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Sinclair在1996年发表的《寻找意义单位》(The Search for Units of Meaning)一文中首次引入了扩展意义单位(Extended Unit of Meaning)的概念,简称意义单位(Unit of Meaning),随后也被称为词项(Lexical Item)或复合词项(Compound Lexical Item)。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概念,Sinclair [1]建立了扩展意义单位模型(1996, 2004),该模型将扩展意义单位划分为五个组成部分:意核(Core)、搭配(Collocation)、类联接(Colligation)、语义倾向(Semantic Preference)和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其中,意核是扩展意义单位的核心部分,是意义单位向外扩展的起点和出发点(濮建忠,2020) [2]。“搭配”是习惯性结伴的具体词语(Firth 1968: 182) [3],是意核周边所形成的词汇型式(lexical pattern),是扩展意义单位能否扩展的关键(濮建忠,2020)。“类联接”指意核与周围成分之间所形成的语法结构。语义倾向是意核与周围词所形成的词语或词组在语义上的一种偏好或倾向,它帮助读者或研究者理解文本背后的含义和意图。语义韵指的是整个意义单位所要传达的态度意义,包括积极、中立、消极三种。语义倾向与语义韵有本质上的不同。语义倾向是Sinclair (1996) [1]自创的一个概念,用于描写与节点词搭配的一些实词(或词组)的语义特征,指的是意核周围所形成的语义集(濮建忠,2020)。而语义韵则涉及整个复合词项所传达的态度意义,该态度意义与言外行为有关,但不能完全等同。本文从搭配、类联接、语义韵、语义倾向等方面分析“trigger”一词,并以此帮助英语学习者全面掌握该词的使用。
2. 扩展意义单位文献综述
Sinclair [1]提出的扩展意义单位(Extended Unit of Meaning, EUM)模型在语言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其深入的理论框架和实际应用价值被广泛研究和探讨。在Sinclair的开创性研究中,他通过详细分析诸如“naked eye”、“true feelings”、“brook”和“place”等意核(或称为节点词),成功地展示了扩展意义单位分析的核心要素和操作流程。在国内,这一理论框架同样受到了学者的重视。众多学者借助语料库工具,对特定的节点词及其构成的词块进行了深入的语义韵分析。如,卫乃兴[4]对比了英语本族语语料库和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commit”、“effect”和“cause”三个词的语义韵特征,结果表明在中国学习者英语中存在大量中间语搭配实例。这些实例虽然遵循了语法规则,但在语义和语用层面却偏离了英语本族语者的搭配规约,导致了较弱的语义韵。具体而言,卫乃兴发现中国学习者在使用这些词汇时,往往未能准确掌握其在英语本族语环境中的特定语境意义和常见搭配用法。这些中间语搭配实例不仅影响了语言的流畅性和地道性,也反映了学习者在词汇深度理解和语用能力上的不足。杨蓉(2018) [5]通过双语语料库的真实语言使用证据对“教育”所对应的英文“educate”、“teach”、“raise”、“inform”进行对应研究的多维译义,从搭配、类联接、语义倾向、语义韵四个层面对“教育”动词意向进行分析,发现“educate”才是“教育”更适合的对等词。仲亚娟[6]对比中国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对高频动词MAKE的使用,发现在不同的类联接中,学生英语中的MAKE与本族语英语在搭配语,语义选择趋向和语义韵方面差异较大。秦建华和邓飞[7]在扩展意义单位的理论模型基础下,对ensure和assure两近义词进行辨析。除了对节点词进行分析,学者也对节点词块分析抱有较大兴趣,如,韩雪、卢卫[8]中对deal with和cope with英语同义词组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上可以看出,学者对扩展意义单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频动词及同义词辨析上,并通过此来有效地指导二语词汇教学。因此,本文借助COCA语料库的帮助,对“trigger”这一实义动词进行扩展意义单位研究。
3. 数据收集及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1) 在COCA语料库中,“trigger”一词的搭配及类联接有哪些显著特点?
2) 在COCA语料库中,“trigger”一词在不同的搭配及类联接中展现出哪些语义倾向?
3) 在COCA语料库中,“trigger”一词展现出哪些独特的语义韵特点?
3.2. 语料来源
本文语料来源于COCA语料库,即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由美国杨百翰大学的Mark Davies教授主持创立,并于2008年上线。它囊括了高达5.6亿个词汇,并以每年两千万的数量持续扩充,保证了语料的时效性和实时性。语料库中的素材分为五种体裁:口语、小说、主流杂志、报纸及学术期刊,覆盖广泛,内容多样,并且在语料库中均衡分布,能够为本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语料。
3.3. 研究步骤
本研究的步骤主要分为五步:首先选定节点词,本研究的节点词为动词“trigger”。第二,因为本研究关注“trigger”作为动词时的扩展意义,所以在COCA语料库界面检索“TRIGGER_V”,并设置跨距(span)为−4/+4来分析该词的搭配。跨距的长度,即节点词左右两侧所涵盖的词项数量,取决于所研究文本的具体特点、语域及研究目的。在诸多文本分析中,将跨距设为−4/+4或−5/+5是一种适宜且常见的做法 (Jones and Sinclair, 1974) [9];第三,观察“trigger”所在的语境信息,由于索引行数量庞大,因此本文随机抽取200个索引行分析其类联接的特点。第四,从抽取200个索引行中分析“trigger”的语义倾向;最后,从200个索引行中分析观察并分析其语义韵特点。
4. 动词Trigger的扩展意义单位分析
以“TRIGGER_V”作为索引词输入COCA语料库中,根据索引行分别对其进行搭配、类联接、语义倾向和语义韵分析,进一步探讨其扩展意义单位。
4.1. 搭配词分析
搭配指的是“习惯性相伴的具体词语”(Firth, 1968: 182),是意义的一种模式(1957: 194-214) [10],即欲知其词,先知其伴。学习一个单词不仅要明白这个单词的意义而且还要知道它的搭配,并且要在特定的语境下学习。在观察搭配时,实义搭配词尤为重要,因为只有与实义词搭配时,这个词的意义和结构才相对完整和稳定。此外,搭配的重要性还不限于其在构成扩展意义单位中的作用,它还可能在构成释义内容(paraphrastic content)中扮演重要角色(Teubert 2004 [11], 2010 [12]) (濮建忠,2020)。因此,在COCA语料库collocate一栏中,搜索“TRIGGER_V”,设置跨距为−4/+4,按照搭配MI值,列出trigger作为动词时的前15个搭配词(如表1)。
Table 1. The top 15 collocates of “trigger” in the COCA corpus
表1. Trigger在COCA语料库中前15位搭配词
序号 |
搭配词 |
MI值 |
频数 |
1 |
fight-of-fight |
8.67 |
230 |
2 |
sell-off |
7.58 |
490 |
3 |
landslides |
7.54 |
653 |
4 |
shifters |
7.45 |
581 |
5 |
migraines |
6.29 |
1299 |
6 |
tsunami |
6.23 |
4799 |
7 |
asthma |
6.15 |
7499 |
8 |
migraine |
6.29 |
1712 |
9 |
warnings |
6.07 |
8715 |
10 |
reflex |
5.98 |
2296 |
11 |
relapse |
5.97 |
1621 |
12 |
flashbacks |
5.95 |
1521 |
13 |
autoimmune |
5.94 |
1780 |
14 |
cascade |
5.91 |
3124 |
15 |
earthquakes |
5.84 |
4219 |
由上表可知,上述词的词性皆为名词,即与“trigger”构成动宾短语或动宾搭配。根据词义可对上述词语进行分类,其中,landslides,tsunami,earthquakes都与自然灾害有关;migraine,migraines,asthma,autoimmune都与身体健康问题有关;relapse,flashback,reflexs与心理或是疾病症状有关;sell-off与经济有关;fight-of-fight与冲突有关;cascade与trigger搭配,主要构成短语结构,用以形容一连串的事情的发生,如构成trigger a cascade of的短语结构。“trigger”与shifters搭配指的是一种通过触发器来操作自行车变速器的机构。综上,可以发现“trigger”的搭配词主要与自然灾害,健康疾病,冲突,经济有关。
4.2. 类联接分析
类联接是意核周边所形成的语法型式(grammatical patterns),是一个语法类或结构型式与其他语法类或结构型式,或其与某词或短语的共现(Sinclair, 2003)。研究一个词不仅要关注它的词法,而且要关注其语法功能。因为词语的语义倾向和语义韵都与语法结构息息相关,对词进行类联接分析能更全面地掌握其语法功能及其所要表达的意义。通过随机选取的200行索引行发现“trigger”一词的类联接主要有5种类型(如表2所示):
TRIGGER + ART + ADJ + NOUN + OF 2. (BE VERB) + TRIGGERED + BY + (ADJ) + NOUN 3.NOUN + TRIGGER + OFF + NOUN 4. NOUN + TRIGGER + ART + (ADJ/NOUN) + NOUN 5. TO + TRIGGER + NOUN
Table 2. The distribution of colligations for “trigger” in a random sample of 200 index lines from the COCA
表2. Trigger在COCA语料库随机200个索引行中的类联接分布
类联接 |
频数 |
索引行例句 |
1) TRIGGER + ART + ADJ + NOUN + OF |
36 |
his later work in scrap metal triggered a barrage of attacks |
2) (BE VERB+) TRIGGERED + BY + NOUN |
30 |
she says, triggered by a single comment re-entry was triggered by a beacon |
3) NOUN + TRIGGER + OFF + NOUN |
22 |
lower tax rates would trigger off any official complaints |
4) NOUN + TRIGGER + ART + (ADJ/NOUN) + NOUN |
72 |
back surgery triggered a shift |
5) TO + TRIGGER + NOUN |
28 |
shining lights on the cells to trigger the calcium |
6) 其他 |
12 |
... |
由表2可知,出现频率最高的是NOUN + TRIGGER + ART + (ADJ/NOUN) + NOUN,其次为TRIGGER + ART + ADJ + NOUN + OF,(BE VERB) + TRIGGERED + BY + NOUN,TO + TRIGGER + NOUN,NOUN + TRIGGER + OFF + NOUN。这主要与trigger这一动词的特征有关,trigger既可作为及物动词也可作为不及物动词。作为及物动词时,可直接加宾语,构成表2中例1的类联接形式。作为不及物动词时,与介词off连用,构成trigger off短语,再接宾语(如表2中3)所示)。(BE VERB) + TRIGGERED + BY + NOUN这一结构属于被动结构,主要用于强调某个事件或状态是由某个外部因素所引发。在(BE VERB) + TRIGGERED + BY + NOUN结构中,BY后面跟随的名词或名词短语表示触发动作或状态的外部因素或执行者。使用被动语态可以将焦点放在被引发的动作或状态上,而不是触发它的外部因素上。TRIGGER + ART + ADJ + NOUN + OF这一结构中的“ART + ADJ + NOUN + OF”主要用以修饰trigger的宾语,如:a barrage of,a lot of,a cascade of等。TO + TRIGGER + NOUN是不定式短语用作目的状语或方式状语,表示“为了触发”、“以触发”之意,用于描述一个动作的目的或是为了某个结果而进行的动作。
4.3. 语义倾向分析
语义倾向指的是一个词汇或短语在语境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色彩,揭示了节点词的搭配词所呈现的特定语义特征,研究对象为搭配词,反映了意核与周边词项的习惯性搭配。语义倾向和语义韵在词汇意义的扩展和延伸中扮演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从随机抽取的200个索引行中找出节点词的搭配词,并根据搭配词的意义进行语义分类(如表3所示),分析其语义倾向。
Table 3. The distribution of semantic preferences for “trigger” in a random sample of 200 index lines from the COCA
表3. Trigger在COCA语料库随机200个索引行中的语义倾向分布
语义倾向 |
搭配词 |
频数 |
金钱(Money) |
check, spending, financial, insurance, inflation |
5 |
冲突(conflict) |
struggle, battle, incident, violation, scandal, attack, contest, skirmishes,
accident, war, complaints, jockeying, infraction, crisis, unrest, bomb |
16 |
灾难(disaster) |
deluge, mudslides, flooding, earthquake, |
4 |
疾病(disease) |
relapse, disease, health warnings, headache, allergies, heart attack, collapse, inflammatory, death |
10 |
互动(interaction) |
consult, rally, response, counsel, assembly, association, faux pas, decision |
8 |
变化(changes) |
breakthrough, malfunction, reaction, domino, movement, awakening,
process, spike, surge, extinction, build-up, changes, development, growth, bankruptcy, mechanism, unleash, injection, formation, end, uterine
contractions, swings, exposure, production, failure |
26 |
状态(state) |
thought, pride, pain, alert, alarm, intuition, mission, intense, ache, soreness, thinking, romanticism, retention, expectation, unreasonable, widespread, wild, stress, stressful |
19 |
政治(policy) |
statute, protocol, sentence, lawsuit, policy holder |
5 |
不确定性(uncertainty) |
can, could, may, would |
4 |
由上表可知,check,spending,financial,insurance,inflation都是与金钱有关的词汇,因此其语义倾向为引起与金钱有关的事件;struggle,battle,incident,violation,scandal,attack,contest,skirmishes,accident,war,complaints,jockeying,infraction,crisis,unrest,bomb皆暗含冲突之意,因此,“trigger”的语义倾向也包含引发某种冲突;deluge,mudslides,flooding,earthquake属于自然灾害,即“trigger”的语义倾向为引发某种自然灾害;relapse,disease,health warning,headache,allergies,heart attack都与身体疾病相关,所以“trigger”有表达引发某种身体疾病的倾向;consult,rally,response,counsel,assembly,association,faux pas含有交谈互动之意,所以“trigger”与其搭配含有引发某种谈话或互动之意;breakthrough,malfunction,reaction,movement,awakening,process,spike,surge,extinction等皆含有变化之意,所以与“trigger”连用,表达的语义倾向为引起某种变化或改变;pain,pride,alert,alarm,intuition,intense,mission,soreness,expectation等表达的是一种感情或状态,与“trigger”搭配表达触发某种情绪或引发人们的一种心理情感或状态;statute,protocol,sentence,lawsuit都与政治事件相关,所以与“trigger”搭配,构成引发某种与政治相关事件的语义倾向;can,could,may,would都属于情态动词,表达可能、不确定之意,“trigger”与此连用构成can/could/may/would trigger的形式,表达一种不确定的语义倾向。
综上,“trigger”一词的语义倾向主要可分为8类:1) 引发与金钱有关的事件;2) 引发某种冲突;3) 引发某种灾难;4) 引发某种疾病;5) 引发某种互动;6) 引发某种变化;7) 触发某种情绪或引起人们的一种心理情感或状态;8) 引发某种与政治相关的事件;9) 可能会引发某种情况或事件。
4.4. 语义韵
语义韵是由节点词与各类搭配词(以上表示情态的词语除外)所组成的复合词项整体所决定,是该复合词项隐含的、不言自明的一般性态度意义(濮建忠,2020) [3]。语义韵主要分为三种:积极、中立和消极。本文从随机选取的200个索引行中来分析动词trigger一词扩展意义的语义韵特点。
4.4.1. 积极态度的语义韵
例1描述的是肌肉的一个自然属性和氨基酸对肌肉的生长作用,所要表达的是肌肉会自我修复,其他氨基酸也会促进肌肉生长。即氨基酸是有助于肌肉增长的,属于积极的,正面的描述。例2描述的是Wells的新闻出发了银行股票的强劲上涨,“strong”进一步强调了上涨幅度和力度。在金融领域,股价或市场指数上涨是一个积极受欢迎的现象,因此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情感。例3指的是“重新关注Wounded Knee”这一事件或现象引发了“新的文化觉醒和自豪”。这一句话描述了一个因果关系,即一个事件导致了另一个事件的发生。在这句话中,“trigger”所引发的结果是积极的—即“新的文化觉醒和自豪感”,所以“trigger”一词在这句话中表达的是一种积极的感情色彩。
例1:Muscles repair themselves, and in other amino acids that trigger growth.
例2:The Wells news triggered a strong rally in bank’s shares.
例3:the renewed focus on Wounded Knee has helped to trigger a new cultural awakening and pride.
4.4.2. 中立态度的语义韵
在例4中,“trigger”一词用于描述一个事件导致另一事件的发生,即护理可能会促使社会服务咨询的发生。在这句话中,“trigger”描述的仅仅是一个因果关系,并未表达任何情感。“trigger”在例5中描述的是一个动作,即启动或激活一个接近传感器。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最好按下按钮或触发接近传感器。所以在例5中,“trigger”一词并未表达语义倾向,属于中立态度的语义韵。例6表达的是一个五年期限的声明在我的头脑中触发了某种联系性的思考。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某个声明激发了我对某种关联性的思考,描述的是一个事实过程,并未带有任何语义态度。
例4:Nursing could trigger a social service consult.
例5:you’d better press a button or trigger a proximity sensor.
例6:The 5 year statement triggers a connecting thought in my head.
4.4.3. 消极态度的语义韵
例7体现了消极或担忧的情感,意思是它会引发一个彻底的崩溃,暗含假设性和潜在性的严重后果,这种结果可能是无法挽回的或具有灾难性的。例8的意思是她回顾了自己与厌食症的长期斗争,厌食症是由同辈压力引发的。首先,这句话描述了了她自己长期与厌食症斗争的场景。其次,揭示了厌食症的一个可能起因—同伴的压力,暗示了同伴压力对她产生的负面影响,这种压力可能导致了她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因此,“trigger”在这句话中表达的态度是消极的,负面的。例9的意思是他们的离开引发了一场复杂的、多方的权力斗争。其中,“trigger”的宾语为struggle (斗争),斗争往往伴随着紧张,冲突和不确定性。因此,“trigger”的语义韵为消极的。
例7:It would have triggered a complete collapse.
例8:She reflects on her long battle with anorexia, triggered by peer pressure.
例9:their departure triggered a complicated, multi-sided power struggle.
通过上述例子与说明发现,“trigger”一词的语义韵分为三种:积极态度的语义韵、中立态度的语义韵和消极态度的语义韵。在积极态度的语义韵上,“trigger”表示积极地引起某事物生长或积极变化,如身体所需元素的产生,银行股票的上涨或是某类积极情感的激发。在中立态度的语义韵上,“trigger”可用来形容引起某项交谈活动的发生,引起人们的想法或是启动某种装置。在消极态度的语义韵中,“trigger”表示引起消极活动的发生,如:疾病,冲突等。
5. 结论
本文借助COCA语料库,以动词“trigger”为节点词,深入探讨其扩展意义单位。文章分析了“trigger”在语料库中的搭配词及类联接特点,探讨了在随机选取的200个索引行中“trigger”一词的语义倾向及语义韵特点。经过详细地统计与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动词“trigger”的搭配主要是名词,涉及自然灾害、身体健康、心理疾病、经济活动、冲突等多个方面。并且常常以固定搭配,和短语搭配的结构出现,如trigger shifters, trigger a cascade of等。
2) 动词“trigger”的类联接主要有5种类型:TRIGGER + ART + ADJ + NOUN + OF/(BE VERB) + TRIGGERED + BY + (ADJ) + NOUN/NOUN + TRIGGER + OFF + NOUN/NOUN + TRIGGER + ART + (ADJ/NOUN) + NOUN/TO + TRIGGER + NOUN。
3) 动词“trigger”的语义倾向主要有9类,分别为:1) 引发与金钱有关的事件;2) 引发某种冲突;3) 引发某种灾难;4) 引发某种疾病;5) 引发某种互动;6) 引发某种变化;7) 触发某种情绪或引起人们的一种心理情感或状态;8) 引发某种与政治相关的事件;9) 可能会引发某种情况或事件。
4) 动词“trigger”的语义韵有三种:积极态度的语义韵;中立态度的语义韵;消极态度的语义韵。即“trigger”可用来表示积极地引发某事物的增长或积极变化,引起某项活动,想法或装置的启动和引起消极活动或结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