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文化阐释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 Images of Rural Construction in Jiangsu for a Hundred Years
DOI: 10.12677/Design.2023.84459, PDF, HTML, XML, 下载: 92  浏览: 132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舒欢欢*, 汪瑞霞#: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文化阐释Hundred Years of Jiangsu Rur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Landscape Images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摘要: 文化景观图像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交融与共生,探讨乡间建设中文化景观图像强有力地诠释了江苏农村建设背后的本质含义,奠定了农村强盛的基础。文章通过把江苏乡建文化景观图像放置于特定文化语境之中,分析其文化景观图像形成的影响要素,探究文化景观图像的文化属性和内在逻辑,为乡村建设提供借鉴,以此来强调乡村建设和文化景观图像难以割舍的精神联络。百年江苏农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浓缩了江苏区域百年地域文化与人文精神,民族记忆,个人情感与文化认同等因素融于此,并对其内在逻辑与文化记忆做了进一步解读,认为未来乡村建设中文化景观图像在本质上就是文化记忆的构建过程。
Abstract: Cultural landscape images reflect the intermingling and symbiosis of man and nature, exploring the cultural landscape ima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side powerfully interprets the essence of the meaning behi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a strong rural area. By placing the cultural landscape images of Jiangsu rural construction in a specific cultural context,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influencing elements of the formation of its cultural landscape images, explores the cultural attributes and internal logic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images,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rural construction, so as to emphasize the spiritual contact betwee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images that are difficult to part with. The cultural landscape image of Jiangsu’s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has condensed a hundred years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humanistic spirit, national memory, personal emo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etc., further interpreted its internal logic and cultural memory, and concluded that the cultural landscape image in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side is essentially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cultural memory.
文章引用:舒欢欢, 汪瑞霞. 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文化阐释[J]. 设计, 2023, 8(4): 3729-3735.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4459

1. 引言

百年江苏,如同百年中国,人们逐渐从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从1866年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在其著作《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中首次引入“生态学”这一概念开始,生态学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1] 。在1978年,环境保护的理念首次被纳入宪法,明确了国家对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守护,以及对污染和其他公共危害的预防措施。在2007年的十七大上,地区党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消费模式的构想。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着力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战略决策。《美丽中国》作为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部分,成功地将生态文明的建设整合进了《五位一体》的整体框架中。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生态文明思想内涵及原则进行界定。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事关人民幸福,民族兴衰。近几年,在生态文明的指引下,部分有关法律陆续进行了修改。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全党和全国都在实践绿色发展的理念,这使得我们的自愿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显著的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框架也在迅速地建立起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乡村复兴策略随之诞生。在推进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振乡村的活力,对于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形象的构建和百年文化话语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 乡村建设文化景观概述

乡村建设中的文化景观实际上是乡村土地表面文化现象的综合体现。在现代社会里,作为一种新的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乡村文化景观是指乡村地域上人们共同创造的各种形式的活动空间及其环境条件。它展现了地域性、文化性、多样性、复合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等多种特质,并在历史、文化、科学和教育领域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的保护对象不仅是保存下来的古代文化景观,还包括其中所蕴含的生存智慧和意义形态 [2] 。

2.1. 乡村建设

乡村的建设被视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部分,多年来,我国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乡村建设既包括乡村的基础设计与施工,也包含了乡村治理机制的滋养、实现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建设乡村文化。中国农业大学文科教授李晓云介绍说:“为了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我们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有序推进的理念。”梁漱溟先生在其著作《乡村建设论》里强调了文化因素的核心地位。农村可以避免成为城市化改变和破坏的文化瘠土,在广大农村地区可以避免“千城”的文化悲剧(冯继才,2012)。发掘乡村景观资源的文化价值,研究提取江苏乡村多元景观的文化解读 [3] 。

2.2. 景观

景观一词的用法最早见于希伯来语《圣经》旧约,在英语、德语、俄语中拼法相似,其本旨是自然风光和风景画面,人类视觉的景象 [4] 。汉语中的“山川”一词含义丰富,不仅体现了“风景”的寄义,还以“景”字表达了观察者的感受,类似于现代西方通行的景观,即生物所感知的环境。

2.3. 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景观,它利用不同种类、地点、时期的文化元素来表达不同的文化外延,是景观整体内涵的一个分支。在1992年12月于美国圣达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第16届会议上,文化景观这一观念被首次提出,并成功地被纳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之中。文化景观具有较高的文化传导性,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

3. 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生成的影响因素

百年江苏乡村建设的文化景观图像,是指百年江苏乡村建设过程中在特定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与文化生态关系密切相关的文化景观图像。“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与乡村建设总体布局和各阶段任务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关系,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江苏农村建设的文化景观图像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多种因素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元素,才成为一个比较完整、丰富的文化景观图像,主要从社会环境和民间信仰两个维度来探讨其影响要素。

3.1. 社会环境对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乡村的景观设计同样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历史长河中,江南地区一直是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核心地带。其经济模式和文化特征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对现代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乡村发展与其所在的社会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江南传统村镇在经济、政事、军事等各方面都出现了旺盛。他们还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迹,如古运河和古河流两岸的古镇建筑和口岸,也受到人们的奖饰。自秦汉以来,江南地区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政治上具有强大而稳定的发展特征。在江苏地区,乡镇构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研究江苏社会环境的内在规律,无疑是探索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重要资料。

3.2. 民俗信仰对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影响

民间信仰对江苏农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江苏乡镇民间普遍存在泛神崇拜活动,已凝结成高度的文化自觉。在神圣性方面,江苏不仅表现出对本土神祇的崇拜,而且对外来神祇也有相当程度的推崇。这种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泛神论,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江苏最典型的地方神灵有五器、土公、关帝、妈祖等。全国各地的城镇神社也都有五官祠,以大地公爵为主神。此外,南方地区的“神农”崇奉中还有许多神灵,如中国古代两位闻名的“水利专家”雷公(农业)和雨神(农业)。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治水伟业”的人物。泛神崇拜现象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如无锡惠山城隍庙供奉“城神天子”和“城神祖母”;姑苏木都镇天飞宫供奉木主(民间称财神);常州市武进灵岩山城隍庙供奉“灵岩元戎”等。

民俗作为一种民族的生活方式及其精神文化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事、文化等因素对人们的意识形态、行为规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民俗作为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和行为规范,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民间传统不仅具有广泛的普及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展示了一定水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本文通过研究江苏社会环境和民间信仰的内在规律,分析了江苏乡村建设文化的景观形象。

4. 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文化阐释

江苏省拥有悠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属于我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几个省份之一。被认为是古代文明起源的地方之一,具有吴城、金陵、淮阳、华夏等5种多元文化和地域特色,1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吴族的文化展现了其独特的智慧和对创新的热情;楚汉文化:以徐州为楚汉文化中心,以青莲岗文化、大村庄文化为发祥地,特点是刚强有力;金陵文化:金陵文化作为古都南京的核心,南北交融,兼容并包,开放包容,别具一格。江河湖海、船桥众多,呈现出古、绿、美的地域风貌,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形成了粗豪、清澈相结合的特色。海洋文化:以江苏连云港、盐城、南通等沿海城市为中心,自先秦时期开始逐渐形成海洋文化区。海洋文化涵盖了山海文化和西游文化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一种历经沧桑、豪放不羁的海洋精神。

4.1. 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内涵与表征

乡村,从古至今都是人类文明的化身,是物质家园。在江苏,乡村建设文化也是中国人对故乡特殊豪情的一种念旧,它包括对文化本质的追求和对自身根源的探索。从江苏乡村建设的文化景观意象出发,将个体立即鲜活的文化记忆与社会群体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解读相结合,深入分解江苏乡村建设与文化景观图像之间文化阐述 [5] 。

4.1.1. 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丰富内涵

中国人的乡愁是以对“家园”的眷恋为中心的,这种家园情感概念的形成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5] 。乡愁这一概念是建立在当地文化之上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呈现出“乡愁”的文化形态。

乡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依托,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完整的部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其他民族无法取代的重要价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持续扩大,“三农”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则严重阻碍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此又有了更进一步的阐述,必须把农业农村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推行乡村建设战争。这标志着我国将进入一个以乡村振兴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也开启了新一轮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程。“农村建设运动等”第一次写进了中央文件,明确“要把农村建设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农村建设实施方案》。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也将开启一个新时代——新农村建设。在《马克思论费尔巴哈》一书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仅仅是单一个体的泛泛之词,而是所有社会关系在其真实性中的综合体现。”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颗思乡的种子,乡愁构成了中国人内心世界的归宿。这种家的情绪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社会交往的结果。从乡愁到乡村建设,都要以文化景观图像为工具。

4.1.2. 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情感表征

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是反映江苏农村社会变迁、历史沿革、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江苏农人情感寄托、乡村文明印象和乡愁的重要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江苏农业文化遗产的丰富和江苏农业文明的标志。一个世纪以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关键阶段。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作为一种独特而珍贵的视觉记忆载体,蕴藏着深邃深挚的人文情怀,体现了江苏农业社会发展和乡村建设的时代特征。

乡愁情结的产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对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视以及对田园诗的向往。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在归思中形成的“乡愁情结”,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化情结,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征。这种文化情结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也使人们在思想上产生了强烈的“返乡”和“思乡”的夙愿。从历史长河中江南村镇的文化思维和审美感悟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昔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情感诉求中,有自然风光和事物之美所带来的情感思考,如“静水太长看不见,青山远人愁”。也有关于“人在花丛中鸟在林中,人花尽旧景难寻”等情面感受所带来的情感宣泄;更在“明月松轻,清泉石上”等高雅境界上产生了精神升华和审美愉悦,带来宽心等方面。中国古代士大夫在面对现实时,存在着自然与世界、情感与理性、甜蜜与悲戚、寰宇等内在矛盾和精神困境。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怀旧文化”。“乡愁文化”是一种对故乡的乡愁,形成了以“乡愁”为核心的民间传统和价值观念。它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统一人民、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力量,乡愁文化熔化成一种集体认同。

4.2. 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意义

以百年江苏为主线研究乡村建设的文化景观,从文化阐释的层面进行统筹思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思维与共同认知的文化感和认同紧密相连,支撑着对江苏百年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文化解读,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4.2.1. 文化景观图像作为乡村建设的活化剂

江苏乡村建设的文化景观就像一艘巨大的船,承载着文化认同与乡愁,交织着社会关系、精神纽带、文化认同等元素,将文化景观与意识融为一体。江苏乡村建设的文化记忆与村民的衣食住行休戚相关,在传统部落中,人们依靠一定的社会共识来维持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生存。这样的生活仪式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当内部文化发生变化,出现裂缝时,人与人之间的维护就会疏间,文化景观图像成为乡村建设的活化剂。

4.2.2. 文化景观图像作为乡村建设的媒介

江苏乡村建设的文化景观图像是一种集体记忆,可以看作是不同时期、不同种类、不同地点、不同时期的文化元素所体现的人类共同记忆,是相应的文化景观、乡村建筑和形象的记忆支撑点。文化景观图像是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媒介工具,例如,一个村庄最重要的是它最闻名的公共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是寺院和祠堂。村里的古宅、石桥、石板路、老街、板屋构成了江苏乡村景观的要素。印象符号化的过程是记忆从储蓄到重建的呈现、表达和展示的过程,或一种确定的形式 [6] 。

文学是语言艺术,是美的体现。文学创作可以创造出无数生动的形象世界,文学作品是作者用独特的语言和艺术表达自己独特精神世界的作品,而这种形象世界也会被乡村建设的文化景观所烙印。从全球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一个国家风格化程度有多高,村庄都是一个永远无法被镌汰的区域 [7] 。农村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源,也承载着人类情感的泉源。乡村建设,是维护乡村生存的途径。通过文化景观意象来完善江苏百年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建设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刻不容缓。作为江苏乡村建设的文化景观图像,应在生产再生产过程中实现存储与重构,从而使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格局无穷无尽。

4.3. 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价值取向

乡村文化景观承载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可以抚今追昔,传承着乡镇的精神、文化和历史渊源。乡村文化景观图像作为乡村记忆的积极功能才得以充分体现。《周易》中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百年乡村文化厚如乡土。人类依靠土地生存,在与乡土相适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如何生存,也是以乡土为容器学会承载着这世间的万事万物,锻炼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思勤学的品德。随着消费主义的风行,江苏乡村建设专有的文化属性逐渐淡化,乡村建设文化景观的价值取向隐约。通过整合文化景观图像,积极发掘乡村建设的多元价值,对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进行文化解读,才能在百条暗路中寻找到适合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价值所在。

4.3.1. 天人合一: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人类价值观念的形成并非一开始就确立,而是“被人类的行为模式和社会习俗不断提炼” [8]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观念最早是由道家思想家庄子提出来的,这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但几千年过去了,仍然适用于今天的现实社会。所谓“天人合一”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一哲学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蕴藏着中华文明的生存理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包含着万物相互联系的观点,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世界观,强调整个世界的有机联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是共生关系。人和宇宙同属于大生命共同体,这就使得人类生存和宇宙存在是互补的。天人合一仍然是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价值取向,是重塑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思想基础,对保持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起着决定性的积极作用。

江苏乡村孕育了江南文化内涵,江苏地区的村民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教思想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思维、民俗。随着时间的推移,江苏乡村的建设理念将人、建筑、环境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强调万物之间的联系。因此,天人合一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也成为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的思想基础。

4.3.2. 文化认同: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文化认同为建构社会整体性提供了依据,文化认同即群体文化认同,它是一种个体受群体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感受,其中,文化认同最为深刻。对个体来说,自我认同危机通常出现于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影响他们的成长方向。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是相互联系的,对社会来说,特定时期的文化认同同样存在着危机,这就意味着,有可能进行新一轮社会重构。个体认同危机往往伴随着自我概念定义的变化而出现,“我是谁”一直是困扰个体克服这种认同危机的一种质疑方式。但对于一个社会群体来说,文化认同的产生是基于共同意识的创造,这也是一种认同定义 [9] 。

乡村文化突出乡村淳厚善良的民俗风情,展现独特的文化品格,在这种文化中,存在着“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情结,可以说,乡村文化是中国人独特生活方式的基本背景和内在结构,它不仅表现了农民特有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情感,也为中国农民在艰苦环境中自强不息、顽强生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10] 。文化景观意象在江苏百年乡村建设中起着纽带和延续的作用,构建了代表江苏乡土性质的符号体系。乡村建设的文化景观图像具有重塑文化认同的内在力量,因此必须实现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认同。

5. 总结

文化景观图像是江苏本地村民遗物的整合,是民族历史文化信息的记录,是传统文化精髓的保留,是民族分享于中国文化瑰宝的体现,它是江苏人民几千年来的乡村记忆,也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资源 [11] 。江苏乡村建设的文化景观形象能够传达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意义,具有激活乡村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的社会价值。作为文化记忆的激活剂和载体,人文景观形象承载着浓浓的乡情,让江苏的乡村建设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乡村文化景观意象作为一种记忆媒介,是集生态、生产、生活、居住于一体的景观系统。它不仅是民族记忆的象征,也在集体层面提供了相互信任的环境和空间,形成了地域文化的延续性和凝聚力。乡村文化景观形象构建实质上就是一个文化记忆构建的过程,更是生态、生产、生活、生活体验的可持续发展 [12] 。未来乡村建设的文化景观形象研究需要新鲜血液。文化景观意象作为乡村建设中文化记忆的载体,从其内在规律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这一研究对现阶段乡村建设实践会提供一些资料与理论支持。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1SJZDA106)《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变迁研究》;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第三期建设资助课题(编号XYN2202)《城乡环境美化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汪瑞霞, 何疏悦. 百年中国乡村建设文化景观的文脉变迁与当代建构[J]. 工业工程设计, 2022, 4(4): 101-111.
[2] 欧阳勇锋, 黄汉莉. 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意义及其分类、评价与保护设计[J]. 中国园林, 2012, 28(12): 105-108.
[3] 郝卫国. “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大学, 2017.
[4] 郭林娜, 吴文治, 赵斌, 等.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类型学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2): 72-80.
[5] 汪瑞霞. 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D]: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艺术学院, 2020.
[6] 赵静蓉.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M]. 上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43-44.
[7] 赵之枫. 乡村聚落人地关系的演化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4, 30(3): 299-303.
[8] 雷毅. 人与自然 道德的追问[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5: 34-35.
[9] 赵旭东. 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J]. 社会科学, 2007(1): 54-62.
[10] 赵霞. 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D]: [博士学位论文].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11] 刘艺兰. 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12] 汪瑞霞, 陈凯莉, 黄伊涵. 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研究综述[J]. 包装工程, 2022(4): 80-94,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