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习式语言”艺术,引领高校思政教学话语新风尚
Exploring the Art of “Xi-Style Language” to Lead the New Trend of Teaching Discours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ve.2024.136291,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刘 敏: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湖南 郴州
关键词: 习式语言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Xi-Style Langua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Teaching Discourse
摘要: “习式语言”艺术,不仅善于巧妙引用经典典故,还广泛汲取各方智慧,他擅长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使得其语言艺术独树一帜,充满魅力,能深深吸引、感染并拉近与听众的距离。然而,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在话语表达方面遇到了一些难题,主要表现在专业术语的转化不够亲民、时代话语的整合效果不佳、以及生活元素的融入不够自然。为了克服这些难题,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积极向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艺术学习,努力讲明白话、讲暖心话、讲时代化、讲专业化,从而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使思政课成为学生们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Abstract: The artistic “Xi-style language” is renowned for its adeptness in quoting classical allusions and drawing wisdom from various sources. By employing vivid metaphors and profound philosophies, it has cultivated a unique and captivating linguistic style that deeply engages, inspires, and brings listeners closer. Nevertheless, the discourse express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PT)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currently faces challenges, notably in the insufficient conversion of professional terminology into more accessible forms, in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contemporary vocabulary, and the unnatural incorporation of life elements. To overcome these difficulties, IPT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emulate the linguistic artistry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triving to deliver plainspoken, heartwarming, modern, and professional discourses. This endeavor aims to enhance the relevance and appeal of IPT courses, turning them into genuinely beloved and lifelong beneficial learning experiences for students.
文章引用:刘敏. 探索“习式语言”艺术,引领高校思政教学话语新风尚[J]. 职业教育发展, 2024, 13(6): 1896-1901.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6291

1. 引言

众所周知,语言是思想的璀璨星辰,是人类交流互动的桥梁,更是治国理政的锐利武器。自古以来,中国便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的箴言,强调了语言在国家和民族命运中的关键作用。在当今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艺术(简称“习式语言”)更是独树一帜。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不仅内涵深邃、思想高远,而且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人以强烈的感召和深远的启迪。这些讲话,既是他治国理政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是他深厚文化底蕴和真挚为民情怀的生动展现。因此,“习式语言”艺术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的教学语言创新,无疑扮演着引领时代新风尚的重要作用。

2. “习式语言”艺术的风格特点

2.1. 用妙趣横生的表达策略讲明白话

“习式语言”展现出一种智慧与生动的独特表达策略。他运用春风化雨般的巧妙比喻,将复杂的智慧理念转化为细雨般滋润心灵的言辞,使得听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悟真谛。比如,他以“‘指头’与‘拳头’的紧密关系”来描绘班子团结的不可或缺;将腐败分子形象地称为“老虎、苍蝇”,凸显了打击腐败的坚定决心;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1]的日常生活场景,比喻自我净化的过程;用“墙头草”、“推拉门”来描绘干部队伍中可能存在的摇摆不定和表面功夫;用“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根断”来形容党群关系,用“累并快乐着”来表达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坚定信念。这些比喻这种表达方式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富有深意,使他的言辞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增强了听众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2.2. 用继继存存的引用艺术讲经典话

“习式语言”善于引用经典古籍,将古籍中的智慧珠玑与现代问题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经典与传承的引用艺术。他引用“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来告诫干部需时常保持敬畏与戒惧之心,以此彰显正直和自律的价值观。借助“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哲理,深刻解读了群众路线的核心意义,强调了民众意愿对于政治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性。引用“治大国犹如烹小鲜”的比喻,巧妙地将复杂的治理艺术比作烹饪的精细,强调了治理需细心且谨慎。此外,在墨西哥访问时,他巧妙地运用拉美谚语“朋友要老,好酒要陈”来形容中墨两国历经岁月考验的深厚友谊,这不仅是对两国关系的赞美,更是对持久友谊的珍视与期待。这种引用方式不仅体现了习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还借助历史的沉淀和经典的魅力,为听众提供了丰富的智慧资源,让人在历史的脉络中汲取力量,感受到经典的深远影响。

2.3. 用动人心弦的诗意表达讲感人话

“习式语言”中常融入富有诗意的感人话语,通过诗篇般的优美语言和深邃意境,表达出深情款款的人性光辉。比如:墨西哥参议院演讲中,他展开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深情叙述。他的言辞之中,诗词的引用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每一个动人的瞬间。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庄严时刻,他对毛泽东诗词的引用更是达到了巅峰。他深情地朗诵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等九处诗句,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对毛泽东及那个时代的深深敬仰,更传递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无限憧憬。这种表达方式触动了听众的情感共鸣,让人在感动中体会到人性的美好和真挚。习通过诗意化的表达,将情感与智慧融为一体,使得讲话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2.4. 用力透纸背的直接陈述讲给力话

在某些场合下,“习式语言”展现出犀利与力量的直接陈述风格。他的话语如同利剑出鞘,直指问题的核心,词锋犀利。比如“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不能养痈遗患”[2]。“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2],都振聋发聩,具有很强的震撼力,不仅铿锵有力,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展现了坚定的决心和勇气。这种直接而有力的表达方式让人在震撼中警醒,感受到坚定与力量,从而激发人们的斗志和行动力。习通过犀利的言辞,传达出强烈的决心和信念,引领听众共同面对挑战和困难。

2.5. 用侃侃而谈的言语魅力讲真情话

“习式语言”中透露出自信与力量的气质,他的话语如同江河奔流般气势恢宏,荡气回肠。同时,他又能够保持一种亲和而真挚的态度,使得听众在感受到自信与力量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间的温暖与美好。2023年5月,在视察河北时,习近平主席深情地说:“河北是我工作过的地方,我对这里充满感情,把这里建设好是我的心愿”[3],这种充满深情的通俗语言,不仅展现了他对河北这片京畿大地的深厚感情,也体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这种自信与亲和的言语魅力让习的讲话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赢得了广大听众的信任和支持。

3.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存在的问题

3.1. 话语环境适应性问题

当前,面对西方社会思潮的加剧渗透,话语环境呈现出显著的适应性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话语在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时,存在明显的“接地气”不足现象,即话语转换的本土化、通俗化不足。高校思政课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邃阐述巧妙转化为贴近青年心声、富有吸引力的时代语言,是一项旨在强化学生思想防线的重要举措。此举旨在敏锐地提升学生的洞察力,使他们能够迅速识别并警惕西方敌对势力企图通过“西化”与“分化”策略渗透的阴谋。同时,着力增强学生的鉴别能力,使他们能够精准辨析那些外来“嵌入式”政治文化及价值观念的本质,避免被其表面所迷惑。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转化过程,我们致力于培育学生成为拥有独立思考精神与坚实理论根基的马克思主义接班人。他们将以犀利的笔触,勇敢地批判那些披着“普世价值”外衣的虚假论调,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崇高地位,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发展道路的坚定自信。然而,当前教学中单向性说教、官方化叙事、格式化套用、机械化传授的话语方式,不仅缺乏时代感和生动性,还导致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这种教学方式难以触及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痛点,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解答,使得部分学生对思政课产生厌倦和疏离情绪,课堂参与度不高,形成了所谓的“低头一族”现象。因此,高校思政课亟待在话语体系和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更加贴近学生、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2. 话语理念更新需求

当前的话语理念在应对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方面存在脱节现象,即话语理念与学生发展实际存在不匹配。首先,思政课的话语体系尚未完全契合大学生的语言倾向、群体特色及接收模式,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显得较为封闭、存在对立感且趋于教条化。这种脱节不仅制约了思政课的传播效果,也削弱了其在学生思想引导中的核心作用。其次,传统“讲与听、问与答”的教学模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在这种模式下,教学往往呈现出单向传输的特点,而“教与学”之间的开放式、双向性情感互动尚未充分建立,从而使得课堂氛围显得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再次,思政课教学中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话语地位不平等问题依然突出。施教者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受教者的话语权则相对有限,这种话语权力的不对等使得教学话语显得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共鸣和兴趣,进而引发他们对思政课的“无感”态度。同时,在整合网络话语时,其效度(即有效性、准确性)不佳,显示出话语理念更新与创新的迫切需求。因此,高校思政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从话语体系、教学模式等多个维度进行创新改革,以更加贴合大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从而真正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3.3. 话语表达模式创新挑战

传统的说教式话语表达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其沉闷、缺乏吸引力的特性亟待改变。在现实中,我们仍然观察到思政课教学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比如,教学方式过于形式化,内容空泛,缺乏深度,甚至有时传播效果仅停留在工具层面。更为关键的是,其话语传播方式显得单一,表达方式沉闷,常常陷入“自上而下”的简单灌输模式,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感。然而,这些问题与现象,对于追求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来说,显然难以满足其身心发展的需求。它们无法为大学生解开思想的迷雾,也无法有效回应他们面对的现实关切,最终可能导致教学陷入“曲高和寡”与“孤芳自赏”的尴尬境地。因此,思政课程在教授时,必须确保话语不仅基于深厚的学术基础,精确把握教材精髓,还要紧密贴合生活实际,真实反映社会现象,同时持续创新语言表达的形式。

4. 运用“习式语言”艺术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新风尚

4.1. 叙事策略优化,讲明白话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应当“运用贴近民众的语言,将思政课的学术性、理论性和哲学性阐述得令人信服,确保思想的鲜活性得以充分展现,理论的彻底性得以深刻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应以贴近群众的语言,使思政课的学术性、理论性和哲学性更具说服力,展现思想的活力与理论的深度。首先,我们需要以叙事的方式,将深奥的理论以简洁易懂的方式呈现。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引领者,需擅长采纳贴近学生日常的话语,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韵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硕果,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征途中所彰显的英勇风采与深邃智慧。同时,我们应讲述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从贫弱到富强、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变迁,用生动、鲜明、引人入胜的方式,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他们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其次,我们要注重叙事表达的创新性,以新颖的手法传递传统理论。在高校思政课堂上,教师应巧妙交织教材精髓、叙事艺术与教学口语,将宏大理论编织成贴近生活的小故事,将历史事件转化为扣人心弦的叙述篇章,以此让抽象道理变得鲜活具体,深刻触动学生的心灵。最后,我们应关注受众的思维特点,以充满温情的方式讲述思政课的智慧。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规律,以精炼而通俗的语言,表达严谨的理论思维和丰富的理论内容,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和实践的价值。

4.2. 成长导向设计,讲暖心话

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需敏锐洞察教学趋势与学生成长的动态,精心构建一个与大学生认知习惯、接受偏好高度契合的沟通语境,并持续优化教学内容与话语表达的契合度。首当其冲,我们应精准把握学生的真实需求与期待,借助多元化、创新性的表达手法,构建一套“因时而异、因人而变”的教学话语架构。为此,思政课教师需要全面革新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摒弃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转而采用研讨、案例分析、模拟实践、体验式教学、访谈交流等更具互动性和启发性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体验与效果。进一步地,我们应当以“小切口”为切入点,巧妙地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中,营造一种“因时而宜、因人而设”的教学氛围。思政课教师应敏锐捕捉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与焦点话题,主动探索师生共进、生生互促的教学新生态。结合课程精髓与学生的专业实际,采用贴近其认知与兴趣的表达方式,将“社会大课堂、实践大天地、人生大舞台”的深层意蕴娓娓道来,使教学语言充满魅力与力量,确保做人之道、行事之法、求学之理能够深深植根于学生心田,激发共鸣,促进其全面发展与茁壮成长。

4.3. 信息化教学融合,讲时代话

高校思政课亟须与新时代大学生的表达习惯及思维模式深度融合以时代话语为桥梁,提升课程的魅力与趣味,焕发新活力。首要之举,我们需充分挖掘全媒体资源的潜力,以积极而准确的声音传递思想。思政课必须与时俱进,秉持问题、目标与效果的导向,强化全媒体平台的功能,以贴合大学生的语言,多角度展示新时代对中国、世界、人民和时代的深刻洞察,弘扬主流价值观,坚决驳斥谬误,成为党的创新理念传播的前沿阵地,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地位。

进而,需加速技术革新步伐,倾力铸就思政“金课”,敏锐捕捉时代脉搏,积极采纳新技术、新策略,促进思政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构建一个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课程内容为核心竞争力的思政课精品体系,让知识的光芒在科技的助力下更加璀璨夺目。通过“情景式”教学、“菜单式”选择、“问答式”交流等创新模式,在教学目标的重塑、教材选用的优化、教学管理的精细化、课程设置的创新等方面实现全面革新,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具体,蕴含的道理更具时代特征,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体验,从而使“高关注度”转化为“深刻影响”。

4.4. 教师队伍建设,讲专业话

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首先,教师应秉持“洞察规律、实践为纲”的教学理念,引导学子们探寻“真理之源”。这要求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时代创新成果有深厚的理解,同时能够将这些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使每一堂课都焕发生机与活力。教师应当扮演学子心灵航程中那盏不灭的信念灯塔,不仅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还助力其打下坚实的理论根基,同时精心培育出逻辑严密、科学理性的思维之翼。在此基础上,教师更需展现出一种跨越国界的宽广视野与深邃的历史洞察力,能够深刻剖析并解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教师应当成为学子探索真理的同行者,深入探索并精准解读学生群体中热议的理论焦点与实践挑战,使思政课堂蜕变成为一座桥梁,无缝连接起理论的深邃与实践的广阔,使思政课堂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激励学子们胸怀壮志,勇做新时代的先锋。同时,教师应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楷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学子们的品格塑造和情操培养。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更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作为学子的引路人,教师应以自身的言行示范,引导他们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4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专项重点课题《大学生受众认同视角指引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4JZW16)。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召开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EB/OL].
http://cpc.people.com.cn/n/2013/0618/c64094-21884638.html, 2013-06-18.
[2] 人民网. 人民日报. 习近平: 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EB/OL].
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4120035, 2024-01-15.
[3] 习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时强调: 坚定信心保持定力 稳扎稳打善作善成 推动雄安新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J]. 国防科技工业, 2023(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