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英语是全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学习英语已成为许多人共同的追求。在英语学习中,写作能力是英语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因为英语写作不仅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对其语言知识储备和语言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英语写作始终是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出的难点之一。由于对英语语言规则和使用缺乏正确而深刻的理解,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如语法错误、词汇错误、语篇错误、标点符号错误等。
《朗文常见偏误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mmon Errors)是一本专门研究英语写作中常见错误的词典,其语料来源于“朗文学习者语料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朗文学习者语料库涵盖了来自70多个不同国家学生的书面英语样本。本研究采用该词典的语料,侧重于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所出现的语法偏误,并运用标记理论对其进行考察分析。
2. 理论基础:标记理论
标记理论最早由布拉格学派于20世纪30年代初创立,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1939年,俄罗斯音位学家N. Trubetzkoy在其著作《音位学原理》中首次提出“有标记(Marked)”和“无标记(Unmarked)”的概念。Trubetzkoy [1]认为:“在一对音位对立中,其中一个成分的特点是有标记的,而另一个成分则没有这种标记。”之后,标记性概念扩展到词法、词汇、语法、句法等各个层面。布拉格学派认为标记是绝对的二分模式。具有某种特征的语言成分是“有标记的”,而缺少这种特征的语言成分是“无标记的”。例如,英语动词过去式比原形多一个形式标记“-ed”,过去式是有标记项,而其他形式则为无标记项。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是有标记的,而原级是无标记的。
此后标记理论在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都有所扩展。例如Chomsky [2]认为,儿童在普遍语法帮助下发现的语言规则是“无标记的”,而那些不是通过普遍语法掌握的边缘原则是“有标记的”。Eckman [3]和Ellis [4]将普遍语法的概念引入二语习得研究中。Eckman利用标记理论预测学习难点,并将标记程度与学习困难程度相联系,提出了“标记差异假设”。Ellis认为,标记是指某些语言特征相对其他更基本的特征显得特殊和凸显。Halliday [5]认为,“无标记”是指一般的、普通的,而有标记则具有相反的意义。例如他将主位区分为“有标记主位”和“无标记主位”。
20世纪80年代,标记理论被引入中国。此后该理论被运用于考察与二语习得、母语迁移的关系。刘雪琴[6]探讨了英汉语言中的标记现象,以及如何通过英汉对比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率。周青兰[7]、任群[8]、李晓旭[9]从标记理论视角探讨了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问题。武广庆、吴军妍[10]概述了标记理论及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应用。赵楠[11] [12]根据标记理论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中的错误。郑占国[13]探讨了类型标记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
沈家煊[14]参照Greenberg [15]和Croft [16]的标准,将标记性的判定标准归纳整理为六大类:
第一类:组合标准。在一个语法范畴中,组合成有标记项的语素数目要比组合成无标记项的语素数目多,至少也一样多。如在英语词法中,名词由单数变为复数时须加上-(e)s,因而名词复数比单数多一个或两个语素。
第二类:聚合标准。聚合成一个无标记范畴的数目要比聚合成一个有标记范畴的数目多,至少也一样多。如在英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中,单数形式有he,she,it三种,而复数形式只有they一种。
第三类:分布标准。在句法中,无标记项能够出现的句法环境要比有标记项多,至少也一样多。例如,在语态这个范畴内,主动语态是无标记项,被动语态是有标记项。主动语态几乎可以使用任何及物或不及物动词在句子中作谓语,而被动语态会受到一些限制,比如不及物动词emerge,belong,appear等就不能在被动语态的句子中作谓语。
第四类:频率标准。使用无标记项的频率要比使用有标记项的频率高,至少也一样高。如在汉语中,形容词“长”“宽”“高”的使用频率远高于“短”“窄”“低”。
第五类:意义标准。无标记项表达的意义往往要比有标记项广泛,也可以认为有标记项表达的意义包含在了无标记项的意义之中。如在英语中,woman只能指女性,而man则可以泛指人类,即同时包含了男性和女性。
第六类:历时标准。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在一种语言里如果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都有标记,那么与无标记项的标记相比,有标记项的标记往往是先出现,晚消失。如构成某种语言的名词单数和复数都须加标记,复数的标记总是先于单数的标记出现,而晚于单数的标记消失。
3. 英语学习者语法习得偏误探析
3.1. 《朗文常见偏误词典》偏误统计
《朗文常见偏误词典》共收录1401个关键词和2268个例句。据笔者统计,词典中学习者的偏误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词汇错误、衔接错误、语法错误和其他错误。如表1所示,词汇错误(899句)是最常犯的错误类型,衔接错误排在第二位(581句),语法错误排在第三位(516句)。
Table 1. Error statistics from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mmon Errors
表1. 《朗文常见偏误词典》偏误统计
偏误类型 |
词汇错误 |
衔接错误 |
语法错误 |
其他错误 |
共计 |
数量 |
899 (39.6%) |
581 (25.6%) |
516 (22.8%) |
272 (12.0%) |
2268 (100%) |
本文主要研究语法错误。笔者将该词典的语法错误分为介词、数、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词性、代词、冠词、虚拟语气、倒装句等12种类型。
如表2所示,在所有类型的语法错误中,介词错误是英语学习者最常见的语法错误,其次是数、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词性等。有关介词错误的文章数不胜数,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将分析五类错误,即数、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和主谓一致。笔者希望通过对英语学习者语法错误的进一步研究,找出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并总结出一些有益于日后英语学习的启示。
Table 2. Types of grammatical errors
表2. 语法错误类型
类型 |
数量(百分比) |
介词 |
163 (31.6%) |
数 |
63 (12.2%) |
时态 |
58 (11.2%) |
语态 |
53 (10.3%) |
非谓语动词 |
49 (9.5%) |
主谓一致 |
39 (7.6%) |
词性 |
36 (7.0%) |
代词 |
16 (3.1%) |
冠词 |
15 (2.9%) |
虚拟语气 |
8 (1.5%) |
倒装句 |
5 (1.0%) |
其他 |
11 (2.1%) |
共计 |
516 |
3.2. 案例分析
下面将运用标记理论,对数、主谓一致、时态、语态和非谓语动词等五个方面的偏误进行探讨和分析。
3.2.1. 数
名词指人、事、物、地及抽象概念的名称。在英语中,根据是否可数,名词可以划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其中,可数名词单数和不可数名词的表达形式都为“名词本身”;而可数名词复数的基本表达形式为“名词 + -(e)s”。但在实际写作中,在处理名词的复数形式时,英语学习者经常会犯一些语法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英语学习者在需要使用名词复数形式时却不使用。
(1) 误: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ask your teacher.
正: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sk your teacher. (字典28页)
(2) 误:She doesn’t have any friend.
正:She doesn’t have any friends. (字典28页)
从标记理论的角度来看,名词的单数形式是无标记的,而复数形式是有标记的。同时,当“any”与可数名词连用时,该名词通常是复数。上述例子表明,与“question”和“friend”相比,“questions”和“friends”多了一个语素“-s”,使用频率较低。因此,“question”和“friend”是无标记项,而“questions”和“friends”是有标记项。
2) 英语学习者错误地把不可数名词用作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是指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如“air”“butter”“bread”“water”“money”“grass”“carefulness”等。不可数名词可与量词连用,如“much”“little”“a great amount of”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许多英语学习者对不可数名词的概念比较模糊,对量词的使用也较为混淆。因此,他们有时会在不可数名词后添加复数语素“-(e)s”或误用量词。
(3) 误:It is full of good advices on healthy eating.
正:It is full of good advice on healthy eating. (词典第9页)
(4) 误:All the passengers carried their own baggages.
正:All the passengers carried their own baggage. (词典第43页)
(5) 误:We were surprised by their peculiar behaviours.
正:We were surprised by their peculiar behaviour. (词典第47页)
(6) 误:All the cutleries are in the top drawer.
正:All the cutlery are in the top drawer. (词典第89页)
(7) 误:We have received a great deal of complaints.
正:We have received a large number of complaints. (词典第93页)
(8) 误:Only small amounts of students will be admitted.
正:Only small numbers of students will be admitted. (词典第23页)
根据标记理论,可数名词是无标记的,而不可数名词是有标记的。在例(3)~(6)中,“advice”“baggage”“behaviour”和“cutlery”是不可数名词,因此不能使用复数形式。在例(7)和例(8)中,量词“a great deal of”和“amount of”只能修饰不可数名词。
3) 在英语中,大多数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在词尾加“-(e)s”。但英语中也有一些可数名词,它们的复数形式比较特殊,并不是简单地在词尾加“-(e)s”。
(9) 误:All the aircrafts have to be checked and refueled.
正:All the aircraft have to be checked and refueled. (词典第16页)
(10) 误:These decisions should not be based on purely financial criterions.
正:These decisions should not be based on purely financial criteria. (词典第85页)
根据标记理论,名词的单数形式是无标记的,复数形式是有标记的,但不规则的复数形式比规则的复数形式标记性更高。与简单复数后缀“-(e)s”相比,“aircraft”和“criterion”的复数形式更复杂。
3.2.2. 主谓一致
主谓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必须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主谓一致错误是英语写作中十分常见的一类语法错误。英语学习者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往往不注意保持主语和谓语的一致性,尤其是第三人称单数。
(11) 误:A tremendous amount of research have been carried out.
正:A tremendous amount of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词典第23页)
(12) 误:Every job have its good points.
正:Every job has its good points. (词典第122页)
(13) 误:Everybody have to work.
正:Everybody has to work. (词典第123页)
(14) 误:Anyone are welcome to join us.
正:Anyone is welcome to join us. (词典第29页)
从标记理论的角度来看,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比动词原形多了一个语素“-s”,并且动词原形比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使用的句法环境更多。因此,动词原形是无标记的,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是有标记的。如上述例子所示,“have”是无标记的,而“has”是有标记的。此外,在这些例子中还存在一个语法规则,即不定代词与单数动词连用。因此,这一规则也会使英语学习者很难掌握这一语法。
3.2.3. 时态
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是英语写作中常用的三种时态。其中,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状态,其表达形式为“动词原形或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现在式”;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的动作或存在状态,其表达形式为“动词的过去式”;现在完成时表示发生在过去的动作且对现在造成影响,其表达形式为“have/has + 动词过去分词”。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英语学习者常见的时态方面语法错误是没有使用正确的时态。
(15) 误:I am writing in reply to your letter that I have received two days ago.
正:I am writing in reply to your letter that I received two days ago. (词典第14页)
(16) 误:Next July I am going to Hong Kong. I booked the tickets already.
正:Next July I am going to Hong Kong. I have booked the tickets already. (词典第19页)
(17) 误:Last year I have been to England for a month.
正:Last year I went to England for a month. (词典第46页)
(18) 误:I have been born in a town just outside Paris.
正:I was born in a town just outside Paris. (词典第54页)
从标记性的角度来看,与一般现在时相比,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具有在形式上构成的语素更多、分布更窄、使用频率更低、表达意义更有限、复杂程度更高的特点。因此,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是有标记项,而一般现在时是无标记项。
3.2.4. 语态
语态是动词在表达主语和谓语之间关系时的一种形式。当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时,谓语动词用主动语态;当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时,谓语动词则用被动语态。被动语态的构成形式为“be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在英语写作中,英语学习者在被动语态方面的语法错误主要表现为不使用被动语态。
(19) 误:If your feelings arouse easily, you cannot concentrate.
正:If your feelings are easily aroused, you cannot concentrate. (词典第34页)
(20) 误:The first role play base on a conversation at a hotel reception desk.
正:The first role play was based on a conversation at a hotel reception desk. (词典第44页)
(21) 误:My name is Ali Sariat and I born in Tehran.
正:My name is Ali Sariat and I was born in Tehran. (词典第54页)
(22) 误:I shall never forget the place where I brought up.
正:I shall never forget the place where I was brought up. (词典第57页)
被动语态在构成形式上必须有“助动词be”且要使用“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而主动语态在实际分布上具有更广的使用范围。相比较而言,主动语态是无标记的,被动语态是有标记的。
3.2.5. 非谓语动词
非谓语动词,又称非限定动词,是指在句子中不是谓语的动词,主要包括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即动词的非谓语形式。非谓语动词除了不能独立作谓语外,可以承担句子的其他成分。非谓语动词是英语学习的难点之一。在英语写作中,英语学习者在非谓语动词方面的语法错误主要表现为错误使用非谓语动词。
(23) 误:I was about leaving when the telephone rang.
正:I was about to leave when the telephone rang. (词典第3页)
(24) 误:Nowadays many doctors advise to live in the countryside.
正:Nowadays many doctors advise living in the countryside. (词典第10页)
(25) 误:Where I come from, we are not accustomed to see so many things in the shops.
正:Where I come from, we are not accustomed to seeing so many things in the shops. (词典第6页)
这一现象可以用标记理论进行解释。与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相比,动词原形具有更多的屈折变化,表达的意义也更为广泛。因此,动词原形是无标记的,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和不定式都是有标记的。
4. 结语
标记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英语学习者在语法习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所谓语言的标记性指的是一个范畴内部存在的某种不对称现象。标记性理论认为,无标记性结构较早也较容易掌握,而有标记性结构则难以掌握。因此,就英语时态这一语法范畴而言,学习者在写作中往往更容易掌握无标记的一般现在时,而不是有标记的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
此外,“有标记”和“无标记”还是一个程度问题,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标记程度是从小到大的一个连续体,无标记特征比有标记特征在认知上更易引起人的注意,更容易被储存和提取。从无标记性的语法特征到有标记性的语法特征,显著性依次递减,习得的难度则逐渐增加。标记模式可以用一个等级来表示。就英语学习者偏误而言,一个语言范畴中某些成分的标记等级越强,学习者犯错的可能性越大。例如,就英语名词“数”这一语法范畴而言,加“-(e)s”的复数形式是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因此标记等级相对较弱;相比之下,一些可数名词的不规则复数形式(如“children”“leaves”“sheep”“phenomena”等)在英语中并不常见,因此标记等级较强,后者也就容易出现偏误。
语法一直都是英语学习的难点之一,特别是一些使用频率低的语法范畴,标记性较强,习得比较困难。再者,根据认知规律,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人们总是习惯按“无标记”到“有标记”的顺序习得语言,这是因为学习者更容易掌握那些标记性弱和无标记的语言形式的内容。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英语学习者应该先学习那些简单的、无标记的或标记性弱的语法规则,然后过渡到复杂的、有标记的或标记性强的语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