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广场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体现了人们对城市精神文明的追求。为了改变广场设计现状,人们开始重视五感体验,以创造更丰富的广场设计。这种设计满足了新的需求,并体现了“人性化”的理念,强调了人、装置和景观之间的互动,提升了城市文化的体验感。本文基于广场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五感下的广场设计。基于五感下的广场设计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感官体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不仅能够提升广场的吸引力和使用价值,还能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愉悦的休闲环境。
Abstract: Squar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design and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reflecting people’s pursuit of urban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order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quare design, people have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five senses experience to create richer square designs. This design meets new needs and embodies the concept of “humanization”, emphasiz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devices and landscapes, and enhancing the experience of urban culture. Based on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square design, this paper proposes a square design based on the five senses. The square design based on the five senses emphasizes that the human sensory experience, including vision, hearing, touch, taste and smell,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process, which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attractiveness and use value of the square, but also provide citizens with a more comfortable and pleasant leisure environment.
1. 引言
广场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城市的环境体系,以此形成了不同主题、形态风格的广场设计。广场的功能具有可以吸引人群和聚散的作用,并可以与周边环境产生有效的联系,起到优化城市内部结构的作用。
目前随着促进城市综合发展,如何带动在广场设计交互,提高认同感、亲近感成为我们探讨提高城市广场设计的精神文明建设时所参考的重要核心依据。这种思路下的广场设计是基于社会大众对这座城市人文精神的要求与期望,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迎合国家发展要求,推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升广场设计的质量内涵,满足人们的体验需求,提出五感下的广场设计策略,指导设计实践。设计师应构建一个广场设计,使人们对这座城市自然和人文产生本能的认同与归属。并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体验感,通过五感体验来提升人们的情感反应和认知,从而提升设计的整体效果和影响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人、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2. 五感背景下的相关设计
“五感”是人发挥五种感官功能而形成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这五种感觉是人感知世界的普遍方式。人体的这五种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意识地观察、感知、分析、处理进而上升到意识层面在大脑中进行信息的综合加工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理性建构[1]。五感下的感知与体验是感官间相互联系,增加对事物的理解。感官间相互关联又称通感现象,能提供更真切的感觉。视觉方面,设计师们探讨了色彩、形状、光线和动态视觉元素对人的知觉和情感有怎样的影响。听觉方面,设计师们则着重表现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到声音的频率、节奏、音量和音质的影响。触觉方面,设计师们着重表现触觉刺激对用户体验的作用,如材质、温度、压力等。嗅觉、味觉的设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
人的思想及行为模式无法运用准确的公式进行捕捉,首先要满足景观最本质的视觉体验,其余感官体验相互衬托相辅相成,从而使五感得到综合体验,才能获得多元化的景观效果[2]。在《五感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中对园林景观中的五感设计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通过五感设计增强园林景观美感和功能性的五感设计原则和方法。景观设计中应用五感设计,要求设计师为创造一个能触及心灵、提升生活品质、增强设计可用性和愉悦感的空间,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创新思维,是一个全面而深入的领域。在具体案例中,比如“南京松鼠部落”项目,设计师巧妙地将自然环境与互动性相结合,打造出一个既可以适合孩子们玩耍,又能让成年人感到愉悦身心的活动场所。该案例通过精心设计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游客对感官体验的全方位感受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五感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巨大潜力与价值,在成功案例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启示。设计时应将五感整合,使体验更直观。下文将以基于五感下的广场设计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临沂凤凰广场现状分析和临沂凤凰广场改造设计方面进行阐述。
3. 临沂凤凰广场现状分析
本文以临沂凤凰广场南部改造设计为例,临沂凤凰广场建造的游观之台位于西北,凤凰羽翼展于西南,并以栈桥为脉,其中凤凰飞腾的外观形态与东部的沂河构成一幅龙凤呈祥的壮美景观。临沂凤凰广场是临沂滨河景区的广场之一,建立在小涑河、沂河、祊河的交界之处是观河的佳地,该场地交通便捷,道路通达性强。其中该广场的主题雕塑丹凤啼翠高达16.6米,主题性强,形成广场内的视觉焦点及独特的记忆点,此外场地平整,有着明显的秩序性满足了不同年龄的需求,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
但是临沂凤凰广场存在南部空余面积大,场地内部利用率较低并且与主广场的联系性较弱的缺点。其次没有可以吸引游客使得其停留的空间,缺乏趣味性以及游客体验感参与感。场地内部的景观种类较为单一,场地内的植物缺乏层次感与观赏性,其次场地内的装置设施大多都老旧沉闷,设施缺乏灵活性与创新性,游客的参与度不高,没有很强烈的归属感与体验感(图1)。
Figure 1.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图1. 现状分析
4. 临沂凤凰广场改造设计概念演绎
Figure 2. Concept deduction
图2. 概念演绎
据前期的现状分析以及问题总结,主要问题总结为游客参与度较弱、景观景色待提升、临沂凤凰广场南部与主广场联系较弱三个方面。因此应建立与主广场联系性较强的装置设施,并结合现代艺术与科技,打造人参与感强烈,并彰显新时代的鲜活气息与审美意蕴,生态,互动,沉浸式多元的场景体验。在场地内融入不同的场景以及功能模块的叠加,营建出五感体验下的新场景体验,即健康乐活场景体验、康养乐园体验、多彩游线三大新场景体验(图2),每个场景中对于五感的体验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以此来满足人们的五感感知与体验。
5. 总体设计
临沂凤凰广场改造设计根据前期概念的演绎基于五感体验下的三大场景即健康乐活场景体验、康养乐园场景、多彩游线。
5.1. 功能分区
在基于五感体验下的三大场景中又进行了功能划分,主要设置了市民游乐区、康养乐园区、文化纪念区、银杏林、海滨漫步区五大功能分区其中五大功能分区中的市民游乐区是以年轻人为主体,主力打造充满活力的视觉与触觉感知体验区域,场地内设有互动喷泉、交互装置、VR沉浸观光等装置设施;其中康养乐园区有着三个主题景观,即意趣园、休闲广场、阳光草坪,场景内采取不同的植物景观,打造出四季皆有的嗅觉、味觉、视觉的感知与体验;文化纪念区主要是与其他景观带形成区域过渡的功能,使游客的游玩有着更好的衔接与体验;银杏林主要利用自然生态,打造多维感官相互融合的纯净休闲地带,可以使游客身心放松达到更好的休息效果;海滨漫步区主要打造亲水互动平台以及阳光沙滩,为此来营造良好的触觉感知体验。并在场地内置入于不同的景观节点,打造3大节点及5个次要节点,利用市民游乐区各大景观节点对外扩散借此来带动其他景观节点。
5.2. 植物设计
在植物种植形式方面上,对于广场内部种植根据乔木、花卉、灌木及草本,不同的植物种类将采取不同的种植形式,丰富植物的层次感。在广场与外界连接支出种植单一树种列植,对场地内部环境起到障景和减少噪音的作用,位于广场入口处采取混合式种植方式,主要种植观赏性植物以此来形成景观视线焦点;位于广场中心位置采取种植观赏性的乔灌木丛植方式,营造景观节点打造游客的停留点;在三大主要景观节点处采取乔灌木混合式种植方式丰富植物的层次感,设置观赏性植物进行造景。
在植物季相方面上,考虑到不同的植物景观有着不同的季相和花期,临沂凤凰广场改造设计中的植物种植采用雪松、白皮松、金枝槐、栾树、银杏、鸡爪槭、美人梅、樱花、紫叶李、石竹、诸葛菜、大叶黄杨、红叶石楠等植物进行搭配。春季有樱花、美人梅、樱花等植物组成的春色景观;夏季有万寿菊、金鸡菊、荷花等赏花型植物;秋季有鸡爪槭、银杏等赏叶型植物;冬季则可以看腊梅、雪松等适合冬季观赏性的植物。
5.3. 铺装设计
在铺装设计方面上,临沂凤凰广场改造设计的铺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空间起到引导、分区的作用,同时也对交通流线有组织作用,使得游客有着更好的游玩体验。其次广场内采取不同的铺装材质、色彩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空间感受,从而使广场划分更加的明确。
在铺装材质方面上,根据场地内不同的功能作用,铺装也将采取不同的材质。
在广场入口处附近的地面铺装,主要是以硬质材料类铺装为主,比如:广场砖、花岗岩。滨河漫步区及儿童游乐区采用的是硬质材料和弹性材料相结合的铺装方式(图3),比如:砖材、塑胶地垫。而广场内部的一些道路则选择散料类铺装(图4),比如:雨花石、碎石类铺装材料,给人以一种放松、亲近自然的感知与体验。
Figure 3. Pavement of children’s play area
图3. 儿童游乐区铺装
Figure 4. Pavement of the internal roads of the square
图4. 广场内部道路铺装
5.4. 基于五感下的广场设计策略
5.4.1. 视觉感知与体验
Figure 5. Yiqu Garden
图5. 意趣园
视觉上的感知与体验主要是通过形态、色彩体现的。主要视觉效果集中规划设计于三大场景中的多彩游线即A文化时空路线、B主要观光路线、C生态观光路线、D智慧游线以及康养乐园两大场景之中,在多彩游线中,主要观光路线设置可以绘制手绘图的墙面,以此来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并营造出独特的立面视觉色彩效果形成视觉焦点,打造出活力、健康、运动的时尚地带以此达到冲击视觉感知的体验;其中多彩游线中的生态观光路线设置了意趣园(图5),利用植物及装置设施打造出形态各异的景观,从色彩与形态上达到丰富的视觉效果,带来更好的视觉感知及体验。在康养乐园场景中设置了一些不同高度的坡地,以此形成错落的空间视觉感知与体验。其造型不仅可以刺激人的视觉感知,还更激发游客的好奇心,提高游客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
5.4.2. 听觉感知与体验
Figure 6. Leisure plaza
图6. 休闲广场
Figure 7. Wooden seats
图7. 木质座椅
声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自然的声音、人群的声音、设施的声音。其中在该场地内还增加了互动性装置听觉的设计,在场地内原有的声音上增加一些新的声音元素,从而可以达到丰富临沂凤凰广场的声音的效果。其中在三大场景中的康养乐园场景听觉感知的营造主要借用植物、水、风、雨等一些自然的元素。并于场景内部铺设长条青石板铺装材质,此时道路铺装材质的存在不仅只是为了交通这一功能,而且是收集自然雨声的最好装置,可以满足人们的听觉感知与体验。在康养乐园场景体验中,设计了一个较为宽敞的休闲健身广场(图6),并于场景内布置了一些木质座椅(图7),这款木质座椅为游客提供休息的空间,同时也能在这个大量植被环绕的场景内倾听自然的声音,使得人们驻足于座椅之上,提升了人们归属感体验。另外,广场内大量栽植树木这一设计能够对来自广场外部的噪音进行吸收,进而达到削弱周围环境杂音的效果,给游客带来更好的听觉感知和体验。
5.4.3. 触觉感知与体验
触觉感知与体验构成了人类最基本且最直接的感知方式和体验方式。游客能够近距离地与场地内的景观或装置设施进行互动。这种互动主要发生在人们直接接触景观或设施的表面纹理和材料时,从而引发不同的心理反应。其中,舒适的触觉体验能够使游客感到放松和愉悦,进而提高对广场设计的整体满意度。触觉感知往往比视觉感知更加的真实与直观。在本广场基于触觉感知与体验设计下的健康乐活场景中,场景内地面铺装由多种不同材料互相组合,从而引发不同触觉感知和感受。在儿童游乐区的地面铺装设计中,砂砾和塑胶地垫被广泛使用,游客可以明显感受到脚步阻碍力量的增加,与场地主入口处大范围光滑材质的触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此外,在健康乐活场景中置入互动装置如色环、彩色互动装置等引来小朋友的嬉戏互动,以此来打造智慧交互体验的健康乐活场景。此外,在此广场触觉感知与体验设计中,利用临沂凤凰广场独特优势,场地内设有供人与水亲密触摸的互动平台弧形水池,并以此来引用弧形水池中的水源在其周边设置跳跳泉互动装置,让人与水可以进行亲密的接触,增加了游客们的触觉感知与体验感与趣味性,促进游客与水互动的设计还有中心广场内的互动喷泉互动装置(图8)以此来满足对触觉感知体验。
Figure 8. Interactive device
图8. 互动装置
5.4.4. 嗅觉感知与体验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气味作为景观空间设计的背景元素之一,也有着它自身独特的魅力所在,游客能够在无需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景观空间形成认知。不同的气味元素会激发游客的嗅觉,进而引发他们不同的心理反应。临沂凤凰广场的改造设计中的嗅觉设计主要集中在三大场景中的康养乐园场景,采用了不同的植物,打造采光带(图9),以及充分利用了本土植物营造具有香气的植物(图10),玉兰、樱花、海棠、美人梅、郁金香等植物本身的自然香气来满足人的嗅觉感知与体验,同时还可以增提案景观空间的趣味性,植物芳香的气味能够舒缓游客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游客达到放松的效果。因此,强调在广场设计中融入嗅觉感知与体验,能够有效地吸引游客。为了达到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植物的清香,在康养乐园场景中打造了四季不同的植物清香,以此来达到四季皆宜的景观效果,满足游客们的嗅觉感知与体验。
Figure 9. Lighting strip
图9. 采光带
Figure 10. Flower strip
图10. 花带
5.4.5. 味觉感知与体验
临沂凤凰广场改造设计内的味觉感知与体验主要集中于三大场景中的多彩游线,在不同观光路线中设置一些自动饮品售卖机[3],不仅只是满足休闲功能使得游客与机器互动,增强体验感的同时还给自然的鸟语花香增添另一份独特味觉。设计师同样可以运用文学中所谓的通感技巧,将味觉与视觉感知巧妙融合。通过视觉元素激发味觉体验,例如,提及黑色时,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一种干涩的口感。基于这一原理,我们可以为环境中的景观、道路小品以及铺装选择不同的色彩,从而在不直接触碰味觉的情况下,营造出一种味觉感知的体验。
6. 结论
五感的感知与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人与景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临沂凤凰广场景观的利用率,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现代人因此拥有了一处放松精神、缓解疲劳的理想之地。符合人们对于高品质的生活水平,以及对未来的美好追求与向往。
注 释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