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偏远地区,志愿服务曾经是社会支持和帮助的重要方式,它通过直接的物质援助和社会关爱,迅速在当地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这种输血式的服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地区的物质匮乏问题,促进了社会的二次分配,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志愿服务模式,由于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已经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工作以其专业的服务技术和方法,开始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工作通过科学的介入和干预,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成为现代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逐渐认识到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开始通过购买服务、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大力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使其成为政府支持和发展的重要对象。尽管如此,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社会知名度相对较低。当地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不足,甚至可能从未听说过社会工作的概念,这给社会工作的推广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理政府部门开始尝试将一批本土的志愿组织转型成为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志愿服务的传统优势与社会工作的专业性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和居民。但当前社工与志愿服务组织融合发展的相关机制还未完善,部分地区才刚刚开始出现实践探索,因此,如何推动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高质量融合成为必须研究的现实课题。本研究立足于嵌入理论,基于大理市M公益中心向专业社工机构转型过程中机构治理杂糅、专业服务内容无法整合的背景下,分析Y机构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到实现融合发展,最后提出公益组织向社工机构转型的展望探讨公益组织向专业社工机构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方法,以探索更加高效的融合路径,既能服务于完善大理市社会服务的高效化与全面化,又能为其他省市的社工本土化与专业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2. 文献综述
2.1. 社工机构与公益组织的关系
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之间的关系的确变得越来越紧密,而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受到关注。陈涛和武琪认为社会工作与公益组织是去过度专业化的关系,社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可能过度强调了理论体系、科学方法和操作技巧,而忽视了其背后的价值理念,从而与慈善事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脱节[1]。陈涛和彭华民的研究提供了对西方社会工作实践及其专业使命变迁历程的重要见解。他们指出,西方社会工作起源于志愿公益服务,但在后续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包括过度专业主义和过度关注个人治疗的倾向。然而,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西方社会工作开始强调回归先驱者们的目标,即关心社区改善和社会变革。这种转变反映了对社会工作使命本质的重新思考,以及对社会工作实践应该更加关注社区和社会层面问题的认识[2] [3]。因此,有学者主张社会工作应该去除过度专业化的倾向,重新与慈善事业建立有机联系,回归其源头。还有学者认为,社会工作与公益组织是融合发展的关系,陈锋和陈涛所指出的两种错误的偏向反映了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中常见的误区。第一种偏向是片面强调专业性而忽视社会性,这种观点将社会工作过度视为一种技术性的职业,而忽略了其本质上的社会性和对社会变革的使命。第二种偏向则是将社会性与专业性对立起来,认为社会工作要么是社会活动,要么是专业服务,实际上社会工作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社会性,二者并不矛盾,而应当是统一的[4]。
赵环和徐选国则强调了重构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融合关系,并将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置于中国当代社会建设的宏大叙事之中。这意味着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应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下进行重塑和发展,将其定位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之中,以实现对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自身的超越与发展[5]。刘威强调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是嵌合共生的关系,即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实践中,两者可以相互借鉴、合作,共同为社会福祉和公益事业做出贡献[6]。
综上所述,这些观点展示了学术界对于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关系的多元理解和探索,很多学者都认为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但在现实中,两者常常处于相互分立的状态。然而,未来加强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的合作,促进彼此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共识为进一步研究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如何推动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的融合发展,以及如何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对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的理解,推动其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和促进两者之间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2.2. 社工与志愿服务组织的融合必要性
首先是解决困境,赢得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虽然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但是却面临着提高行业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低的问题,行业公信力问题是在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凸显出来的。近十年来,我国公益事业快速发展,但是对公益慈善组织公信力的质疑一直不断。还有是工资待遇不高,职业流动频繁,低工资待遇导致员工流动频繁,从而影响团队的稳定性和工作的延续性。除了这几个主要问题社会工作和慈善公益组织还面临,人才培育问题,服务效果提升问题。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很复杂,因此解决起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徐道稳认为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融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两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7]。
其次是转型发展,获得新动力的需要。李炯标从社会治理的视角探讨了欠发达地区慈善公益组织的发展问题,他认为慈善公益组织是社会治理的“协同体”和“整合体”,当前欠发达地区慈善公益组织的发展存在传统慈善组织偏多,而现代公益偏少导致慈善公益组织能提供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较少。而社会工作刚好可以补齐慈善公益组织的这一缺陷[8]。魏恒与刘威认为公益事业和社工机构在服务视角中彼此也存在着分歧,慈善事业强调资金援助,社会工作强调专业化,志愿服务强调大众化,这种分歧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9]。刘威进一步提出,相较于社会工作系统的理论指导与科学的帮扶技巧,我们国家的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却在理论性与专业性上有所欠缺,也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具体的援助实践上会出现一定的争议和分歧,影响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可以说明,通过融合,能够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特点融入到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中,提升慈善救助与志愿服务的科学水平及整体素质,完善公益行业的理念。
总体而言,长期活跃于民间的公益组织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和本土特色,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在近年来才慢慢走进大众视野,因此,无论是公益组织转型成为专业社工机构,还是专业社会工作在本土扎根落地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一个合作共生的过程。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探讨公益组织在向专业社工机构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从而思考如何应对转型过程中的诸多等问题。进而推进我国社会工作机构本土化的路径探究。
3. 理论基础
“嵌入”(Embeddedness)一词来源于1944年Karl Polanvi的著作《The Great Transformation》,文中基于“社会保卫”理念提出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时,不应忽视非经济制度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倘若社会发展过分重视市场化与经济化,受利益驱使不可必然地将出现社会灾难性事件,所以文中反对经济自主性发展的看法,认为市场体系不具有自发调节机制,须重视政治和社会等非经济方面的问题以应对社会风险。我国学者熊跃根首次将嵌入性理论作为社会工作研究范式,用以论证我国社会工作的实践发展过程中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体制嵌入”的关系概念。王思斌则以一文更加清晰阐释了嵌入的基本概念,明确嵌入是指“某一事物进入另一事物之中的过程和状态”[10]。此外其通过论述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嵌入中国实际的社会服务领域从事社会服务以谋求获得政府认可与发展自身时,系统性地对嵌入的配套概念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其阐释了嵌入的主体、嵌入的对象、嵌入的过程与空间、嵌入的效应等嵌入发生的事实元素,使得嵌入理论得以明确可操。在社会工作和公益组织的背景下,嵌入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组织如何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运作,以及它们如何与周围的社会结构相互作用。本文着眼于社会工作机构进入本土后与本土公益组织相互渗透,彼此融合、深层合作等的互嵌效应,研究分析在社会服务领域下,社工机构和公益组织彼此主动进入对方的过程,达成彼此融洽合作、功能互补的状态,为社会工作机构本土化建设提供思考和建议。
4. 社工机构与志愿服务组织融合发展实践
4.1. 机构概况
L志愿服务组织是一家在云南省民政厅登记成立的志愿组织。团队2016年7月注册成立志愿者协会,并在大理州永平县开展公益活动,2018年,成立L志愿服务中心以社会组织力量为更多弱势群体增福祉。该志愿服务现有业务比较广泛,主要服务人员有,残疾人群体、贫困学生、重病儿童、特困老人、受灾家庭等。服务方法主要是以筹集善款,输送物资开展志愿服务为主。累计组织捐款100万余元,捐助衣物10万余件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现状,促进他们更好抵御生活风险。2021年9月,在政府牵头下,依托L志愿服务组织成立Y社会工作机构,成为省级社工示范点。针对全县儿童、老人、单身大龄未婚青年、生活困难群众四类重点特殊群体分别开展的“爱与陪伴、爱的守护、爱的温暖、爱的呼唤”四大专项行动,受益群体达4000余人。起初政府希望L志愿组织可以彻底转型成为一个专业的社工机构,继续为社区群体服务。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现两个机构可以实现融合发展,并在政府部门和高校督导的支持下走上了融合发展道路。
4.2. Y机构与L志愿组织融合发展挑战
4.2.1. 组织结构和文化调整困难
原有的组织结构不适应新的工作需求,由原来的志愿组织向专业社工发展调整组织结构涉及到人员的调整和岗位变动,引发内部的不稳定和不安。志愿组织向社工机构转型导致团队内部的协作难度增加。原有的团队成员对社工的工作方法和理念的不同理解和态度产生分歧,导致沟通不畅、决策困难、合作效率下降等问题。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方面,社工机构需要具有更为正规和专业化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例如设立专门的部门和岗位负责不同的服务领域和项目管理。而L公益组织可能更加灵活和扁平化,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主要以家庭成员和朋友组成的,管理方式更注重团队合作和志愿者动员。在这些组织文化刚性的限制下,政府虽然想让L志愿组织转型成为社工机构,但是由于各种限制,仍然是以志愿组织的方式和管理模式,Y机构作为社工机构其专业性和工作手法均未体现,在融合的过程中组织之间还面临价值观和文化冲突。L志愿组织和Y社工机构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存在差异,嵌入过程中引发文化冲突。原有的志愿组织注重志愿者的自愿性和非盈利性质,而社工机构可能更加注重专业化和效益性。这种文化冲突导致团队内部的不和谐和矛盾。
4.2.2. 资金和资源瓶颈
外部融资或获取资助困难,特别是在经济不稳定时期或对非营利组织的资助减少的情况下。L志愿组织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由志愿组织向专业社工发展的机构的各项支出,如员工培训、市场营销等。一个员工一年的培训次数大多在两次左右。在Y社工站在本土志愿组织下挂牌成立以后,政府提供了一些培训的机会,但是也是因为经费不足,能参加培训的员工也很少。
机构会长莽会长表示:“机构项目分散需要人员,而且由于各项目点距离较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有时候都是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一般我的员工可以参加的培训会只有省上给出名额,或者提供经费的情况下,才会参加,我们自费参加的可能一个员工一年就有一到两次。”
4.2.3. 社会认知度不高
在本土志愿组织向Y专业社工机构转变过程中,社会对于组织转变的目的、意义和所提供的专业服务存在误解或不理解,缺乏对组织工作的正确认知。在服务过程中,当提及L志愿组织时,民众大多都对该志愿组织有所了解,但是提及社工机构,大家都表示不太清楚,也不懂具体是做什么的。由于社会认知度不高,组织的服务范围和影响力受到限制,无法覆盖更广泛的社区和受众群体。目前L志愿服务组织的服务范围,可以涉及到整个大理州,但是,社工机构项目的服务群体仍然只是局限于W社区。
4.2.4. 志愿组织与社工工作方法转换困难
在服务过程中,社工服务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原来的志愿组织的成员可能缺乏这方面的系统训练。在服务过程中,员工使用志愿服务的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继续服务。这种差异可能导致服务效果和质量的不一致。在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项目中,根据项目的目的和要求,需要社工在服务对象生日的时候开展入户服务并提供生日慰问。当社工们带着生日蛋糕来到服务对象家里,才发现服务对象患有糖尿病。在实际服务中,员工往往采用志愿服务的工作方法,这可能不完全适用于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的具体要求。在为服务对象庆祝生日时,社工们可能会按照常规方式准备生日蛋糕,而忽略了服务对象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
残疾人托养服务需要高度个性化的服务,这要求社工和志愿者能够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提供定制化的关怀和支持。然而,志愿服务的工作方法可能无法满足这种个性化需求。然而,目前的本土志愿组织在向专业社工转换的过程中还在使用原来志愿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同时也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使得工作人员难以适应复杂的服务需求。
4.3. Y社工机构与L志愿组织融合发展实践
4.3.1. 文化转型与组织变革,促进文化对话
将两个组织的文化、价值观、工作方法等进行整合和转变,以促进文化对话和融合。在发展过程中,机构领导者建议通过开展团队建设、制定两者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方式来实现文化对话。也通过自行开展培训会议,来帮助员工认识两者的异同,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实时转换角色。
4.3.2. 引入专家督导,完善组织管理
机构试图引入专家督导帮助评估和改善组织管理的现状,从2021年至今先后引入政府工作部门督导一名,云南社会组织协会社工一名督导,选择具有社工或非营利组织管理经验的专家,并与他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持续改进组织管理水平。
4.3.3. 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维持组织运行
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可以提高组织的财务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L志愿服务组织和Y社工机构合作,发挥各自筹集资金的优势和方法通过申请政府拨款、开展募捐活动、开展社会企业等方式来寻求资金来源,并且进行资源共享,解决了资金筹集困难的问题,共同维护组织的运行。对于L志愿组织来说,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每年政府的购买项目也相应有所倾斜,每年的项目经费大约有100万。而社工机构由于刚刚发展起来不久,社区知名度也不高,目前只有一个在进行的项目。在这样的现实情景下,可以进行资源共享。
4.3.4. 志愿组织与社工方法融合开展服务
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领导者积极培养社工和志愿者共同的组织文化和服务理念,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和共同的价值观引导,促进两者更好地融合和协作。其次社工机构利用志愿者的广泛网络和资源,拓展服务范围和深度。利用志愿组织的社会知名度帮助社工机构接触到更多的社区资源和潜在服务对象,增强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帮助社工机构更好地深入本土,扎根于本土。
4.3.5. 高校合作,提升组织专业化
近年来,Y机构与复旦大学,楚雄师范学院,保山学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Y机构这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与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和应用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复旦大学的老师每年暑假和寒假都会与Y社会工作机构合作开展社会调研项目,复旦大学在举办社会工作相关的专业培训和研讨会时,邀请Y机构人员从业人员参与,促进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5. 社工机构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未来的展望
首先,深化融合发展:Y社工机构和L志愿组织可以进一步深化融合发展,通过更紧密的合作和协同,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服务一体化。可以建立联合工作组织、共享服务平台等机制,促进各方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优化利用。
其次,创新服务模式:针对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多样化,可以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供更加贴近需求、高效可持续的社会服务。如,“社工 + 社区领袖”的服务模式,“社区特色服务项目”等。
再次,加强专业化建设:Y社工机构和L志愿组织可以加强专业化建设,提升员工和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可以开展培训课程、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提升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最后,拓展社会影响力:Y社工机构和L志愿组织可以积极拓展社会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提升组织在社会中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可以充分利用社工专业返乡大学生假期服务,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加强社工机构在本地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吸纳本地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参与社工服务。
6. 总结
本研究以大理市L公益中心向专业社工机构转型的实践为背景,探讨了社工机构与公益组织由嵌入到融合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解决策略,旨在为社会服务的高效化与全面化提供借鉴,同时为其他省市的社工本土化与专业化提供参考。
在实践部分,研究以L志愿服务组织和Y社会工作机构的融合分析了组织结构和文化调整困难、资金和资源瓶颈、社会认知度不高、志愿组织与社工工作方法转换困难等挑战,以及机构为促进融合发展作出的努力,例如,通过文化转型与组织变革促进文化对话,引入专家督导完善组织管理,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维持组织运行,志愿组织与社工方法融合开展服务,以及与高校合作提升组织专业化等。
总结来说,公益组织向社工机构的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克服多方面的挑战。需要两者深化融合发展、创新服务模式、加强专业化建设、拓展社会影响力、促进政府合作与参与等,通过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结合,推动社会服务向更加专业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推动社会工作与公益组织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这也为其他地区的社工本土化与专业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