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嵌入小句的运用在学术写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是用于包装和扩展名词词组的关键手段[1]。而名词词组的使用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2],逐渐成为二语学习者写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3]。大量运用名词词组结构能够以较少的词语提供学术论文所需的高密度信息[4]。在学术论文中,引言部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质量直接影响着论文的可读性与逻辑性[5]。因此,名词词组中嵌入小句的运用在学术论文引言中的作用,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
在论文引言部分,除了报告研究成果外,作者需要巧妙地运用引言的语言资源来推销新成果,劝服学科同行认可其所做的贡献[6]。Swales [7]指出,通过引入语步/语阶结构来分析引言的宏观结构,可分析论文引言所实现的推销功能。而语步/语阶结构往往通过语言上复杂的句法结构实现[8]。名词词组中嵌入小句作为一种复杂的句法结构,在引言中如何通过语步结构实现推销功能值得进一步探索。
基于此,本研究借鉴Halliday和Matthiessen [9]对名词词组中嵌入小句的分类以及Swales [10]提出的推销语步,选取中国某高校工科博士研究生的50篇学术文章以及英语本族语高级学者发表的50篇高质量期刊学术文章为研究对象,建立语料库,对比分析中国工科博士生(L2)和英语本族语高级学者(L1)引言中名词词组嵌入小句如何通过语步结构实现推销功能,探索双方之间的异同,旨在为学术论文写作教学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研究问题展开:
第一:在学术论文引言部分,L2与L1名词词组中的嵌入小句的类型有哪些?
第二:L2与L1名词词组中的嵌入小句通过什么语步结构实现推销功能?
第三:L2与L1名词词组中的嵌入小句在各语步如何实现推销功能?
2. 文献综述
2.1. 嵌入小句与学术论文语篇
Halliday [9]指出,嵌入现象主要通过级转移的方式实现,使其成为自身等级或更低等级单元的组成部分。在此框架下,名词词组中的嵌入小句成为本文的关注点。根据其逻辑功能及限定性,此嵌入小句大致可以分为九类(见表1)。
Table 1. Types of embedded clauses in nominal groups (referring to Halliday & Matthiessen [9])
表1. 名词词组中嵌入小句的类型(参考Halliday & Matthiessen [9])
 
  
    | 类型 | 例子 | 
  
    | 后置定语 | 限定小句 | 关系小句 | 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 
  
    | 名词补语小句 | the fact [[that we have spent all our money]] | 
  
    | 非限定小句 | -ing小句 | the house [[being built by Jack]] the idea [[of using a Monte Carlo approach]] | 
  
    | -ed小句 | this magic [[called Real]] | 
  
    | 不定式小句 | the person [[to take pictures]] an artwork [[for the community to celebrate]] | 
  
    | 中心语 | 限定小句 | 主语小句 | [[What Jack built]] is a house. It is clear that [[much should be learned in the future]]. | 
  
    | 补语小句 | Another argument is [[that it hides a student’s identity]]. I don’t think [[that he didn’t pay attention to the class]]. | 
  
    | 非限定小句 | -ing小句 | [[Balancing the use of time]]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life. | 
  
    | 不定式小句 | It is easy [[for Jack to build a house]]. 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hard]]. | 
 注:[[ ]]嵌入小句。
国内外学者对于名词词组中嵌入小句的研究多从其逻辑功能展开,且重点关注二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使用具有不同逻辑功能的嵌入小句时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各抒己见。比如,针对作为后置定语的三种非限定小句,Wang & Beckett [11]发现二语组较多,Xu [12]以及Albelihi & Lan [13]也发现二语者对介词 + ing小句的使用量比本族语者多。与之相反,Ansarifar et al. [14]将应用语言学硕博论文摘要与同领域专业学者研究论文摘要对比,发现专家组对于后置-ed小句的使用量比硕博生多。在关系小句的使用方面,宋瑞红[15]指出中国作者使用关系小句的数量多于美国作者;而Xu [12]则表示本族语者对关系小句的使用量高于二语者。
除了嵌入小句本身的逻辑功能外,引言中使用的嵌入小句也具备一定的推销功能。学术论文引言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具有推销研究成果的重要作用。因此,名词词组中的嵌入小句是否能帮助实现引言的推销功能呢?
2.2. 学术论文引言中的语步及其推销功能
学者们普遍认为,学术语篇的主要目的在于“售卖(sell)”研究成果[16]。引言部分在推销研究成果方面的贡献不容小觑。它既包含了报告语篇的特点,也涵盖了推销语篇的要素[10]。Swales [7] [10]对学术论文引言进行深入研究,引入了CARS (Create A Research Space)模型,该模型包含三个语步结构:建立研究领域,指明研究缺口及展现当前研究。这些语步结构不仅能够有效表征论文语篇的宏观结构,还能为实现整个语篇题材的总体交际目的服务[17]。
CARS模型能够对引言语篇的宏观结构特征进行系统描述,被证明是分析学术论文引言“篇章信息配置”的有效模型[18]。但以往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情态序列[19],词块特征[20]、立场标记语[21]、元话语[5]以及句法复杂性[8] [22] [23]。
推销元素可以通过语言学特征的不同用法渗入到学术论文语篇中[24]。但很少有学者关注名词词组中嵌入小句所实现的推销功能,这一领域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因此,本文结合语步结构,对L2和L1学术论文引言中名词词组中嵌入小句如何实现推销功能进行对比研究,以探索两者之间的异同。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语料
本研究借助两个自建语料库——L2引言语料库以及L1引言对比语料库——探讨研究问题。为保证研究结果不受学科的影响[25],两个语料库学科一致,主要涉及化工与能源学科。L2语料库的语料来源于某高校博士生学术英语课程学生提交的期末课程论文,涉及化工与环境生命,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专业,共50篇,目前尚未发表。L1对比语料库的语料选自近5年(2019~2023)发表在国际英文期刊《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和《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的学术论文,每年5篇,共50篇。为确保L1语料库中语料为英语本族语者撰写,作者还对论文第一、二作者的姓名和工作机构进行确认[26]。
在语料导入Antconc前,对其进行清理,清除其中的表格、公式、图片等,随后对其进行分词与标注,转化为txt.格式。语料库信息表2所示。
Table 2. L2 introduction corpus & L1 introduction corpus
表2. L2引言语料库& L1引言语料库
 
  
    | 语料库 | 专业/期刊 | 篇数 | 字数 | 小句数 | 嵌入/非嵌入小句比值 | 
  
    | L2引言语料库 | 化工与环境生命 | 30 | 50 | 34754 | 2864 | 1:1.69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 | 
  
    | 能源与动力 | 14 | 
  
    | L1引言语料库 | Nature Chemistry | 25 | 50 | 32772 | 3011 | 1:1.10 | 
  
    | Nature Energy | 25 | 
 3.2. 数据分析
本研究主要借助PatternBuilder,Antconc3.5.8以及SPSS23.0进行语料检索、统计和分析。首先,采用PatternBuilder辅助编写正则表达式,此工具可以帮助作者从已赋码的语料库提取所需的语言特征。其次,将语料导入Antconc 3.5.8,采用正则表达式对名词词组中嵌入小句的类型进行检索,分别统计两个语料库中不同类型的嵌入小句数量及搭配,并手动标注不同类型嵌入小句所在的语步。随后,本文借助了SPSS 23.0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卡方检验以及曼–惠特尼U检验,观察L2与L1名词词组中嵌入小句的推销功能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4. 结果与讨论 
4.1. 嵌入小句的类型与频次
由于两个语料库中小句的总体使用量不服从正态分布,作者对其进行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显示,两者小句总体使用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334 > 0.05)。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两个语料库数据具有可比性。在此基础上,通过L1与L2数据库中名词词组小句嵌入整体情况进行对比(表3),发现L2嵌入小句的使用明显少于L1 (p = 0.000 < 0.01)。其原因可能有两种:第一,短语偏向性。研究表明,国内英语学习者更喜爱使用短语而非小句丰富语篇内容[27]。第二,母语负迁移。在汉语中,语篇逻辑关系通常通过语义而非句法实现[18]。
Table 3. Distribution of clauses
表3. 小句分布
 
  
    |  | L2引言语料库 n = 2864 | L1引言语料库 n = 3011 | χ2 | p | 
  
    | 嵌入小句 | 1063 (37.12%) | 1432 (47.56%) | 65.518 | 0.000 | 
  
    | 非嵌入小句 | 1801 (62.89%) | 1579 (52.44%) | 
 表4统计了引言部分嵌入小句的类型和频次。表4表明L2和L1在嵌入小句类型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当嵌入小句作为名词词组后置定语时,L2在关系小句和名词补语小句使用上明显少于L1 (ps < 0.01),这与宋瑞红[15]的结果存在差异性。这一结果表明L2对于后置嵌入限定小句使用存在不足,尤其体现在关系小句上。此现象可能与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有关。在中国,关系小句本是中学阶段所学内容,被认为是一种“低级”的名词词组扩展方式,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教师并不强调采用此种方式对名词词组进行修饰和扩展。而后,随着年级的提升,学生们逐渐掌握了非限定小句的使用,这符合Biber et al. [2]提出的名词词组定语的发展模式,这也能解释后置嵌入非限定小句的大量使用。
L2与L1在名词补语小句使用上也存在明显差异(p = 0.000 < 0.01),L2对于名词补语小句的使用少于L1。一个可能原因是由于L1使用抽象名词较多,需要使用名词补语小句对其进行解释说明。此外,郑伟和周统权[28]也指出L2对于同位语从句的加工难度较大。
当嵌入小句作为名词中心语时,L2补语小句使用显著少于L1 (p = 0.001 < 0.01)。此现象可能与学习者所处的语言发展水平有关。由于语言学习的顺序,在高等教育阶段,学习者逐渐减少了对此类小句的依赖性[29]。
除了上述关系小句、名词补语小句和补语小句三种小句类型,其余六种嵌入小句的使用量在L2与L1语料库中均不存在显著异性(ps > 0.05)。此现象表明L2已经能够较好地利用该六种嵌入小句对名词词组进行扩展。其中,二者都更偏向使用不定式小句扩展名词词组。这与Dong和Jiang [30]结果有相似之处。两位学者还指出不定式小句在it作形式主语的句子中使用情况较多,尤其在学术英语写作中,会出现较高的频率。
Table 4. Distribution of embedded clauses
表4. 嵌入小句分布
 
  
    | 类型 | L2引言语料库 n = 1063 | L1引言语料库 n = 1432 | Z | p | 
  
    | 频次 | 
  
    | 后置定语 | 限定 | 关系小句 | 71 (6.68%) | 247 (17.25%) | −6.516 | 0.000 | 
  
    | 名词补语小句 | 3 (0.28%) | 32 (2.23%) | −3.972 | 0.000 | 
  
    | 非限定 | -ing小句 | 148 (13.92%) | 155 (10.82%) | −0.686 | 0.492 | 
  
    | -ed小句 | 175 (16.46%) | 178 (12.43%) | −1.088 | 0.277 | 
  
    | 不定式小句 | 194 (18.25%) | 194 (13.55%) | −0.327 | 0.744 | 
  
    | 中心语 | 限定 | 主语小句 | 24 (2.26%) | 20 (1.40%) | −.048 | 0.962 | 
  
    | 补语小句 | 109 (10.25%) | 184 (12.85%) | −3.344 | 0.001 | 
  
    | 非限定 | -ing小句 | 150 (14.11%) | 198 (13.83%) | −1.259 | 0.208 | 
  
    | 不定式小句 | 189 (17.78%) | 224 (15.64%) | −1.139 | 0.255 | 
 4.2. 语步中嵌入小句的分布
表5展现了语步结构中L2与L1嵌入小句的总体使用情况。三个语步中均出现了嵌入小句,表明L2和L1嵌入小句在引言部分都通过三个语步结构实现推销功能。L2与L1使用嵌入小句的数量按语步二、语步三、语步一顺序递增,这也与我们所熟知的引言本身篇幅配置相一致。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L2与L1嵌入小句在语步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00 < 0.01)。L2嵌入小句使用主要集中在语步一,而L1嵌入小句集中在语步一和语步三。该结果表明,相比L1,L2可能过多强调此研究领域先前的研究成果,以建立自身研究与以往研究的关联性,但弱化了本身研究的论述。
Table 5.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embedded clauses across different moves
表5. 不同语步中嵌入小句总体分布
 
  
    | 语步 | L2引言语料库 | L1引言语料库 | χ2 | p | 
  
    | 原始频次 n = 1063 | 原始频次 n = 1432 | 
  
    | 一:建立研究领域 | 747 (70.27%) | 799 (55.80%) | 58.066 | 0.000 | 
  
    | 二:指明研究缺口 | 112 (10.54%) | 183 (12.78%) | 
  
    | 三:展现当前研究 | 204 (19.19%) | 450 (31.42%) | 
 根据嵌入小句的限定性,我们对不同语步中嵌入小句的类型进一步划分(参见表6)。由表6可知,就限定性而言,L2嵌入小句类型单一,集中在语步一使用非限定结构,而L1类型丰富,限定和非限定结构分布在语步一和语步三。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在三个语步中,L2与L1对于限定与非限定小句的使用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s < 0.05)。对于限定小句的使用,L2均少于L1,且在三个语步中均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L2学习者在不同语步中使用嵌入限定小句的能力仍有提升和改善空间。对于非限定小句的使用,L2集中于语步一,而L1分布在语步一和语步三,这表明L1还注重使用非限定结构说明当前研究的目的、方法或结果,并展示该研究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Table 6. Distribution of embedded clauses across different moves: in terms of finiteness
表6. 不同语步中嵌入小句分布:按照限定性
 
  
    | 语步 | L2引言语料库 n = 1063 | L1引言语料库 n = 1432 | χ2 | p | 
  
    | 限定 | 非限定 | 限定 | 非限定 | 
  
    | 一:建立研究领域 | 150 (14.11%) | 597 (56.16%) | 251 (17.53%) | 548 (38.26%) | 25.816 | 0.000 | 
  
    | 二:指明研究缺口 | 21 (1.98%) | 91 (5.56%) | 59 (4.12%) | 124 (8.66%) | 6.398 | 0.011 | 
  
    | 三:展现当前研究 | 36 (3.39%) | 168 (15.80%) | 173 (12.08%) | 277 (19.34%) | 27.921 | 0.000 | 
 与此同时,我们也按照逻辑功能对不同语步中的嵌入小句数量进行了统计(见表7)。由表7可知,就逻辑功能而言,L2嵌入小句类型和L1一样丰富,后置定语和中心语结构分布在各语步,语步一最多。卡方检验结果显示,L2与L1仅在语步二上体现显著差异性(p = 0.011 < 0.05),该差异尤其体现作为后置定语的嵌入小句上。可以看出,在学术论文引言部分,L1可以通过作后置定语的嵌入小句更加明确地指明研究缺口并建立研究空间;而L2在揭示研究空白上仍存在不足,不利于突出本研究的创新性和重要性。
Table 7. Distribution of embedded clauses across different moves: in terms of logical function
表7. 不同语步中嵌入小句分布:按照逻辑功能
 
  
    | 语步 | L2引言语料库 n = 1063 | L1引言语料库 n = 1432 | χ2 | p | 
  
    | 后置定语 | 中心语 | 后置定语 | 中心语 | 
  
    | 一:建立研究领域 | 413 (38.85%) | 334 (31.42%) | 447 (31.22%) | 352 (24.58%) | 0.068 | 0.795 | 
  
    | 二:指明研究缺口 | 49 (4.61%) | 63 (5.93%) | 104 (7.26%) | 79 (5.52%) | 4.762 | 0.029 | 
  
    | 三:展现当前研究 | 129 (12.14%) | 75 (7.06%) | 255 (17.81%) | 195 (13.62%) | 2.498 | 0.114 | 
 4.3. 嵌入小句推销功能的实现方式
4.3.1. 语步一嵌入小句的推销策略
嵌入小句在各语步如何实现推销功能值得进一步探索。语步一通过“建立研究领域”推销研究成果,主要需要作者“从一般到具体概括中心议题”[10]。表8展示了语步一嵌入小句的细分类型和分布。由表8所示,无论是L2还是L1,使用最多的是不定式小句和-ing小句,而名词补语小句和主语小句使用最少。做后置定语的-ed小句和做中心语的补语小句也较为频繁使用。
Table 8. Distribution of embedded clauses in move 1
表8. 语步一嵌入小句分布
 
  
    | 语步 | 类型 | L2引言语料库 n = 747 | L1引言语料库 n = 799 | Z | p | 
  
    | 频次 | 
  
    | 语步一:
建立研究领域 | 后置–限定 | 关系小句 | 50 (6.69%) | 134 (16.77%) | −5.208 | 0.000 | 
  
    | 名词补语小句 | 2 (0.27%) | 10 (1.25%) | −2.598 | 0.009 | 
  
    | 后置–非限定 | -ing小句 | 105 (14.06%) | 92 (11.51%) | −0.542 | 0.588 | 
  
    | -ed小句 | 123 (16.47%) | 99 (12.39%) | −0.081 | 0.935 | 
  
    | 不定式小句 | 133 (17.80%) | 112 (14.02%) | −0.901 | 0.368 | 
  
    | 中心语–限定 | 主语小句 | 15 (2.01%) | 10 (1.25%) | −0.298 | 0.765 | 
  
    | 补语小句 | 83 (11.11%) | 97 (12.14%) | −1.188 | 0.235 | 
  
    | 中心语–非限定 | -ing小句 | 107 (14.32%) | 116 (14.52%) | −0.495 | 0.620 | 
  
    | 不定式小句 | 129 (17.27%) | 129 (16.15%) | −0.056 | 0.955 | 
 L2和L1在差异性方面,L2对于后置关系小句的使用量显著少于L1 (p = 0.000 < 0.01)。除了前文4.1提出的句法复杂度习得规律这一原因,L2对于关系小句使用数量少还可能是对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具有偏向性,即L2对于非限制定语从句的使用量多于L1,且多用which或most of/all of/of which的方式进行引导,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总结或明确该研究话题的重要性(如例1~2所示),从而使得后置关系小句的使用频次减少。此外,语步一后置关系小句在L1语料库中出现的频次较高,这与Saricaoglu et al. [8]和Lu et al. [22]的结果相一致。
例1 (L2):To date, there have been intense efforts to develop the thermal-management performance of TIMs, most of which have been dedicated… TIMs.
例2 (L2):In this regards, catalytic acceptor less..., which not only avoids using stoichiometric… but also display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hydrogen-storage technology.
同时,我们也发现该部分中后置名词补语小句在L2和L1中体现了显著差异(p = 0.009 < 0.01)。在L1语料库中,fact/advantage等抽象名词的出现(如例3-4)使得L1多使用后置名词补语小句进行解释,其后的嵌入小句可帮助作者明确建立该研究选题的重要性。
例3 (L1):Perhaps the most interesting aspect of …comes from the fact that molecules under tension follow reaction… zero-force mechanism with unexpected outcomes.
例4 (L1):This geometry has the advantage that the individual protomer can be readily extended based on… as the original protomer made with its counterparts.
4.3.2. 语步二嵌入小句的推销策略
语步二通过“指明研究缺口”推销研究成果,主要需要作者从“指出前人研究不足”,“补充已知”以及“指出研究的积极合理性”[10]三个方面突出研究空白。表9展示了语步二中嵌入小句的类型以及分布。由表9所示,作为中心语的不定式小句在L2与L1语料库中出现频次最高,名词补语小句和主语小句的使用量最少,对于-ing小句的使用也较为频繁。
Table 9. Distribution of embedded clauses in move 2
表9. 语步二中嵌入小句分布
 
  
    | 语步 | 类型 | L2引言语料库 n = 112 | L1引言语料库 n = 183 | Z | p | 
  
    | 频次 | 
  
    | 语步二:
指明研究缺口 | 后置–限定小句 | 关系小句 | 7 (6.25%) | 28 (15.30%) | −3.269 | 0.001 | 
  
    | 名词补语小句 | 1 (0.89%) | 8 (4.37%) | −1.684 | 0.092 | 
  
    | 后置–非限定小句 | -ing小句 | 15 (13.39%) | 17 (9.29%) | −0.629 | 0.529 | 
  
    | -ed小句 | 13 (11.61%) | 30 (16.39%) | −2.407 | 0.016 | 
  
    | 不定式小句 | 13 (11.61%) | 21 (11.48%) | −1.585 | 0.113 | 
  
    | 中心语–限定小句 | 主语小句 | 5 (4.47%) | 9 (4.92%) | −0.959 | 0.338 | 
  
    | 补语小句 | 8 (7.14%) | 14 (7.65%) | −1.103 | 0.270 | 
  
    | 中心语–非限定小句 | -ing小句 | 18 (16.07%) | 20 (10.93%) | −0.913 | 0.361 | 
  
    | 不定式小句 | 32 (28.57%) | 36 (19.67%) | −0.829 | 0.407 | 
 在差异性上,我们发现在语步二中,L1对于关系小句的使用量显著多于L2 (p = 0.001 < 0.01)。L1多使用关系小句作名词词组的后置定语,从而起到指出研究缺口的重要作用。如例5和例6,在关系小句后添加表述本研究重点的关系小句,修饰名词词组“empirical work”和“empirical evidence”,从反面论证,明确指出目前的研究空白。例7中出现的关系小句,可表明前人研究重点,补充已知,从而委婉地指明研究的空白。而L2中的关系小句却没有用于展现研究的缺口。
例5 (L1):The benefits of… in the literature in terms of theory, but there are no examples of empirical work that examines the real-world impacts.
例6 (L1):there is a gap in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measures… with vehicle electrification.
例7 (L1):In the known systems that report electrocatalysis, however, the operating potentials for… dictated by ORR or transcend it by only a small margin (<50 mV).
除关系小句外,L1后置-ed小句的使用量也显著多于对于L2(p = 0.016 < 0.05)。在L2使用的后置-ed小句中,“…based on…”高频出现(如例8~10所示),从而强调研究的重点并暗示研究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例8 (L2):Compared... the calculation is more accurate, so the dynamic topology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sector model analysis is of great research value.
例9 (L2):Besides,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re have been no reports of HT-EHP models based on detailed reaction-competitive adsorption kinetics.
例10 (L2):As an alternative, methods based on chemiluminescence have been widely concerned.
与L2不同的是,名词+“based on..”结构并未在L1的该部分出现。为了更好实现引言的此种推销作用,L1更多使用“the work presented in this study”揭示当前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研究对学科发展所带来的贡献(如例11所示),同时“most studies aimed at…”结构也高频出现(如例12所示),明确前期研究的空白。
例11 (L1):The work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provides a real-world insight into the implications of electric vehicle use in services such as Uber and Lyft.
例12 (L1):Most studies aimed at improving programme uptake instead focus on directly… reach their peers.
4.3.3. 语步三嵌入小句的推销策略
语步三通过“展现当前研究”实现推销作用,主要需要作者“描述性或目的性地通报当前研究”、 “提出研究问题或假设”、“明确定义”、“概述研究方法”、“报告主要发现”、“陈述研究价值”以及“介绍论文结构”[10]。表10展示了语步三中嵌入小句的类型和分布。不论L2还是L1,除了名词补语小句与主语小句使用频次很少,其余各类型嵌入小句分布较为均匀,后置不定式小句以及-ed小句的出现频次相对较高。
Table 10. Distribution of embedded clauses in move 3
表10. 语步三嵌入小句分布
 
  
    | 语步 | 类型 | L2引言语料库 n = 204 | L1引言语料库 n = 450 | Z | p | 
  
    | 频次 | 
  
    | 语步三:
展现当前研究 | 后置–限定小句 | 关系小句 | 14 (60.86%) | 85 (180.89%) | −30.762 | 0.000 | 
  
    | 名词补语小句 | 0 (0%) | 14 (30.11%) | −30.313 | 0.000 | 
  
    |  | 后置–非限定小句 | -ing小句 | 28 (130.72%) | 46 (100.22%) | −10.409 | 0.159 | 
  
    | -ed小句 | 39 (190.12%) | 49 (100.89%) | −0.619 | 0.536 | 
  
    | 不定式小句 | 48 (230.53%) | 61 (130.56%) | −0.878 | 0.380 | 
  
    | 中心语–限定小句 | 主语小句 | 4 (10.97%) | 1 (00.22%) | −10.370 | 0.171 | 
  
    | 补语小句 | 18 (80.82%) | 73 (160.22%) | −40.697 | 0.000 | 
  
    | 中心语–非限定小句 | -ing小句 | 25 (120.25%) | 62 (130.78%) | −10.720 | 0.085 | 
  
    | 不定式小句 | 28 (130.73%) | 59 (130.11%) | −10.909 | 0.056 | 
 L2与L1的差异性体现在关系小句、名词补语小句以及补语小句上。我们发现,L1和L2语料中,关系小句(p = 0.000 < 0.01)和名词补语小句(p = 0.000 < 0.01)的使用频次均存在显著差异性。L1对于关系小句及名词补语小句的使用量显著多于L2。具体而言,L2多使用关系小句概述当前研究方法,如例13中使用关系小句巧妙地从研究缺口指向当前研究,阐明当前研究方法的创新点并简单描述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或者,L2还通过指出以往研究方法的缺陷,从侧面突出当前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如例14所示。
例13 (L2):The present paper, therefore, presents a new route that uses a mechanochemical… at a vacuum condition.
例14 (L2):In terms of energy saving, the current PEC method is superior to the EC method which requires a much higher applied potential and electric energy input.
与L2不同的是,L1多使用关系小句强调当前研究的贡献和价值,如例15和例16所示。另外,L1还会采用介词+which引导的关系小句(如例17中所示)凸显研究方法的正当性,起到概述并宣扬当前研究的效果。
例15 (L1):We have contributed an approach that utilizes a biosynthesis–regulation co-occurrence strategy.
例16 (L1):We join an emerging literature that uses address-level databases and satellite imagery.
例17 (L1):We demonstrate here a pathway by which PEARLs are utilized to introduce nitrogen atoms onto the indole of Trp.
此外,我们发现在该部分中L2并未使用名词补语小句,而此类小句在L1中却出现了14次,其中涉及到“possibility/ fact/framework/evidence/view/suspicion/debates/idea/question”等名词。L1展示当前研究的过程中,多使用名词补语小句报告研究目的(如例18)、研究问题(如例19)及研究结果(如例20)。
例18 (L1):In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structure of ACC is governed by effective… with one another.
例19 (L1):Specifically, we explore the question of how sensitive offshore wind deployment is to… US power system.
例20 (L1):This result also contradicts the suspicion that oxygen vacancies, if present, will… from the lattice.
对于作为名词词组中心语的补语小句,L2和L1的使用量上也存在显著差异(p = 0.000 < 0.01)。为突出展现当前研究,L2多使用“show/suggest/wonder/find/propose/report/indicate/illustrate”等名词引导的补语小句提出研究假设(如例21所示)或报告研究成果(如例22所示)。
例21 (L2):We proposed that other semiconductors …of photoanode.
例22 (L2):Here, we report that carbonylation with 6Au@α-MoC as catalyst, CO.. to n-propanol with selectivity close to 90%.
与L2存在差异的是,L1多使用“envisage/hypothesize/posit/speculate/predict/ reckon”引导的补语小句表明研究设想和预测(如例23所示),使用“conclude/demonstrate/show/find/reveal/suggest” + 补语小句用来对自身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如例24所示)。L1还会使用“provide insight into”引导的补语从句总结自身研究的目的或研究价值(如例25所示)。
例23 (L1):We envisaged that the catalytic potential of a metal-free NHC precursor could be explored via the mechanical cleavage of a C-C bond.
例24 (L1):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selenium causes clear and dramatic improvements… in CdTe.
例25 (L1):Our observations provide insight into how non-equilibrium molecular geometries, even when present at low… concentrations.
5. 结论
本文自建语料库,基于Halliday对名词词组中嵌入小句的分类,并结合Swales的推销语步结构,对比分析L2与L1学术论文引言部分嵌入小句推销功能异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嵌入小句类型总体分布表明:L2总体上嵌入小句使用少于L1。L2与L1在关系小句、名词补语小句和补语小句上存在显著差异,并都体现为L1使用量较多,造成该差异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写作教学、语言能力水平、母语负迁移、写作习惯等。
2) 语步中的嵌入小句分布表明:L2和L1嵌入小句在引言部分都通过三个语步结构实现推销功能,其中使用嵌入小句的数量按语步二、语步三、语步一顺序递增。其差异性体现在L2各语步中使用的嵌入小句均少于L1。就限定性而言,二者嵌入小句的使用在不同语步中均存在显著差异;就逻辑功能而言,二者只在语步二中存在显著差异。
3) 各语步中嵌入小句推销策略的实现方式表明:为实现建立研究领域功能,L2和L1不定式小句和-ing小句使用较多,而名词补语小句和主语小句使用最少;L1关系小句和名词补语小句的使用量显著多于L2。为实现指明研究缺口功能,L2和L1作为中心语的不定式小句使用最多,名词补语小句和主语小句使用最少;L2和L1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关系小句和后置-ed小句。为实现展现当前研究功能,L2和L1除了名词补语小句与主语小句使用频次很少,其余各类型嵌入小句分布较为均匀,后置不定式小句以及-ed小句相对较多;L2关系小句、名词补语小句和补语小句的使用量均显著低于L1。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名词词组中嵌入小句在引言部分所发挥的推销功能,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在引言中恰当的使用嵌入小句,使文章表达更加有吸引力。然而限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只对博士生学术论文引言中嵌入小句的推销功能进行了探究,硕士生使用嵌入小句的情况如何,从硕士生到博士生嵌入小句的动态变化值得探索。未来将继续拓宽研究对象,逐步推进中国英语学习者学术论文名词词组中嵌入小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