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与醒悟——《道林•格雷的画像》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An Interpretation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DOI: 10.12677/WLS.2022.102035, PDF, HTML, XML, 下载: 333  浏览: 1,341 
作者: 孙 滕: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烟台
关键词: 《道林•格雷的画像》伦理环境伦理混乱伦理选择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Ethical Environment Ethical Conflict Ethical Choice
摘要: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也是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在戏剧、童话和小说方面的影响经久不衰,其中作为唯一一篇长篇小说的《道林•格雷的画像》更是影响深远。小说讲述了一位天真无邪、相貌完美的贵族青年道林•格雷为永葆青春出卖灵魂,并且一步步堕落,最终走向毁灭的故事。道林•格雷在这个过程中经受着道德和欲望的折磨,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因此,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探究小说中道林•格雷的堕落,分析道林•格雷所处的伦理环境、伦理混乱以及做出的伦理选择,探讨他如何醒悟,得到自我解脱。
Abstract: Oscar Wilde is one of the greatest British writers and artists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a representative of aestheticism. He has an enduring influence on drama, fairy tales and novels. Particularly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Oscar Wilde’s only long novel, has a profound impact. The novel tells the story of an innocent and perfect looking young aristocrat, Dorian Gray, who sells his soul for eternal youth. Then he degenerates step by step and finally destroys himself. Dorian Gray suffers from the torment of morality and desire, inner conflict and struggle in this process. Therefore,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analyze the process of Dorian Gray’s degen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analyzing ethical environment, ethical confusion and ethical choice, and revealing how he awakens and gets relief.
文章引用:孙滕. 迷失与醒悟——《道林•格雷的画像》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 世界文学研究, 2022, 10(2): 224-229. https://doi.org/10.12677/WLS.2022.102035

1. 引言

奥斯卡·王尔德是唯美主义代表人物,也是著名的作家和艺术家。他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发表于1891年,影响深远。小说讲述道林·格雷是一名长在伦敦的贵族少年,相貌极其俊美。道林见了画家霍尔沃德为他所作的画像,发现了自己惊人的美,在亨利勋爵的蛊惑下,他愿意用灵魂与画像交换青春。他沉溺于物质享受,放纵自己的欲望,抛弃伦理道德,逐渐堕落甚至犯下罪恶。他的外表保持清新和健康,而他的画像却变得丑陋不堪。最终他不堪折磨,用刀子刺向画像,最终却将自己刺死,画像也回到了最初的样子。

小说出版之初,英国报界对它进行了抨击,认为它充满了道德与精神沦丧的臭气。虽然小说一开始受到了批评,但随着对王尔德研究的深入,渐渐地也被接受和喜爱。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包括唯美主义、叙事、精神分析、比较研究、翻译研究、原型批评、后殖民主义等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道德的角度研究王尔德及其作品,而对于《道林·格雷的画像》的文学伦理学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拟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分析道林·格雷的堕落,探讨他的醒悟与解脱。

2. 文学伦理学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聂珍钊教授于2004年在两场学术会议上提出来的。聂珍钊教授将文学伦理学定义为“是一种从伦理视角认识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阅读、理解、分析和阐释文学的批评理论与方法” [1]。它以文学文本为主要批评对象,运用专有术语解读文本,分析特定历史环境中不同的伦理选择并从中寻找道德启示,发挥文学的教诲功能。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的伦理性质是客观存在的,“文学作品中的伦理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被接受和认可的伦理秩序,以及在这种秩序的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维护这种秩序的各种规范” [2]。其次,文学伦理学批评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批评不同。它是“一种批评方法,主要从伦理的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与文学有关的问题。它强调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上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寻找文学产生的客观伦理原因并解释其何以成立,分析作品中导致社会事件和影响人物命运的伦理因素,用伦理的观点对事件、人物、文学等问题给以解释,并从历史的角度做出道德评价” [2],而不是从现在的道德立场简单的进行道德评价。除此之外,文学伦理学批评提出一系列的批评术语,以此来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如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环境、伦理困境、斯芬克斯因子、兽性因子、人性因子、自由意志、理性意志、伦理禁忌、伦理结等。文学伦理学批评还借鉴和吸收了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自然科学等在内的研究成果,融合了其他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3. 道林·格雷所处的伦理环境

“伦理环境就是文学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文学伦理学批评要求文学批评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即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批评文学。” [1] 因此,想要了解道林·格雷的迷失和堕落,就要回到当时的伦理环境。本章将从社会价值观和亲情关系两方面分析当时的伦理环境对道林·格雷的深刻影响,即如何为他的迷失与堕落埋下隐患。

3.1. 社会环境

文学伦理学批评“主张从历史的视角对文学中各种社会生活现象进行客观的伦理分析、归纳和总结” [3]。小说的背景设在维多利亚后期,当时的伦理环境是复杂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主义、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弥漫在整个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物质至上、金钱至上成为当时人的唯一追求。” [4] 与此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伴随着贫困和堕落,导致人们陷入了极度的彷徨和迷茫之中” [4],人们的精神世界日益空虚。人们用虚伪的道德伪装自己,表面谦卑恭顺,“每个阶级都会大谈特谈些自己不必在生活中的践行的美德。富人会宣扬节俭的价值,懒汉则奢谈劳动的光荣” [5]。虚伪道德使人们形成的自傲、冷酷已经弥漫了整个社会。“在我们这个狭隘而庸俗的时代,在这个追求粗鄙的肉欲、志趣及其平庸的时代” [5],人们追求享乐主义,追求感官享受和欲望,反对沉闷的说教,放弃自我约束。总而言之,在物质利益的社会中,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传统的道德思想受到冲击,享乐主义盛行。这种复杂、虚伪的社会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道林·格雷的自身发展,为他后来的堕落提供了条件。

3.2. 家庭环境

冷酷无情的亲情关系也是导致道林·格雷的堕落一个重要因素。道林·格雷虽然出身贵族,但从小失去父母,缺少温暖与关怀。“一个美丽的女人为了一段狂热的激情不顾一切;一桩丑恶奸诈的罪恶终结了几个星期狂野的欢乐;几个月无声的苦痛,继而是一个孩子在痛苦中诞生;母亲被死神攫走,孩子留给了孤独和一个铁石心肠的老头的暴虐。” [5] 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平等,道林的父母没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并且相继去世,留下道林和凯尔索勋爵生活。而凯尔索勋爵是一个刻薄吝啬、冷酷无情的人,甚至跟马夫斤斤计较车钱。对于自己的外孙,他总是冷漠对待。“他因为他和他妈妈长得极像,也因为别的原因,他一向讨厌这个小外孙,总想让他离自己远点。” [5] 因此,道林对外祖父没有好印象,关系冷淡,“一听到人提起他外祖父,他就退了一步,他对他怀有记恨的回忆” [5]。道林就这样在一个没有无父无母、缺少关爱和温暖的环境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缺失和外祖父的冷漠导致他缺少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从而使得他道德意识不强,阻碍了他自身的健康发展。因此,冷漠无情、支离破碎的亲情关系也间接导致道林·格雷的堕落和毁灭。

4. 道林·格雷面临的伦理混乱

小说中,在内心的欲望和亨利勋爵的诱惑下,道林·格雷的伦理身份和伦理思想发生巨大转变和冲突,从而导致他陷入伦理混乱,逐渐迷失自我。“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伦理问题的产生往往都同伦理身份相关。在众多文学文本里,伦理线、伦理结、伦理禁忌等都同伦理身份联系在一起……伦理身份的变化往往直接导致伦理混乱。” [6] 贵族身份和画像身份的转换导致伦理问题的出现,使得道林一步步走向堕落。其次,在追求欲望和自我堕落的过程中,道林也饱受不同伦理思想带来的痛苦和折磨。

4.1. 伦理身份的混乱

“在文学文本中,所有伦理问题的产生往往都同伦理身份相关。伦理身份有多种分类,如以血亲为基础的身份、以伦理关系为基础的身份、以道德规范为基础的身份、以集体和社会关系为基础的身份、以从事的职业为基础的身份等。” [3] 道林·格雷作为贵族青年的伦理身份,伴随着地位和财富,以纯粹、完美的形象出现,并且被年轻人所追捧。“实际上,有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道林·格雷身上看见了或自以为看见了一种他们在伊顿或牛津时就常常梦寐以求的典范的实现。这种典范结合了学者的真实修养与世界公民的优雅、除中以及完美的风度。在他们看来,他就是但丁笔下‘对美顶礼膜拜而臻于完美’的那种人。” [5] 道林表面上过着贵族的生活,努力伪装自己,被人爱慕和追随。然而,完美的外表下藏着邪恶与肮脏。画像作为他的另一个身份,记录和展现着道林所犯下的罪恶。画像承担着他的一切罪恶,让他免于伦理的束缚。因此,道林更加放纵欲望,追求感官享受,过着堕落的生活。他常常化名易装去“码头附近声名狼藉的小客栈污秽的房间” [5],放纵自己沉沦堕落。“伦理身份的变化往往直接导致伦理混乱。” [6] 在画像的秘密被发现的时候,他杀死画家贝泽尔并且威胁艾伦·坎贝尔帮助他毁尸灭迹。道林不仅杀死了朋友,也杀死了画像的父亲,也是伦理上的混乱。总而言之,道林·格雷承担着贵族和画像两种身份,在罪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逐步沦为一个失去灵魂而毫无道德的躯壳。

4.2. 伦理思想的冲突

“伦理冲突是对文学作品里存在的伦理现象的一种描述,即在某部文学作品中存在不同的伦理立场,各方的立场存在对立、发生交集并产生困难。由于伦理观念的不同所导致的伦理冲突,在文学作品里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 [7] 在小说中,亨利勋爵是诱惑与邪恶的化身,主张享乐主义,“劝人们不要克制自己,不要被所谓的道德观念所束缚,而要放纵自己追求感官享受的欲望” [4]。他告诫道林要及时的享受青春,“摆脱诱惑的唯一办法就是接受诱惑” [5]。在亨利勋爵的影响下,道林跟随并践行亨利勋爵的享乐主义,放纵欲望和抛弃灵魂,逐渐堕落。相反,画家贝泽尔作为道德的完美形象,把美看作是艺术追求的唯一目标,不考虑世俗的名利与享乐。他认为社会道德是生存准则,坚持罪恶无法隐瞒。因此,在贝泽尔看到画像的秘密时,他劝道林回头忏悔:“祈祷,道林,祈祷吧……别让我们受到诱惑,赦免我们的罪孽,涤荡我们的罪行。你骄傲的祈祷已经得到回应,你悔悟的祈祷也会得到回应。” [5] 因此,善恶的较量让道林陷入无尽的痛苦和挣扎。一方面道林沉溺于享乐主义,抛弃道德伦理;另一方面,贝泽尔的劝告和画像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所犯的罪恶,唤醒他的良知。

5. 道林·格雷做出的伦理选择

“人类经过伦理选择把自己从兽中解放出来后,伦理意识才开始出现,善恶的观念才真正产生。伦理选择是人择善弃恶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途径。” [3] 在小说中,道林·格雷用灵魂交换青春和美貌,通过画像逃离伦理道德的约束和内心的罪恶感,用物质满足欲望。然而,画像的变化时刻提醒着道林所犯下的罪恶。因此,道林的伦理道德意识终于觉醒,理性意识占据主导。他选择远离亨利勋爵,放弃堕落的生活,尽可能做符合道德的事情。但是,道林的补救并没有改变画像的丑陋,反而点醒了道林。道林选择刺破画像,彻底毁掉面目全非的自己。最终,道林以死得到解脱,画像也恢复如初。

5.1. 理性的觉醒

“伦理选择在本质上是做人还是做兽的伦理身份的选择,做人的动力来自人性因子,做兽的动力来自兽性因子。人性因子转化成理性意志在人身上发生作用,是引导人做人的力量。兽性因子转化成自然意识在人身上发生作用,是推动人做兽的力量。” [2] 在小说中,道林·格雷受兽性因子的主导,任由自然意志发展,跟随亨利勋爵践行享乐主义,放纵欲望。当道林发现画像的变化时,他并没有因此控制自己的欲望,认为“画布上的彩色形象变化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他自己安然无恙就行了” [5]。因此,他让画像承担所犯下的罪恶,“抛弃了所有的道德管束,过着自我放纵的生活……对自己的罪恶丝毫不觉得愧疚,心安理得地继续他堕落的生活” [4]。但是,画像的提醒与詹姆斯的复仇让他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罪恶:“然而,即使那不过是幻觉,一想起良心竞能唤起骇人的幻象,又使这幻象活龙活现地在面前走动,也够让人胆战心惊的。要是他罪恶的阴影从寂静的角落日夜窥视他,从秘密的藏身之地嘲笑他……这种想法潜入了他的脑际,他吓得脸色发白,似乎觉得连空气也骤然变冷了。回想每一个可怕的细节都给他带来加倍的恐惧。” [5] 此时,道林的理性意志觉醒,人性因子主导兽性因子。他意识到亨利勋爵对他的引诱与误导,决定改变自己,开始行善,希望画像能有所改变。因此,他不再跟随亨利勋爵,抵制诱惑:“我这辈子干了很多坏事,以后不干了,明天起开始做好事。” [5] 道林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约束自己的行为,尽可能的遵从伦理道德。

5.2. 道德的解救

“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的身上,这两种因子缺一不可,但是其中人性因子是高级因子,表现为理性意志,兽性因子是低级因子,表现为自然意志,因此前者能够控制后者,从而使人成为有伦理意识的人。” [3] 在理性意志觉醒之后,道林做出一系列的改变是为了让画像有所好转,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成为道德之人。因此,在发现画像并没有变化时,道林内心开始崩溃。此时的道林,人性因子占据主导地位,伦理道德意识已经完全觉醒。“他极其渴望一尘不染的童年,亨利勋爵曾称它为玫瑰般洁白的童年。他明白他玷污了自己,头脑里充斥着腐朽,幻想中染上了恐怖。他施与别人以极坏的影响,而为此反幸灾乐祸。与他结交的人本都是前程远大、充满希望的,而他却给他们带来了耻辱。” [5] 所有的罪恶都是因画像而起,如今都浮现在他的脑海,导致他无力承受道德的重担。最终,在两种意志的斗争中,人性因子控制兽性因子。画像的存在时刻提醒着罪恶,影响道林重新开始。道林只有彻底毁掉带给他耻辱与罪恶的画像才能获得解脱。他刺向画像,更是刺向自己的灵魂,最终虽死但获得了解脱,实现自救。

6. 总结

奥斯卡·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虽然主张艺术不涉及道德,但是他的创作离不开伦理道德。他的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展现了道林·格雷堕落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做出的伦理选择,也体现了王尔德艺术主张和艺术实践的矛盾。因此,本文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当时的伦理环境对道林·格雷的影响,伦理混乱带来的挣扎与折磨以及最终的伦理选择,探索道林·格雷的堕落与醒悟。道林·格雷所处的伦理环境导致他自我发展不完善,为之后的堕落留下隐患。在亨利勋爵的引诱下,他追求欲望和享乐,放弃道德约束。在这一过程中,伦理身份发生改变,导致他面临伦理思想的冲突。一方面,他深受亨利勋爵享乐思想的影响,放弃道德的约束,放纵欲望,追求享受。另一方面,贝泽尔的劝告和画像的改变使他生活在恐惧和谴责之中。在两种力量的不断斗争中,道林的理性意志终于觉醒,开始改变自己,做道德之人。但是由于罪恶太深,道林承受不住伦理道德的重压,选择刺破画像。最终,道林被刺而死,画像恢复如初。这是道林犯罪后醒悟,也是得到救赎的最好的方式,既选择伦理道德的惩罚,又结束了他堕落罪恶的生活。总而言之,通过分析道林的堕落与罪恶,提醒人们保持理性意志,坚守初心,明辨是非善恶,遵守伦理道德的约束,更好地享受生活。

参考文献

[1]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价值选择与理论建构[J]. 中国社会科学, 2020(10): 2-6.
[2] 聂珍钊, 王松林. 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1-10.
[3]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36-267.
[4] 刘茂生. 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 王尔德研究[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5-102.
[5] 奥斯卡•王尔德. 道林•格雷的画像[M]. 李家銮,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4: 11-201.
[6]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 基本理论与术语[J]. 外国文学研究, 2010(1): 2-3.
[7] 邹建军. 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关键词阐释[J]. 当代文坛, 2017(5):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