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on Early Reading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China
DOI: 10.12677/ass.2024.1311980, PDF, HTML, XML,   
作者: 雷清炜: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Preschool Children Early Reading
摘要: 提倡阅读的时代,学前儿童的早期阅读成为热门主题。对于儿童个体来说,早期阅读是儿童认知和阅读经验积累的过程,也是接触书面语言的开始,其主要包括前书写,前识字和前阅读三个方面。早期阅读有利于学前儿童自身的成长,对于今后的学习和非智力品质都是大有益处,整个教育背景来看,世界幼教都是越来越重视早期阅读。笔者对近年来早期阅读进行了综述,主要从早期阅读的相关研究及早期阅读存在问题以及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Abstract: In the era of promoting reading, early reading for preschool children has become a hot topic. For individual children, early reading is the process of accumulation of children’s cognition and reading experience, and also the beginning of contact with written language, which mainly includes three aspects: pre-writing, pre-literacy and pre-reading. Early reading is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preschool children themselves, and is of great benefit to future learning and non-intellectual q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ntir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the world’s preschool education is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arly reading. The author reviews early reading in recent years, mainly from the early reading related research, early reading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three aspects.
文章引用:雷清炜. 我国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文献综述[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11): 25-3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11980

1. 早期阅读的相关研究

1.1. 早期阅读与早期识字

1.1.1. 早期阅读的概念

我国对于早期阅读的研究较晚于国际,最开始早期阅读指的是幼儿在进入学校前获得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是关于语言、阅读和书写等方面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开始了对于早期阅读和其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我国首次是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语言板块中提到早期阅读教育的概念:“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标记和文字符号兴趣,充分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1]。自此之后,早期阅读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张明红(2000)认为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解读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2]。在这个过程中间有着多方参与,例如观察、想象、记忆、认知和思维的结合。周兢(2005)认为早期阅读是儿童接触书面语言的形式和运用的机会,是儿童发展语言能力的机会,是儿童掌握词汇构成和文字表征的机会,同时也是儿童发展学习读写的倾向态度的机会[3]

总体来说,早期阅读是幼儿多感官参与,眼睛看,手去触摸,耳朵去听的一种认知活动;也是聚焦于幼儿读写能力的发展,培养儿童书面语言意识、行为和能力的教育活动。在生活的不同场景都在发生阅读活动,他们通过最初的接触对材料的内容进行初步的理解,经过内化不断建构幼儿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此获得语言、阅读和书写方面的知识。

1.1.2. 早期识字与早期阅读

张明红(2000)学者在其研究中就明确表示早期阅读不等同于早期识字[2]。早期识字要求幼儿认识一定量的汉字,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它是幼儿书面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人们往往将早期识字和早期阅读混淆,其实二者不是对等的关系,早期阅读是包括早期识字的。识字的前提是依赖语言习得,而且识字的教学效果是比不上语言能力的培养,识字也不是早期阅读的任务;早期阅读要以幼儿身心发展为基础,使儿童逐渐掌握一定的识字能力,来进一步发展阅读的能力。可以这样说,早期阅读是可以先于识字的,阅读的内容涉及各种符号,图腾,形状和图画,这个时候,幼儿只是阅读,并不能全部理解这些东西代表的实际意义。

1.2. 早期阅读的意义

1.2.1. 对学习书面语言具有重要作用

周兢,程晓樵(1995)指出早期阅读是进行书面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4]。不同情景,幼儿阅读各种材料,例如:有成人看的报纸,书籍;也有幼儿看的绘本,图画书;还有日常生活中各种说明书等。幼儿在一种真实的情景中,随心所欲地去阅读,去尝试“写”,通过自己与书面语言交往,主动建构自己图式的这种方式,在早期就有了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也为今后正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刘宝根,李林慧(2013)则提出以图画书为主要材料的早期阅读是培养儿童书面语言意识和能力的活动[5]。图画书里面的内容是完整且连续的,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其理解和表达力,以此来不断发展儿童书面语言的意识和能力。还有研究也表明早期阅读有利于幼儿词汇增长和一些复杂语法的掌握。可见早期阅读对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作用机制就是幼儿内在不断对各种符号进行识别,理解并表达。

1.2.2. 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

早期阅读促进幼儿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幼儿人际交往。杨玲(2010)指出通过有成人陪伴的早期阅读活动,幼儿能够在其中得到由情感交流产生的情绪满足,并且还能认识到不同的社会关系情景,能够使幼儿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其社会性发展[6]。此外,吴学安(2000)还指出,在阅读活动中,幼儿能够再认生活场景,还可以丰富生活经验[7]。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体验到的经历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阅读获得,来增加幼儿社会化程度。另外,党小琴,陈凤(2021)还提出早期阅读对幼儿社会性的培养价值,主要在于提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8]。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去丰富幼儿的认知,习得社会交往技巧,以此密切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

1.2.3. 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智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包括理解力、判断力、表达力、创造力等。要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可以从早期阅读这一方面入手。罗洪,黄翠宝(2016)提出早期阅读对于幼儿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学前儿童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幼儿需要借助实物,通过阅读不断积累经验来完善自我的认知[9]。另外,党小琴,陈凤(2021)在其研究中也指出可以通过早期阅读去提高幼儿智力,幼儿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去理解阅读材料中各种文字符号等的意义,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锻炼思维,提升其学习能力[8]。此外,尹佳萍(2024)还提出早期阅读可以促进幼儿审美意识的建立和创造力的发展[10]。绘本中的插图、配色、丰富的剧情,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幼儿,使幼儿受到艺术的熏陶。可见早期阅读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是通过多方面的影响产生的,是内隐且持久的。

1.3. 早期阅读的影响因素

1.3.1. 外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指阅读的材料,阅读的环境和成人对幼儿阅读指导三方面。

阅读的材料直接影响着幼儿阅读兴趣,内容丰富,故事人物形象生动,拟人化的形象色彩鲜艳,动作性强,图文排版恰当,符合幼儿思维特点,幼儿就喜欢阅读。李丽红(2014)非常认同阅读材料的选择对幼儿来说是重要的,这直接影响了幼儿是否愿意阅读的兴趣[11]。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张鸿宇和于婷慧(2013)学者就提出影响早期阅读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阅读环境,幼儿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受环境所支配[12]。在这里,阅读环境又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是教师为幼儿提供的一个舒适的,里面放置不同种类且适合幼儿阅读材料的阅读区域;精神环境指的是整个班级营造的文化氛围,包括图书区角环境创设营造出的感觉,尽量营造出一种热爱阅读的氛围。另外成人对幼儿阅读的指导也十分关键,有研究表明,孩子阅读态度是否良好、阅读能力的好坏一定程度受父母阅读的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要起带头作用,让幼儿感受到浓烈的阅读氛围,促使幼儿主动去阅读。

1.3.2.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技能和幼儿已有经验。

兴趣从心理学上来说指的是一种学习动机,幼儿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才会想要进一步去阅读。阅读的材料内容多样,或许是其中的某一点让幼儿产生了兴趣,促使其一直保持积极的态度。阅读技能表现在一页一页的翻书,看绘本前先阅读故事名称等操作上,幼儿有了基础的阅读技能,可以比较快速了解图书的结构和大体的内容,有顺序的阅读也让幼儿体验到故事的有趣。林菁(2003)也指出正确的阅读技能的掌握,可以使幼儿顺利的阅读,从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从而产生再阅读的愿望[13]。已有经验指的是幼儿之前的一些认识,对于当前的阅读内容会产生影响,以往经验可以帮助幼儿对图书内容进行理解,从而增加成就感,变得喜欢阅读。

2. 早期阅读存在的问题

2.1. 成人对早期阅读认识片面

目前,尽管众人越来越意识到早期阅读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并不是所有人对早期阅读都树立了正确的认识观。张蓓(2014)指出在园阅读活动中,教师过于强调幼儿知识的获得而忽略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14]。叶蓓蓓,程清(2017)也指出教师在园以认识汉字为目的去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并要求幼儿读懂阅读材料[15]。更有甚者忽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爱好及知识本身建构来设置阅读活动教育目标。除教师对此认识存在误区,马芳,卢志红(2015)还发现部分家长对此也没有树立正确教育观,在其研究中指出有接近一半的家长片面认为早期阅读就是学习书面知识和识字[16]。在这里教师和家长们将识字和书面知识的学习是看作是早期阅读的目的,而没有意识到两者是早期阅读的组成部分,这种功利化的教育目的会致使幼儿不爱阅读,进而影响幼儿之后的学习。

2.2. 阅读材料不当

目前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材料不当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阅读材料的来源脱离幼儿兴趣及需要;早期阅读材料单一且数量不够;阅读材料质量欠缺且与幼儿年龄发展不匹配。田林(2016)在其调查研究中就发现幼儿园提供材料主要是依据班级开展主题活动来确定的,且更换频率不高,符合幼儿兴趣爱好的阅读材料也较少[17]。此外,刘若诗(2018)在其研究中还发现幼儿阅读材料质量不高,各种阅读材料破损严重,教师也没有对其进行修补[18]。具体到阅读材料的内容上,其图文比例不和谐;材料陈旧,直白,无趣,满足不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另外阅读材料的种类以及数量也是影响幼儿阅读质量的重要因素。康蕃(2013)在其研究中就从阅读数量和种类两个角度来探讨满足幼儿的阅读水平程度。他从数量角度提出中班幼儿每人拥有1~2本书就可以满足幼儿需要了,同时也要为幼儿提供不同题材的阅读材料[19]。可见材料选择的得当,对满足幼儿发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不管是作为教师还是家长,都要重视这个问题。

2.3. 教学指导方式不当

在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部分教师没有采取适宜多元的教学方法。彭诗洁(2017)就在其研究中经过问卷调查分析,得出教师使用指导方法中采用提问法占比最大[20]。在具体活动开展中,教师缺乏有效策略的指导,有时为了赶时间,没有让幼儿理解阅读材料前提下,片面强调机械记忆,单纯让幼儿复述材料内容;也较少运用提问、游戏等教学方式。另外,张冬妮(2022)也指出教师指导幼儿阅读活动时,对幼儿阅读特征的把握具有片面性,往往只关注其中几个要素,例如:在阅读中只关注到了幼儿想象力或者是语言表达力[21]。此外对于集体阅读活动和个别阅读活动的指导,教师难以满足不同阅读水平幼儿的需求。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家长在这方面也存在不足,他们没有接受专业教育,不懂得如何教幼儿阅读,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2.4. 缺少阅读环境

不少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内缺乏一个良好的阅读区,具体表现为空间布置不合理,阅读材料少,没有吸引幼儿的区角布置等。王丽杰(2018)在其研究中就发现H班幼儿阅读空间不足,虽然教室明亮宽敞,但划分给阅读的区角过于狭小,各种类书籍摆放混乱,书架的容量也较小,整个阅读区域空间布置不合理,不方便幼儿进行阅读活动[22]。另外,当幼儿进行自主阅读时,教师也没有及时进行科学高效的指导,导致整个阅读氛围呆板,不利于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不止在幼儿园缺少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家庭当中,大部分幼儿都没有阅读区。张帆(2020)在其调查中就发现大多数家长在家中并没有给幼儿准备固定区域供其阅读[23]。在家里,绘本等阅读材料随意放置,幼儿常见的阅读选址就是在沙发或茶几上,阅读没有固定的时间和环境,可见也将不利于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环境和教育会影响人的各方面发展,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幼儿的作用是很大的。

2.5. 城乡资源差距较大

随着社会进步,大家的着眼点都聚焦在学前儿童的教育,但就目前这一方面来说,城市和乡村的差距还是很大的。郭红霞(2013)在其研究中采用调查的方式对农村儿童家庭早期阅读状况进行分析,表明农村早期阅读教育是非常缺乏的[24]。农村的留守儿童较多,大多数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为有限,在为幼儿提供的辅导也是不及城市,在选择读物和阅读陪伴等方面支持都不足。另外,幼儿园专业师资队伍水平较城市也是有一定差距的,赵爽(2020)在其调查中就发现农村幼儿教师并非完全科班出身,对于开展早期阅读教研活动次数也是较少的,且对此存在疑问不能依己身解决[25]。在环境这方面来说,农村的条件也较为简陋,可能连专门的阅读区域都没有,幼儿阅读的材料也是欠缺。可见城乡资源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师资队伍水平,家长认知水平以及物质条件三方面。

3. 早期阅读的建议

3.1. 加强家园合作,树立正确早期阅读教育认识

教师与家长多进行沟通,可以设置家长开放日和家校联系本等的途径,了解家长的需求,以及宣传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搭建一个平台,家长有一些好的想法或是建议也可以有途径来表达。部分家长会把早期阅读当作是幼儿识字的一种活动,在阅读材料时,常常会指着图画上面的字或者是拼音来跟幼儿一起阅读,就会导致幼儿不想阅读。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向家长讲授正确的早期阅读的方式,共同促进幼儿潜阅读能力的发展。

3.2. 选择恰当丰富的阅读材料

朱鸿菊(2007)提出在为幼儿挑选读物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有利于促进其发展的阅读材料[26]。小班幼儿识字量较少,教师可以选择画面内容丰富的材料,并且要贴近幼儿生活,便于理解;中班幼儿大多对周围的动植物感兴趣,教师可以挑选一些相关阅读材料,可以适当带一些字;大班幼儿有一定的识字基础,且好奇心重,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知识普及类的阅读材料。最重要的是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需要迎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不宜过难理解或是过于简单,材料的选择要以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为主。

3.3.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

针对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的问题,国家可以实施鼓励政策,加大对乡村的师资投入,并且投入教育资金支持。可以增加在职教师培训或者联谊,假期时间,将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聚合在一起学习,城市教师多去乡村开展课程活动,宣传前沿的一些理念。张婷(2023)就倡导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发展,并保证教育公共财物投入力度[27]。教师只有在满足自己基本生存需求之后,才能够有寻求专业发展的机会和动力。针对遇到活动中教师采取教学方式是单一等问题。李桂芹(2010)就建议教师可以引用提问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方式来开展活动,评价也采用多主体,多元化方式[28]。在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教师还需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向前辈请教。

3.4. 创设良好阅读环境

早期阅读的环境支持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硬环境指的是幼儿进行早期阅读要有良好的物质环境,其中包括舒适的区域选址,符合动静分开,光线充足等的原则,区域里面的阅读材料也要进行分类摆放,内容丰富,且适合幼儿拿取;软环境指的是环境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能够让幼儿积极地享受阅读的快乐,在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自己去探索。戴薇(2017)提出要自然而然地在教室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师要创造一个安静、合理、有序的阅读区域,充分利用周围空间,给予幼儿阅读的刺激,在布置时,要形成自己本班的一个特色[29]

4. 小结与展望

目前,我国关于早期阅读的实践研究,获得的材料丰富,但是理论指导和分析却很薄弱。在探讨促进儿童早期阅读举措方面,也着重开展对早期阅读课堂教学的研究,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研究。随着我国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幼儿早期阅读,研究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对于早期阅读的研究还需要在深度上进行推进,需要广大教育研究者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幼儿早期阅读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2] 张明红. 关于早期阅读的几点思索[J]. 学前教育研究, 2000(4): 17-18.
[3] 周兢.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研究的新进展——由汉语儿童早期阅读研究反思早期阅读教育问题[J]. 幼儿教育, 2009(12): 14-18.
[4] 周兢, 程晓樵. 论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J]. 学前教育研究, 1995(2): 13-15.
[5] 刘宝根, 李林慧. 早期阅读概念与图画书阅读教学[J]. 学前教育研究, 2013(7): 55-60.
[6] 杨玲. 早期阅读教育的价值与指导策略[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 2010(8): 29-31.
[7] 吴学安. 早慧的孩子喜欢阅读[J]. 学前教育研究, 2000(11): 50.
[8] 党小琴, 陈凤. 农村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现状及建议[J].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1(3): 70-74.
[9] 罗洪, 黄翠宝.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8(3): 96-99.
[10] 尹佳萍. 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核心经验与语言入学准备的关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汉中: 陕西理工大学, 2024.
[11] 李丽红. 谈幼儿早期阅读存在的问题及指导策略[J]. 才智, 2014(29): 221.
[12] 张鸿宇, 于婷慧. 论幼儿早期阅读的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J]. 学周刊(上旬), 2013(11): 186.
[13] 林菁. 试析影响早期阅读活动的主要因素[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3, 5(z1): 218-220.
[14] 张蓓. 浅析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问题与对策[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3(4): 106-109.
[15] 叶蓓蓓, 程清. 4-5岁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教育观察, 2017, 6(12): 136-138.
[16] 马芳, 卢志红. 家长参与幼儿早期阅读活动调查研究——以固原市原州区为例[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6(4): 144-147, 153.
[17] 田林. 四川省农村幼儿园早期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充: 西华师范大学, 2016.
[18] 刘若诗. 初探早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以北京市某幼儿园C班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34): 275-278.
[19] 康蕃.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现状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0] 彭诗洁. 幼儿园阅读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充: 西华师范大学, 2017.
[21] 张冬妮. 幼儿园教师早期阅读指导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2022.
[22] 王丽杰. 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现状的研究——以H班为例[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8, 35(2): 14-18.
[23] 张帆. 亲子互动视角下家庭早期阅读环境探析[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 39(6): 97-100.
[24] 郭红霞.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缺失问题研究[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3(6): 79-81.
[25] 赵爽. 农村幼儿园早期阅读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20.
[26] 朱鸿菊.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浅探[J]. 学前教育研究, 2007(3): 28-29.
[27] 张婷.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乌鲁木齐: 新疆农业大学, 2023.
[28] 李桂芹. 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 2010(2): 70-72.
[29] 戴薇. 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激发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 2017(4): 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