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区域发展不均衡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进入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继续深化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我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化逐渐凸显,东北及西部不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着人口外流、工业衰退、经济停滞等情况。大城市表现出强烈的虹吸效应,劳动力、优质资本向发达地区集聚,中小城市陷入人才流失、资本匮乏的困境,出现“区域塌陷”的局面,由此产生了诸如城市经济和社会的衰退等一系列恶性后果,阻碍我国经济协调发展。
城市发展被认为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作为人口集聚的过程,早期更多地在人口增长及城市扩张方面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都相对平稳的阶段,城市收缩问题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城市收缩”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Schrumpfende Stadte (1988)提出,旨指德国工业衰退、人口衰减的过程,尽管对于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城市经济停滞、人口外流的局面早有研究,但早期学者们惯用城市衰退来描述这一现象。直到1998年Howe等在对俄亥俄州郊区空心化城市的研究中提出“shrinking city”一词,学界开始使用“城市收缩”描述城市面临的长期且连续的人口外迁现象。城市收缩现象作为城市发展周期的一个自然发展阶段,表现为人口外流与迁徙,城市吸引力下降以及人口出现衰减,城市呈现出空心化状态,加之现阶段我国生育率持续走低,这一人口持续性流失带来的收缩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的。
在中国,城市收缩现象与城镇化进程的深化、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以及产业结构转型的深刻变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具体而言,东北地区部分历史悠久的重工业城市,由于长期开采导致的自然资源枯竭以及产业升级步伐的迟缓,正面临严峻的城市收缩挑战。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上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年轻劳动力不断外流,进一步加剧了收缩的趋势。与此同时,一些地处偏远地区或属于中小规模的城市,则因为地理位置相对闭塞、经济基础薄弱以及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难以有效吸引和留住人口,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这些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未能充分享受到人口红利和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反而因为人口外流和经济发展的缓慢而逐渐呈现出收缩的特征。
部分国内城市正经历着城市收缩的过程,城市收缩带来的人口流失、城市空心化、城市贫困、社会不平等等后果不容小觑。尽管西方在二战后已然出现城市收缩现象,诸多学者就此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考察,但出于对我国特有的文化及现实国情的考虑,其他国家的人口收缩过程及后续举措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鉴于此,对我国城市收缩的研究有其必要性。同时,人口流失带来的城市收缩和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是抑制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城市收缩和区域塌陷可能呈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前者或导致城市发展的衰退,而后者也可能因为其他原因引起人口的流出,两者相互影响的路径及机制有待商榷。
2. 文献综述
2.1. 城市收缩定义及分类
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收缩的定义尚未达成统一定论,但在相关的研究中,人口流失都是最重要的指标。城市收缩这一词源自德国,源于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历的人口锐减问题,并引发了诸多不良后果,而这一现象迅速蔓延至欧洲大部分国家或地区,伴随着一系列涵盖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国际上专业的研究机构“收缩城市国际研究网络(Shrinking Cit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基于城市地区人口下限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全球范围的界定,将城市收缩定义为:人口规模在1万以上的人口密集城市区域,面临人口流失超过2年,并经历结构性经济危机的现象[1]。需要注意的是,城市收缩问题的研究大多不考虑人文因素(如大规模战争)及自然因素(如地震、洪涝灾害)带来的人口剧减。然而,鉴于人口变动仅为城市发展复杂图景的一隅,城市收缩之内涵远超越单纯的人口流失范畴,部分研究进而纳入经济衰退等结构性困境作为观察维度,将城市收缩界定为一个以人口减少为主要表征,实则由多元因素交织作用,导致多层面后果并发的低增长乃至负增长过程。
早期主流观点以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城市收缩,视其为与社会及产业成长周期相伴的自然演进阶段,与增长阶段相对应,然而,随着城市收缩这一现象在全球的普遍产生,城市整体的生态体系被重构,早已超越了城市生命周期的增长与衰退特征,不再是城市发展道路中的短期分歧[2] [3];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学者从新自由主义视角解读城市收缩,将城市收缩视为当代资本创造性毁灭建成环境的空间表征[4]。
目前关于城市收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城市收缩的识别、演变过程及成因探究,通过诸多理论研究及现实考察,研究学者们基本确定了城市收缩的基本特征和原因。城市收缩特征基本表现为人口流失和经济转型,具有结构性危机的症状[5],城市收缩的特征多元化,有着深刻的地方性背景和地方性成因,由于社会体制、经济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的城市收缩的情况和原因各不相同。从人口减少生成机制的角度看,主要有四方面的因素,即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结构演化、生态环境恶化及城镇空间调整。四者协同作用带来了人口流失的现象。
城市收缩作为城市发展中难以回避的一种客观现象,其空间格局与产生原因存在多种情形,目前我国的城市收缩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资源型城市的枯竭,其典型代表是黑龙江四大主要煤矿区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早期通过资源的开采带来了经济的大力发展,而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以及开采难度和成本的提高,城市发展也难以为继。
第二类是产业变迁导致的收缩。如东北部分以重工业为支柱性产业的城市,传统行业日薄西山,新兴产业扶持艰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导致部分传统产业举步维艰,进而导致以这些产业为经济支撑的城市陷入青黄不接的困境,城市发展式微,引起人口的大量流失。
第三类是偏远城市的收缩。部分城市地理位置相对不利,本身又存在资源匮乏问题,难以支撑其发展,发展条件不佳,就业机会缺乏,城镇化的浪潮导致了大量人口流出。
第四类是大城市周边的收缩。以重庆及成都为例,成渝经济圈呈现出两极鼎立而中间塌陷的极化格局,这与1997年重庆直辖及2003年四川提出强省会战略相关,两地具有强烈的虹吸效应,吸引了大量人才及资本,而其周边城市则面临着人才、资源匮乏的发展困境。
另一些研究将城市收缩分为两类,即快速增长的城市和绝对收缩的城市[5]。其中,前者的特征是经济增长和人口流失,而后者同时面临人口流失和经济下滑双重困境。主流观点中的收缩型城市为绝对收缩的城市,且外围收缩是城市收缩的主要模式,在人口流失的威胁下,这类城市也极易发生区域塌陷,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均衡、城市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2.2. 区域塌陷的概念及现状
近年来,我国城市的区域塌陷问题愈发突出,主要以东中西部的发展不均衡为代表。区域塌陷尚未达成统一的学术概念,对应的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衰退问题,而本文的区域塌陷源于中部塌陷一词,旨在刻画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对滞后,东中西部未形成相互协调促进的发展局面,本文沿用这一概念,认为区域塌陷是区域经济之间的非协调性发展的一种表现。这种塌陷现象并非只存在于中部地区,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局面也进一步凸显,区域塌陷现象也逐步扩张,然而当前区域塌陷研究多聚焦于中部与东北地区,对经济发达地区边缘地带的发展塌陷现象关注不足。
区域发展不均衡作为我国积重难返的发展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这一问题进一步凸显,全国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民生福祉南北差距与东西差距叠加显化,外商投资水平、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也不尽相同。尽管我国为改善这一局面,先后出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但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仍任重道远。从双循环的视角来看,中国推进对外开放的方式是逐步渐进,而非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中东部地区凭借其地理优势、政策优惠等因素吸引了大量外资以及政策倾斜,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而其他区域吸收的获得的发展机会远低于前者,此类差距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扩大。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使得不同区域间利用外资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制约着我国双循环格局的高效率运作,也因此形成了更严重的区域塌陷局面。在这样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情形下,人们为寻求更多的工作机会、更高的工作收入及更好的生活环境选择进行区域上的人口单向流动是可以理解的选择,而人口迁出城市必将面临人口收缩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的区域发展问题积累已久,并非一朝一夕可以革除,需要科学认识到我国区域发展变化及其内在机制,并进行区域均衡发展的策略探讨。
3. 城市收缩的成因分析
城市收缩现象,以其全球性影响与多维度特性,已成为当前国际城市研究领域中备受瞩目的热点议题。这一现象不仅跨越国界,普遍存在于各类城市之中,还深刻触及了经济、社会、环境及空间结构等多个层面,展现了复杂而多元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其产生原因包括中心城市群效应、人口结构老化、城市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产业与服务业联系薄弱、公共服务不发达等。
第一、中心城市群效应。中心城市群效应是指一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形成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在城市群发展中具有主导地位和枢纽作用[6]。城市群在协同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中心–外围”模式[7],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内的经济核心,通常聚集大量资源和要素,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和竞争优势。中心城市具有的优势资源和机会吸引大量人口和投资向其集聚,进而加强了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当中心城市群的发展相对较强时,周边城市的经济活动和人口流动可能会受到影响。一方面,中心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会吸引周边城市的企业和商业活动向中心城市转移,带来中心城市产业集聚的同时导致周边城市的经济规模出现萎靡趋势。另一方面,中心城市的就业机会和高质量的生活条件对周边城市的居民具有虹吸效应,进一步加剧周边城市的人口流失和经济萎缩,进而产生了城市收缩问题。
第二、人口结构老化。人口老龄化作为我国人口新常态的突出特征,其深化进程直接导致了劳动力人口供给规模的缩减,加剧了人口抚养负担,并持续削弱了人口红利的效应,进而限制了城市经济的增长,引发城市收缩的现象[8]。一方面,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劳动力供应可能会减少。缺乏劳动力将对生产力和创新能力产生束缚,对城市的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引发城市收缩。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也对市场需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城市经济。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市场需求可能会从年轻劳动力为主导的产品和服务转向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城市的产业结构无法适应这种市场需求变化,可能导致部分产业规模缩小或萎缩,阻碍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人口的大规模流失,造成城市收缩。
第三、产市供需不匹配。产市供需不匹配指的是城市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不协调的情况。城市的产业结构作为各个行业和部门在城市内的相对规模和分布,如果它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或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一些产业可能会面临市场份额减少、竞争力下降的情况,从而导致这些产业规模萎缩,更有甚者出现产业的倒闭[9]。此类产业规模缩小的情况或将波及整个城市经济,进而引发城市的收缩。不仅如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城镇化的推进,市场需求将发生变化,原有的产业结构逐渐被新的产业结构所替代和更新。在产业迭代的过程中,一旦城市的产业结构无法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就会导致部分产业面临衰退,进而对整个城市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引发城市的收缩。
第四、公共服务的发达程度对城市的发展和吸引力起着关键作用,其完善程度同样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医疗和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质量和覆盖范围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例如,优质的教育系统和医疗服务能够吸引人才和资本流入城市将促进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高效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能够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将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和流动性的增加。一旦这些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缺陷或不足,居民可能会感到不便和不满,进而考虑离开城市,导致人口和经济的流失。当一个城市的公共服务不发达、公共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人们为获得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或将出现迁出行为,带来城市人口和经济的流失,进而引发城市收缩。
基于上述讨论,不难发现,城市收缩的现象其成因具有多元性,是内部转型压力与外部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产物。这些综合力量打破了城市原有的整体均衡格局,该格局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以及空间等多个维度中的一维或多维结构,进而导致了城市收缩的显现[4]。图1展现了城市收缩部分成因。综上所述,城市收缩的成因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系统,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和政策等多个方面。因此,在研究和应对城市收缩现象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不可一概而论。
Figure 1.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urban shrinkage component
图1. 城市收缩部分成因分析
4. 城市收缩与区域塌陷的影响机制分析
关于城市收缩与区域塌陷之间的联系,主流观点认为,人口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城乡发展差异的关键之一[10],由人口流失引发的城市收缩现象通过直接和间接路径明显加剧了区域塌陷态势[11] [12]。人口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关键主体,其动态变化直接且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发展轨迹。当城市面临收缩现象时,从外部性理论的视角审视,这一现象无疑削弱了经济运行中原本由共享机制所促成的正外部性效应,例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以及劳动化分工等[13]。共享效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提供的单位成本,然而城市收缩带来的人口规模减少对此类共享效应起到了约束作用,提高了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单位成本,进而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造成了区域塌陷。
从需求角度来看,收缩城市的人口减少对其城市消费起到了抑制作用。城市人口作为商品和服务的主要消费群体,城市收缩造成的人口流失带来整体需求的相对缩小,一方面削弱了该城市的消费强度,不利于其消费市场发展;另一方面,一些观点认为,市场扩大能够刺激厂商提高产品质量,而城市收缩带来的市场规模的缩小将造成负面的影响。基于上述讨论,城市收缩可以通过削弱共享效应及降低市场需求共同加剧区域塌陷,具体影响机制如图2所示。
Figure 2. Mechanism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urban shrinkage on regional collapse
图2. 城市收缩对区域塌陷的影响机制分析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考察了城市收缩这一概念的演进过程及其内涵,论述了其成因、机制与效应。本文认为,城市收缩的主要成因有中心城市群效应、产需不匹配、公共服务和设施不完善等,此外,城市收缩可以通过直接影响路径和间接影响路径对区域塌陷造成影响。
基于上述讨论,为了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避免城市收缩的发生,有效治理区域塌陷,实现区域振兴,本文提出以下三条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产业与服务业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产业和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创新来实现。同时,城市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应注重产业和服务业的平衡发展,鼓励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服务业的提质增效,以保持城市经济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城市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应重视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和提升,以确保城市的吸引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关注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发展,确保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实现城市人口和经济的稳定增长,并避免城市收缩的发生。
第三、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以人才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立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战略,并优化配套措施与政策,加速推进人才与全球资本、先进技术及知识产权等关键要素市场的深度融合与无缝对接。