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下《第五个孩子》中的边缘人解读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rginalized Person in The Fifth Child from the Freudian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DOI: 10.12677/WLS.2023.112017, PDF, HTML, XML, 下载: 249  浏览: 399 
作者: 李素芹: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扬州
关键词: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第五个孩子》边缘人Freud Psychoanalysis The Fifth Child Marginalized Person
摘要: 英国著名女性作家多丽丝•莱辛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小说,其中《第五个孩子》是她后期创作中比较优秀的一本。书中的主人公本性格怪异、不被社会接受,是典型的边缘人形象。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第五个孩子》中本这一边缘人形象,主要根据人们人格结构中的自我、本我和超我来探讨社会边缘人的人格成长轨迹。根据分析,造成本变成社会边缘人的主要原因是本没有得到家庭与社会对他的关爱,家人和社会的冷漠使他的人格结构没有充分发展,人格结构中的本我太过强大,而自我和超我却没有完全发展。
Abstract: The famous British female writer Doris Lessing has written many excellent novels, among which The Fifth Child is one of the better ones of her later works. Ben, the main character in the book, has a strange personality and is not accepted by society, a typical image of a marginalized pers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is marginalized image of Ben in The Fifth Chi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eudian psychoanalysis, mainly based on the id, the ego and the superego in the human personality structure, to explore the personality growth trajectory of socially marginalized peopl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he main reason that causes Ben to become a socially marginalized person is that Ben does not receive care from his family and society, and the indifference of his family and society makes his personality structure not fully developed, and the id in his personality structure is too strong, while the ego and superego are not fully developed.
文章引用:李素芹.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下《第五个孩子》中的边缘人解读[J]. 世界文学研究, 2023, 11(2): 91-96. https://doi.org/10.12677/WLS.2023.112017

1. 引言

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一生中创作了几十部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特色的作品,比如《金色笔记》《野草在歌唱》等等,并于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长篇小说《第五个孩子》创作于多丽丝·莱辛写作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多丽丝·莱辛重新关注现实主义,多采用写实手法,同时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第五个孩子》讲述了一对中年夫妇大卫和哈丽特,在生下第五个孩子本之后,整个家庭都生活在痛苦中的故事。本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一个不受老师和同学欢迎的学生,在家里也不受待见。不难想象,本最后变成了一个问题少年,与其他问题少年一起成为了社会的边缘人物。这本小说所反映出来的主题是十分深刻的,多丽丝·莱辛创作本这样一个正常家庭出来的异样小孩,来说明人性之恶。纵观整本小说,本之所以成长为游离于社会外的边缘人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张中载也曾说“本变得越来越怪,最后堕落成为少年罪犯,父母、兄姐、亲戚、朋友有什么责任?他们的疏远、歧视难道不是本最终走向堕落的原因之一?”( [1] p. 81)。本之所以会成长为社会边缘人是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的,其中就可以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解释。

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完整的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所组成,这三个部分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在人格结构中,本我代表的是人格中一个最原始的、人们所与生俱来的结构,本我总是存在,并且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中。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即追求快乐而在潜意识里逃避痛苦。在这个原则下,人们不明白什么是道德,什么是好坏,人们只知道愿意付出所有的代价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自我是本体和外部环境的调节者,是人格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不断的调节适应所发展起来的。弗洛伊德指出“自我的任务是使外部世界对本我产生影响,并努力用现实原则取代在本我中居于最高地位的快乐原则”( [2] p. 9)。自我追求的是现实的原则,它不仅满足本我的需要,而且还禁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和法律的行为。超我的目标是追求完美,是无意识的,其中包括个人的自我理想、精神目标和良知,超我规定的是道德的标准。本我是为了追求幸福,自我是为了适应现实,超我是为了追求完美。自我要服从于超我的原则,自我不仅要满足本我的需要,还要考虑到满足需要的同时不能违反超我的原则。自我是最复杂的部分,因为它必须处理本能、现实和理想的问题,从而保证本我、自我、超我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人格才能正常发展。

弗洛伊德提出在人格的动力系统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一般都是处于平衡的状态,如果不能协调,人格结构就会失调,从而带来精神病症。弗洛伊德认为儿童要经历几个发展阶段,儿童在这几个阶段获得的经验会决定他的人格特征。利比多被称为人的本能或性欲力,决定人格的发展。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五个时期的发展,分别是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在每个时期内都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决定了人们的人格发展差异。如果某一时期的矛盾没有顺利解决,儿童就会在以后保持这个时期的某些行为,就可能产生迟滞现象,之后人格会朝着秩序混乱或循规蹈矩两个方向发展。

3. 本的边缘性解读

经过工业革命和20世纪战后,英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成为“日不落帝国”。人们过着无忧无虑、享乐的生活,而青年一代沉湎于这样的生活,无所事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开始自我放弃,做事怪异,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游离于社会之外的边缘人群。本是文明社会中的一个怪胎,他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家庭幸福的幻想。当本的母亲哈丽特怀孕时,她就经常感觉到肚子里的胎动,就像在里面打鼓一样,使她异常疼痛。她无法忍受这种痛苦,于是服用镇静剂来减缓痛苦。也许是因为药物的副作用,本出生之后相貌十分丑陋,力气也大的惊人,经常伤害到家里人。除了本的怪异外表,本的智力和行为也与其他正常人有很大的不同。本生来就胃口极大,生长速度也比正常儿童快,本的智商发展比家里的其他孩子慢得多。本似乎是一个具有所有不正常特征的野蛮人,但在另一方面,本也有文明人的特征。本和其他普通人一样具有情感,他也渴望得到别人的爱和关怀。但十分野蛮的特征和极度缺少关爱决定了本在现代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使他与任何社会团体格格不入。莱辛特意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审视现代世界,借助本作为一面镜子,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矛盾。

在《第五个孩子》中,本一开始是在家中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当他出现问题并在家中造成家人的紧张与恐慌时,他们决定把他送到一个不正常的福利院。父亲说:“他对于他自己而言有可能是正常的,但对我们来说他一点都不正常。”( [3] p. 59)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缺乏父母的关爱使本的性格变得十分暴躁。缺乏家庭关爱的儿童,他们拥有的价值观念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因此他们更容易产生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这就是所谓的边缘人性格。作为一个孩子,本害怕人群,因为缺乏与外界的接触,缺乏家庭的关爱,最终形成了扭曲的人格,与犯罪青年走到了一起。本的外表和行为给人们带来了恐惧感,而本的家庭成员也对他冷眼相待并不断疏远他,这些因素使本处于越来越边缘化的位置。通过对本的情感的充分描述,莱辛生动地展示了边缘人的心理活动和他们选择的处理方式。

莱辛通过描写本的外貌与常人之异,强调了本被人疏远与排斥的首要原因。经过几个月的折磨,哈丽特也认为“他长得就像个巨魔甚至是妖精。”( [3] p. 49)显然,本不能被他的家人接受,因为他的外表很奇怪。除了外貌,本的行为也很不寻常,他的交流方式和表达方式都很奇怪。本所具有的攻击性和侵略性使家里的人经常感到不安与慌张。本来哈丽特正考虑如何帮助本,帮助他融入外面的世界时,其他人却将他送入福利院。

本的存在再次被福利院否认,在那里,那些畸形儿童遭受着可怕的折磨,“一排排的怪人,几乎都睡着,十分安静,简直就是被这里麻痹得失去了理智。”( [3] p. 76)本躺在地板上,昏迷不醒,赤身裸体,脸色苍白。很明显,福利院从来没有把本当作一个健康和正常的孩子。正是在这个时候,本对无情的现实和虚伪的人性有了强烈的认知。即使后来哈丽特将本从福利院接回家里去,但在福利院里这段痛苦的回忆已经在本的头脑中扎根。在回到家之后,他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意识,并从一个独立的主观角度看待世界。除了在福利院遭受的痛苦外,从小缺乏父爱的原因也造成了本的性格缺陷,也使得本逐步变成了“边缘人”。大卫拒绝承认本的存在,周围的邻居也对本一直冷嘲热讽,他们总是用以一种粗暴和残忍的方式对待本,称他为霍比特人、矮人、外星人,并没有把本当成是一个正常的孩子。本的兄弟姐妹会悄悄地把本锁在房间里,这可能是出由于他们对本的恐惧,因为本总是做一些可怕或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第五个孩子》中,本从出生起就被传统所困,并受制于他人。一方面,本被周围的环境所排斥,因为他违背了传统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本更倾向于在潜意识里摆脱现代人的僵硬认知。然而,本的逃避实际上是帮助他重获自我:一个是对存在的自我认同,另一个是对人性和道德的自我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边缘人这个词是狭隘性和排他性的产物。在《第五个孩子》中,本是一个从旧我中寻求新我的人。虽然新的自我是边缘化的产物,但它承载着对传统的摆脱和对自我的解放,而不是只是单调地遵从社会的主流思想。自从本出生后,他就不被大家欢迎。本拒绝与他人交流,包括他的母亲哈丽特。哈丽特雇用了一个年轻人约翰来照顾本,约翰意外地成为本唯一相信的人。当本被要求去学校接受教育时,他拒绝听从家里人的建议,却听从了约翰的建议去学校上学。这反映了本自愿拒绝大多数人的要求,也标志着他自己意识的建立。约翰的出现刺激了他情感的表露,他可以自己决定信任谁、排斥谁,这标志着本的新的自我开始形成。当约翰离开他时,本很难接受。这个时候,本无法再控制自己的脾气,表现出暴力的样子。本开始与那些不良青年走在一起,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变为游离于社会之外的边缘人。

4. 无法满足的力比多

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力比多被定义为一种能量,它被视为一种本能的能量或力量,包含在本体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力比多在个人体内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如果不能充分适应这些不同阶段的要求,可能会导致能量变得堵塞,在成年后产生某些病态的性格特征。

孩子从一出生起便进入了口腔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依靠口腔运动来获得食物和能量,通过吸吮来感知和理解世界。这个阶段的儿童需要有人来照顾,需要确保孩子在这个心理发展阶段顺利成长。在这一心理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适当的照顾,就不能获得满足感,这将导致孩子在这个阶段甚至以后的阶段出现障碍,不能正常成长。本出生后,由于他吃的太多,在母亲喂奶的时候也会咬她,所以他的母亲在本还没吃饱的时候就结束第一次母乳喂养。由于本的第一次母乳喂养没有得到满足,这使得本的欲望比以前更加强烈。到了第五个星期,他的母亲就决定不给本母乳喂养。

本在口腔阶段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欲望也没有得到满足,这形成了他心理成长的第一次阻碍。朱刚认为“力比多是有关情感的一种表述,是有关爱的本能的一种能量。”( [4] p. 103)所以这种欲望是与爱有关的,如果没有得到一定数量的爱,那么他的力比多就无法得到满足。对于处于口腔期的孩子,孩子们通过咬、嚼的方式来学习东西和其他的破坏活动。本在口腔阶段很难摆脱这种破坏性的个性,所以本在很小的时候就敢杀死小猫和亲戚家的狗。后来,他还欺负他的兄弟和学校里的女同学。他的家人也逐渐开始远离他,他就被锁在楼上的房间里。此时,本正处于肛门期,他所需要关注的是控制排便,正需要父母的指导来帮助他学会上厕所,但本的父母都不愿接触他,更不要说关心他。本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呆着,没有人关心他,更没有人会耐心地教他如何控制排便和使用厕所。父亲也是对他处于完全抛弃的状态,本便没有办法发展与父亲之间的关系,这也导致他无法进一步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本成长的几个阶段都没有得到满足,这就使得他的心理发展出现了障碍,最终成长为游离于社会之外的边缘人。

5. 本我的主导和自我、超我的缺失

在本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他就经常折磨他的母亲。当他的母亲第一次见到他时,她称他为怪物。当本出生时,他比一般婴儿重四磅。他的肌肉很强壮,力量也很可怕。本的父母、兄弟和姐妹都知道他的异常情况,所以他们都疏远他。这个家里的每个人都会对他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他们会睡觉前把门锁上。本是一个不正常的人,但仍有正常的本我人格。这种本我是完全无意识的,包括本能和原始的行为。本跟其他婴儿不一样,他总是能吃很多的食物。因为本对哺乳有强烈的需求,他在母亲喂奶的时候会咬她。他无意识咬人的行为是来自他的本能。他还太小,无法控制他的本能。到了第五周,哈丽特无法忍受每次喂奶时的咬人行为,之后就决定不再用母乳喂养本,用牛奶喂养他。本成长得很快,但他的本我却没有任何改变。本能在早期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会确保婴儿的需求得到满足,能保证一个婴儿的健康成长。如果婴儿饿了或不舒服,他就会哭,直到本我的要求得到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本能,也就是人的欲望和冲动。小时候的本是完全由本我控制的,他们试图说服本等到午餐时间再吃饭是不可能的。本总是很凶猛,随时都会爆发,这使他的家人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吴爱邦认为“应该从儿童时期控制儿童本我的欲望,发挥道德的约束作用,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5] p. 9)。弗洛伊德认为早期的道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家长没有在儿童成长早期恰当地控制儿童的本我,那么儿童后期的人格发展就会出现一定的障碍,对儿童的成长极端不利。而本就是因为他的父母没有重视控制他的本我发展,导致他的本我欲望发展过强。

在10岁之前,本的行为基本上是由他的本我主导的。随着本不断长大,本的人格结构也在不断发展。而自我的行为需符合现实原则,自我试图用现实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驱动力,使其长期受益而不是带来痛苦。随着年龄的增长,本逐渐了解到,他不能为所欲为。他逐渐考虑做事后果和他在社会现实中的地位,即所谓的自我。正如前面所介绍的,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的。在三岁之前,本是完全由本我控制的。例如,当他想吃蛋糕时,他可以直接说我想吃。当他想吃却并没有的时候,他就会哭,因为他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他的自我还没有形成,这时候完全依靠的就是本我。本的自我在发展时,自我与本我一直在斗争。这个自我的成长使得本很痛苦,甚至带来巨大的恐惧,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来隐藏,并拒绝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相互协调。本的本我无视自我,企图超越自我,只满足自己的欲望,追求快乐。虽然本的自我在不断发展,但并没有发展得很充分。

超我形成的两个关键因素是儿童的无助感和俄狄浦斯情结。它的形成发生在俄狄浦斯情结瓦解的过程中,是在小男孩能够认同并内化他的父亲形象之后形成的。一个人必须通过俄狄浦斯情结,才能超越幸福的原则,被自己所支配。张首印提出“俄狄浦斯情结批评是本能批评的类型化的一个范例,男孩会将父亲看作情敌而依恋母亲”( [6] p. 103)。在本成长的时候,父亲大卫和儿子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即使在哈丽特怀孕期间,很明显大卫也没有像对他之前的孩子那样对本。在本出生后,大卫受到了哈丽特对本的负面情绪的影响,所以他从一开始就疏远本。随着本不断长大,大卫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当他回到家时,他更多地只亲近其他四个孩子。大卫和本之间唯一的交流或互动是本嫉妒大卫与哈丽特的亲近。本认为他只是认识大卫,认为大卫只是一起住在同一个房子里的人而并未视大卫为他的父亲。父爱的缺失最终导致了本的超我缺失,也就是说,本的异质和他边缘人的性格一部分是由于他不完整的家庭关爱所导致的。父亲拒绝接触他,也不理睬他,这使他内心的情结受到了瓦解,这时候俄狄浦斯阶段就会受到重击。所以本的超我没有得到适当的发展,他的人格就没有发展得完整。

6. 结语

本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心灵纯粹的孩子,对人类的爱和感情都很渴望。这个家庭悲剧的形成过程中,人的冷漠和孤独是决定性因素。如果说本从一开始就能感受到家里人的关爱,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们能仔细地照顾他、耐心地引导他,那么他就会被接受,也就不会成为边缘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在小说中的主人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就像自我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平衡本我和超我,本也不断地在现实社会和自我要求之间调和。本我不断发展,自我、超我得不到发展,所以本完全被内心的本我所吞噬了。莱辛在《第五个孩子》中表现出对现代文明和理性的强烈批判,通过对本的描写,莱辛揭示了人性的黑暗,批判了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性的弱点,这也启发了读者对现代文明中边缘人物的处境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张中载. 多丽丝•莱辛与《第五个孩子》[J]. 外国文学, 1993(6): 79-82.
[2] Sigmund, F. (1927) The Ego and the Id. Hogarth Press, London.
[3] Lessing, D. (1988) The Fifth Child. Vintage Books, New York.
[4] 朱刚. 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5] 吴爱邦.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伦理意义探析[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4, 7(1): 7-9.
[6] 张首映.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