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学会把统计知识应用于实际。

第五章 线性回归

相关回归分析是根据变量间关系建模的统计方法,建立模型的实质就是在纷繁复杂的现象(变量)之间寻找联系、寻找规律,由此可引申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发展态势和国际 格局变化论述的理解:“要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要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 看准、看清、看透,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尤其要认清长远趋势。

第六章 方差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初探,推测数据背后的一般规律。鼓励学生思考,经过对学生的有效训练之后,要求学生归纳案例在统计推断技术上的要点,从而引导学生不盲从, 不偏听,科学合理地使用统计方法,避免主观臆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分析、不断创新的精神;培养具有认真、细致严谨、互帮互助合作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数理统计》课程坚持案例选取与不同思政切入点有效结合,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中,遵循“育人为本”,使用“知识点切入 + 案例导入 + 挖掘德育元素 + 讨论分析”的教学方法,把思政融入课程教学每一环节,见表1。通过对知识点的清晰讲解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理解,也促进了课程思政教学元素融入后达到育人的效果。如在讲解因子分析时,以北交所股票为核心,通过将股票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并归纳它们的特征,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提供一些建议,通过数据介绍与处理,描述统计,聚类分析,基于本次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我们对不同资金实力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出以下对应的投资建议:(1) 对于稳健型投资者,由于其在投资上更加谨慎,故建议投资偿债能力较强的“成熟稳重股”;(2) 对于激进型投资者,由于其更注重高收益而不惧承担风险,故建议考虑处于高速扩张期、成长性较强的“潜力新星股”;(3) 对于有钱任性型投资者,由于其资金实力雄厚、具有高价股票的购买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故建议选择股票价格和盈利能力均较高的“豪门高价股”。

3. “走出去”拓展思政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使课堂与生活水乳交融,并且指出要从更加宽广的视角拓展思政教育的格局,强化思政与实践的联系,丰富思政教学的方式方法。根据中央有关课程思政“三全育人”工作的总体部署,产教融合的实践平台建设,同步融合课程思政建设,坚持专业实践教育与思政价值引领相结合,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在实践教学领域的合作机制,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在新工科背景下,《数理统计》课程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基本原理和基本道理,旨在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从而上好“大思政课”。如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数据行业相关的学科竞赛,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大学生数据挖掘大赛等;与企业共同组建学生工作室,由企业导师和本科生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企业实际项目;开设数据采集与网络爬虫实践、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金融大数据计算与分析、智能交通大数据、社交网络与信息传播分析等综合实验;毕业设计围绕大数据建模、计算、分析和挖掘,在交通、工程、金融、电子商务等领域设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毕业设计题目等。学生对于先修课程的集成、提升、应用和实践,在内容上逐渐走向统计前言、数据科学,借助学校发展,数理统计课也走向机房,走进学科竞赛,走向企业实训。

图1所示,结合产教融合优势和专业特色,构建递进式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Figure 1. Progressive practical course teaching system

1. 递进式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一方面,注重校内实践环节、校外实践环节、补充性实践环节三者有机融合。积极实现知识运用与动手能力培养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课内指导与课外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融合。另一方面,递进式展开实践课程教学,围绕学生专业基础、岗位核心实践能力、职业综合素质、综合创新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通过顶层设计,将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校、企业资源的各自优势,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9]

4. 总结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Thomas J. Sargent表示“人工智能其实就是统计”。但凡有数据的地方,就少不了数理统计,可以说,数理统计恰好架起数字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在数字中国的建设中,数理统计更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作为“数理统计”课程专业教师,通过深度挖掘数理统计专业课程思政内涵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框架体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念,将数理统计专业课程思政框架体系运用于教学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思维价值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构建一套全面的产教融合全过程育人体系。

基金项目

本文受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横向项目“供应商选择与评价优化技术咨询”(项目编号:(23) SL-002)资助。

参考文献

[1]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光明日报, 2016-12-09(1).
[2]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 [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020-05-28.
[3] 许庆贺. 中国校企协同的企业实习生制度的建构及其实践路径[J]. 中国许昌学院学报, 2021(1): 143-146.
[4]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 [EB/OL].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_5254308.htm, 2024-05-01.
[5] 于非非, 孟迪云.中国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新商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大学, 2021(44): 83-85.
[6] 李新路, 许强. 产教融合视域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多维度构建[J].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 40(5): 140-144.
[7] 刘洪玲, 顾伯洪, 纪峰, 等. 纺织数理统计教学课程思政实践[J].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2, 51(8): 212-215.
[8] 宋丽娟, 罗万春, 马翠, 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的思政案例[J]. 高等数学研究, 2023, 26(4): 50-53.
[9] 王伟, 朱红, 邢朝辉. 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课程教学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 2023, 9(2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