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思维品质的培养尤为关键。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中,增加的思想素养已成为英语课程重点素质之一,内容包括了认知与分类、分析与推理、概念与结构批判与创造等基本要求,并突出了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力等基本思维的重要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思维品质,其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1]。而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培养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其不断重视考察学生的推理、判断和逻辑分析等相关思维品质。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要求日益增加。然而,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未能充分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学方法过于单一[2]。同时,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老师们对高考英语阅读题的使用中并不重视思维品质的考查分析,很少细致分析其题目设计的考察什么思维品质的目的,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讲解和阅读思维训练。
陈则航等[3]指出,阅读理解包括对语篇内容的分析、阐释和评价,根据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考查情况可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以及评价等思维品质。因此本文通过分析2024年的3套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情况,提出相关高中英语阅读实践教学建议。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定义
2.1.1. 思维品质及其重要性
有关思维品质的定义,各个学者定义不同。Bloom的外语教育目标分类理论、Arthur Lewis和David Smith的高阶思维定义理论和王蔷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理论为高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思维品质培养是指通过教育和训练手段,提升个体在智力活动中的思维能力、思维习惯以及思维的个性特征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关注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4]。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培养的涉及到通过英语学习活动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断、归纳、创新等思维能力,以及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等思维品质的六个方面。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培养学生未来成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5]。因此,可以总结出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涉及到通过英语学习活动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的分析、推断、归纳、评价、比较、创新等思维能力。本文主要以上6中思维品质为主要分析框架,深入解读2024年4套高考英语阅读题对思维品质的考察。
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尤为重要。思维品质的提升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等具有重要影响[6]。通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辨析语言文化中的各种现象,概括信息,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并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7]。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词汇、语法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8]。这种现象表明,教学内容和方法可能未能充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导致学生在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受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十分重要,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教学策略继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更好的对接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考察。
2.1.2. 阅读理解
阅读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而是积极地对内容有所思考、有所反思,甚至有所质疑。能够批判地看待文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9]。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涉及到对文字符号的理解、语义的深层结构转化以及信息的加工分析等[10]。本研究认为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理解、分析、推断归纳和评价的过程。这不仅仅包括字面上的意思理解,还包括对文章深层含义、作者意图、文章结构、逻辑关系等方面的把握。
2.1.3. 共时研究
共时研究被视为一种系统研究方法,它强调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关注其内部结构、要素和关系(功能),以排除个体的、历史的、偶然的干扰项,集中注意力于最具普遍性的结构问题和共性问题上。共时研究也是一种以某个时间点对语言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与历时研究相对。共时研究能够通过横向比较,对比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异同[9]。
2.2. 国内外关于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和思维品质的研究综述
国外有关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和思维品质的研究较少,大部分为国内研究。通过CNKI以“高考英语阅读题和思维品质”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出相关文章33篇,有关阅读理解题型对思维品质的考查设计、对思维品质的反拨作用以及命题研究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等。
首先,有关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设计旨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思辨思维和创造思维等多方面能力。此外,通过对历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分析,发现试题中高层次思维能力考点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总体上仍存在数量不均、地区差异显著等问题[11]。王彦鹏和代红岩[12]通过解读19至21年全国高考英语卷中的阅读理解题中的几种常见的设问类型,对题型反映的思维认知层级列表说明,针对当前的阅读教学状况,提出了加强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建议。
其次,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明显的反拨作用。通过不同的题目类型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但对于创新思维能力的考察较少。大部分学生认为试题的正面反拨作用大于负面反拨作用,这表明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13]。分析思维品质能力在20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的阅读理解中的考查情况,发现分析与推断、归纳与建构、批判与创新和观察与比较这些思维品质已经贯穿在高考阅读理解命题之[14]。
此外,命题者应灵活设定题型并合理安排高低思维层次的考查数量,均衡思维考查层次和阈值以提高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质量[15]。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意识,改进提问的方式,深度解读分析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16]。
总之,当前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是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对思维品质的考查。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如何通过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更有效地考查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如何利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反拨作用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全面发展。
3. 研究设计
本文以截至目前公布的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为例(共3套,即新高考Ⅰ卷(以下简称Ⅰ卷)、新高考Ⅱ卷(以下简称Ⅱ卷))、全国甲卷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参考是陈则航等[3]建构的为分析框架及分析过程,并补充概括归纳维度,形成以下分析框架,如下表1所示:
Table 1.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the effect of NEMT reading comprehension on thinking quality
表1. 高考阅读理解对思维品质考查分析框架
思维技能 |
描述 |
分析 |
阐明中心论点;分析文本特征、写作手法、写作目的及作者态度和原因等;区分事实和观点;分析现象、人物或行为等 |
推断 |
推断言外之意、人物心理、态度等;做出合理的推断、预测或解释;深度质询,质疑信念、 观点、解释;提出不同的假设、方案或结果 |
概括 |
归纳出段落大意,文章主题 |
评价 |
评估信息或资料来源的可信度、文本的相关内容 |
比较 |
对比分析文章内容,找出异同 |
创新 |
对某一观点事物进行批判创新的再思考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高考英语全国卷阅读题语篇分析
根据相关试题评析,可以看出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的阅读题部分主要围绕基础的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思维技能进行考查,同时强调了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此外,文章内容贴近学生自我学习生活和社会发展,通过情境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英语,这进一步提升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详细语篇主题、体裁及思维能力难易分析见下表2。
Table 2. Discourse analysi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表2. 高考阅读理解语篇分析
语篇 |
全国卷I |
全国卷II |
甲卷 |
话题 |
体裁 |
思维难度 |
话题 |
体裁 |
思维 难度 |
话题 |
体裁 |
思维 难度 |
A |
人与自然:环境保护, 招募环境修复志愿者。 |
应用文 |
易 |
人与自然:黄石公园护林员游园项目介绍。 |
应用文 |
易 |
人与自我:生活与学习,哈佛校园生活。 |
应用文 |
易 |
B |
人与自然:中西医结合 创新批判思维意识 |
记叙文 |
中 |
人与自我:学校园艺项目。 |
说明文 |
易 |
人与自然:介绍猫的一系列行为活动。 |
说明文 |
难 |
C |
人与自我:阅读学习规律与方法。 |
说明文 |
易 |
人与社会:《阅读的艺术》书籍介绍。 |
说明文 |
中 |
人与社会:社会 服务,俄罗斯政府的医疗服务。 |
新闻 报道 |
中 |
D |
人与社会:生物研究数据的方法建议。 |
说明文 |
难 |
人与自然:城市中的自然场所有益健康。 |
说明文 |
难 |
人与社会:结合 自身经历探究文学作品结局。 |
夹叙 夹议 |
难 |
可以看出,新课标I卷的阅读D篇,该语篇探讨了生物样本数据的可用性,指出实证研究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数据质量的措施。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了解现状–聚焦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的结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以及全国卷II中的阅读B中,考察旧金山湾快速交通(BART)在车站内设置了短篇故事自助机,这一举动不仅满足了乘客的阅读需求,改善他们的乘车体验,而且有望增加公共交通乘客数量。该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培养其公共服务创新设计意识。再如,全国甲卷D篇文章主题为人与社会,该篇文章为学生提供了如何创作和欣赏文学作品的结局的实用建议,启发学生进行批判思考,提升文学分析鉴赏能力。
总体而言,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的阅读题部分通过创新的内容和形式设计,旨在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正向引导作用。
4.2.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中的思维品质考查分析
截至2024年6月29日,根据目前公布的高考英语全国卷3套整体分析来看,每套题有15题阅读选择题,共45题。相比前人的研究统计,考察分析推理的能力的有所提高,分析类题目几乎占一半以上,其次为推理判断题目较多,而对思维品质中的评价、比较和创新依然未涉及,详细占比见表3:
Table 3. The test of thinking quality on three sets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in 2024
表3. 2024年3套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对思维品质的考查情况
思维品质 |
新高考一卷 |
新高考二卷 |
全国甲卷 |
总计 |
分析 |
53% |
60% |
46.7% |
53% |
推断 |
46% |
26.7% |
46.7% |
37.7% |
概括 |
13.3% |
13.3% |
6.6% |
11% |
评价比较创新 |
0% |
0% |
0% |
0% |
4.2.1. 分析能力考查和培养策略
根据统计分析数据来看,分析能力的考察十分突出,占阅读理解题目的一半以上,同时新高考I卷II卷和甲卷中分析能力考察多达及7题及以上,可见培养学生基本的分析思维品质相当重要,高中英语中的思维品质中分析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具有关键作用。详细题数分布见下表4:
Table 4.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on analytical ability of three sets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in 2024
表4. 2024年3套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对分析能力的考查题数统计
分析能力 |
描述 |
题目数量 |
I卷 |
II卷 |
甲卷 |
1 |
阐明中心论点; |
1 |
1 |
1 |
2 |
分析文本特征、写作手法、写作目的及作者态度和原因等; |
3 |
2 |
0 |
3 |
区分事实和观点; |
3 |
2 |
3 |
4 |
分析现象、人物或行为等 |
2 |
4 |
3 |
分析能力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在这3套卷子中对分析的阐明中心论点能力考察共有3题,如:What can be learned about BMF from paragraph 1?;对分析文本特征、写作手法、写作目的及作者态度和原因的考察则有5题,如What is the aim of the Habitat Restoration Team?;对区分事实和观点考察有8题,如What are participants in Walk 3 required to do?;对分析现象、人物或行为等的考察有9题,如What has Trost been doing recently?。
因此,在教学策略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例如,利用阅读中的图片及留白等元素激发学生的思考,或者通过语法填空、完形填空等题型训练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17]。此外,语篇分析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它强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语篇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18]。然而,尽管分析能力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仍然是一个挑战,教师需要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英语学科的特点[19]。
4.2.2. 推理判断能力考查和培养策略
依据下表5并结合上文分析,可以看出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对推理能力的考察题数在4~7题之间,占比总阅读题数目的37.7%,是重点考察能力之一。
Table 5.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on analytical ability of three sets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in 2024
表5. 2024年3套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对分析能力的考查题数统计
推理能力 |
描述 |
题目数量 |
I卷 |
II卷 |
甲卷 |
1 |
推断言外之意、人物心理、态度等 |
2 |
2 |
2 |
2 |
做出合理的推断、预测或解释 |
4 |
2 |
5 |
3 |
深度质询,质疑信念、观点、解释;提出不同的 假设、方案或结果 |
0 |
0 |
0 |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推理判断能力十分重要,其不仅是学生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而且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综合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3套卷子中对推断言外之意、人物心理、态度的共有6题,每套卷中分布两题。如:What did the author realize after seeing Gracie?;对做出合理的推断、预测或解释的能力的考察有11题,如:What is expected of a good ending? ,而其他推断能力暂未涉及,如提出假设,观点质疑等。
推理判断能力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核心技能之一,推理判断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进行猜词或者词汇意义推断和文章发展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练习。同时,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巧妙采用发散教学法或者单元主题整体教学来锻炼学生的主题推断练习。
4.2.3. 概括归纳能力考查和培养策略
综合分析来看,对于归纳概括能力的考察相对较少,每套试卷仅仅涉及1~2题,具体题数分布参考下表6:
Table 6. Statistics on th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on analytical ability of three sets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in 2024
表6. 2024年3套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对分析能力的考查题数统计
概括能力 |
描述 |
题目数量 |
I卷 |
II卷 |
甲卷 |
1 |
归纳出段落大意,文章主题 |
1 |
2 |
1 |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归纳概括能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归纳概括能力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通过对信息的归纳总结,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评估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这种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20]。其中3套卷中共有4题考察归纳出段落大意,文章主题,如:What is a suitable title for the text? What do the four walks have in common?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教师可以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如归纳法和演绎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进行归纳和概括文章或者段落大意主旨等。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主归纳概括出相关内容。同时,数智时代教师应当不断结合大数据技术创新自我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归纳概括英语内容。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培养高中英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归纳概括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整体思维品质。
5. 启示与建议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还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考英语试题在设计上更加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如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通过对2024年3套高考英语试卷的阅读理解部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3套题的阅读理解题在题目设置上体现了多样性和综合性,涵盖了分析主旨要义、细节理解、观点态度、篇章结构和推理判断等多种题型,全面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高阶思维考查突出,阅读理解题在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上尤为突出,尤其是推理判断题和主旨要义题,占比显著增加。这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深层次的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同时,体现出情境创新与文化融合,试题选材广泛,注重情境创新和文化融合,通过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多元思维能力。
本研究仅仅分析截至目前已经公布的2024年3套全国高考英语试卷进行分析,为分析地方卷。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探究地方卷并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更有效地考查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特别是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需要更多地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