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核心动力。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创新人才的重任。然而,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地方高校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方面,地方高校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等方面与重点高校存在一定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也难以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如何突破这些困境,探索出适合地方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对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地方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更能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1. 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高校培养创新人才,能够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2. 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人才能够提高高校的声誉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和教师,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3. 促进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
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梦想。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当前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3.1. 教育理念方面
共性教育过度,个性挖掘不足:高校过于强调对学生共性的塑造,比如统一的教学计划、标准化的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等,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挖掘和培养。这导致学生在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方面较为相似,缺乏独特的优势和创新思维,难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1] [2]。
对创新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仍然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记忆上,对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创新教育的理念没有真正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
3.2. 课程体系方面
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课程体系的构建没有充分考虑到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存在内容重复或脱节的现象。例如,一些专业课程的设置过于细化,缺乏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导致学生的知识视野狭窄,难以形成综合性的思维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的比重较低,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够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较为单一。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3]。
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但高校的课程内容更新相对滞后,不能及时反应学科前沿和社会需求。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3. 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缺乏互动性和启发性: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教师没有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启发。教学过程中缺乏问题导向和案例教学等方法的应用,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影响。
3.4. 师资队伍方面
教师创新能力不足:部分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无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榜样和指导。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热情。此外,一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对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了解不够,在教学中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4]。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高校师资队伍中,具有企业工作经验或实践背景的教师比例较低,而学术型教师占比较高。这种师资队伍结构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指导,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同时,高校缺乏对教师的创新培训和激励机制,教师参与创新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3.5. 评价考核制度方面
对学生的评价过于注重考试成绩:高校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考试分数在学生的评优评奖、保研、就业推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学生过于注重考试的结果,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5]。
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不合理:对教师的评价考核存在过于看重科研的倾向,只要教师能够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申请到高水平科研项目,在评优评奖和职称晋升等方面就会优先考虑,而教学效果的好坏则被忽视。这种评价考核制度导致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对教学工作的投入不足,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6]。
3.6. 创新氛围和文化方面
校园创新文化氛围不浓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创新文化的营造不够重视,缺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得不到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抑制。
缺乏创新实践平台和资源: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创新实践平台和资源有限,如实验室、科研项目、创新创业竞赛等。学生缺乏参与创新实践的机会,难以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的创新成果。同时,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等的合作不够紧密,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资源和机会[7]。
4. 国内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1.1. 教育理念方面
强调创新与个性发展:国外高校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和想法。例如,在课堂上,教师会鼓励学生对现有理论和观点进行质疑和挑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充分的发展。
注重跨学科教育:认识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国外高校积极推动跨学科教育。设置跨学科专业、课程和研究项目,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比如美国的一些高校设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跨学科专业,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知识碰撞中激发创新灵感。
4.1.2. 课程体系方面
丰富的课程选择:提供广泛而多样化的课程,除了专业课程外,还有大量的选修课程、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自由选择课程,拓宽知识面和视野。例如,英国的高校本科阶段通常要求学生选修一定比例的跨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实践教学占比高:将实践教学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实习、毕业设计、项目研究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德国的高校与企业合作紧密,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到企业进行实习,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更新速度: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引入课程内容中,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较快,以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例如,日本的高校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课程内容更新非常及时,确保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4.1.3. 教学方法方面
研讨式和探究式教学:广泛采用研讨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研究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提出问题或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美国的高校课堂上,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项目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项目驱动教学:以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学生需要组成团队,共同完成项目的策划、设计、实施和评估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在工程、设计、管理等专业的教学中应用广泛,如加拿大的高校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中经常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和虚拟实验室教学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获取学习资源,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例如,澳大利亚的高校在疫情期间广泛采用在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1.4.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多元化的师资背景:教师队伍具有多元化的背景,不仅有学术型教师,还有来自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能够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案例带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同时,高校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和技术研发,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法国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员交流非常频繁,企业的技术专家经常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高校的教师也会到企业进行实践和研究[8]。
完善的教师培训和发展机制:重视教师的培训和发展,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建立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对教学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例如,瑞典的高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的教育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4.1.5. 评价考核制度方面
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项目报告、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新加坡的高校在评价学生时,会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项目实践成果等因素[9]。
灵活的学分制度: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度,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分,如参加学术讲座、科研项目、社会实践、在线课程等。学分的认定和转换机制比较灵活,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例如,美国的一些高校允许学生将在其他高校或机构获得的学分转换为本校的学分,鼓励学生进行跨校学习和交流。
4.1.6. 创新氛围和文化建设方面
鼓励创新和创业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和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创新和创业的平台和机会。举办各种创新创业比赛、讲座、论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热情。设立创业基金和孵化器,为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例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都有非常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创业人才。
开放的学术交流环境: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到校讲学和交流,拓宽学生和教师的学术视野。建立学术交流平台和学术社团,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例如,英国的高校经常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学生参与。
4.2. 国内部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2.1. 清华大学
“3 + 2 + 3”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新领军计划等):这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学术研究和专业提升,快速成长为专业领域的高端人才。并且在培养过程中,学校会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优质的导师指导,为学生的学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2.2. 北京大学
强大的学科资源支持:北京大学拥有众多顶尖的学科和优秀的师资队伍,各学科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支持。学校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多学科的氛围中成长为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
4.2.3. 复旦大学
AI大课体系:从2024年开始,复旦大学推出AI大课体系,旨在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人才。该体系包括通识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学科进阶课程和垂直领域应用课程,覆盖了全体本研学生和全部一级学科。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能够让学生全面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培养出具有AI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各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4.2.4. 上海交通大学
产学研合作培养:上海交通大学与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建实验室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4.2.5. 浙江大学
“一横多纵”的课程体系:浙江大学构建了“一横多纵”的课程体系,“一横”是指通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多纵”是指专业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进行学习。这种课程体系既保证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4.2.6. 西安交通大学
“通识教育 + 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学校锚定“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使命担当”的教育目标,打造了涵盖多个学科门类、多个课程模块的通识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通识课程资源。同时,在专业教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阔的专业视野。
专业布局前瞻与产教融合:学校主动前瞻布局战略必争和新兴交叉专业,如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全国首批人工智能专业等。并且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践和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和创新方法,培养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4.2.7. 南方科技大学
独特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学校提出将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同时,学校与周边的企业如华为、腾讯、大疆、比亚迪等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5.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5.1. 教育理念方面
转变传统观念:高校应摒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充分认识到创新型人才对于国家发展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倡导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入探索和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5.2. 课程体系方面
增加跨学科课程: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设置跨学科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例如,开设融合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生物信息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强化实践课程:提高实践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例如,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和创新方法。
引入前沿课程:及时将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引入课程内容,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建立课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变化,定期对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和更新。建立课程评估体系,及时反馈课程实施效果,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
5.3. 教学方法方面
推广探究式教学: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讨论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或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和虚拟实验室教学等。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方式。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进行虚拟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0]。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培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的平台。
5.4.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提高教师创新能力: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建立教师培训和进修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科研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传授实践经验和创新方法。建立教师团队合作机制,促进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多元化的师资队伍结构。
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还应注重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贡献。对在创新教育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5. 评价考核制度方面
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改变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传统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创新成果、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11]。
完善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制定科学的创新成果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学生的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创新设计等创新成果进行评价和认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将创新成果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
实施弹性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创新需求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对于在创新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可以给予学分奖励或提前毕业等优惠政策。
5.6. 创新氛围和文化建设方面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氛围。举办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文化艺术活动和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树立创新榜样,宣传优秀创新人才的事迹和经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和国际竞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与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等,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水平。
6. 结论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高校、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积极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创新氛围,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基金项目
新时代地方高校“三融促教”创新人才培养研究(XJG2455);混合式教学研究视角下的教师数字画像研究(JYYJ2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