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改革与建设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Basic English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ae.2024.14101978, PDF, HTML, XML,   
作者: 王佳琳: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关键词: 基础英语教学改革教学方法Basic English Reform in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本文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实现提高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从而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current Basic English teaching, analyze the necessity of teaching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reform strategies. Through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staff, this paper aim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asic English teaching and meet the demand for English talents in society.
文章引用:王佳琳. 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改革与建设[J]. 教育进展, 2024, 14(10): 1086-109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101978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是国际交流与合作,还是学术探讨研究,英语都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熟练地掌握英语可以使人能够更广泛地获取国际信息,拓宽国际视野,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学是学习英语的黄金时期,大学期间学好英语对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或者更进一步深造具有长远的影响。因此,在大学期间学好英语是非常必要的,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新时代英语人才是每一个高校都要重视的问题。作为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因此,文本将从当前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2. 基础英语教学现状

当前基础英语教学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首先,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学生英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教师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这为统一标准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困难。其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对英语交流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1]。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且当前基础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仍有待加强。此外部分教材内容更新滞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不断涌现,但部分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脱节,未能及时反映语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跨文化交流的需求。再者高质量的英语教学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但目前我国部分高校英语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和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也限制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影响了英语教学的质量。

然而,机遇也同样显著。首先,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基础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如在线课程、多媒体教材等,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可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英语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重要,这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为英语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

目前,已有高校认识到这一问题,积极进行基础英语教学改革,如“分级教学”[2]、“混合式教学”[3]以及“通识教育理念教学”[4]等。这些改革方法既是对传统基础英语教学方法的思考,又是对新时代下基础英语教学方法的尝试。综上所述,当前基础英语教学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我们需要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师资力量、更新教材内容等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期望。

3. 分析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必要性

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基础英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阶段,其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国际交流能力和职业发展[5]。因此,进行基础英语教学改革与建设,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能够确保英语教学与时代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英语人才,是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基础英语教学面临着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等问题。另外,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更多地关注于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基础英语教学改革与建设,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正在进行深刻的改革,其中包括对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基础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建设。通过改革,可以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基础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现如今就业市场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改革与建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因此,进行基础英语教学改革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改革,我们才能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提高英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优秀人才。

4. 基础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4.1. 教学内容改革

1) 更新教材内容,增加实用性内容

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关注时事热点和流行文化,增加与学生生活、专业相关的内容。如当今大学生多是“00后”,他们生活在数字化时代,因此,相较于其他领域,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科技创新领域,若针对这些领域展开教学,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所以,教学内容应更加多元化,要覆盖文学、科技、商务等不同领域,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新教材也可以更加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学习重心从单一的语法知识转向实际语境中的英语应用能力。

2) 强化实践教学,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回答问题。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英语知识,可以引入创造性任务,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可以将学生引导到实际工作环境中,以未来工作为导向,创造英语应用环境,如英语角、模拟演讲、情景对话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能力的自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完成一些实际应用的任务,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3) 融入文化元素,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教学中融入不同英语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元素,包括历史、艺术、节日、习俗、价值观等。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文化的异同,帮助学生建立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习惯[6]。比如在不同文化中,如何有效避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交流障碍,如何合理地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等。在教学中教授学生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技巧,如非言语沟通、跨文化冲突解决等,并且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跨文化交际模拟训练,提高他们在实际场景中的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志愿者项目或实习机会。让他们在跨文化环境中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和理解文化差异,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2. 教学方法改革

1)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首先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访问课程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如Blackboard、Canvas、MOOCs、SPOCs等,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如电子课本、课件、练习题等,也可以上传课程资料、作业、测试和讨论区,方便学生随时访问和学习。其次,多媒体内容和互动式教学工具则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如Quizizz、Kahoot等,设计课堂小测验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此外,利用数字资源,可以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方便教师管理课程和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再者,混合式教学将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路径,通过线上平台发布预习资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并且可以结合线上资源,设计线下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等,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7]。此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或在线语言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能力。

总之,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将为英语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2)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采用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课堂互动教学法(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多媒体教学法(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个性化教学(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分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项目化学习以及翻转课堂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教学方法也可以结合使用,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课堂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通过交际法,学生可以在模拟真实场景中练习口语;任务型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多媒体教学法利用现代技术展示丰富的学习材料;个性化教学则根据学生特点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方案;分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协作,共同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学习法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思维能力;项目化学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英语;翻转课堂则是让学生在课前自学,在课上进行深度的讨论与练习。这些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将极大地提升大学基础英语的教学效果。

新型教学方法的兴起,为基础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这些教学方法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背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3) 注重过程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基础英语教学改革中,注重过程性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趋势,旨在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通过设定明确的评价标准、持续观察与记录、多元评价方式、反馈与指导以及综合评价结果等步骤,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同时,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整体性和连贯性也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3. 师资队伍建设

1)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

教师应持续追求自我提升,包括深入学习英语学科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关注英语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通过参加培训课程、研讨会、阅读学术文献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要对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教育观念进行持续的更新,才能与之相适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上,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与同事共同备课、评课、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和方法。通过交流和合作,教师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教师也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经验和做法,拓宽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

2) 引进优秀人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在教学改革中引入优秀人才是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步骤。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优秀人才,不仅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还能够为英语教育带来新的理念、方法和实践经验,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首先,大学需要明确基础英语教改中所需的人才类型,如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具备国际视野和跨学科背景的教师[8],明确需求有助于更精准地寻找和引进人才。其次,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大学应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同时,也要为优秀的员工提供培训与发展的机会,以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与事业的进步。此外,青年教师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大学应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设立青年教师发展基金、开展青年教师培训等,以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

建立激励机制对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创新和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激励机制应旨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设立激励机制时,需要明确具体的激励目标,如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等,也应确保评价标准客观公正、评选程序公开透明,避免主观性和偏见的影响。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激励机制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通过设立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奖项,对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从而激发教师积极性、促进教学创新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5. 结论与展望

基础英语教学改革与建设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未来基础英语教学方向和趋势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差异化教学,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实践应用能力的强化,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学习体验。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进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改革与建设,为培养更多高素质英语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汾喜, 闫玉枝.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中国高等教育, 2001(17): 17-18.
[2] 苗琳娜.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构想[J]. 现代英语, 2022(11): 9-12.
[3] 聂晓璐.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J]. 英语广场, 2022(29): 67-70.
[4] 李琨. 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N]. 中国文化报, 2024-03-26(003).
[5] 刘莉, 尤五力. 关于“基础英语”精品课程建设与运作的思考[J].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9(4): 132-136.
[6] 高凤霞, 路利, 王欣欣. 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与基础英语教学改革[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9(1): 88-89.
[7] 金艳.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评价与教学[J]. 中国外语教育, 2008, 1(3): 57-66+82-83.
[8] 蔡基刚. 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42(4): 30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