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康养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全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省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且增长迅速,这为康养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目前河南省康养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资金与政策支持不足、社会认知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本研究从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资金与政策、社会认知度四个方面入手,对河南省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建议与指导。
Abstract: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population aging in Henan Province,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care industry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s the province with the largest registered population in China, Henan Province has a large and rapidly growing elderly population, which provides a broad market space for the health care industry. However, at present, the health care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re are insufficient funds and policy support, social awareness is not high. Therefore, this study from the professional talent, supply and demand, funds and policies, social awareness of four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to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guidance.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1]。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化产业的发展,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加快康养产业的发展,使老年人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2]。
河南省,作为全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其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尤为显著。根据最新数据,河南省老年人口比例已远超国际上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增长。这一现状不仅给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也为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如何抓住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推动河南省康养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河南省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为河南省康养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2. 河南省康养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2.1. 康养产业的界定
在学术界,康养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健康”和“养生”的集合。李后强认为“康养”主要包含“健康”和“养生”两个方面,将“康养”定义为“在特定的外部环境中,通过一系列行为活动和内在修养实现个人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最佳状态”[3]。何莽认为“康养”分为“健康”“养生”“养老”三个维度,是结合外部环境改善人的“身”“心”“神”,并使其不断趋于最佳状态的行为[4]。谢朝武认为康养产业是面向有健康需求的人群,提供与健康、养生和养老相关的产品或服务的各相关产业部门组成的业态总和[5]。本研究认为康养产业是一个以人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涵盖多个领域和产业链的综合性产业,旨在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康养产品和服务,且对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促进全人类健康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2.2. 河南省康养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河南地处中原,但山川资源并不匮乏,拥有太行山脉、伏牛山脉等自然景观,以及黄河这一重要的自然资源。这些山川和河流为河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开展康养活动。森林资源丰富,如三门峡卢氏县等地,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负氧离子含量丰富,为游客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气候,是天然的康养胜地。温泉资源也是河南的一大特色,如平顶山尧山温泉旅游度假区,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打造了多个温泉康养项目。
河南省近年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动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通过森林抚育、林相改造等措施,不断优化森林康养环境,提升森林康养基地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成功创建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康养基地,为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比如,洛阳栾川县陶湾镇伊源康养谷,平顶山鲁山县尧山镇康养旅游小镇,安阳林州市万泉湖康养旅游地、汤阴县九头仙艾康养旅游基地,鹤壁淇县赵庄村康养旅游基地、太行山北斗七星康养旅游度假区,新乡辉县市郭亮康养旅游基地、辉县市宝泉旅游区、太行宝泉森林康养基地,焦作修武县焦作云台山康养旅游基地、温县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丰润园森林康养基地,漯河临颍县漯河颐家康养产业区,三门峡卢氏县柳树湾明朗河文旅康养地、灵宝市豫灵镇、灵宝市燕子山森林康养基地,南阳南召县五朵山康养旅游地、仲景养生小镇、老界岭旅游度假区、内乡县云露山森林康养基地,信阳平桥区郝堂康养旅游基地、新县连康山康养旅游区、新县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驻马店确山县乐中康养旅游基地,济源王屋山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邵原镇娲皇谷森林康养基地。此外,还有泌阳白云山森林康养基地、商丘龙港湾森林康养基地等也是河南省内著名的康养基地。这些基地凭借各自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康养体验。由此可见,河南省康养产业服务产品相对较为丰富,呈现多元化趋势发展。
3. 河南省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河南省康养专业人才比较短缺
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对康养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目前河南省康养产业的专业人才总量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据相关数据显示,按照国际公认的护理标准,河南省在养老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上存在巨大缺口,尤其是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康养专业人才更是稀缺。目前河南省康养人才队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大部分从业人员以中职、高职学历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康养服务水平的提升。且康养人才在年龄和性别上也存在失衡现象。护理人员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甚至达到55岁,且以女性为主,男性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此外,年轻护理人员的比例较低,这也影响了康养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康养服务涉及医疗、护理、康复、心理等多个领域,但目前河南省的康养人才主要集中在护理领域,其他如健康管理、康复治疗等专业人才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康养服务需求。河南省内开设康养相关专业的院校数量有限,且培养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康养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虽然政府已推动建立了一些养老护理员培养培训基地,但总体规模仍显不足。而且由于康养服务工作强度大、待遇相对较低、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导致康养专业人才流失严重。许多年轻人在选择职业时,更倾向于选择其他更具发展前景和吸引力的行业,这进一步加剧了康养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3.2. 河南省康养产业供给体系与康养需求不匹配
河南省康养产业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城市和地区,如三门峡卢氏、南阳西峡、平顶山尧山等,而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康养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导致这些地区的康养需求难以满足。而且当前康养服务主要以传统的医疗护理和康复为主,缺乏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如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等,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部分康养机构的设施老旧、功能不全,无法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养老服务环境,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康养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当前河南省内养老服务机构普遍存在员工素质低、专业化人才短缺的问题,影响了康养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且康养服务市场信息不够透明,老年人和家属难以获取全面、准确的康养服务信息,导致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康养服务的有效对接。而老年人群体在表达自身康养需求时可能存在困难,如沟通障碍、需求不明确等,导致康养服务机构难以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影响了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 河南省康养产业资金与政策支持不足
尽管康养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但由于其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特点,导致社会资本对其投资意愿不强,投资规模相对有限。这使得康养产业在扩大规模、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面临资金瓶颈。而且康养产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赖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等传统方式。然而,政府补贴往往难以满足康养产业庞大的资金需求,而银行贷款则受到政策限制和风险评估等因素的影响,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部分康养项目在资金使用上存在浪费和低效现象,如重复建设、盲目扩张等,导致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短缺的问题。
目前,河南省在康养产业方面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指导。虽然政府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文件,但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缺乏具体实施计划,且部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如政策宣传不够、执行力度不够等,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此外,一些地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刀切”的现象,没有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实际情况。随着康养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需要政府不断创新政策思路和方式,以适应产业发展的新需求。然而,目前河南省在康养产业政策创新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和创新力度。
3.4. 河南省康养产业社会认知度不高
在河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传统的养老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许多家庭和个人仍然倾向于依赖家庭养老或传统的医疗护理方式,对新兴的康养产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而且公众获取康养产业相关信息的渠道相对有限,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了解,而这些媒体对康养产业的报道和宣传相对较少,导致公众对康养产业的认知度不高。
康养产业在市场推广和宣传方面存在策略单一的问题。许多康养机构和企业主要依赖传统的广告宣传方式,如发放传单、举办讲座等,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难以吸引公众的关注和兴趣。部分康养机构和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不足,缺乏独特的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这导致公众在众多康养机构中难以区分和选择,进一步降低了康养产业的社会认知度。
4. 实现河南省康养产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4.1. 提高河南省康养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与质量
一是要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要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增设康养相关专业,如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健康管理等,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康养人才。加强职业院校与康养机构的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为在职人员提供康养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二是要引进高端人才。政府需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康养领域的专家学者、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来豫工作。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康养机构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康养理念和技术。三是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薪酬待遇,加大对康养产业从业人员的薪酬支持力度,确保其收入水平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康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此外还要为康养人才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晋升渠道,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4.2. 加强康养产业供给体系与康养需求匹配程度
明确康养需求,精准定位市场。深入分析老年人群体的具体需求,包括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方面,为康养产业提供明确的市场定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老年人群体的康养需求信息,了解他们的偏好和期望。再结合大数据分析,预测未来康养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变化,为康养产业供给体系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加大康养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包括养老院、康复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确保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针对不同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康养服务。例如,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的康复护理服务,为健康老人提供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服务。加强医养结合,推动医疗资源向康养领域延伸,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推动康养与智慧科技融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慧科技手段,提升康养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例如,开发智能穿戴设备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利用大数据分析老年人的行为习惯和需求变化等。通过智慧科技的应用,提高康养服务的精准度和个性化程度,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4.3. 加强康养产业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
河南省可以设立康养产业专项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康养项目的建设、运营和创新。这些基金可以通过政府出资、社会资本引入、金融机构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对于符合条件的康养项目,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补贴,以减轻项目初期的资金压力。补贴可以涵盖项目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也可以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土地供应优惠等,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康养产业的投资。同时,可以引导社会资本与政府资金合作,共同推动康养项目的发展。
在政策上,河南省应制定详细的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应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等因素,确保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康养产业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应相互衔接、协同发力,为康养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康养产业的投资和发展。鼓励康养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如旅游、医疗、文化等。通过产业融合,拓展康养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例如,可以发展康养旅游、医养结合等新型业态,满足不同人群的康养需求。
4.4. 提高康养产业社会认知度
一是要与主流媒体、网络媒体及社交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发布康养产业的最新动态、成功案例和优惠政策等信息。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访谈、短视频等形式,吸引公众关注。二是可以适当举办康养产业博览会、论坛、讲座等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与,展示康养产品和服务,分享行业趋势和前沿技术。同时,通过互动体验、健康咨询等环节,让公众亲身体验康养产业的魅力。三是鼓励和支持康养企业打造知名品牌,通过品牌故事、品牌文化等方式,增强品牌的吸引力和认同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线上康养服务平台,提供预约挂号、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同时,结合线下实体机构,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模式,拓宽传播渠道。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河南省康养产业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康养服务的需求将持续扩大,为康养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康养产业的发展也将有助于缓解社会养老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河南省康养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本研究虽然对河南省康养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康养产业的发展动态,深化研究内容,为河南省乃至全国康养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NOTES
*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