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中国网络文学自2014年在海外兴起以来,便迅速获得了千万海外粉丝读者。2023年,中国网文海外市场营收规模达到了43.5亿元人民币,累计向海外传播的作品已逾10,000部,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1]。网文、网游、网剧成为了“文化出海”的三驾马车,深受海内外年轻人的喜爱。“出海”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以鲜明的中国元素和意蕴深厚的中国故事吸引着海外读者,成为世界大众了解中国文化、聆听中国故事的一扇新窗口,在国际流行文艺市场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能[2]。
“武侠世界”(Wuxia world)创办于2014年,作为中国网络文学翻译平台,目前已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与此同时,“起点国际”(WebNovel)作为中国网络文学自主外译的第一个正版网站,也已成长为网络文学出海的核心阵地。《凡人修仙传》是发布于起点中文网的一部仙侠修真小说,被译介至海外平台后受到了海外读者的广泛欢迎,在“武侠世界”平台位列受欢迎榜第一,在起点国际上也收获了众多评论,因此本研究以武侠世界和起点国际平台上发布的《凡人修仙传》英译本的评论内容为实验对象,用情感分析等方法对这些评论文本的深入挖掘与分析,以期解读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读者中的真实反馈与接受效果,并进一步研究中华文化的输出与认同。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研究利用爬虫插件Web Scraper分别采集了武侠世界和起点国际平台的评论数据。截至2025年1月6日,《凡人修仙传》英译本小说在“武侠世界”和“起点国际”平台上的评论数量分别为168条和307条。选择其中带文本且是英文的评论,并筛除过于简短的无效数据,最后共选取460条有效评论进行实验。
2.2. 实验流程
第一,利用Python中的Word Cloud库对评论数据进行高频词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和统计;第二,利用LDA模型挖掘评论文本主题;第三,利用TextBlob对评论文本进行情感分析,对收集到的评论数据进行情感倾向预测;最后,对评论内容的实验结果分别进行内容和情感两方面的分析。
3. 实验数据
3.1. 评论文本数据挖掘
3.1.1. 基于Word Cloud的高频词挖掘
首先对评论文本进行预处理,标准化文本(去掉空格、转换为小写字母、去除非字母或数字字符、利用antconc软件进行分词处理)并利用nltk库去除常用英语停用词(如the、and等),为了提高情感分析和词频统计的准确性,保留一些自定义的情感表达词(如good、bad等),得到共36,919个英文单词。选取词频前两千的单词利用Word Cloud绘制词频云图(见图1)。通过词云图,可以直观地看到,“mc”(main character)和“like”是评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因此可以初步推测小说评论的情感以正面为主,并且读者对故事主角有着强烈的关注。
Figure 1. Word cloud of frequent words
图1. 高频词词云图
Table 1. High-frequency word frequency table
表1. 高频词频次表
排名 |
关键词 |
频次 |
1 |
mc |
494 |
2 |
like |
397 |
3 |
han li |
377 |
4 |
story |
376 |
5 |
cultivation |
329 |
6 |
good |
228 |
7 |
chapters |
220 |
8 |
character |
198 |
9 |
time |
194 |
10 |
world |
182 |
11 |
slow |
163 |
12 |
plot |
158 |
13 |
read |
155 |
14 |
author |
147 |
15 |
people |
145 |
16 |
best |
132 |
17 |
chapter |
110 |
18 |
way |
94 |
19 |
journey |
91 |
20 |
immortal |
90 |
随后应用Word Cloud进行高频词统计,并列出前20个高频词及其频次(见表1)。表中“mc”和“han li”(小说主角名字)位居前列,可见海外读者对主角的关注度极高;“story”和“plot”等词高频出现,也反映出了评论者对小说整体故事情节的重视;玄幻小说的核心主题,“cultivation”(修仙)、“journey”和“immortal”等词也频繁出现,可见读者对中国玄幻小说主题有着浓厚兴趣。评论中还包含了大量关于读者对小说总体评价的词汇,如“like”和“good”,这表明读者在评论时乐于表达自己的个人阅读体验,基于此可以进一步分析海外读者对中国网络小说的接受。
3.1.2. 基于LDA模型的主题聚类
LDA模型是主题模型中常见的一种模型,能够根据大量文档鉴别潜在主题以及主题间的联系[3]。为了筛选出能够充分反映评论潜在主题的数量,在应用LDA模型识别评论主题前先通过主题一致度计算主题数量的效果,通过计算比较选取最优主题数量为3,可以较客观概括评论文本的主要内容,不会产生主题过多的信息过碎的情况。
应用LDA模型后,得到3个用户评论主题及对应高出现频率的主题词特征,根据三个聚类主题词所对应特征词的描述可以将这三个聚类主题划分为情节、人物和主题三个维度,分别对应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角色的塑造以及作品的核心主题。具体的特征词分布如表2所示。
Table 2. LDA clustered topics and characteristic terms
表2. LDA聚类主题与特征词表
主题 |
特征词 |
Topic 0:情节 |
novel chapters plot story chapter world way time |
Topic 1:人物 |
mc like hanli story character read people main |
Topic 2:主题 |
story cultivation novel way journey immortal one good |
3.2. 读者情感分析
3.2.1. 总体情感倾向分析
情感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如商品评论、文学作品、微博内容等),以及不同粒度的文本数据,自动化地判断其情感倾向[4]。情感倾向分析是针对附有情绪描述的文本的分析,并可以分辨出该文本的情绪类别并给出相应的置信度,正向情感表示读者对译本的认可,负向情感则表明读者对某一或多个方面的不满,将情感分析应用于《凡人修仙传》译本的海外读者评论,可以反映出整体读者群体对该译本的情感态度。研究使用Python编写的开源文本处理库TextBlob中的情感分析器对评论进行分析。情感极性均值介于0到1之间的评论为积极评论,情感极性均值为0的评论为中性评论,情感极性均值介于0到−1之间则为消极评论,海外读者的评论情感总体分布结果如图2所示。
Figure 2.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comment sentiment
图2. 评论情感总体分布图
其中积极评论共240条,所占比重为52%,中立评论共188条,占比41%,消极评论共32条,占比7%。可以看出,积极评论占总评论的绝大部分,这表明读者对于全书整体满意度较高,如一些读者认为其是“最好的小说之一”、“绝对值得阅读”“令人兴奋”等,甚至有评论者表示这是他们“最喜欢的系列”“最好的一部小说”。但是同时也存在一部分的消极评论,说明作品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3.2.2. 根据主题聚类的情感倾向分析
根据主题聚类结果,从三方面的情感倾向即小说人物、小说情节、小说主题对文本进行情感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小说的三者评价数量最多且最为积极的是小说主题这个维度,可见读者对于小说文本中玄幻小说元素更加关注且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接受,说明网络小说传播中国文化的效果显著。
Figure 3. Sentiment topic distribution of comments
图3. 评论情感主题分布图
为了进一步分析读者对不同特征的情感反应,同时抽取了各个维度的评论内容,结合情感分析结果,从三个维度分别分析海外读者的情感态度与评价。
(1) 情节维度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它直接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体验。情节方面的情感分布整体偏向积极。其中积极评价占比50.9%,中立评价占比41.2%,消极评价占比6.9%。可见,大部分读者对小说的情节发展表示肯定。
积极评价主要针对小说的修炼过程进行的描述。大部分积极评价认为小说营造了一个充满东方色彩的仙侠世界。表明玄幻网络小说独特的小说世界观、文化背景对海外读者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也不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读者评论道:“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每当我认为故事将变得平淡时,总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折,令人充满期待与好奇。”这也反映了读者对小说情节设计紧凑连贯的认可。而大部分消极评价则指出作为长篇连载,《凡人修仙传》共有900个章节,“某些情节发展缓慢,阅读体验无聊”并且“有些转折突兀,缺乏合理铺垫”。这说明小说的节奏把控和部分情节的过渡还需要改进。
(2) 人物维度
在人物维度上,读者的情感分布为消极25%,中立40.6%,积极52.3%。可以看出,大多数读者对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持积极态度,认为人物形象较为立体,能够引起共鸣,例如有读者表示“主角的成长与变化令人印象深刻”。但在三个维度的评价中人物维度的负面评价所占比最高达成度比较高,仍然有较多读者对人物塑造表达了批评,例如有读者评论:“主角像机器人一样,专注修炼却缺乏生活的享受,性格单调,情感波动较少。”体现读者出对于人物塑造抱有较高的期望,希望角色能更为立体和复杂。
(3) 主题维度
在主题维度上,积极评价占比54.9%,中立评价占比39.7%,消极评价占比5.3%。网络玄幻小说结合了中国传统的道教元素与现代流行文化,创造出独特的修仙文化,而此主题也得到了众多读者的认同。
大多数积极评价提到,小说对生死等命题的探讨十分深入,使读者关照自身生活和人生意义。也有读者提到小说主题不仅体现了超凡的想象力,也传达了积极的向上价值观、人生观。小说的主题重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使海外读者也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小说中对修炼成仙、提升自我求长生等主题也是契合了西方国家读者的个人英雄主义。东西文化交融不仅扩大了小说的影响力,也是传播文化的媒介。不过也有部分读者提出了批评意见,有读者认为某些主题的思想深度不足,与人物、情节的结合不够紧密。
4. 总结
研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的文本挖掘和情感分析技术,对《凡人修仙传》在武侠世界和起点国际平台上英译本的评论文本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网络小说走出国门所获得的传播效果以及读者的接受状况,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海外读者对《凡人修仙传》英译本的认可度高,传播效果显著。作为得到玩家认可的文本,这些虚拟故事成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工具,跨越语言障碍,使海外读者超越文化背景的束缚,在自洽的虚拟世界中激发对文本的解读和期待,使中国文化易于被认可和接受。该小说里蕴含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理解有限的海外读者而言,小说能够满足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也激发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学习欲,不仅在阅读中留痕,还积极在虚拟社区中发表评论。可以看出海外读者在中国网络小说传播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也为日后的新的读者群体提供评论参考,从而进一步扩大小说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
海外读者的关注点集中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作品主题三个方面。从数据分析来看,《凡人修仙传》在主题维度上正面评论的比例最高,因此小说修仙的这一主题,以及小说中涉及命运、生命和自我修养等哲学思考,能够引发海外读者的共鸣。在未来的传播策略中也可以着重考虑这一点。而小说的负面评论则大部分都提及了情节推进过于缓慢或重复性较强的问题。对于海外读者来说,修仙小说通常包含大量的细节描写和背景构建,阅读会存在困难,而长篇的连载也会导致部分读者失去耐心。因此面向海外读者的网络小说更应考虑精炼内容和合理控制节奏,也要考虑翻译时更加符合海外读者的阅读习惯。
网络小说出海也有它的困难之处。由于文化差异,外国读者在理解中国文化符号和故事情节时也容易产生误解。在翻译方面,虽然本文研究的大部分读者评论表示认同该小说的翻译,仅有少部分评论谈到翻译问题,但受语言、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很多与中国特色相关的术语,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来完全表达,导致部分文化内涵的丧失。正如武侠世界创始人RWX所言,“对外国读者来说,中国的武侠玄幻是全新的,像修仙这个概念在西方是不存在的”[5]。例如虽然“修仙”一词被翻译为“cultivation”,虽然能够传达其部分意义,但却难以完全涵盖深层含义。
总之,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媒介,在冲破语言和文化壁垒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全球中国文化的认识和接受起到了文化纽带的作用,亦为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走出去开启了新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