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1 + X证书制度的提升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Enhancement Path of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kill Based Society Construction
DOI: 10.12677/ass.2024.1310941,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陈 双, 周 权, 冯 松: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湖南 株洲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背景1 + X证书制度路径Skill Based Society Background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Route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技能型社会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一背景下,1 + X证书制度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有效性和适应性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将探讨1 + X证书制度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及其提升路径,分析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实践者提供参考。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changes in social demands, a skill based society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n this context, the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cultivate skilled talents,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or its effectiveness and adaptability.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role and improvement path of the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skilled society,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olicy makers and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文章引用:陈双, 周权, 冯松.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1 + X证书制度的提升路径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10): 429-43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10941

1. 引言

建设技能型社会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的重大决策[1]。建设技能型社会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职业本科等命题密切相关[2]。在技能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不仅决定了个人的职业发展,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整体经济竞争力和创新能力。1 + X证书制度作为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通过在基础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增设多个职业技能证书,致力于全面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这种制度的核心在于其对职业能力的全面评估和认证,旨在为技能型人才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并提高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深入研究1 + X证书制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并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路径,以确保其在提升职业能力和满足社会需求方面的有效性。

2. 技能型社会的背景

技能型社会的建设背景深刻反映了现代社会在经济和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首先,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推动技能型社会发展的核心因素。随着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加速,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被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行业所取代。这一过程要求劳动者不仅具备基础的工作能力,还需掌握先进的技术和专业技能,以适应新的职业需求和市场变化。

其次,技术进步的迅猛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技术的不断创新,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还催生了大量新的职业和岗位,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知识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自动化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使得技能型人才必须具备最新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以保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优势。

此外,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职业培训体系在面对这些新挑战时显得捉襟见肘。传统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实际工作的需求往往需要更为具体和实用的技能。职业培训也往往未能跟上技术变化的步伐,导致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技能需求,推动技能型社会的建设,就必须对现有的教育和培训体系进行深刻的改革和调整,以提高人才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从而支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 1 + X证书制度的理论基础

3.1. 双轨制理论

双轨制理论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学科知识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结合[3]。根据这一理论,教育应当在保证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以满足职业市场的需求。

在1 + X证书制度中,“1”代表基础学科知识,是传统教育的核心部分;“X”代表多个职业技能证书,涵盖了不同领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双轨制理论强调了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平衡,1 + X证书制度正是在这一框架下进行设计的,通过双轨并行的方式,学生既能够获得广泛的理论知识,也能掌握具体的职业技能。

3.2. 能力导向理论

能力导向理论(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BET)强调教育和培训应围绕学生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展开[4]。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能够胜任未来职业角色的能力。

1 + X证书制度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而不仅仅是理论学习。通过“X”部分的多层次技能认证,学生可以在不同领域获得特定的技能培训,这种技能培训能够直接应用于工作场景中,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3.3. 资本理论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资本理论将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职业成功与其拥有的资本(包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联系起来[5]。职业资本是其中的一部分,指的是个人在职业领域中积累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通过1 + X证书制度,个人能够通过获得多个职业技能证书,增强其职业资本。这些证书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技能水平,还在职业市场中提升了他们的竞争力,从而增加了获得更好职业机会的可能性。

4. 1 + X证书制度的现状

1 + X证书制度作为国家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举措,通过提升职业技能培养质量和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改进了传统职业教育思路,并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8]。为进一步了解1 + X证书制度的现状,2024年6月组织相关人员在株洲职教大学城进行1 + X证书试点的2所高职院校(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近400余名在校学生发放和回收问卷调查表,有效回收这些问卷368份,并对这些问卷进行分析,以此发现1 + X证书制度试点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4.1. 缺乏一定的认知程度

尽管学校已经进行了相关的宣传和动员,但关于“学生对1 + X证书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如图1),仍有4.2%的学生表示对该制度完全不了解,甚至38.2%的学生仅仅是听说过这个概念,却不知道具体内容和其带来的实际意义。这表明,现有的宣传方式尚未达到预期效果,进一步强化学生对“1 + X”证书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已成为当务之急。

4.2. 就业竞争力认可度低

在关于“1 + X证书的对就业的帮助”调查结果中(如图2),发现仅有34.40%的学生认为该制度对就业有较大帮助,而大部分的学生则表示该证书对就业有一定的帮助或者帮助不明显。此外,在“1”与“X”的融合方面,目前主要采取的是考前集中培训的方式,然而,“X”内容与日常专业教学之间的衔接仍然存在不足,这导致学生无法在日常学习中充分掌握相关技能,进一步影响了制度的整体效果和实际价值。

4.3. 证书培训考核有待改进

在关于“1 + X证书培训考核”调查结果方面,68%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融合以及实践

Figure 1. Students’ level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1 + X certificate

1. 学生对1 + X证书的了解程度

Figure 2. The employment benefits of the 1 + X certificate

2. 1 + X证书对就业的帮助

教学课时比例需要改进;46%的学生希望增加校外实习机会,说明现有实习资源不足;48%的学生对教师的“双师”素质提出疑问,认为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需提升;23%的学生觉得考核评价方法不够科学合理。这些问题表明培训考核环节还需改进,以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5.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1 + X证书制度的提升路径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提升1 + X证书制度的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改进。

5.1. 增强宣传和认知

为了增强对1 + X证书制度的宣传和认知,制定全面的宣传计划,利用校园媒体、社交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宣传册和海报等多种渠道,广泛传播1 + X证书制度的优势和实施情况。此外,在高职院校内设立专门的咨询和宣传团队,定期举办“1 + X证书制度宣讲会”和“职业发展规划讲座”,以提升学生对证书制度的认识和兴趣。为了加强互动交流,组织定期的“1 + X证书互动交流会”,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以及成功获得证书的毕业生分享经验并解答学生疑问,从而增强制度的实际吸引力。同时,设立在线问答平台或微信群,为学生提供一个随时咨询和讨论1 + X证书制度问题的便捷渠道,以便于解决疑虑并促进制度的深入理解。

5.2. 提升就业竞争力的认可度

针对学生对1 + X证书在就业中的作用认可度较低的问题,学校和企业应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来提高其影响力。首先,学校应与企业深入合作,共同制定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将1 + X证书纳入招聘和晋升的核心考量因素,通过宣讲会、校园招聘、企业宣导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达其重要性和职业价值。此外,企业可以与学校联合开展针对性培训项目,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直接将持有相关证书的学生优先纳入招聘对象。同时,学校应将职业技能培训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不仅依赖于考前集中培训,而是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深化技能训练和实操机会,确保学生在毕业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力,提升1 + X证书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增强学生对该证书的认可,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5.3. 改进培训考核方式

为改进现有培训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采取多维度措施提升考核效果。首先,课程内容需与职业标准紧密融合,定期更新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最新、最实用的行业技能,以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其次,应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学校应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拓展校外实习机会,并增加实训课时,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充分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同时,教师的“双师”素质也需提升,学校应鼓励并支持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强其实践经验,提升教学质量。最后,考核评价体系应进行全面优化,采用更科学、合理的方法,既要全面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其实际操作能力,增加考核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确保其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这些改进措施,1 + X证书制度的培训考核将更加高效和精准,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5.4. 提升教师“双师”素质

为了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实施一系列综合措施。首先,教师培训计划将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行业认证培训、技术交流会和技能提升课程,旨在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行业知识。此外,推行“企业导师进校园”计划,将邀请企业技术人员进驻课堂,直接参与教学,这将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教学水平。与此同时,建立“校企联合讲堂”,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和课程讲授,旨在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设立了“兼职讲师”制度,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在业余时间担任课程讲师,带来最新的行业前沿知识和技能,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5.5. 推动制度政策的持续改进

为了推动制度政策的持续改进,首先要依赖数据驱动的分析方法。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和效果评估,通过调查研究、数据统计和案例分析,全面评估1 + X证书制度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此外,建立数据跟踪系统,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展、实习表现和就业情况,从而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改进建议。在政策支持和落实方面,需向政府和教育部门提交详细的政策建议和实施方案,以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同时,设立政策实施监督机构,确保各项改进措施的有效落实,并通过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各方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推动制度的持续优化和完善。

6. 未来展望

6.1. 技能型社会的深化发展

随着技能型社会的深入推进,1 + X证书制度将扮演越来越关键的角色,不仅在精准对接行业需求方面,而且在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创新发展方面。未来,该制度将向更加深度和全面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方面。结合人工智能、自动化、绿色技术等前沿科技,证书体系将逐步实现动态更新,以应对新兴职业和技能要求。特别是随着行业对跨领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视增加,1 + X证书制度将可能扩展到跨行业技能认证,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职业发展机会。为此,职业教育机构需加强与行业的协同,定期更新课程和认证标准,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此外,制度的实施还将包括个性化技能发展路径,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培训方案,以应对不断演变的职业需求。

6.2. 证书制度的国际化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1 + X证书制度的国际化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通过与国际认证机构的合作,将证书国际化,可以显著提升中国技能型人才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未来,1 + X证书将不仅遵循国际标准,还可能参与全球认证网络的建立,实现多国认证的互认。这将为中国的职业技能证书获得全球认可提供基础,同时也有助于中国人才拓展国际职业发展空间。国际化的证书制度还将吸引外国企业和人才参与中国市场,促进跨国人才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技能型人才市场中的地位。为此,中国需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教育标准的制定,推动证书制度与国际认证体系的对接,以确保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广泛接受度和影响力。

6.3. 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应用

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将对1 + X证书制度带来深远的变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使职业技能需求分析更加精准,推动个性化培训方案的制定,实现动态调整和优化。区块链技术将为证书管理提供高度安全的验证手段,确保证书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同时提升认证的透明度和可信度。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将实现沉浸式的技能培训,模拟真实工作环境,显著提高培训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未来,智能化的证书管理系统将能够自动化处理数据,进行实时评估和反馈,提升制度的效率和准确性。为适应这些技术变革,1 + X证书制度需要不断升级技术基础设施,引入最新技术进行证书管理和培训,并强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这样可以推动职业教育和技能认证的现代化,满足未来职业市场的需求,促进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7. 结论

2019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要求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制订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启动1 + 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通过改革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模式,解决当前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等问题[9]。1 + X证书制度作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提升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关键作用,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新的思维[10]。然而,现行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完善证书体系、加强证书与实际工作的结合、提高认证和培训机构的质量以及增强证书的社会认可度等方面进行提升。只有通过不断优化和创新,1 + X证书制度才能更好地适应技能型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基金项目

2023年度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一般项目《基于“1 + X”证书制度的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Y23Y016);2022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协同理论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ZJGB2022642);2023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八个相统一”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SP2023FXC023)。

参考文献

[1] 张奕, 朱泽东.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审思[J]. 职业技术教育, 2022(16): 34-39.
[2] 唐智彬, 杨儒雅. 论我国技能型社会的结构与运行机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2(6): 11-21.
[3] Schmidt, W.H. and Prawat, R.S. (2006) Curriculum Cohere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tudent Learning. Springer.
[4] Mulder, M. (2014) 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pringer.
[5]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Richardson, J.G.,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Greenwood Press, 241-258.
[6] 覃祖和, 伍咏晖, 磨承杰. “1 + X”证书制度下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融合改革[J]. 装备制造技术, 2024(5): 84-86+107.
[7] 叶娜. 职业教育1 + X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研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 43(7): 93-96.
[8] 高雪. “1 + 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6): 50-52.
[9]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9(6): 9-16.
[10] 童桂林. 1 + X证书制度导向下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研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 24(3): 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