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白语a³⁵、ni̱²¹词缀研究
Research on the “a³⁵” and “ni̱²¹” Affixes in Yunlong Bai Language
DOI: 10.12677/ml.2024.12111010,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杨新伟: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云龙白语亲属称谓词缀Yunlong Bai Language Kinship Terms Affixes
摘要: “ni̱²¹”和“a³⁵”词缀是云龙白族亲属称谓中常用的两个词缀。“阿”类词缀在藏缅语族诸语言的亲属称谓中使用较为普遍,属于汉藏语系中比较古老的同源底层。“ni̱²¹”词缀是从“niɛ³⁵”的音节脱落而来,“ni̱²¹”的意义正处于一个不断虚化的过程之中,未来有可能完全虚化成词缀。
Abstract: The “ni̱²¹” and “a³⁵” suffixes are two commonly used affixes in the kinship terms of the Bai people in Yunlong. The “Ah” class affixe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kinship terms of various languages in the Tibeto-Burman language family and belong to the older proto-root layer in the Sino-Tibetan language family. The “ni̱²¹” suffix originated from the syllable shedding of “niɛ³⁵”, and the meaning of “ni̱²¹” is in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grammaticalization, which may eventually become a completely grammaticalized affix.
文章引用:杨新伟. 云龙白语a³⁵、ni̱²¹词缀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11): 270-276.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111010

1. 引言

亲属称谓是对亲属的称呼语,通过亲属称谓我们可以识别和区分彼此的亲属关系。本文以云龙白语亲属称谓的词缀为研究对象。白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语支未定的语言,云龙白语属于白语南部大理方言。笔者发现云龙白语中亲属称谓的“ni̱²¹”和“a³⁵”词缀十分独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依托田野调查,较为全面地获取第一手的亲属称谓语料,并结合丰富的汉文典籍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共时描写和历时研究。文中亲属称谓的语料来源于大理州云龙县长新乡丰胜村松子岭组的田野调查,松子岭村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长新乡丰胜行政村,位于度新乡之南,距长新乡六公里,丰胜村委会一公里,属于半山区,调查人作者本人,调查时间2023年2月,主要发音合作人为:杨国丁,81岁,松子岭人,小学学历;伍文瑞,49岁,松子岭人,文盲;杨方贵,46岁,松子岭人,文盲。

2. 亲属称谓词缀前人研究

目前不少研究白族亲属称谓的学者也注意和提及到“a³⁵”词缀,如

赵金灿的《鹤庆白族的亲属称谓》[1]中提及“a⁵⁵”在白语中出现频率高,多用于亲属称谓的面称,部分词有亲昵的含义,还可以加在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前使用。

李梦,王锋在《大理白语亲属称谓及文化内涵探析》[2]中写到,白族亲属称谓中附加式亲属称谓词通常是由词根附加其他成分构成,如单音节词根前加词缀“a³¹”“a⁵⁵”等构成。

李爱琴的《白族亲属称谓与文化》[3]中举了“a”类亲属称谓的例子,但是未作说明和分析。

刘援朝的《元江白族亲属称谓系统》[4]中也提及白族所有单音节的亲属称谓都附有前缀“a”表示“亲昵”的含义。关于“ni̱”词缀在研究白族亲属称谓的文章中并未提及。

张雨江《拉祜语名词词缀研究》[5]拉祜语中a³¹、a³⁵、a³³前缀用在亲属称谓和动植物名词等普通名词前作为构成名词的标志;a³⁵和a³³还可以作为构型词缀使用,出现在动词和形容词之前,把动词和形容词转变为名词。张雨佳分析得出拉祜语中的“a”类词缀是由古汉藏语传承下来。

李泽然《哈尼语研究》[6]发现哈尼语“a”音节可以用在亲属称谓人称名词前表示“亲切、亲昵”的附加感情色彩;还可以加在动词、形容词、量词之前构成名词;“a”音节还可以加在单音节名词前,起双音节化的作用。

吴承蓉《云县彝语西山土语“a-”前缀的语法功能》[7]“a-”前缀可以出现在名词前构成名词前缀;在动词和形容词前出现构成否定前缀;彝语亲属称谓中一般都有“a-”前缀,“a-”前缀用于亲属称谓名词前,表示“亲密、尊敬、敬爱”等感情色彩,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可以拉近对话人之间的关系。

从藏缅语族不同语言“a”词缀的研究中可以发现,“a”词缀的使用比较普遍,在亲属称谓中表示“亲昵、尊敬、喜爱”等感情时功能比较一致,从亲属称谓的“a”词缀来看把白语划入藏缅语族具有科学性。关于白族的亲属称谓词缀目前并未有学者作专题论述和研究,白族亲属称谓词缀的研究也可以为白语系属划分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及研究空间。

3. 云龙白语a³⁵词缀分析

3.1. 云龙白语亲属称谓a³⁵词缀的功能

云龙白语的亲属称谓中,“a³⁵”词缀使用较为普遍,面称时可以出现在大部分的亲属称谓之前,背称时则不常使用“a³⁵”词缀,如:

祖父a³⁵ʦu³¹po³⁵,祖母a³⁵te³⁵;

外公a³⁵ko⁴⁴,外婆a³⁵po⁴²;

父亲a³⁵ti⁴⁴,a³⁵mo³³母亲;

伯/叔a³⁵to³¹/se⁴²ti⁴⁴,姑/婶a³⁵to³¹/se⁴²mo³³。

我们在可以在语境中感受加“a³⁵”词缀和不加“a³⁵”词缀的差别:

① lo̱⁴²ŋo̱²¹ja⁵⁵jiɯ³⁵la̱⁴²。 ① a³⁵lo̱⁴²ŋo̱²¹ja⁵⁵jiɯ³⁵la̱⁴²。

爷 我 到家 了。 阿爷 我 到家 了。

② ʦi̱⁴²ŋo̱²¹niau⁵⁵ʨʰiɛ³⁵tʰo̱²¹。 ② a³⁵ʦi̱⁴²ŋo̱²¹niau⁵⁵ʨʰiɛ³⁵tʰo̱²¹。

儿 你 要 听 话 阿儿 你 要 听 话。

③ ku³⁵ta⁵⁵li̱²¹tciɛ³⁵mɯ³⁵ŋɛ̱²¹? ③ a³⁵ku³⁵ta⁵⁵li̱²¹ʨiɛ³⁵mɯ³⁵ŋɛ²¹?

姑 大理 怎么 走? 阿 姑 大理 怎么 走?

④ ti⁵⁵ŋɯ³⁵ti̱⁴⁴su³³a³⁵na⁵⁵? ④ a³⁵ti⁵⁵ŋɯ³⁵ti̱⁴⁴su³³a³⁵na⁵⁵?

弟 你 爸 去 哪里了? 阿弟 你 爸 去 哪里了?

通过上述的例子可以发现,云龙白语的亲属称谓中“a³⁵”词缀常用在亲属称谓前可以表达“亲昵”和“尊敬”的感亲色彩,尤其在“询问”这种语境之中更为直观,不加“a³⁵”时语气显得十分生硬,直接询问显得不礼貌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云龙白语中“a³⁵”词缀在面称可以不出现,即单独的“ti̱⁴⁴(爸)”“mau³³(妈)”等也可以作为亲属称谓单独使用,加上“a³⁵”之后增加了“亲切、亲密、尊敬”的感情色彩。通过田野调查和分析云龙白族的亲属称谓系统,发现“a³⁵”词缀可以出现在所有的单音节亲属称谓之前,而“a³⁵”词缀和多音节亲属称谓词的搭配并不常见。在现实生活的实际使用中,云龙白族也很少在双音节亲属称谓前加“阿”,这可能是受古汉语中单音节为主的词汇格局影响,或是受语言使用的经济性原则的制约形成。

云龙白族亲属称谓中的“a³⁵”词缀还可以加在“名”的最后一个字前构成亲属称谓表示亲昵,这种称谓限于长辈称晚辈,晚辈称长辈则不能使用这种称谓如:名的最后一个字是“伟”,长辈就可以称呼其为“阿伟”。由此可见“a³⁵”词缀在云龙白语的部分使用场景中还增加了【长辈】这个义素。

云龙白语“a³⁵”词缀还可以加在疑问代词的前面表示a³⁵na⁵⁵ni̱²¹?(谁?)、a³⁵na⁵⁵?(哪里?)、a³⁵na⁵⁵kɛ³³?(什么时候?)、a³⁵ʂa̱⁴²?(什么?)的疑问,例如:

① a³⁵na⁵⁵ni̱²¹ ka̱⁴⁴ tʂi̱²¹? ② a³⁵na⁵⁵ni̱²¹ta⁵⁵nɯ³⁵no³³?

谁在 说话? 谁 和你 一起?

③ no̱²¹pe̱⁴⁴a³⁵na⁵⁵? ④ ŋɯ³⁵ti̱⁴⁴si³³a³⁵na⁵⁵?

你 去 哪里? 你爸在 哪里?

⑤ ŋo³¹ka³¹a³⁵ʂa̱⁴²? ⑥ a³⁵ʂa̱⁴²?

你说 什么? 什么?

⑦ ŋo³¹a³⁵na⁵⁵kɛ³³ja⁵⁵kʰua̱⁴²? ⑧ ŋo³¹a³⁵na⁵⁵kɛ³³ʂe³⁵ti³⁵jiɯ³⁵?

你 什么时候 回家? 你 什么时候 回来?

“a³⁵”词缀在云龙白语中构成疑问比较全能,可以表达人、地、时等的疑问。在表示疑问时“a³⁵”词缀必须出现。需要注意的是在云龙白语的这种疑问结构中,“a³⁵”词缀本身没有表达疑问的作用,但是构成疑问结构时“a³⁵”词缀必须出现。

“a³⁵”前缀可以构成语气词表示可惜、嫌弃和惊讶等感情,例如“a³⁵ti̱²¹(嫌弃)、a³⁵pe³¹(可惜)、a³⁵pɯ̱²¹(惊讶)。”值得注意的是语气词中的“a³⁵”可以不出现,但是后面的“ti̱²¹、pe³¹、pɯ̱²¹”要重叠成“ti̱²¹ti̱²¹、pe³¹pe³¹、pɯ̱²¹pɯ̱²¹”等才能表示语气,这种重叠的用法多见于口语。

此外在剑川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在剑川金华白语中“a³⁵”前缀可以出现在动词前构成否定前缀,同上文前人研究中提到云县彝语西山土语的的“a-”前缀功能相似,如:

a³⁵miau⁴⁴ a³⁵biau³³ a³⁵jiɯ⁵⁵

不要 不是 不吃

3.2. “阿”类词缀的同源研究

“阿”类亲属称谓在古汉语中使用比较普遍,它起源较早,张黎[8]认为最早出现于西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故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懑”。但是这里的“阿”还未作为亲属称谓词使用,而是表示乳母。朱茂汉和陈保勤[9]推论,词头“阿”可能是由具有“依靠、乳养”的动词“阿”虚化而来。词缀“阿”最早见于东汉蔡琰《悲愤诗》“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阿”类前缀在魏晋以后特别发达,但是在现代汉语中“阿”类亲属称谓已经不再使用或消失。但是“阿”类前缀还存在于藏缅语族诸语言的亲属称谓中,“阿”类前缀在云龙白族的亲属称谓中较为发达,两者中间是历时传承还是共时的地域共存,学界并无定论。

“阿”还可以加在疑问代词前表示疑问,如《百喻经》中的“妇已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汉乐府·民歌》中的“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阿谁”这种用法出现于汉末,王力[10]先生提出“阿谁”可能是从“伊谁”演变而来。

“阿”还可以加在人的名字或小名之前称人,这种用法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到六朝时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如曹操称“阿瞒”。

哈尼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哈尼语词汇中有不少a音节组成的词。a音节功能多样,可以作为前缀构成名词如“a⁵⁵do̱³¹(灯)”“a⁵⁵ga³¹(恋人)”;可以加在单音节名词前,起双音节化的作用如“a⁵⁵nɔ³³(日子)”“a³¹ʦho⁵⁵(人)”等。“a”音节可以构成亲属称谓,如“a⁵⁵da³³(爸爸)”“a⁵⁵ma³³(妈妈)”等。

哈尼语亲属称谓中“a⁵⁵”前缀表示亲昵,同云龙白族亲属称谓的“a³⁵”前缀功能一致。而哈尼语中的 “a³³”前缀不能去除,而且去除“a⁵⁵”前缀后的词有些不再表示亲属称谓,例如:“a³¹phi³¹”(奶奶),去掉“a³¹”之后单独的“phi³¹”没有意义。只有“a⁵⁵da³³(爸爸)”“a⁵⁵ma³³(妈妈)”去除“a⁵⁵”之后仍表示亲属称谓,而且仅限于背称时使用。哈尼语中的“a”前缀还可以用在人称名词前表示“亲切、亲昵”,如“a⁵⁵za⁵⁵(阿然)”“a⁵⁵tsha³¹(阿才)”但是这种称呼只能用于长辈称晚辈,用法上同云龙白语对应整齐。语料来源:黄武鑫,哈尼族,云南民族大学在读研究生,致以感谢。

拉祜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语料来源:杞张七,拉祜族,云南民族大学在读研究生,致以感谢。拉祜族的亲属称谓中也有“阿”类亲属称谓。拉祜语的亲属称谓中“a”前缀可以用在亲属称谓词前面构成名词的标志表示亲昵、密切,值得注意的是拉祜族“a”前缀在不同的亲属称谓前调值会发生变化,如“a³³pu¹¹ʨɔ³⁵(爷爷)、a³³pa³³(阿爸)、a³³ma³³(阿妈)、a³⁵ʑi²¹ma³³(小姨)、a³⁵ku³³ma³³(姑妈)”,云龙白语的“a³⁵”词缀在亲属称谓中调值比较统一。拉祜族亲属称谓的“a”前缀同白语的“a³⁵”前缀主要功能类似。但是拉祜族亲属称谓“a”单用时前缀“a”不能去除,否则剩下的音节没有意义,即只能说“a³³pu¹¹ʨɔ³⁵”不能说“pu¹¹ʨɔ³⁵”,在句子中则可以去掉“a”单独使用。例如:

① ŋa³¹pu¹¹ʨɔ³⁵ɔ¹¹ʨa⁵³ʨhɛ⁵³ve³³ ② nɔ³¹pa³³ti³³mi³³kho⁵³qe³³o³¹la⁵³

我爷爷在吃饭。 你爸爸去田里了吗?

从对上述诸民族语言的研究中可以得出,“阿”类词缀在汉藏语系语言中使用得较为普遍,尤其是在亲属称谓之中。“阿”类词缀只有一个元音,这里我们就不对其语音形式进行分析。“阿”类词缀在汉藏语系语言中功能对应整齐,“阿”词缀可以加在亲属称谓前表示亲昵和尊敬(古汉语、云龙白语、建水哈尼语、云县彝语、澜沧拉祜语);“阿”类词缀可以表示疑问(古汉语、云龙白语);“阿”类词缀可以构成“阿”加“名”形式的亲属称谓(古汉语、云龙白语、建水哈尼语)。“阿”类词缀功能丰富但是在古汉语、云龙白语、建水哈尼语、澜沧拉祜语中功能对应整齐,尤其是在亲属称谓中表示“亲昵、尊敬”上,因此“阿”词缀是汉藏语系语言中比较古老的同源底层,从“阿”词缀看把上述语言划为谱系树上的一支具有科学性。其中云龙白语“a³⁵”词缀和古汉语“阿”词头的功能对应最为整齐,这是汉族和白族接触的时间较早、接触的程度较深,汉语作为优势语言白语从汉语中借入了大量的借词导致。

4. 云龙白语“ni̱²¹”词缀研究

4.1. 后缀“ni̱²¹”的共时描写

“ni̱²¹”词缀在云龙白语的亲属称谓中也十分常见,如

爷爷lo̱⁴²ni̱²¹,奶奶ne⁵⁵ni̱²¹;

儿子ʦi̱⁴²ni̱²¹,女儿niv³³ni̱²¹;

孙子sua³⁵ ni̱²¹,孙女sua³⁵ niv³³ni̱²¹。

丈夫lo̱⁴²ku³⁵ni̱²¹,妻子v³³ni̱²¹。

“ni̱²¹”在亲属称谓中并无实意作为词缀使用,用法上接近汉语的“儿子”“孙子”中的“子”词缀,常用于亲属称谓的背称。在背称时人们通常在自己的配偶和晚辈的亲属称谓之后加“ni̱²¹”表示尊敬和亲昵,功能上同“a³⁵(阿)”一致,但是两者出现的位置不同“a³⁵”出现在词头“ni̱²¹”出现在词尾作为后缀使用,“a³⁵”的使用范围更广。ni̱²¹”还可以表示性别ʦi̱⁴²ni̱²¹(男子)、nia̱u⁴²ni̱²¹(女子)。

除了构成亲属称谓和表示性别,“ni̱²¹”可以同数词搭配组成数量短语,如:“a̱²¹ni̱²¹(一人)”、“ɕi⁵⁵³³ni̱²¹(四人)”和“mu³³ni̱²¹(五人)”。

“ni̱²¹”还可以同亲属谓搭配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指代,例如:

① ŋɯ³⁵ti̱⁴⁴nɯ̱²¹ni̱²¹。 ② ŋɯ³⁵mau³³nɯ̱²¹ni̱²¹。

我的父亲这个人。 我母亲这个人。

“ŋɯ³⁵ti̱⁴⁴nɯ̱²¹ni̱²¹”中的“ti̱⁴⁴”,可以被云龙白族亲属称谓中所有单音节亲属称谓代替。

4.2. “ni̱²¹”后缀历时研究

云龙白语中的“ni̱²¹”在部分使用场景中具有“人”的实意。“ni̱²¹”在构成“a̱²¹ni̱²¹(一人)、ko³³ni̱²¹(两人)……”等的数量短语时可以分析出“人”的实意。“ni̱²¹”在同亲属谓搭配构成“ŋɯ³⁵ne⁵⁵nɯ̱²¹ni̱²¹(我的奶奶这个人)”等名词性短语中“人”的意义也比较实在。

“ni̱²¹”在亲属称谓“sua³⁵ni̱²¹(孙子)、v³³ni̱²¹(妻子)、ʦi̱⁴²ni̱²¹(儿子)”等亲属称谓中意义完全虚化,“ni̱²¹”作为后缀使用。“ni̱²¹”在表示性别“ʦi̱⁴²ni̱²¹(男子)和nia̱u⁴² ni̱²¹(女子)”时,“ni̱²¹”的用法等于汉语的“男子、女子”中的“子”,意义也完全虚化作为后缀使用。

“ni̱²¹”在数量短语和名词短语中有“人”的实词意。但是“ni̱²¹”无法脱离这种结构单独使用,即单一的“ni̱²¹”无法表达人的意义,只有和“ni²¹kɛ³⁵、niɛ³⁵ni²¹”搭配才能独立表达人的意义。因此我们不能把“ni̱²¹”归于实词,“ni̱²¹”表现出虚词化的趋势。

“ni̱²¹”的意义在云龙白语的不同使用场景中呈现出不同的虚实情况,但是彼此意义间存在联系。因此推论,云龙白语中“ni̱²¹”的意义正处于一个动态的虚化过程之中,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虚实状态,未来有可能失去实词意完全虚化成词缀。

云龙白语中“人”常用另外一个词“niɛ³⁵”来表达,“niɛ³⁵”可以单独作主语、宾语属于名词(实词)。

“niɛ³⁵”和“ni̱²¹”都有人的意义,他们还可以组成联合词“niɛ³⁵ni̱²¹”共同表达“人”这个意义。它们中间还可以插入数词,如:“niɛ³⁵a²¹ni̱²¹(一个人)、niɛ³⁵ko³³ni̱²¹(两个人)和niɛ³⁵sa³⁵ ni̱²¹(三个人)”等表示有几个人,同前文提到的“a̱²¹ni̱²¹(一个人)、ko³³ni̱²¹(两个人)”在意义上没有区别。“niɛ³⁵a²¹ni̱²¹(一个人)”在这种结构中的“ni̱²¹”功能上更接近量词,具有实词意。 因此也有人认为“ni̱²¹”是量词表示“人”的单位;也有人认为“ni̱²¹”是拷贝“niɛ³⁵”产生的反响型量词属于实词。

在亲属称谓“ʦi̱⁴²ni̱²¹(儿子)”“niv³³ni̱²¹(女儿)”等中 “ni̱²¹”的意义完全虚化也无法拆分出量词意。此外 “ni̱²¹”在部分场景中有“人”的实意,因而把“ni̱²¹”简单的归于量词是不科学的。

“niɛ³⁵”和“ni̱²¹”词形不同意义相近,“niɛ³⁵”和“ni̱²¹”在音节结构上也具有相似性。从“niɛ³⁵(人)”和“ni̱²¹”在意义和音节结构的关联性来看,可以推测出“ni̱²¹”词缀有可能是“niɛ³⁵(人)”音节的“ɛ”脱落形成。意义上“ni̱²¹”正从实词意“人”朝着词缀化的方向不断虚化发展。云龙白语的语音演变中“i”介音前后的音节脱落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如:

汉语 电(diàn) 面(miàn) 爹(diē) 眉(méi)

白语 ti⁵⁵ mi̱⁴² ti³³ mi³⁵

从“niɛ³⁵”脱落演变到“ni̱²¹”符合白语发展的一般规律,结论具有科学性。

5. 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云龙白语亲属称谓中的“a³⁵”词缀是汉藏语系语言中比较古老的同源底层。“阿”类亲属称谓在藏缅语族亲属称谓中使用普遍,功能上彼此对应。云龙白语“a³⁵”词缀比较完整保留了古汉语“阿”词头的语法功能。“ni̱²¹”作为词缀使用时意义完全虚化,但是它在数量结构和名词短语中仍然存在“人”的实意,但是它无法脱离这种结构独立使用。从“ni̱²¹”意义的虚实变化和不同意义间存在联系分析得出,“ni̱²¹”的意义正朝着完全虚化的方向发展,“ni̱²¹”是从“niɛ³⁵”的音节脱落而来。

基金项目

本文受民族文化学院2024年云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基金院级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云龙白语中的中古汉语借词研究(项目编号:MW202416)。

参考文献

[1] 赵金灿. 鹤庆白族的亲属称谓[J]. 大理民族文化论从, 2017(1): 473-481.
[2] 李梦, 王锋. 大理白语亲属称谓及其文化内涵探析[J]. 大理大学学报, 2020, 5(9): 17-22.
[3] 李爱琴. 白语亲属称谓与民族文化[J]. 贵州民族研究, 2015, 36(8): 123-127.
[4] 刘援朝. 元江白族亲属称谓系统[J].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8, 19(A01): 59-62.
[5] 张雨江. 拉祜语名词词缀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07, 27(3): 179-183.
[6] 李泽然. 哈尼语研究[M]. 兰州: 民族出版社, 2001.
[7] 吴承蓉. 云县彝语西山土语“a-”前缀的语法功能[J]. 保山学院学报, 2024, 43(1): 55-65.
[8] 张黎. 汉语“阿”类亲属称谓词的历史演变、共时分布和地域因素[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2023, 25(3): 48-51.
[9] 朱茂汉. 名词前缀“阿”和“老”的形成和发展[J]. 安徽师大学报, 1983, 11(4): 88-94.
[10] 王力. 汉语史稿[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