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背景下靖州杨梅产业的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for the Jingzhou Yangmei Industry in the Context of E-Commerce
DOI: 10.12677/ecl.2024.1341277, PDF, HTML, XML,   
作者: 覃梅艳: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电子商务靖州杨梅乡村振兴E-Commerce Jingzhou Yangmei Rural Revitalization
摘要: 据记载,靖州县拥有2000多年的杨梅栽培历史,被誉为“中国杨梅之乡”。“梅农”们凭借深厚情感和精湛技艺,代代相传并优化种植技术,使得靖州县的杨梅产业得到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靖州杨梅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不仅拓宽了杨梅的销售渠道,使产品能够迅速触达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也提升了销售效率。同时,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市场趋势和消费者行为的深入分析,为杨梅产业提供了精准的生产和销售指导。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靖州杨梅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其转型升级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靖州杨梅产业在大数据与电子商务融合背景下的发展路径,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杨梅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拓宽市场,提升品牌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Abstract: As recorded, Jingzhou County boasts a history of waxberry cultivation spanning over 2000 years and is renowned as the “Hometown of Chinese Waxberry.” With deep affection and exquisite skills, the “waxberry farmers” have handed down and refined the planting technique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contributing to the thriving waxberry industry in Jingzhou Count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and big data technology, the Yangmei industry in Jingzhou has encountered new opportunities. The rise of e-commerce platforms has not only broadened the sales channels for Yangmei, allowing products to quickly reach markets both nationwide and globally but has also enhanced sales efficiency. Meanwhile, big data technology provides in-depth analysis of market trends and consumer behavior, offering precise production and sales guidance for the Yangmei industry.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Yangmei industry in Jingzhou, as a pillar industry of the local econom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through it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Yangmei industry amidst the integration of big data and e-commerce will help promote industrial upgrading,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Yangmei, further expand its market, augment brand value, and inject strong momentum into rural revitalization.
文章引用:覃梅艳. 电子商务背景下靖州杨梅产业的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4): 1325-1334.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41277

1. 引言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其所展现的迅猛发展势头,不仅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还为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振兴开辟了崭新的机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农村企业开始利用电子商务这一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和市场推广。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农村经济的活跃度,还显著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该战略强调要通过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来实现乡村振兴。特别是在产品的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电子商务展现出了其高效便捷的优势,使得乡村产品能够更直接地进入城市市场,从而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为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动力和支持。国内外学者对电子商务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诸如“电子商务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电子商务助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理论模型和实践策略,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电子商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以靖州杨梅产业为例,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其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中,靖州杨梅多依赖于地方市场,销售渠道相对狭窄,限制了其市场份额的扩大和品牌价值的提升。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靖州的杨梅不仅可以直接面向全国消费者,还能够借助网络营销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借助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兴渠道,生产者能够直接与消费者互动,分享杨梅的生长故事、视觉美感以及健康利益,引导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从而提高销量。此外,电子商务还能够有效整合靖州的资源,为杨梅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与现代物流公司的合作,农产品的配送效率大大提升,减少了因运输造成的损耗。同时,增强的数字化管理能力使得农民能够更好地掌握市场需求、价格走势,从而做出更为合理的生产决策,进而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

2. 研究综述梳理

2.1. 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视角

国外学者对于电子商务的研究起步较早,且研究范围广泛。Maribel·P提出了以区域交易为核心的区域对商家(A2B)、商家对区域(B2A)、区域对区域(A2A)模式,以及数据协同、业务协同和技术协同(ABC)三种农村区域电子商务协同模式,并指出这些模式对农产品供应价值链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1]。在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样迅猛。王沛栋指出,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已显现出“新蓝海”效应,但仍存在人才匮乏、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物流体系薄弱等问题[2]。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构建以区域为核心的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等对策。

2.2. 电子商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柳志娣和张骁在其研究中分析了数字农业建设的过程与机制,基于云南省双柏县的案例,探讨了数字农业建设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表明,数字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基础夯实阶段、统筹布局阶段及辐射带动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通过不同的机制来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从而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3]。徐梦晗的研究关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与路径,揭示了数字经济在推动乡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她建议应通过提高农民数字化应用参与度和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以助力乡村振兴[4]。在电子商务的研究中,葛梅等人探讨了农业产品电子商务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问题与对策。他们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能够有效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的对接,故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以支持农民致富[5]。冯宪伟认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地方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农村电商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农村电商不仅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增收,还推动了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6]

2.3.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发展

1) 电子商务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农村电商的发展可以协助建立品牌效应,推进乡村产业集聚发展。电商平台可以协助已形成一定品牌的乡村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和平台化发展,通过辐射广、流通快的网络推介,吸引行业内优质企业投资合作,实现跨区域、融合式发展[7]。2) 电子商务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农村电商的发展不仅可以实现乡村产业产品网上营销、售卖,还可以推动乡村产业改造升级。例如,借助农村电商营销产生的即时、爆点效应带动相关加工业发展,延长乡村产业链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8]。3) 电子商务提升产品供应效率。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流通环节过多,储存和运输成本较高。农村电商的发展可以推动农产品供应链条不断升级,提升农产品的供应效率。电商平台可以发挥信息平台优势,对农产品进行数字化营销,使农产品供应与消费者需求精准匹配[9]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其不可或缺的作用日益凸显。从国内外宏观视角的对比中,我们见证了电子商务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具体到靖州杨梅产业这一微观层面,电子商务的引入不仅为该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成为乡村振兴路径探索中的关键一环。本研究聚焦于靖州杨梅产业,旨在通过电子商务与数字农业的双重赋能,深入剖析其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电子商务优化杨梅产业供应链,缩短产销链,精准对接消费者需求,提升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数字化工具带来智能化生产管理,促进产业转型。靖州杨梅产业需总结成功经验,如电商平台与网络营销,同时直面人才短缺、基础设施不足等挑战。本文结合文献与案例,提出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基建、深化品牌建设、促进产业融合等建议,支持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提炼可复制经验,反思不足,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最终,本研究旨在为靖州杨梅产业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推动地方经济振兴与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 靖州杨梅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靖州县,以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栽培历史,被誉为“中国杨梅之乡”。杨梅作为一种富含营养、酸甜可口的水果,不仅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靖州杨梅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电子商务和数字农业的快速发展,为靖州杨梅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通过电子平台,杨梅销售渠道得以拓宽,销售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也显著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与此相应,农业生产模式正逐步向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农户们开始利用大数据技术指导生产决策,提高了果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农民不仅能够借助电商平台直接与消费者对接,还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和专业指导,进一步提升了经济效益。靖州杨梅产业的三产融合发展(即农业、旅游业和服务业的结合)进一步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靖州县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地方特色产品的消费,从而实现农业与旅游的良性互动。然而,当前业界仍面临一些顽固的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链不完整以及部分农户对新型经济模式的接受度不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靖州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3.1. 产业概况与产品优势

靖州县,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杨梅栽培历史,被誉为“中国杨梅之乡”。杨梅作为当地特色水果,不仅营养丰富、酸甜可口,还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1) 市场规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食物的关注,杨梅的消费需求持续上升。截至2024年,靖州杨梅栽培面积达到10.3万亩,其中投产标准园6.8万亩,鲜果上市时间长达40天,通过冷链物流覆盖全国290个城市,有效带动了全县7.1万名民众实现稳定增收。靖州杨梅以其色泽乌亮、酸甜适度、果大核小、品质优良而著称,在湖南省内市场份额占据绝对优势,超过52%,并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三,市场份额达到13.49%。这一成就得益于靖州县对杨梅产业的持续投入和创新发展。(具体见表1)

Table 1. Counties in Hunan Province for Yangmei supply and their national ranking

1. 湖南省杨梅供应部分县域及在全国排名

地区

湖南省省内

全国

排名

占省内供应份额(%)

排名

占全国供应份额(%)

靖州县

1

52.20%

3

13.49%

宜章县

2

7.90%

13

1.29%

洪江市

3

3.41%

23

0.56%

娄星区

4

2.73%

28

0.44%

临武县

5

2.54%

29

0.41%

资料来源于惠农网发布的《2022年靖州杨梅产业大数据分析报告》。

根据表2可见,靖州杨梅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交易流向部分省份的排名及相应的交易份额变化。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湖南省始终是靖州杨梅交易的主要流向地,尽管其交易份额在三年间有所波动,从2019年的67.10%下降到2020年的52.85%,随后在2021年回升至57.33%,但湖南省始终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紧随湖南省之后,不同省份的排名和交易份额呈现出一定的变动。2019年,广东省和山东省并列第二、三位,分别占据了8.44%和6.93%的市场份额;而到了2020年,湖北省迅速崛起,成为第二大交易流向省份,份额高达37.97%,远超其他省份,而广东省则滑落至第四位,山东省则下降至更后的位置。2021年,交易流向格局再次变化,上海市异军突起,占据了第二大交易流向省份的位置,交易份额达到22.64%,湖北省退居第三,但仍有9.81%的份额,广东省则重新上升至第四位,份额为8.26%。此外,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北省、江西省等省份也在靖州杨梅的交易流向中占据一定位置,但份额相对较小,且在不同年份间有所波动。整体来看,靖州杨梅的交易流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主要市场仍集中在湖南、湖北、上海、广东等省市。

Table 2. Transaction flow of Jingzhou Red Bayberries to some provinces

2. 靖州杨梅交易流向部分省份

排名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流向省份

交易份额(%)

流向省份

交易份额(%)

流向省份

交易份额(%)

1

湖南省

67.10%

湖南省

52.85%

湖南省

57.33%

2

广东省

8.44%

湖北省

37.97%

上海市

22.64%

3

山东省

6.93%

广西壮族自治区

3.60%

湖北省

9.81%

4

北京市

6.93%

广东省

1.88%

广东省

8.26%

5

福建省

5.30%

河北省

0.88%

江西省

1.96%

资料来源于惠农网发布的《2022年靖州杨梅产业大数据分析报告》。

2) 消费者特征。因为杨梅在运输上的特殊性,一般消费水平的家庭更倾向于线下购买,而网上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中高收入家庭,这些家庭对生活质量有着较高要求,特别在饮食健康方面尤为关注。他们倾向于选择绿色、无污染的食品,以确保家人的营养与健康。年龄层上,以30至50岁的中青年为主力军,这一群体不仅具有稳定的收入基础,还因年龄的增长而更加重视健康饮食,愿意为高品质的食品买单。在消费趋势上,他们追求多样化与新鲜感,不仅满足于新鲜水果的直接食用,还热衷于尝试各种加工品,如营养丰富的干果、风味独特的果酒等,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味蕾的需求,更体现了他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懈追求。

Table 3. Types of Jingzhou Red Bayberries and their (online) prices for 2023~2024

3. 2023~2024年靖州县杨梅产品类型及其(网购)价格

类型

价格/元

规格

鲜果(果径2.5~3 cm)

108

2 kg

鲜果(果径1.5~2 cm)

78

2 kg

精包装杨梅酒*

70

750 ml

普通包装杨梅酒

39

2500 ml

杨梅蜜饯(罐装)

30

0.4 kg

杨梅蜜饯(散装)

25

0.5 kg

*:精包装指杨梅酒外包装采用玻璃或木桶,普通包装指采用塑料瓶。数据来源于靖州县杨梅商家在网络销售平台的定价。

3) 产品类型和价格。靖州县,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悠久的杨梅产业发展。这里的杨梅产品种类繁多,满足了市场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结合表3我们可以对比靖州县杨梅产品类型及其价格。首先是鲜果系列,靖州杨梅鲜果以其色泽鲜艳、肉质饱满、汁多味甜而闻名遐迩。通常,这些鲜果在市场上以每斤约25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但这一价格并非固定不变,它会根据杨梅的品质优劣以及季节的变换而有所浮动。春季末至夏季初,是杨梅的盛产期,此时的杨梅最为鲜美,价格也相对亲民,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争相购买。接下来是干果系列,靖州干制杨梅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长久的保质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经过精心挑选的杨梅,在保留其原有风味与营养的同时,去除了多余的水分,使得其口感更加浓郁,便于携带与保存。市场上,干制杨梅的价格也稳定在每斤约25元人民币左右,其高性价比使得它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常备零食。最后,靖州县还推出了一系列杨梅加工产品,如杨梅果酒、杨梅果酱等。这些产品不仅丰富了杨梅的消费形式,还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多样化和个性化口感的需求。杨梅果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致的包装,成为了许多商务宴请和节日聚会的首选饮品;而杨梅果酱则以其酸甜可口的味道,为早餐的面包和下午茶的甜点增添了无限风味。这些加工产品的价格因品牌和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普遍在每瓶30至100元人民币之间,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

3.2. 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

面对市场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消费者偏好的快速变化,靖州县杨梅产业深刻认识到,唯有不断创新与转型升级,才能保持其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该县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将电子商务与数字农业深度融合,同时探索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创新复合种植模式,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拓宽了杨梅的销售渠道,提升了果品品质,还促进了农业、旅游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杨梅产业乃至整个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具体表现如下:

1) 电子商务与数字农业。随着电子商务和数字农业的快速发展,靖州杨梅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电子平台,杨梅销售渠道得以拓宽,销售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农户们开始利用大数据技术指导生产决策,提高了果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2) 三产融合发展。靖州杨梅产业积极探索农业、旅游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推动地方特色产品的消费,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良性互动。一年一度的“杨梅节”已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有效提升了杨梅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3) 复合种植模式。靖州县创新性地推出“产果树套种杨梅绿化苗、发展嫁接苗,间种黄豆、花生”的复合种植模式,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种植效益的显著提升。这种以短养长、以山养山的策略,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为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靖州县大力培育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政策扶持与技术指导,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土地流转、联耕联种等多种灵活形式参与进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合作机制。这不仅激发了农户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推动了杨梅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3.3. 政策支持与财政投入

靖州县政府高度重视杨梅产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财政投入,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根据《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加快杨梅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靖州县政府做出了以下决策:1) 高接换种奖补。对高接换种连片面积达到10亩以上的,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奖补。某些情况下高接换种连片面积达到10亩以上的,奖补标准可能达到700元/亩或更高(如900元/亩,针对引进新品种的高接换种连片面积达到5亩以上的情况)。2) 设施栽培奖补。新建标准化钢架大棚的,按照20,000元/亩进行奖补。新建双膜标准化钢架大棚的,按照30000元/亩进行奖补。新建单体钢架防虫避雨设施的,按照5000元/亩进行奖补。新建简易钢架避雨设施的,按照3000元/亩进行奖补。3) 精品果园培育奖补。对杨梅果园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且符合精品果园标准的,每亩补贴300元。(例如,连片面积10亩以上且单棚面积符合要求的果园,经过验收合格后可获得此补贴) [10]

靖州县财政不仅关注杨梅种植环节,还从全产业链角度出发,支持杨梅产业的深加工、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具体措施包括:鼓励企业引进新工艺新设备,推动杨梅果汁、饮料等终端产品生产,提升产品附加值。支持发展农文旅相融合、产加销、文创科普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与一产规模相适应的全要素全链条服务业。建立品牌授权管理使用制度,推行品牌使用、维护和推广的市场化机制,加强品牌宣传推介,提升靖州杨梅品牌形象等。

3.4. 成功案例

靖州县中山杨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电商领域成功的典型案例。公司通过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电商平台运营、社交媒体营销等多维度努力,实现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的双重飞跃。公司注重注册商标、设计独特包装,成功塑造了高品质的品牌形象。同时,积极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提升杨梅品质与产量,并深入研发杨梅深加工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在电商平台利用上,公司紧跟时代步伐,在淘宝、京东等主流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确保产品新鲜直达消费者手中,并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赢得了消费者信赖。

4. 靖州县杨梅产业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靖州杨梅产业,作为当地农业经济的璀璨明珠,近年来虽取得了长足发展,其甜美的果实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也逐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然而,在产业迈向更高层次的进程中,多重挑战如影随形。

4.1.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双重挑战

在传统销售模式下,农产品进入市场、服务消费者的效率效果主要决定于自身所处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络,是否紧邻城市将显著影响农产品销售规模[11]。靖州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加上一些农户市场信息的闭塞,使得杨梅的销售长期局限于本地市场,难以有效拓展至更广泛的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主要原因在于销售渠道的单一性,传统的依赖实地采购和市场批发的方式,在地理距离和物流成本上限制了杨梅的远距离销售。同时,电商平台及跨境电商渠道的开发利用也不足,致使靖州杨梅难以迅速接触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其次,市场信息的闭塞严重阻碍了产业发展。农户对市场需求、价格变化及竞争态势的敏感性不高,难以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影响了销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种信息不对称不仅限制了销售量的提高,也影响了农户收入水平和种植积极性。因此,靖州杨梅产业亟需采取有效措施,突破这些发展瓶颈,实现更广泛的市场覆盖和更高效的销售模式。要想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是最好的选择,而只有产业成群,才能真正实现产业链的延长。优质品牌可以有效地打破乡村发展壁垒,带动产业链的整体升级[12]。优秀的农产品品牌能进一步拓展农业收益渠道、稳定发挥品牌效益,涉农企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主体的存在,能引领农业投资和农业产业融合,延长现代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和完善利益链[13]。在品牌建设方面,靖州杨梅在市场上有着不可小觑的潜力,凭借着卓越的品质、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由于品牌形象缺乏统一性和辨识度,它在消费者心中无法形成深刻印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没有明确的品牌定位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靖州杨梅,难以与其他品牌区分开来,进而缺乏品牌忠诚度。此外,靖州杨梅的营销策略往往显得零散,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执行,导致品牌知名度难以有效提升,无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加强销售渠道的多样性和构建统一的品牌形象是靖州杨梅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4.2. 保鲜与物流难题

杨梅作为一种重要的易腐农产品,其保鲜和物流管理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保鲜技术和物流体系的成熟度,直接关系到杨梅、葡萄等易损坏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14]。在保鲜技术方面,由于杨梅种植户、销售人员因各种原因导致其技术落后,杨梅的损耗率一直居高不下。杨梅的保鲜难度主要在于其果皮薄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质。然而,当前许多地区仍采用传统的保鲜方法,如简单的冷藏或表面喷洒保鲜剂等,这些方法往往无法有效延长杨梅的保鲜期,导致大量杨梅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出现腐烂、变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杨梅的品质,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物流体系方面,靖州县属于丘陵地区除了城区交通良好,其他乡镇的交通状况欠佳,导致杨梅种植区到销售地之间的配送时间长、成本高,杨梅的流通效率受到了严重影响。杨梅的采摘季节性很强,且易腐性高,因此需要高效的物流体系来保障其快速、安全地送达消费者手中。然而,当前许多地区的物流体系并不完善,配送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普遍存在。这不仅影响了杨梅的售价和利润,还可能导致消费者对杨梅的购买意愿下降。

4.3. 大数据应用缺失

靖州杨梅产业在大数据应用方面确实存在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变化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其一,靖州杨梅产业缺乏大数据平台的支持。当前的生产和销售等环节数据孤岛现象严重,各环节之间的数据无法有效整合和共享。这导致生产者无法全面、实时地了解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从而难以做出精准的决策。其次,靖州杨梅产业的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高。由于缺乏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和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该产业在处理海量数据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导致其难以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无法精准指导生产决策和市场推广[15]

5.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靖州杨梅产业乡村振兴路径

5.1. 强化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品牌建设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广告和推广方式,而是更多地依赖于电子商务平台和大数据技术的力量。对于靖州杨梅这一地方特色产品而言,如何利用这些现代技术手段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电子商务平台作为连接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桥梁,提供了一个展示和销售靖州杨梅的广阔舞台。通过在这些平台上开设官方旗舰店或合作店铺,靖州杨梅能够直接触达数以亿计的潜在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偏好以及行为模式,可以实现精准营销。例如,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目标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对健康食品和天然果品有高度偏好的城市白领和中产阶级,因此可以针对性地设计营销策略,如强调靖州杨梅的绿色生态、健康营养价值等卖点,以此吸引和留住这部分消费者。品牌建设活动是提升靖州杨梅品牌美誉度的关键。这不仅仅是在电商平台上进行简单的产品推广,更是要通过一系列有创意、有温度的品牌故事和活动[16],让消费者对靖州杨梅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品牌忠诚度。比如,可以借助社交媒体的力量,发起“寻找最美杨梅”“最美杨梅姑娘”等的摄影比赛,鼓励消费者分享他们与靖州杨梅的故事,这样既能增加品牌的曝光度,也能收集到用户生成的内容(UGC),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社会证明效应。此外,结合大数据手段,可以对市场反馈和消费者评价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调整品牌战略和产品服务[17]。例如,如果发现消费者对靖州杨梅的口感或包装有特定的要求或建议,品牌可以迅速响应,优化产品或推出新的产品线,这样的灵活性和顾客导向能够显著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

5.2. 提升保鲜与物流水平

科学规划靖州县物流流通网络布局,加大对农产品运输基础设施投入,大规模发展农产品物流通道与批发市场;要打破农产品区域市场分割,加快农产品区域市场一体化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农产品市场销售范围;建立科学系统的农产品物流成本核算体系,降低农产品物流、人力和技术成本[18]。在杨梅的种植、保鲜及销售过程中,保鲜与物流环节的优化是确保其品质与经济效益的关键。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引入先进的保鲜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保鲜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为了延长杨梅的保鲜期并降低损耗率,应积极引入先进的保鲜技术。这包括利用新型的保鲜剂、保鲜膜等材料,以及采用气调包装等技术手段,有效减缓杨梅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其保鲜期。2) 继续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是保障杨梅在运输过程中品质和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了完善冷链物流体系,需要加大对冷链设施设备的投入,确保杨梅在采摘后能够迅速进行低温处理。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网络,实现杨梅的快速、安全运输。此外,还应加强冷链物流的监管,确保杨梅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不受损害。3)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实现供应链的高效协同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通过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实现杨梅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19]。同时,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杨梅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综上所述,通过引入先进的保鲜技术、完善冷链物流体系以及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可以有效地提升杨梅的保鲜与物流水平,为杨梅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3. 加强大数据应用,优化资源配置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的重要驱动力。特别是在杨梅产业中,通过加强大数据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优化与资源配置。首先,建立杨梅产业大数据平台。这一平台将作为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的枢纽,整合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数据资源。通过这一平台,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使得各环节的参与者都能够及时获取到最新的数据信息,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和准确的决策[20]。其次,运用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变化。通过对市场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挖掘,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为生产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销售策略,提高市场推广的效果。此外,加强数据人才培养和引进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培养和引进具备大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的人才,提升整个产业的数字化水平[21]。这些人才将能够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为产业的优化和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大数据的应用,建立杨梅产业大数据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变化,并加强数据人才培养和引进,将能够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杨梅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升级。

6. 结论与展望

电子商务为靖州杨梅产业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市场蓝海。它不仅打破了地域壁垒,使靖州杨梅能够跨越千山万水,触达全国乃至国际消费者,极大地拓宽了销售边界。通过借助电商平台的强大影响力,靖州杨梅的品牌形象得以迅速树立,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为产品增值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电子商务还以其大数据分析能力,为靖州杨梅产业提供了精准的市场洞察,助力企业精准定位消费者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内部的创新与转型升级。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产业效率,也增强了其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随着电商生态的日益完善,物流、保鲜等配套服务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为靖州杨梅的远距离运输和保鲜提供了可靠保障,确保了产品的新鲜度与品质,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展望未来,靖州杨梅产业需持续深化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强化品牌建设,利用大数据、AI等前沿技术优化营销策略,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提升供应链整体效能,确保产品高效、安全送达。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推进产业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为靖州杨梅产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 Maribel, P. (2016) Regional E-Commerce Collaboration Models for Rural Area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11, 216-225.
[2] 王沛栋. 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透析[J]. 重庆社会科学, 2017(9): 61-67.
[3] 柳志娣, 张骁.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农业建设过程演进及机制——基于云南省双柏县的案例分析[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4(4): 76-90.
[4] 徐梦晗.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与路径探析[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 38(4): 46-51.
[5] 葛梅, 白丽, 曹君瑞.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问题与策略研究[J]. 农业经济, 2023(8): 118-121.
[6] 冯宪伟.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J]. 核农学报, 2022, 36(10): 2095-2096.
[7] 尹潇. 产业集群思路下湖北省传统农业型乡村发展提质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武汉工程大学, 2022.
[8] 朱茜. 乡村振兴背景下砀山县电子商务发展SWOT分析及策略[J]. 现代农机, 2024(3): 63-65.
[9] 李群群. 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模式创新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 44(13): 241.
[10] 靖州县农村农业局. 2023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加快杨梅产业发展实施方案[EB/OL].
http://www.jzx.gov.cn/jzx/c116617/202305/602d196a28b340eb900b585d34e813a9.shtml, 2024-07-11.
[11] 范钰婧.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产品现代营销模式构建的影响[J]. 农业经济, 2024(6): 142-144.
[12] 田立加, 高英彤.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企业品牌建设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 重庆社会科学, 2022(6): 79-90.
[13] 赵祖远, 周佩萱. 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中的小农户参与样态及其富民效应——基于多案例比较分析[J]. 湖湘论坛, 2024, 37(1): 64-77.
[14] 李宝庆, 梁欣, 韦婉琪, 等. 葡萄物流及贮藏保鲜包装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包装工程, 2023, 44(23): 94-102.
[15] 刘涛雄, 尹德才. 大数据在农业经济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展望[J]. 农业经济问题, 2024(8): 4-12.
[16] 廖梦洁, 张倩语, 程华. 品牌农产品网络营销多主体协同激励策略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3(10): 118-122, 216.
[17] 董亚宁, 顾芸, 杨开忠. 农产品品牌、市场一体化与农业收入增长[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1, 23(1): 70-80.
[18] 易文龙, 张丽, 刘木华, 等. 特色农产品销售评价大数据的弱监督分析方法[J]. 农业工程学报, 2024, 40(12): 183-192.
[19] 谌种华. “数商兴农”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敏捷性的提升策略[J]. 商业经济研究, 2023(20): 28-31.
[20] 韩兵, 王孟君, 徐述波, 等. 精益管理对可持续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大数据分析和供应链整合角色分析[J]. 管理评论, 2024, 36(8): 237-246.
[21] 刘畅, 李冬嵬. 大数据背景下电商企业精准营销策略分析——评《电商数据分析与数据化运营》[J]. 商业经济研究, 2024(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