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历经千年沉淀凝结而成的瑰宝,是我国医疗事业极具特色且十分领先的亮点,对我国社会生活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重要作用[1]。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不仅有利于文化自信的增强,还对人民健康素养的提升有一定帮助[2]。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于社会的发展与健康中国的建设都起到重要作用[3]。研究针对四川省地区的中医药相关研究的变化与热点,有益于理清其发展的方向,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其发展现状与趋势。
CiteSpace作为一款能将信息实现可视化处理的文献分析软件,能帮助我们在进行文献统计时,快速得出不同类型的成图,如聚类图、共现图、突现图等[4]。借助CiteSpace制作的知识图谱,我们能够更清晰有效地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进程、前沿现状与结构分类等[5]。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以知网、维普与万方三大数据库为数据源,保证了数据的全面性。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文献查询方式为知网与万方以“四川省中医药”为主题,维普以“四川省中医药”为题名或关键词或摘要,选取时间在2003~2023年之间的文献。筛选文献时,时间是2023年7月25日。经过多次人工筛选,筛选标准为内容是学术期刊、学位论文、政策原件、政策分析、会议分析。剔除内容相关度不大、为广告、为介绍、为通知、无作者且与政策不相关等方面的文献。经过查重去除重复文献,最终得到文献439篇。
2.2. 研究方法
将从三大数据库中选出的文献在NoteExpress中进行查重。设置查重标准为待查重字段为题录类型、标题,设置选项为大小写不敏感、忽略标点符号与空格、匹配度为模糊。按照此标准,再经过人工重复检查,确认无误后,去重得到439篇文献。统计每年发表的文献数目,制作发文量趋势图。同时,将文献导入CiteSpace 6.2.R4中,统一将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根据需求,制作对应的共现图、聚类图、突现图等图。通过对所得图片进行分析,来达到此次研究的目的。
3. 结果
3.1. 文献总体情况分析
3.1.1. 每年文献发表数量及其趋势
每年相关文献发布数量的变化,可以有效反映针对四川地区的中医药相关研究受重视程度的变化,能够反映在国家的重视与政府的带动下,相关议题发展状况,同时也能有效反映该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
统计所选文献每年发布的数量,将结果导入至Excel中,得到图1。对图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将研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Figure 1. Trend chart of annual release volume
图1. 发文量趋势图
阶段一,2003~2010年,起步阶段。该阶段内,每年发文量增长速度缓慢,虽然文献总量偏低,但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此数据表明,此时针对四川省地区的中医药相关研究关注度较低,但处于良性缓慢的发展状态。
阶段二,2011~2018年,发展阶段。该阶段内,每年发文量有了一定提升,但波动较大。从2011年实现发文数量的小幅度飞跃后,发文量以每年发表20篇文章为基准线,上下波动,整体高于第一阶段。此数据表明,该阶段针对四川省地区的中医药研究的关注度得到提高。
阶段三,2019~2023年,上升阶段。这个阶段,每年发文量高速增长,至2022年达到了最大值,单年共计56篇文献。数据说明,这段时间内,针对四川省中医药相关研究的关注度迅速提升。
由图可以推测,在之后几年,针对四川省的中医药研究的发文量,大概率会稳定在较高的水平,甚至会持续走高。
关注度的提高离不开政府在背后的引领与大力支持。在全国层面上,有学者统计了2002~2021年全国的中医药政策,发现我国几乎每年都会颁布相关文件,并且根据统计数据表明,随着年份增加,每隔相同时间段,文件颁布数量大致都有一定的提升,包括规划、规划纲要、意见、通知、政策文本,2016年达到文本最多的水平,共10篇[6]。此外,2011~2018年,该阶段包含了“十二五”阶段与部分“十三五”阶段,期间国家对中医药的发展逐渐重视。随着《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逐步下发,在政府引领下,各部门机关、企业、高校、研究所等也响应号召,加大了对该领域的关注度。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在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中医药事业也蓬勃发展[7]。这一年,中医药也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等相关政策陆续发布,中医药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对此进行研究,在几年的沉淀后,中医药的发展迎来了勃发。
在省级层面上,四川省人民政府充分响应国家号召,政府及其下属机构先后发布多部更贴合地方实情、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文件。2017年,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四川省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为四川省后续中医药发展指明方向,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四川省中医药相关研究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年发文量也持续走高。在那之后,针对中医药产业发展、质量规范、传承创新、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四川省也相继发布了《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四川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行动计划(2019~2020年)》《四川省中医药条例》《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后文简称《规划》)等政策文件,从多方面考虑,为省内中医药相关研究提供了更有利的发展环境与更细致的阶段规划。
3.1.2. 不同机构文献发表情况
了解机构的发文量以及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今针对四川省地区中医药研究的现状与形势。设置k值为25。根据机构名称,将机构的附属单位合并入该机构中。制作机构共现图,结果见图2。
Figure 2. Structure co-occurrence map
图2. 机构共现图
由图可知,节点数N为232,节点间连线数E为221,密度为0.0082。按发文量排名,前五名依次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发文量依次为104、49、26、12、6,机构间发文总量差距较大。通过节点间连线数的多少,可以得出发文量靠前的机构与其他机构合作关系更多、更密切。该议题主要由学校、医院、研究院三方主导,三方之间合作也比较紧密。而发文量靠后的机构,机构间合作较少,比较零散。此外,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时间点,节点颜色越偏亮橙色,说明该关键词出现的时间越晚,由此可知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都为对中医药相关研究开展较早,且持续时间比较久的机构。
就目前而言,企业对该议题关注度较小,虽然个别企业在图中也有出现,但出现数量总量较少,发文量偏低。
3.1.3. 学者发表论文数量与合作情况分析
统计学者发表论文的数量,了解学者之间的合作情况,也能帮助我们更加了解四川地区中医药的发展现状与研究情况。设置k值为11,所成图见下图3。统计文献总量排名靠前的12人的数据,结果见表1。
Figure 3. Co-occurrence Map of Authors
图3. 作者共现图
Table 1. Statistics of authors’ publication volume
表1. 作者发文量统计
排名 |
频数 |
最早出现年份 |
作者 |
1 |
50 |
2007 |
赵军宁 |
2 |
25 |
2012 |
华桦 |
3 |
22 |
2019 |
李莉 |
4 |
20 |
2018 |
戴瑛 |
5 |
19 |
2019 |
曾瑾 |
6 |
18 |
2007 |
鄢良春 |
7 |
17 |
2019 |
尹竹君 |
8 |
9 |
2019 |
杨安东 |
9 |
9 |
2018 |
王文凭 |
10 |
7 |
2019 |
刘俐 |
11 |
7 |
2018 |
张翼冠 |
12 |
7 |
2022 |
陈平 |
图3中,关键词N = 289、E = 544,密度为0.0131。将图3和表1共同分析,发现该议题发文量由高到低分别是赵军宁、华桦、李莉、戴瑛、曾瑾、鄢良春、尹竹君。而赵军宁学者在其中起到的中心性作用尤为明显。在2003~2023的文献范围中,赵军宁学者和鄢良春学者关注时间早,都为2007年,且对相关研究的关注度大,持续时间长。从节点对应的连线数可以分析,发文量排名靠前的学者,大多数学者与其他学者之间的合作较密切。排名靠后的学者,多为合作情况较少的学者。
3.2. 研究热点与方向
3.2.1. 主要研究方向
将针对四川省地区的中医药研究方向进行聚合分类,再进行时间线梳理,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明确研究的中心与主体,明确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推断当下的研究热点,或者了解已经有一定基础与成果的研究领域,还能为之后的学者在选择研究方向时提供参考。将k值设为12,制作关键词聚类图与时间线图。选择保留排名前6的聚类,结果为图4、图5。
Figure 4. Keyword cluster map
图4. 关键词聚类图
Figure 5. Timeline chart
图5. 时间线图
图4的Modularity Q = 0.8052,大于0.3,Mean Silhouette S = 0.9501,大于0.5。该数据表明此聚类社团结构比较显著,聚类结果可靠。在聚类结果中,聚类的数字排名越小,其包含的关键词节点越多,节点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
结合图4、图5共同分析。#0~#5分别是四川省、名医经验、中医药、中医院、农村、临床运用。其中#5临床运用包含节点数最少,但整体出现时间偏晚,说明中医药的临床相关研究在近几年得到了重视,是一个新兴的研究大方向。#0四川省所包含的关键词,在企业、改革、规划等多方面均有涉及,涉及面较广。#1名医经验包含的节点较多,在2003~2023年间,相关关键词节点最早出现在2005年,相关文献发布主要集中在2010~2016年之间。说明该研究方向热度目前有所下降,但已经具备一定基础。#4农村相关关键词主要集中在2005~2009年之间,关注度整体下降。
3.2.2. 总体研究热点内容
每篇文献的关键词能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篇文献的主题与内容,通过绘制关键词共现图,我们能够找出当今的研究热点。将k值设为12,除去threshold = 0时无法显现关键字的节点,得到关键词共现图图6。将中医医院与中医院合并后重新运算,导出频数排名前17的数据,得到表2。
图6共有N = 247、E = 288,密度为0.0095。排除四川、四川省与中医药三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在频数排名前17的关键词中,出现频数最高的两个关键词为“名医经验”与“中医院”。这两个关键词在最早出现年份与出现频数两方面,相较排序更低的大部分关键词都呈现断崖式领先,该数据表明其相关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且由节点对应颜色变化可以发现,其相关研究持续时间长,时至今日依旧保持着一定关注度。但频数排名11、12的关键词“农村”、“中药产业”为例外,它们最早出现年份分别为2005与2007年,但出现频数少,说明相关方面的中医药研究虽然进入学者视野时间早,却一直关注度不高,后续学者可以考虑在这方面实现突破。此外,在“十三五”期间开始出现的关键词,按词频由多到少依次为:中医证候、中药、中药资源、临床应用。而“十四五”期间出现的关键词为“经典名方”。
Figure 6. Keyword co-occurrence map
图6. 关键词共现图
Table 2. Keyword frequency table
表2. 关键词频次表
排名 |
频数 |
最早出现年份 |
关键词 |
1 |
43 |
2005 |
四川省 |
2 |
34 |
2004 |
中医药 |
3 |
28 |
2005 |
名医经验 |
4 |
19 |
2005 |
中医院 |
5 |
9 |
2009 |
临床经验 |
6 |
7 |
2012 |
经验 |
7 |
6 |
2018 |
中医证候 |
8 |
5 |
2018 |
中药 |
9 |
5 |
2018 |
中药资源 |
10 |
5 |
2018 |
临床应用 |
11 |
5 |
2005 |
农村 |
12 |
4 |
2007 |
中药产业 |
13 |
4 |
2012 |
名老中医 |
14 |
4 |
2021 |
四川 |
15 |
4 |
2012 |
王成荣 |
16 |
4 |
2022 |
经典名方 |
17 |
4 |
2012 |
魏绍斌 |
3.2.3. 阶段研究热点分析
前文2.1.1中,将2003~2023年划分为了2003~2010、2011~2018、2019~2023年三个阶段。现针对每个阶段进行热点分析。设置k值为25,结果见下图7~9。下文分析时,统一忽视四川省、中医药两个关键词。
Figure 7. Keyword co-occurrence map for 2003~2010
图7. 2003~2010年的关键词共现图
2003~2010年,共分析65篇文献。N = 134、E = 203,密度为0.0228。频次排名前5的关键词依次为农村、中医医院、利用、名医经验、成都市,频次依次为5、4、3、2、2。该数据表明,此阶段热点主要是中医药在农村地区的研究,同时针对成都市地区的相关中医药研究更多。但由于总体发文量偏低,所以该阶段虽然存在热点,但热点的关注度仍然偏低。
2011~2018年,共分析176篇文献。将名医经验与经验合并,中医院与中医医院合并,最终N = 214、E = 305,密度为0.0134。被紫圈包裹的节点,代表该节点的中心性大于0.1,图中只有“名医经验”中心性大于0.1。此外,且其出现频数为27,排名第一。该数据表明,“名医经验”为此时间段的研究热点,同时其频数较多,受到的关注度较高。粗略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大多文章都与总结名中医经验,从而达到传承中医药相关技术的目的有关[8]-[10]。同时,产业、对策、改革等词语的出现,侧面反映了企业与政府对四川省中医药发展的关注度有所提高,并且有所行动。
2019~2023年,共分析198篇文献。将四川省与四川,中医院与中医医院合并,中医药与中医、中药合并,最终N = 153、E = 144,密度为0.0124。频次排名前8的关键词依次是中医院、名医经验、临床应用、经典名方、对策、中药资源、临床经验、中医证候。前两个频次依次为7、6,其余频次皆为4。此外,道地药材、药理学、中药资源等词语虽然出现频次不高,但也是较为重要的关键词。阶段发文量的不断提升,短时间大量新关键词的出现,该情况表明此阶段出现了许多正待发展的新兴研究方向。
Figure 8. Keyword co-occurrence map for 2011~2018
图5. 2011~2018年的关键词共现图
Figure 9. Keyword co-occurrence map for 2019~2023
图9. 2019~2023年的关键词共现图
3.3. 前沿分析
了解热点变化,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有一定基础的领域,也能帮我们分析与推断研究热点。K值为12时,选择突现28个关键词,结果如图10。
Figure 10. Keyword burst map
图10. 关键词突现图
图中红色线段为该关键词是热点时的时间段。其中,四川省内中药资源的调查与保障[11]-[14],中药产业的发展[15] [16],中药临床现代化分析与总结[17]-[19],以及“一带一路”政策下的中医药发展[20] [21],以上都为针对四川地区的中医药研究与发展的时间线较新的研究内容。
4. 讨论与总结
4.1. 发展变化
针对四川省地区的中医药发展研究,从2003~2023年统计数据总结如下。
与过去相比,如今对四川省中医药进行相关研究的作者、机构越来越多,有利于研究主体的提升与研究内容的高质量且全面的发展。其中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发文量较高,且开始研究时间较早,研究持续时间较长的机构。赵军宁学者与鄢良春学者为发文量较高,关注时间早,且研究持续时间长的学者。
在2003~2010、2011~2018、2019~2023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发文量提升缓慢,第二阶段发文量变化波折,第三阶段发文量提升明显,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存在长时间持续的研究热点。前两个阶段研究热点分别是“农村”、“名医经验”,第三个阶段出现很多新兴热点。
4.2. 发展现状
目前而言,以第三阶段热点为最新热点,有“中医医疗”、“专题调研”、“产业发展”、“临床经验”、“一带一路”热点关键词,但整体研究基础较薄弱,文献数量少,所以部分热点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现在正处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时机,是中医药成为国家战略,政府文件不断完善与颁布,人民的中医药文化自信不断加强的时期。全国性与地方性中医药相关文件不断增多,到如今围绕“十四五”的中医药相关政策与通知不断发出,在中医药人才发展、事业信息化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都起到引领作用。而四川省也围绕该政策作出了反应,例如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2021年12月颁布的《规划》,2022年10月颁布的《四川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实施意见》,以及2023年4月颁布的《四川省贯彻落实〈“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责任分工方案》等。此外,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还从多方面考虑了四川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省规划、基地建设、传承创新等多方面颁布了相关文件,为四川省中医药相关研究、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3. 发展趋势
根据本次研究可见,未来中医药事业将得到大力发展,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注度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四川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中医药相关论文发文量也有可能维持在较高水平甚至持续上升,中医药在现代化研究、传承创新、服务升级、事业建设与发展等方面会更加全面、完善与成熟。
基金项目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3JDR0037);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MPRC2022004、ZYTS2023009);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2024MS564);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院联合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H202402056);“四川中医药文化协同发展研究中心”2023年度项目(项目编号:2023XT134)。
NOTES
*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